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根据实际应用需要,将数字卫星接收机接收到的HDTV多节目传输流(MPTS)解成单节目传输流(SPTS)用于编辑站编辑处理,并实现解复用后的单节目传输流的任意恒定码率变换.其中的关键技术是PSI/SI信息的重置和码率变换时产生的PCR抖动校正.该方法基于PC实现,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炜 《有线电视技术》2004,11(13):28-31
本主要介绍数字电视系统中的核心技术变码率传输流的拼接和播出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现方案并给出了实验结论。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用于MPEC2传输流码率调整的硬件实现方法。首先分析MPEC2的帧格式,然后介绍具体的硬件实现,它是一种基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2PLD)的码率调整,辅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避免了与信号源时钟的同步问题。同时提供异步串行接口(ASI)和同步并行接口(SPI)输入,并以SPI接口输出。可广泛应用于数字视频传输等各种需要码率调整的场合。  相似文献   

4.
杨峰  白新跃  何建 《电视技术》2007,31(2):69-71
为使视频服务器直接播出变码率的TS流节目,提出了一种变码率TS流动态复用算法,根据当前PCR值计算得到码流的实时速率,然后根据此速率对插入到MPTS(多节目传输流)中的TS包数量进行调整,从而实时地调整码率的播出速率。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有效,所生成复用流的各项指标符合标准。  相似文献   

5.
《广播与电视技术》2005,32(1):117-117
继10月份向市场成功地推出便携式传输流录入播发器SPR-11P、码流监测仪SEA-10U等码流监测、检测设备后泽华源公司于2004年岁末又推出最新产品——节目采集工作站SVP.该设备能够高效实现PS(DVD/VCD)文件及传输流文件的格式转换、码率调整片断裁减合并,以及实时传输流的采集.选择解复用和DVD粗编辑等。SVP节目采集工作站特别适台各级网络运营商方便高效地整编合成各种节目源.  相似文献   

6.
协议分析:对MPEG—2和DVB测试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DVB标准分配数字电视节目,在一个信道中可传送多套节目,因此要求将多套节目复用的一个数据流,即MPEG-2传输流中,这在信源编码之中传输链路开始时实施,但也可在传输过程中再次复用,比如在一个有线电视前端站要抒情为自不同传输流的节目重新复用的一个信道。严格遵循产生传输流时的基本规范是无扰运行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由于分配网的可预见的复杂性,需要测试技术提供适当的方法提前识别和消除误差,本文描述一个传  相似文献   

7.
郭跃  王宏远 《电视技术》2003,(10):30-32
在深入研究DVB数据广播协议中的数据传送带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有线电视网络中传送数据广播业务警方案,它可在DVB—C单项信道中模拟实现用户和前端的双向交互,实现了在MPEG-2传输流中同时传输广播数据和数字音视频。  相似文献   

8.
王红星  张勇 《电子与信息学报》2005,27(12):1969-1972
该文根据信源编码压缩比、信道码率及信道特征对渐进图像传输失真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最小图像失真的动态码率分配策略。在总的码率限制下采用遍历搜索信道码率的方法,得出可用码率在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之间的最优分配,使端对端的失真最小。  相似文献   

9.
本详细分绍了数字电视中信源编码与信道调制处理流程及技术,对信源编码中码率压缩与信道调制压缩技术的原理、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给出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0.
2005年之前,数字有线电视前端是一个越来越复杂的系统,各种信号接收下来之后,要进入传输流切换矩阵,经码流转换后进入信号复用器,复用后的信号加扰后再次进入传输流切换矩阵,经QAM调制后才进入HFC网络进行传输,随着各种增值业务的开发,还需要相应增加更加复杂的设备,例如按频道配置的码率变换处理器,数字广告插播网关,  相似文献   

11.
针对PCI总线上得到的数据的阵发性,介绍一种MPEG-2传输流实时解码及码流发达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该方案通过在PCI接口芯片的一侧增加数据缓存器来实现。此系统在一块PCI插卡上实现,支持标准清晰度解码及多种视频输出方式,实验表明,码流发送速率最高可达40Mbps.  相似文献   

12.
以往的被动测距方法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领域,利用图像稳定的特征点进行观察,目前利用计算目标尺度变化率进行撞击时间估计,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较成熟的方法。然而在红外领域,由于红外图像自身的特性其特征点难以提取,原有的特征点跟踪方法无法适用。文中论述了一种红外图像撞击时间估计方法,根据红外图像难以提取特征点而相对易于目标分割的特点,提出了先对国图像进行分割提取目标面积,然后根据图像序列目标面积变化率来进行撞击时间估计,并根据撞击时间系统特征对估计结果进行修正以进一步提高精度。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会议电视系统比特率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议电视系统中核心部分是比特率的控制方法,它对编码的图象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文中从缓冲器平滑波动数码流的原理入手,分析了缓冲器纯占有率控制算法及参数设置,并针对缓冲器纯占有率控制算法的编码图象质量不够理想的机理,研究了缓冲器占有率的视觉调整算法和基于比特分配的缓冲容量控制算法,并对三种算法进行了比较和论证。  相似文献   

14.
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雷达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雷达是最近几年成像激光雷达发展的重点,它采用高重复频率、高峰值功率的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高灵敏度的雪崩二极管探测器,其主要优点是体积小、价格低,可用扫描成像或非扫描 成像,探测大多采用直接探测体制,在军事和国民经济中都有着广阔应用前景。文中简要介绍了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雷达的研究及其在军事中的应用,包括精确制导、风速测量和直升机防撞等。以几种典型激光雷达为例,概括了激光雷达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部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红外传感器在点迹/航迹关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点迹/航迹关联是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的关键问题,为提高关联的正确率,把红外传感器方位数据与雷达数据进行关联,通过红外高精度的角度测量和雷达高精度的距离测量的融合,减小系统融合航迹同真实航迹间的误差,给出对目标航迹的精确状态估计,分别讨论了雷达数据的航迹关联算法和雷达/红外数据的航迹关联算法,并进行了仿真性能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任意形状孔径的干涉图像波面拟合的数学矢量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中利用移相干涉术的特点提出了自动检测任意形状孔径中有干涉条纹区域的方法,测试中,当测试波前相对于参考滤前的光程差是照明波长的整数倍时形成干涉条纹,它此而形成的二维图就是干涉图像。干涉术是一种从干涉图像提取测试波面信息的光学测试技术,它包括对干涉图像的采样、条纹定级次和波面拟合三步。这里提出了一个对干涉图像拟合处理的线性代数矢量模型,应用线性代数矢量矩阵的知识详细地推导出了一种对干涉图像的处理带有一般性的矢量拟合公式,由最小二乘法逼近多项式拟合的相位值数据,用Gran-Schmidt算法正交化处理多项式组,用反向替代法技术来求解最初多项式组的权因子系数。  相似文献   

17.
高清晰度电视芯片中视频和音频同步的异步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清晰度电视的传输流采用了MPEG-2系统层标准ISO/IEC 13818-1。阐述了高清晰度电视(HDTV)传送流中时间信息码在视频和音频同步中的作用,分析了信源解码器中视频和音频同步的原理。就实际芯片中系统时钟的恢复,视频和音频的跳帧等机制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种非锁相异步全数字视音同步实现方案。该方案采用了直接置数法恢复系统时钟,滞后跳帧法实现视频与系统时钟的同步,数字锁相法控制音频与系统时钟同步,最后,对视频帧率和音频PCM时钟的偏差等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红外与激光主/被动联合跟踪算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中针对单站红外被动式跟踪存在可观测性问题,提出红外与激光主/被动单目标联合跟踪方法。该方法首先针对三维空间任意机动目标的跟踪问题,将参考文献[1]给出的一维机动目标“当前”统计模型推广到三维情况,得到三维情况下跟踪任意机动目标的状态方程和跟踪系统的非线性测量方程,然后对红外探测器测量的角度信息和激光测得的距离信息进行融合对准,得到正确的测量值。最后,提出扩展的自适应卡曼滤波算法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研究表明方案可行,可同时对三维空间目标的位置、速度、加速度进行估计。  相似文献   

19.
激光照明的大气后向散射理论模拟和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分析了瑞利与米氏散射模型的后向散射对 激光照明的影响,讨论并计算了不同气溶胶模型的散射相函数。建立了激光照明后向散射的物理模型,提出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的后散射影响函数及其解析表达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面阵CCD 探测器对实际大气条件下后向散射对照明的背景干扰进行了测量,对模型理论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0.
变焦距镜头的凸轮优化设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变焦距镜头由于其固有特点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连续变焦的变焦距镜头普遍采用机械补偿型光学结构,其中的特定光学透镜组通过凸轮的驱动沿光轴连续移动,从而实现连续变焦,其可变组元数大多为二组或更多。变焦凸轮的优化是这现变焦距镜头光学设计像质目标和连续变焦过程的关键,军用变焦距镜头尤其应考虑其变焦运动的平滑性和变焦过程的快速性。简述某二可变组元机械补偿型变焦距镜头的凸轮优化方法,给出适合不同凸轮数据点数和二可变组无变焦距镜头光学设计使用的Macro-PLUS凸轮优化宏程序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