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水情信息网是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利系统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时以水情信息为主,兼顾水质、水资源以及办公自动化,组建包括水情、水质、水资源以及办公自动化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2.
姚建国 《治淮》2002,(11):45-47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总体设计要求;全国各测站的实时水情信息要在20分钟内传到本地区,通过全国计算机广域网在10分钟内传到需要水情信息的各防汛部门。目前,许多地区的水情信息传输的现状离这一要求还有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单介绍了江西省实时水情计算机广域网的建设目标与总体结构,详细介绍了已经实施并成功运行的网络技术和应用软件,并提出了后续一切计划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孔祥光 《治淮》2001,(9):16-18
沂沭泗水利管理局建局20年来,水情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目前已建成了较为先进的水情信息接收、处理、服务系统;覆盖沂沭泗水系洪水调度主要控制站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连通局机关计算机局域网与三个管理处计算机局域网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并通过全国水利信息网连接水利部、淮委及苏、鲁、豫、皖四省防指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了水情信息接收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水情分析科学化、水情服务多样化,洪水预报联机自动完成。  相似文献   

5.
李长现  梁玉香 《治淮》2004,(8):39-39
一、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河南省漯河市水利信息化网络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已初具规模.不仅能通过专线上联水利计算机广域网,而且能通过省通信公司光纤出口接入互联网,实现了防汛信息、办公信息的网络传递以及省市联网单位之间IP电话的无话费互通.即将建成的泥河洼滞洪区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可对滞洪区3座水闸启闭运行情况进行远程实时动态监控.建成防汛会商大屏幕投影室、网络中心机房,添置了较为先进的网络设备,另外还组织开发了防汛指挥系统软件,实现全市防汛重要点位雨情、水情实时显示,自动汇总、累计贮存、分析比较,指挥调度、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6.
刘雪琴 《江苏水利》2004,(11):47-48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水利行业为了适应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已将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水利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实时监控、计算机、通信等技术,建设水利系统专用广域网络,建立通用数据库,开发各类专业系统(如防汛指挥系统、水质信息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钱进 《治淮》2009,(9):28-29
一、前言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政务以及水利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全国各级水利部门陆续组建了局域网、广域网,范围已经覆盖到县、乡,为行政决策、防汛指挥、水情遥测、视频会议、语音通信等系统应用提供了快捷、便利、可靠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在水利建设中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系列的信息系统工程接二连三地上马,如: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三防防汛指挥系统广域网、全国防汛信息广域网、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等。但是,伴随着大量计算机及其网络通信设备的使用,很多的...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围绕水利发展目标,近几年先后投入资金1.2亿元,重点建设水情采集、防汛指挥系统;开始建设信息传输网络和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在防洪减灾、水利建设和水资源管理等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有力地带动了水利现代化的发展。当前,全省水利信息化建设,呈现出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 ──计算机网络初具规模。省厅至各市水利局、厅属单位的全省水利广域网初步建成,骨干通道租用省公用2M光纤,自建大运河一点多址微波通讯系统。与此同时,省厅和各市水利局,以及厅属水利工程管理处的局域网亦已基本建成。 ── 信息资源建设初见成效。已建成太湖流域、苏北大运河沿线水情遥测系统,省以上报汛站遥测覆盖率达51%。建成全省水文、水情、防汛信息数据库,已投入运行发挥效益。 — —防汛拍挥决策支持系统开始运行。按照国家防总统一的规划,实施了省防汛指挥部决策支持系统一期工程,为防汛抗旱工作决策的科学化提供了依据。各市水利局和厅属工程管理处的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一期工程亦在抓紧实施。 — —水利工程监控泵统开姑起步。在供水监控上,开始建设苏北大运河输水监控调度系统。江都四站、淮安三站、烟阳二站、刘老涧站、皂...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 信息是水利建设及防汛管理的依据,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实时水情数据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传送到各级水利信息部门和防汛调度指挥部门。而这一切都必须以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基础。MOTOROLA的水利调度和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将提供水情信息、工情信息、旱涝信息和灾情信息的自动采集、传输和信息处理,为各级水利部门进行防汛抗旱、调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