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冶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多年来关于“铼精制”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其中有三位“剑窖”功不可没,这“三剑客”就是祁小平、张小林和李云龙。  相似文献   

2.
《中国贵金属》2010,(4):21-22
2010年3月23日,湖北黄石市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总部隆重举行中国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与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的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仪式由大冶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翟保金主持,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经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麟与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院长范顺科分别代表两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尚福山出席仪式并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3.
美国铼合金公司成立于1966年,当时,只是粉末冶金铼精细丝生产商,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多种产品的公司,包括铼粉、钨铼和钼铼合金产品,参见下表。  相似文献   

4.
陆军——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绿山矿坑采车间一名井下风钻工。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他原本名不见经传,现在却成了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以下简称大冶有色公司)的“名人”。提起陆军的成名,不是因为他曾分别于2003年、2007年两次荣获大冶有色公司凿岩爆破专业技术比武第三名,也不是因为他被评为2007年度大冶有色公司劳动模范,更不是他近日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有色行业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劳动模范,而是他在担任采掘队队长期间,带领采掘队创造了一个接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在湖北省召开的"2019年湖北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模表彰大会"上,中国有色集团出资企业大冶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冶有色")冶炼厂熔炼车间澳炉一班因班组建设、职工改善创新成绩突出,荣膺中华总工会颁发的"全国工人  相似文献   

6.
汪茂华,1986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采矿系,工学学士学位.1986年7月分配到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工作,历任铜绿山矿坑采车间技术员,技术组长、车间技术主任,现任大冶有色铜绿山矿副矿长,技术总工程师.  相似文献   

7.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稀贵厂力争铼金属开发系统今年三季度试投产,年底见效益。 铜冶炼、电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泥渣。看似一堆“废物”,实则一个“百宝箱”,金、银、镍、钯等稀贵金属,无奇不有。借助循环经济这把金钥匙,大冶有色意欲打开自己的“百宝箱”。  相似文献   

8.
《中国贵金属》2010,(8):14-14
日前,湖北大冶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翟保金来到大冶有色设计研究院(设研公司)主持召开稀贵金属开发专题办公会,大冶股份公司副总经理简洪生、大冶设研公司总经理吴国珉和大冶有色质计中心、营销公司以及稀贵厂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铼是钼的副产品,是从焙烧钼时产生的烟气中回收得到的。目前全世界铼的年产量大约有40t原金属和10t二次原料。铼已经成为航空用超合金、催化剂和LNG技术领域有价值的金属元素。虽然近来钼的产量不断增加,但这并不能说明铼的产量也有所增加。这是因为钼矿中铼的含量变化很大,含量可以从0变化到0.12%。另外,只有当更多的新建钼焙烧工厂建造了回收铼的工艺装置,铼的产量才会增加。  相似文献   

10.
铼作为一种稀有难熔金属,因具有独特的性能使其应用受到重视。在铼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从含铼废料中回收铼被认为是获取铼的重要途径之一。本工作选取粉末状、块状以及丝状3种不同形式的钨铼合金废料,进行火法回收铼的研究,对不同工艺参数下氧化焙烧、氨水浸出和蒸发结晶所得回收中间产物NH4ReO4和最终氢还原所得铼粉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钨铼合金废料的形式对铼的回收工艺条件和回收率有明显的影响,未合金化的钨铼合金粉末状废料及合金化后的块状和丝状废料回收时需采用不同的氧化温度,且在不同的温度下Re2O7有不同的挥发率,粉末状、块状以及丝状3种不同形式的钨铼合金废料回收所得铼粉的纯度分别为99.952%、99.939%和99.915%,铼的回收率分别为95.62%,94.57%和91.59%。  相似文献   

11.
美国铼合金公司是铼工业最早的公司 ,公司的产品遍及航空工业、国防工业、医学领域、纯科学研究、半导体工业和基础工业领域。目前 ,公司的工业化产品包括无缝钼管及标准直径和长度的钼电极 ,无缝钼管有标准管和各种壁厚的管 ,直径从1 0 16mm~ 12 7mm。同时还可提供各种铜 -钨配比 ,如 60Cu/4 0W和 70Cu/2 0W材料的EDM切削和熔穿孔应用的铜 -钨细棒、管和旋管。俄亥俄州Elyria生产的产品具有净化燃烧性能且比大多数进口材料的持续时间长 ,也可提供常用尺寸的铜 -钨板 ,且厚度、规格齐全 ,化工部门还可提供粉末、粒状产品、高铼酸盐和…  相似文献   

12.
铼元素是一种可广泛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以及新型科技领域的重要战略资源。铼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极低,是一种稀散金属,需要通过高效的分离富集才能获取。介绍近年来铼金属的冶炼/回收工艺流程及进展,综述近年来铼金属的冶炼/回收工艺流程及其进展,重点介绍可应用于铼富集分离的块体材料、纳米材料、生物质材料、介孔硅材料等新型吸附材料及其在铼一次资源与二次资源的开发与回收中的应用,并对铼富集与分离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大冶有色铜冶炼节能减排改造工程是国家"十一五"和湖北省重点节能减排项目。该项目的建成不仅为大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将为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打造千亿元有色金属支柱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铼资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铼(Re)是元素周期表中第75号元素,是重要的难熔金属元素之一。1925年,德国化学家沃尔特等人首先鉴别并生产了金属铼。1942年以前,世界铼的主要供应来自德国。由于同盟国和轴心国的战争对立,德国切断了对世界各国铼的供应。美国和前苏联才开始对铼的采、选、冶进行研究,并建立小型铼金属生产厂。美国田纳西大学化学系的A. d. Melaven教授为此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由于铼的独特的化学性质,在地壳中的丰度极低,至今没有找到铼的单一的可工业开采矿物。目前,世界上供应的金属铼,主要是从提取主金属以后的残渣或灰尘,或燃煤的烟尘中提…  相似文献   

15.
木子 《金属世界》2004,(3):40-40
金属元素铼的存在,早在1871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就作出了预言,然而过了半个多世纪,直到1925年德国化学家诺达克和塔克夫妇才用X射线从铂矿中首次找到铼。铼的外文本意是莱茵,是发现者为了纪念自己的故乡——德国的莱茵州而命名的。铼是地球上最稀少的金属元素,也是自然界中典型的稀散元素。铼在地壳中的蕴藏量极少,简直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在自然界,辉钼矿中的铼品位算是最高的了,但其含量仅为万分之一至万之四。1926年,人们首次获得的金属铼只有3mg;到1930年,铼的世界总产量也仅有3g,就是现在,全世界铼的年产量也只有数十吨,比其他金属少…  相似文献   

16.
2019年7月2日至4日,中国有色集团出资企业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召开第二次党代会,确定了"二次创业、再次崛起,打造现代化铜企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2019年8月24日,中国有色集团出资企业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冶有色")举行职务职级改革启动大会,此次改革力度之大、参与人数之多、影响之深远,在公司66年发展历史上尚属首次。9月9日,大冶有色"走进非洲"承接的第一个项目,非洲刚果(金)STL运营项目电炉成功点火。  相似文献   

17.
铼怎么了?     
《中国贵金属》2006,(11):34-34
自2005年,哈萨克斯坦封锁铼的出口以来,铼的贵金属性得到提升。事故的起因是由于Kazakhmys(哈萨克斯坦铜生产商,副产铼)和Rare Earth工厂Zheskazganredmet之间的纠纷。  相似文献   

18.
以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为主,经过近两年的研究试验,于1990年初研究成功了钨铼快速测温热电偶并通过了冶金部鉴定。 1990年10月,北京市标准计量局对该热电偶颁发了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证号为(90)量制京字00000239号。经钢铁研究总院劳动服务公司生产的快速微型钨铼热电偶,从一开始就严格按照“快速测量钢液温度用钨铼热电偶”专业标准(送审稿)执行,产品质量符合ZBN05—90标准。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为:(1)使用上限温度~2000℃;(2)允许偏差≤0.5%t;(3)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贵金属》2010,(1):24-25
2009年12月30日,湖北大冶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武汉东湖宾馆隆重举行。湖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李春明和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出席揭牌仪式并揭牌。揭牌仪式由湖北省政府副秘书长彭勇主持。  相似文献   

20.
<正>66载沧桑巨变,大冶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始终站在振兴民族铜工业、建设有色金属强国的角度,去探求资源价值、服务社会发展,一代代大冶有色人披荆斩棘、奋进突破,书写了新中国铜工业发展的壮美诗篇。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长江中下游,是人类矿冶文明的发祥地。三千多年前,我们的先民就在这里开山凿石、筑炉冶炼,积淀了深厚的青铜文化。作为历史的继承者,中国有色集团出资企业大冶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冶有色")创立于1953年,是国家"一五"时期的重点建设项目,是新中国最早的铜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