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将美国的《建筑教育学报》1940 年代以来对“研究”的关注置于设计研究的视角进行考察。通过分析设计 与研究关系的演变及其因应,文章从三个阶段追溯美国建筑设计课程(design studio)a是如何转变为研究型设计课 程的;并从生产方式出发辨析与设计相关的研究路径。文章认为,设计研究与建筑研究来自不同立足点,即设计学科 与建筑学科,对研究不同立场的倡导。其次,在设计课程逐渐转化为设计研究的生产场所过程中,通过“教学/ 实践即 研究”对研究的倡导,设计课程回应了学科研究与社会责任。继而文章提出,被忽视的设计与研究的互动,为学科和 社会间的过渡提供了重新思考的恰当起点。  相似文献   

2.
计算与设计研究组(以下简称ZHACODE)成立于2007年,是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的核心先锋研究团队,本文简要梳理了ZHACODE研究组的研究谱系和设计基因,ZHACODE设计研究的特点是在尊重建筑性能、行为感知、材料特性、建造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极高的数学几何研究进行整合。他们主要通过几何和数学进行建筑实验,以寻求物理的、经济的和可行的建筑问题解决方案,并解释了建筑几何的三个重点: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几何通用语言以及累积与协同设计。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实验与实际项目举例说明为什么需要有结构和建造意识的建筑几何。在最后还简短地介绍了近期ZHACODE在元宇宙的最新探索。可以说在建筑领域中,这支先锋团队担任着理论研究、技术探索,以及教育者的角色。正是这种不断探索的实验精神,使得他们一直处于行业和学术界的最前沿。  相似文献   

3.
离散几何是研究各类几何对象,如点、直线、圆、多边形、多面体的组合性质和排布规律的几何学门类,包含镶嵌、关联、离散微分和拓扑组合等多种分支。离散几何在建筑设计尤其是计算性设计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初步梳理离散几何的相关概念,探讨应用范畴和应用潜力,尝试构建一般性的认知和应用体系,以充实当代建筑几何学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4.
形状语法于1972年被提出时主要是作为一种解析设计作品的工具,通过以几何形状为基本单位的规则研究, 探索既有设计语言的生成逻辑;2000 年后形状语法逐渐开始作为一种辅助设计过程的工具,通过应用形状转换规则, 扩展某种设计语言或构建一种新的设计语言。通过回溯形状语法的研究历程,重新解读其理论渊源,阐述形状的运 算原理与规则的层级逻辑,探究解析式形状语法和生成式形状语法的实施策略;梳理形状语法在艺术、工业、建筑等 领域中解决复杂设计问题的实现路径,并以赖特草原系列住宅分析和山东建筑大学乡村批量住宅研究为例,利用规 则推理解析设计空间的生成过程;最后,简述形状语法的局限性,对形状语法作为一种计算性设计方法朝向数字化、 智能化发展的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王辉 《建筑师》2018,(2):96-101
建筑设计的趋势在不断变化,在混沌与多元的当代西方社会条件之下,有关社会、技术、空间、身体等多维度的综合使得建筑设计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时代精神。在经验与试验、本质与外延多个层面游走的建筑师试图通过各种探索来丰富建筑与城市空间体验,在应对纷繁复杂社会状况的同时描绘了一幅多维度的当代空间图景。文章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这一空间图景背后的思维与审美特征,试图以此对西方建筑设计的当代性进行解读与剖析。  相似文献   

6.
刘琳璠 《建筑师》2022,(6):27-34
文章通过梳理王澍写作中“自然”这一母题,并对照其近期建筑项目,阐述自然这一宽泛概念在王澍设计 中的转化和表达。文章细分出王针对自然解读的三个层面,通过“江山”“景观”和“道法”作为概念的延展,引 申出王在其理论与实践中对于表象世界、身体经验和内部结构的总结与思考。文章同样关注王澍在对于自然论 述中的主要参照物古代山水画的解读,并试图论证山水画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在王的建筑设计中从技法到概 念的引申。通过分析,文章质疑其符号性和语义性在两种艺术转译中的主导性作用。以王澍的实践为例,笔者 鼓励更多不拘泥固有标准的丰富的创作形式和思考,从而促进文脉在当代实践中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使用者的心理需求,探讨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建筑空间舒适性,从人的行为规律角度出发划分出不同空间类型,经过调查取证分析了在不同空间类型中人们不同的心理需求,以及舒适性的确定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类比和推论,提出针对特定行为环境下舒适性的设计指导,以达到空间的人性化,为设计提供更有效的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8.
城市文化建筑的微公共空间是拥有多元化使用者的重要公共活动场所,文章以广州大剧院为例,从使用者行为出发,对通过行为注记法观测到的2245个使用者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对文化建筑内的空间使用者构成、行为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实证研究,总结使用者行为规律,试图为城市中文化建筑微公共空间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立足计算性设计视角,进行建筑结构和表皮两者关系的演进溯源,提出结构性表皮的计算性设计及建造流程,并基于结构性表皮的两种呈现原型进行计算性转译建造实践,挖掘了非线性建筑在空间营造中的潜力,为优化计算性设计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南京市为例,探索基于多源空间大数据“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城市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源。通过自上而下地从宏观层面分析统计数据,将碳排放总量分配到城市不同区域,进而自下而上地从居民建筑、产业活动和交通等排放活动出发,计算出具体地块的碳排放。研究旨在为南京的生态空间、紧凑用地、绿色行为、结构优化、产业新城等方面提供国土空间规划支持,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