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进一步查清辽东水泉地区物化探异常与金多金属矿的因果关系及成矿规律,通过地质填图、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激电测量、工程验证等手段进行综合勘查。结果显示,在水泉地区圈定综合异常3处,成矿元素为一套中低温元素组合;地球物理电性特征为低阻高极化。经验证,Ⅰ号综合异常为矿致异常,地表揭露矿化体,赋存于大理岩中,受北西向断裂控制。钻孔在深部探获铅银矿化体,矿化以黄铁矿化为主,黄铜矿化、闪锌矿化次之;围岩蚀变以硅化为主,碳酸盐化等次之。综合分析认为,D-1低电阻异常、Ⅱ号和Ⅲ号综合异常为进一步找矿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2.
敖其格敖包地区位于二连浩特—锡林浩特成矿带上,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在1∶2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基础上,对敖其格敖包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元素分布特征、Au异常特征、综合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Au分布不均匀,离散程度较大,为敖其格敖包地区的有利成矿元素。根据元素组合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圈出综合异常4处。通过槽探工程查证,圈定了3条矿(化)体,为下一步的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气测量在湖北李家段地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稀土配分模式,归纳湖北李家段铀矿异常特征,确定U指示元素及内在组合规律,并预测李家段地区U富集带,为该地区找矿工作提供依据,得出地气测量是查找U矿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哈图中游地区在1∶2.5万地球化学测量的基础上圈定了找矿潜力较大的综合异常1处,元素组合为Au、Pb、Ag、La、Sb、Zn等,并伴生有W、Bi、As等元素,该异常从高温→中低温成矿元素的组合,反映了具多期次成矿作用的特点。通过地质草测、地化剖面测量、激电中梯剖面测量及地表揭露等异常查证工作,发现金铅矿体1条,稀土矿化体1条,说明该区具有较大的找矿空间。进一步分析地质、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物探异常及发现的矿体的特征,对该地区成矿潜力作出评价分析,为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礼县白家沟一带横跨中秦岭陆缘盆地Ⅲ级构造单元,地处临潭-徽县Pb-Zn-Cu(Fe)-Au-Hg-Sb-Ag-Mo-W-SnⅣ成矿亚带。本文通过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统计了研究区Au、As、Sb等12种元素的含量特征、分布特征、组合特征及等,并圈定了3处以Au、As、Sb为主的综合异常。初步认为研究区Au、As、Sb等元素找矿潜力较大;根据异常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可知异常分布在区域金主要赋矿地层-中上泥盆统西汉水群双狼沟组内,主要受地层和构造控制,其成矿类型主要为低温热液型;通过初步异常检查发现Au异常主要为矿致异常,发现2条金矿体3条金矿(化)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彭水保家楼图幅地质调查研究与1:5万采样化探分析,结合保家楼的地质特征,分析了保家楼的Ba、Mo、Cd、Pb、Zn、Sb、Co等元素,并对这些元素进行了异常特征分析,显示以Ba为特色的化探综合异常带规模大,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并在部分异常区附近已经先后发现多处钡矿床及矿(化)点,通过保家楼地区地质概况与化探异常特征综合分析,指示保家楼地区具有较大的找钡矿潜力。  相似文献   

7.
溜竹洞矿区处于九岭隆起的西侧,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总结分析了元素异常形态及富集规律,厘定了Au矿化活动和成矿规律,进一步明确了找矿方向。研究表明:区内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元素以 Ag、AS、Sb、Ag 为主,元素异常多呈带状、片状重叠产出;圈定了 3处Au-As 组合异常带,韧性剪切带与Au、As组合异常叠加部位是寻找金多金属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8.
哈拉毛墩地区位于新疆和静县境内,区域构造属塔里木板块北缘陆缘带上,区域内已发现包括铁矿、铜矿、铅锌矿、萤石等矿种。根据哈拉毛墩地区1:2.5万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结果,分析各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区的找矿潜力,结合测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控矿因素综合评判主成矿元素异常、元素组合异常,并最终圈定1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
对青海省格尔木市小园山—黑沙山地区主要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对调查区进行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异常查证及1∶20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调查中发现了9个综合异常,并圈定了Mn1、Cr2、Cu3、Cu4、V5共5处异常,工作区Fe、Cu、Pb、Zn、Co、Mo、Au、Ag、Sn等主要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曹家洼金矿石头顶矿段地处胶西北金矿集区招平断裂下盘,矿段内黄铁绢英岩—绢英岩化蚀变强烈。通过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曹家洼金矿石头顶矿段共圈定出41个单元素异常和12个组合元素异常。综合成矿地质条件、矿化蚀变特征和物探结果,对土壤化探数据信息进行挖掘,绘制了因子组合异常图,划分出4个有利成矿区(靶区编号为H1~H4)。其中,H4和H2靶区的金变异系数为0.98,异常平均值高达4.9×10-9~5.3×10-9,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目前,曹家洼矿区在H4靶区0号线施工钻孔,于ZK1钻孔154 m处揭露矿体,验证了靶区的找矿潜力。研究表明:Au-Ag-Hg为矿致异常,异常走向与招平断裂一致,矿体严格受构造控制,该矿区内Hg和Ag元素可作为指示性元素,为找矿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指导内蒙古赤峰红山地区找矿,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的基础上,利用GeoIPAS软件对研究区地球化学参数进行计算,分析了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研究区成矿地质特征,共圈出7处综合异常。对HS-5综合异常进行了异常查证,发现1条石英脉具有金矿化显示,表明水系沉积物测量在研究区的找矿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尤其是在金的找矿应用上。在综合异常分析和查证的基础上,结合区内的矿产分布特征、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地质特征及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共圈出成矿远景区3处,即郎郡哈拉金铜成矿远景区、三间房铜铅锌银成矿远景区和哈日乌拉金锌银铜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2.
为了快速缩小找矿范围,提供有利靶区,在甘肃塔哇地区开展了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通过对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参数特征、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元素的相关性分析,圈定单元素异常571个,综合异常22处。结合地质工作成果优选出了3处金银找矿远景区,且已发现多个金银矿(化)体,为工作区内的找矿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滇东北多集中于大型铅锌银等多金属矿床的研究,待补地区研究程度相对较低。为了对会泽铅锌矿区外围,以及矿山厂—金牛厂断裂带的成矿条件进行综合异常评价,本次研究区选在待补区域进行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并以所获得的数据为基础,分析水系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根据元素组合特征及异常性质,结合异常区域的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等因素圈定9个综合异常区。综合异常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音凹峡地区位于北山南带,是甘肃北山地区重要的成矿带,目前地质工作程度较低。通过对音凹峡地区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初步总结了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圈定了地球化学异常,为下一步找矿工作部署和成矿规律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运用多元素富集系数累加化探方法,圈定找矿靶区16个。通过对找矿靶区开展概略检查和重点检查工作,在9个靶区中发现矿化线索。研究结果表明:在工作程度较低地区多元素富集系数累加化探方法可以快速缩小找矿范围,确定找矿目标,有助于提高找矿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达热尔地区位于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地球化学景观区属于柴达木盆地南缘中深切割山地草原-草甸(高寒)地带景观区,以往1∶20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均未圈出金异常。经开展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出2处以金为主的综合异常HS4、HS5,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认为这2处综合异常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经查证,圈定了矿带7条,矿体6条,实现了该地区的找矿突破。结果表明,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高原特殊地球化学景观区找矿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快速缩小找矿范围,提供有利靶区,根据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化探异常(Hs-27)区,在青海龙哇俄当地区开展了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通过对1 570件有效土壤样品进行Au、Ag、Pb、Zn、Cu、As、Sb、Bi等元素分析测试,结果表明:Pb、Zn和As元素的浓集系数和变异系数较大,易形成地球化学异常,共圈定出12处异常集中区。运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在分析各元素组合特征、浓度情况的基础上,对异常进行了筛选评价,圈定和优选了3处找矿靶区,并对下一步找矿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对青海昆仑河高寒地区的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元素分布、单元素异常、元素相关性分析、异常元素组合等特征进行了研究,表明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高寒丘陵、高山峻岭地区良好的找矿效果,优选了5处金铜铅锌多金属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拉美扎沙地区位于夏河-合作断裂以北的中秦岭金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通过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1万土壤测量、1∶1万地质草测,并对土壤综合异常进行初步踏勘,发现了矿(化)体。矿(化)体明显受美武岩体与围岩接触带、断裂控制,与电气石化、硅化、孔雀石化、黄铁矿化、赤褐铁矿化等围岩蚀变关系密切;Au、Cu、Ag、As、Sb等元素异常曲线峰值能指示矿(化)体的存在;矿(化)体磁化率一般小于10×10-5SI(κ),显示为弱-无磁性特征。在成矿有利地段布置了地质、物化探综合剖面,结合找矿标志,建立了研究区找矿模型,经查证,圈定2条铅铜矿(化)体和1条金铜矿(化)体。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找矿突破,在六盘山地区开展了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并以所获得的数据为基础,分析水系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根据异常特征与成矿地质条件,圈定了2处找矿远景区,即铅洞山找矿远景区、三关口找矿远景区,为该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沟系岩屑测量法是一种非正规的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其采样介质为残坡积物和岩石碎屑。在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中,该测量法可以快速地对1∶20万、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及土壤异常等进行检查,具有快速、经济且准确圈定矿化范围的特点。2010年,为了迅速缩小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范围,有效浓缩异常浓集中心,利用沟系岩屑测量法在阿木尼克地区快速圈定了一处具有一定规模的钼铅锌综合异常,通过检查发现1条钼矿体。研究表明,沟系岩屑测量法及其采用的技术指标在柴达木盆地周缘荒漠化中高山干旱剥蚀景观地区的地质找矿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找矿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