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弹性波有限元反时偏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反时声波偏移法近来赢得了人们的普遍承认.与常规深度外推偏移法相比,这种方法所据有的便利之一是,它实际上对构造的倾角无任何限制,因此这种方法可用于复杂地质构造.基于反时外推的概念以及有限元技术,我们推导出了叠前对P波和S波同时偏移的表达式.本文列举了四个合成例子:(1)位于弹性半空间上的一水平弹性层,(2)位于弹性半空间上的一倾斜弹性层,(3)位于弹性半空间上的倾斜与水平弹性层的组合层,(4)弹性半空间上的二弹性层.现有的弹性波反时偏移算法从结果上来看是能处理复杂地质模型的.  相似文献   

2.
VSP资料的叠前波动方程逆时偏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波动方程出发,利用有限差分法导出波场外推公式,由此可以进行波场正演计算和偏移。用 P 波方程编制的偏移程序 VSP MIG 既可用于地面资料的偏移,也可用于井中资料的偏移;既可用于 P 波偏移,也可用于 P-SV 波偏移,但需相应的变化速度模型。对于 P 波和 P-SV 波,偏移的成像时间也是完全一样的。分别偏移分离后的上行 P 波和上行 P-SV 波,可以得到纵波和横波两张偏移剖面,这样比纵、横波资料的联合一次偏移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VSP逆时偏移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SP逆时偏移处理是一种适用性很强的波动方程偏移方法。其控制方程既能描述波的全方向传播,又能消除层间多次反射波。本文通过推广Claerbout成像原理确定出成像条件,以实际VSP数据求出边界条件,按时间逆的次序求解双程无反射波动方程。在每一步外推中,利用成像条件求得相应成像点的偏移值。当逆时外推至最小成像时间时,就能得到整个剖面的偏移结果。理论与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能适应各种速度的变化,使偏移后的剖面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信噪比,而且处理效率极高。  相似文献   

4.
各向异性弹性波叠后逆时深度偏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美根  王妙月 《石油物探》2002,41(3):259-263
大量数据表明地下岩层的地震各向异性是普遍存在的。然而在常规偏移中,通常视地下介质为各向同性介质,这必然导致一定的误差。研究了各向异性弹性波的有限元逆时延拓算法及有关人工吸收边界条件等问题,实现了各向异性弹性波有限元逆时深度偏移系统。2个理论模型的自激自收资料实算表明,该系统能够清晰准确地进行偏移成像。另外,对这两个模型资料的各向同性移证实,常规各向同性偏移剖面上存在较大误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双程全波波动方程,采用有限差分算法,沿逆时方向对源点波场和记录波场进行延拓,并借助于 Claerbout 成像条件,实现了 VSP 与地面地震资料(SRP)的联合偏移处理。方法的关键在于利用了自由面产生的下行多次反射波信息,以扩大 VSP 成像的范围。采用这种宽孔径成像方法的结果表明,即使对单个共炮点道集也能收到相当好的成像效果。方法的另一个特点在于波场外推是对整个记录进行的,因此,处理中不需要特地识别初至,也不需要分离上行波和下行波。对合成数据的应用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效果和潜力。  相似文献   

6.
三维VSP资料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伍宝  陈林 《石油物探》2006,45(5):527-531
已有的一些三维VSP资料处理方法,存在保幅性较差、对复杂构造不能正确归位、成像分辨率低、噪声强和计算效率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三维VSP资料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其实质是把地表数据的三维单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推广应用到三维VSP数据。对方法进行了阐述,其基本原理是将三维VSP数据按井中检波器的位置抽成共检波点道集,对共检波点道集进行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实现过程为将VSP波场分解为背景波场和扰动波场,背景波场采用相移法偏移,扰动波场采用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法偏移,然后对偏移后的上下波场进行相关处理,获得成像结果。数值模拟证明方法正确可行,实际应用表明方法实用。  相似文献   

7.
VSP的双程无反射波动方程逆时偏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VSP 资料通常为共炮点道集,因所含数据量较少,采用常规偏移方法,难以获得良好的偏移结果。而用双程无反射波动方程作逆时偏移,可以剔除内部界面反射波和层间多次波,同时使用 Clayton 的吸收边界条件,还可以消除VSP 中的边界反射波。可见采用这种逆时偏移方法能够较好地改善偏移效果。其成像条件仍由Claerbout 成像原理推广,求解镜像方程得到,此法是一种适用性很强的波动方程偏移方法,既适用叠前 VSP 记录,又适用常规多偏移距的炮点道集,还可用于 VSP 和地面资料的联合偏移,并能适应各种速度的变化。此法用于实际 VSP 资料处理时,要预先切除初至波,剪接边道或设置边道阻尼,并要作空间插值补道、频率滤波等项处理,否则将影响 VSP 偏移剖面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论F-K偏移     
对于地层速度不变的情况,F-K偏移是一种简单而快速的处理方法。此法的第一步是将波动方程在F-K空间进行二维傅里叶变换,求出F-K空间的偏移算子,然后利用替换变数方法,把t=0时的波场进行二维逆傅里叶变换求出偏移剖面。当速度随深度变化时,从原则上说,仍可将叠加时间剖面先依照给定的速度曲线转换成为伪深度剖面,然后再依常速情况进行偏移。但是,这种时深转换有误差,因此,在转换时要加以必要的修正。在实现F-K偏移时,要考虑周期性的边界条件,及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补零值记录道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混合法VSP共炮记录叠前深度偏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VSP处理方法反演地下结构直接、精确,是寻找复杂构造的、隐蔽的油气藏的最重要的方法系列之一。文章提出的混合波场延拓法VSP共炮记录单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就是一种VSP对复杂构造精确成像的方法。首先把波动方程分解为上行和下行单程波,把波动方程解析解法(傅氏变换法)和数值解法(有限差分法)相结合,提出VSP偏移的混合波场延拓法,以使波场延拓适应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再结合VSP的特点,在波场外推过程中,当在某深度处继续下延波场时,把从上部延拓至此的波场加上此处埋置的检波器的记录结果作为此处的波场;借鉴地面地震叠前深度偏移原理,提出了可适应速度纵横向变化的、可对复杂构造精确成像的单程波动方程混合波场延拓VSP共炮记录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纵、横向变速介质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该方法精确、有效。  相似文献   

10.
瞬变电磁场拟波动方程偏移成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瞬变电磁场偏移成像方法。该方法满足扩散方程的低频电磁场,并可由积分变换转换为满足波动方程的波场,然后直接利用地震偏移成像技术,求取介质的几何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