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鄂北地区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天然状态击实试验,研究了其物理力学特性,试验发现其工程特性难以满足填筑工程要求,需要改性处理。根据设计的石灰改性膨胀土(4%、5%、6%、8%掺合比)、粉煤灰改性膨胀土(30%、40%、50%、60%掺合比)和4∶40∶56石灰粉煤灰改性膨胀土击实试验及其物理力学试验,研究发现改性效果明显,各方案均能满足填筑工程要求;其中6%掺合比石灰改性膨胀土、40%掺合比粉煤灰改性膨胀土和4∶40∶56石灰粉煤灰改性膨胀土方案相对较优。最后提供了较优方案的击实试验和强度参数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工程建设中,填土击实的问题常常遇到,击实指标控制常用密度来控制,对于粘性土、非粘性土由于其微料结构不同,尤其是非粘性土,击实质量控制仅用干密度无法保证工程质量。通过对总干三泵站施工中发生的一起工程质量缺陷分析说明此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对室内击实试验成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也对室内击实试验击实功能的标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心墙土料的击实特性能够反映实际工程建设时的压实效果。本文选择一种风积土料和花岗岩砾石料,开展不同含水率、不同掺砾比例及不同击实功等条件下的击实特性试验研究,探索掺砾土料击实干密度与含水率、掺砾比例及击实功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掺砾土料的击实曲线呈先增后减的抛物线型关系;随掺砾含量增大,重型击实功条件下掺砾土料的击实干密度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随掺砾含量增大,轻型击实功条件下掺砾土料的击实干密度近似成比例线性增加;对相同掺砾比例的掺砾土料,随击实功能的增大,其击实干密度逐渐增大,并最终趋于收敛。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击实试验标准做法,通过室内轻型击实试验的工程实践,提出了无需测风干含水率、塑限含水率和计算每点的配水量,而是在起始配水量基础上用加水量差为40 ml水配制试样进行击实,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其可行性,,通过该方法的改进,使得击实试验流程简化,易于操作,以期对土工试验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用作地基与筑坝的填料,必需经过压实,以提高填料的抗剪强度、降低压缩性、减小渗透性。室内击实试验是为工程设计和现场施工提供有关压实参数的主要试验方法之一。现将不同填料的室内击实试验特征及试验成果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强夯工程中在有效影响深度以下出现的局部负面影响,从击实理论,强劳加固机理以及非饱和黄土水、气运动理论的角度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火电厂粉煤灰品质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例,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和科学调查及试验,提出了利用三级灰和等外灰的理论依据,为粉煤灰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通过开展砂土在环境温度分别为-10℃、-15℃和-20℃的击实试验,研究了冬季条件下砂土料在土温、环境温度、含水率及压实功影响下的压实性能。同时在堤防冬季施工过程中采用同种土质进行了现场碾压。结果表明,负温条件下击实未冻土料存在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土体干密度表现出略微下降的趋势。对于碾压机械一定条件下,击实试验中的击实次数与冬季施工的碾压遍数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然而对于已冻土料,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和土温、环境温度的降低,干密度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并且随着含水率的增加,需要相当大的压实功才能使已冻土料达到要求的干密度。在冬季施工中,对于碾压机械一定条件下,根据不同负温下的压实功能够推求出压实已冻土所需的碾压遍数,以确保压实质量。  相似文献   

10.
郭拴宁  韩伟 《河南电力》2000,(2):60-61,64
分析了压实填土由标准击实试验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含义,从理论上推导了绝对最大干密度的公式,同时对两种最大干密度的应用进行了剖析,对绝对最大干密度检验检测数据正确性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输电线的击杆率直接影响到线路雷击跳闸率计算,击杆率不仅与地形、地势、杆塔的高度、结构有关,还与雷电流的幅值、概率有关。针对《规程》推荐的击杆率,采用电气几何模型的原理,探讨了线路平均击杆率。  相似文献   

12.
压实填土最大干密度若干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压实填土由标准击实试验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含义,从理论上推导绝对最大干密度的公式,同时对两种最大干密度的应用进行剖析,对绝对最大干密度检测数据正确性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计算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宏 《西北电力技术》2004,32(3):84-85,88
介绍了用等击距原理计算线路绕击跳闸率的方法,对影响线路绕击跳闸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密度计移液管法在粉煤灰颗粒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的废弃物,近年来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电厂粉煤灰的排泄量不断增加,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严重污染环境。为化害为利,从七十年代起,人们便开始了对粉煤灰综合利用的研究。在粉煤灰综合利用工作实践中,认识到粉煤灰的粒径分布是一项重要的参数。因此,粉煤灰粒度测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前雷击仍然是危及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的主要原因,而现有评估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的模型还不能与线路实际运行经验一致,该文在分析500kV同杆双回输电线路绕击耐雷性能时,以三峡电站的出线为例,充分考虑了风速的影响,对击距模型进行了改进,同时还较详细分析了地面倾角、杆塔高度等对绕击跳闸率的影响。通过编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随着风速的增加,输电线路保护角和绕击跳闸率都将增加,建议今后在评估输电线路绕击耐雷性能时,对风速影响因素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输电线路在雷击导(地)线的平均临界电场强度与雷击地面的平均临界电场强度不相同条件下,计算雷电绕击导线的最大击距公式,用该公式对220kV线路的克里姆型铁塔(呼高23.5m)的雷电绕击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当地面倾角为-23.3°,避雷线的保护角为18°及K=0.72时,雷电绕击A相导线的最大击距为315m,相应的最大绕击雷电流为157kA,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山区的某些条件下,大雷电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输电线路在雷击导(地)线的平均临界电场强度与雷击地面的平均临界电场强度不相同条件下,计算雷电绕击导线的最大击距公式。用该公式对220kV线路的克里姆型铁塔(呼高23.5m)的雷电绕击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当地面倾角为-23.3°,避雷线的保护角为18°及K=0.72时,雷电绕击A相导线的最大击距为315m,相应的最大绕击雷电流为157kA。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山区的某些条件下,大雷电流也可能绕击导线。因此,为了减少输电线路的雷击闪络事故,在设计输电线路时,山区段的杆塔应适当采用较小的保护角  相似文献   

18.
林朝华 《浙江电力》2002,21(6):49-52
通过对110kV永蒲19号,23号塔雷击闪络的原因分析,指出弧垂对反击耐雷水平和地形对绕击率的影响,针对防雷设计提对于反击除要求接地电阻值合格外,还应校核线路的耐雷水平,对于绕击除边导线保护角应小于规定值外,还应用击距法来分析杆塔是否存在绕击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切击式水轮机是高水头水轮机。本文研究切击式水轮机水头的变化对效率的影响,为切击式水轮机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目前国内外对输电线路雷电屏蔽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击距法对110kV线路的绕击跳闸率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将规程法和仿真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对影响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击距法比规程法更加切实实际,这为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和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