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因其具有良好的水下抗分散性、水下自密实等优点,能够适应特定水下部位的施工需求。为优化某水电站集运渔工程水下施工混凝土配合比,基于响应面法的试验设计,开展了絮凝剂掺量、减水剂、水泥三因素三水平配合比试验,建立了三因素与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分散性能、力学性能的预测模型,分析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目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中,减水剂和水泥掺量对混凝土坍落度有显著有利影响;絮凝剂和水泥掺量对混凝土溶液悬浮物含量有显著有利影响;减水剂和水泥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有显著负面影响。基于预测模型提出了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路径,可为集运渔工程水下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人民黄河》2019,(12):133-137
以南水北调总干渠渠坡不停水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修复工程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水下修复中的优缺点,结合南水北调总干渠渠道岸坡工程损害情况及修复设计方案,通过现场生产性试验,实现模袋混凝土辅助浇筑大体积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和钢梁辅助浇筑薄壁结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试验目标,总结了两种浇筑方案的优缺点,确定了施工相对简单、浇筑效率更高的工字钢桁架梁辅助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浇筑方案,更适用于南水北调总干渠渠道岸坡水下回填修复。  相似文献   

3.
针对调水工程输水工况下输水渠道衬砌板破损修复难题,开展了适用于渠道衬砌板水下修复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采用水工自密实混凝土设计方法进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在满足水工自密实混凝土流动度和强度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掺入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和硅粉提高混凝土的水下抗分散性能,并研究掺合料品种与掺量、水粉比、砂率、施工方式等因素对混凝土流动性、抗分散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用倾倒法进行水下施工时,粉煤灰掺量25%、硅粉掺量15%,水粉比1.0,砂率42%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可满足衬砌板水下施工要求。与单掺粉煤灰相比,复掺粉煤灰和硅粉可有效增强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抗分散性和抗压强度并改善流动性。在保证流动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粉比和砂率有利于提高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抗分散性和抗压强度;采用导管法施工混凝土强度损失较小,90 d龄期水下混凝土强度与陆上混凝土强度相当。  相似文献   

4.
针对调水工程输水工况下输水渠道衬砌板破损修复难题,开展了适用于渠道衬砌板水下修复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采用水工自密实混凝土设计方法进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在满足水工自密实混凝土流动度和强度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掺入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和硅粉提高混凝土的水下抗分散性能,并研究掺合料品种与掺量、水粉比、砂率、施工方式等因素对混凝土流动性、抗分散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用倾倒法进行水下施工时,粉煤灰掺量25%、硅粉掺量15%,水粉比1.0,砂率42%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可满足衬砌板水下施工要求。与单掺粉煤灰相比,复掺粉煤灰和硅粉可有效增强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抗分散性和抗压强度并改善流动性。在保证流动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粉比和砂率有利于提高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抗分散性和抗压强度;采用导管法施工混凝土强度损失较小,90 d龄期水下混凝土强度与陆上混凝土强度相当。  相似文献   

5.
结合科研课题"岩溶水库防渗堵漏采用水下不分散灌浆新材料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水下不分散离析、粘度大、不易被水流带走的灌浆新材料的配合比及试验过程与方法,论述了岩溶水库防渗堵漏浆液所用材料的选择、配合比及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新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聚丙烯类和聚糖类絮凝剂配制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聚糖类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基本克服聚丙烯类混凝土的缺点,其搅拌时间为75 s,混凝土动态和静态2h流动性基本无损失,28d水陆强度比在85%以上,胶凝材料在400~480kg/m3可满足20~30MPa的水下混凝土设计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大面积水下混凝土结构加固补强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水闸混凝土底板加固工程,进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加固补强大面积水下混凝土结构的试验研究,采用现场浇筑大型模拟试件,进行底板裂缝模拟、加固补强材料及新老混凝土结合面性能等试验.结果表明,用聚合物混凝土嵌糟补缝、锚固增强新老混凝土结合面、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大面积补强的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徐为民 《治淮》2005,(5):37-38
一、质量隐患与防治措施 1、水下混凝土的配合比与施工条件和施工方法不相适应 工程实践中,施工单位有时不经过试验,凭经验和习惯做法来确定水下混凝土的配合比.其结果往往是:由于水下施工和质量检查的困难和水环境的不利影响及施工设备的特性等,会使混凝土的质量波动很大,达不到工程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9.
 根据硅酸盐水泥砂浆加入絮凝剂能在水中抗分散和掺入SH快硬水泥能够短时间内硬化两方面的性质, 研制出一种水下不分散快硬砂浆。它是一种水下混凝土建筑物表面薄层修补的新材料。文中给出了它的配合比、性能、施工技术,介绍了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0.
高掺粉煤灰、低水泥用量、中等胶凝材料、低Vc值,是目前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指导思想.单位用水量、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和砂率是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四个主要参数.本次试验是通过正变试验的分析和计算,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水工碾压混疑土配合比参数,探讨水工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施工工艺及特性的探讨,阐述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桥墩修补中的技术应用.拓展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使用空间,说明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是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一次革命,解决了水下混凝土施工对围堰和排水的要求和混凝土在水下浇筑过程中遭水洗和污染水体的问题。通过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技术的施工实践,分析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技术原理、应用要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沉淀污泥为主要成分可配制水下不分散剂.试验结果表明,掺入水下不分散剂可在水中浇筑C30强度等级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其抗渗等级可达W10~W12,并且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各种性能既可满足工程要求,又能废物再生利用、降低原材料成本,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UWB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水下混凝土,强度,流动性,絮凝剂,研究近年来,掺有絮凝剂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已在许多水下工程中应用,混凝土用量已达50万m3以上。但随着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本身的缺陷也逐渐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水电站和水库大坝水垫塘、消能工护坦的冲坑修补为工程背景,阐述了导管法浇筑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和处理水下病患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介绍了导管法浇筑水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与步骤。导管法浇筑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浇筑质量高,经济性好,已成功应用于多个水库大坝的冲坑、淘洞修补工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水下混凝土病害整治的传统方法中围堰排水施工的缺陷,提出了病害混凝土水下补强加固新技术,即:水下封缝灌浆堵漏-水下老混凝土凿毛处理--水下植筋(含布设钢筋网片)-水下浇筑不分散混凝土,该项技术首次应用于苏北沿海黄沙港闸反拱底板裂缝修补加固工程。现场模拟施工试验表明:这一叠合防渗、整体补强技术切实可行,是传统围堰排水施工方法的重大突破;水下浇筑层不分散混凝土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满足工程加固设计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采用可固定拖移式水上施工平台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20m水深条件下进行大面积、薄层浇筑水下混凝土的经验。取样试验结果表明:水下混凝土强度等主要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水下摄像检测表明:浇筑面比较平整,高程满足业主要求。  相似文献   

18.
溧阳抽水蓄能电站初期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表明,与同标准混凝土比较,单位胶凝材料及用水量较大,且抗冻指标难以满足设计要求,分析其原因为砂石骨料石粉含量高所致.通过加强料源开采的管理、改造砂石加工系统等措施,降低了骨料中小于0.075 mm颗粒的含量,并提出了混凝土优化配合比,满足了用水量和抗冻指标要求,降低了胶凝材料用量,达到了经济目标.  相似文献   

19.
使用水下不分散砼能较好地解决水下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和环境污染问题,该文结合吴川抢险工程介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性能特点,以及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具有遇水不分散的特点,用于水下施工,可免筑围堰。论述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用于钱塘江强涌潮区丁坝下游脚趾的施工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