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燃煤锅炉改用天然气锅炉供热技术是新时期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为了保证燃煤锅炉改用天然气锅炉供热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对燃煤锅炉和燃气锅炉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燃煤锅炉改用燃气锅炉的供热技术提出两种不同的方案。通过实例,证明燃煤锅炉改用天然气锅炉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能够有效达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经济性是太阳能热泵系统推广应用的关键,文章应用技术经济性分析方法对供热功率为0.7MW的太阳能热泵、燃油锅炉、燃气锅炉和电加热锅炉供热系统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在经济性、节能性、环保性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3.
蒋军成 《中州煤炭》2023,(1):215-220
煤炭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灰,如煤粉在热交换过程中会附着在管表面。这会导致传热抑制问题,如结渣和结垢以及锅炉驱动故障。基于动态质能平衡法的锅炉传热表面灰污监测、锅炉热效率的在线计算以及双风尾部气体流量和再热器蒸汽流量的软测量,可以在线评价锅炉吹灰系统的性能;然后,针对吹灰频率和持续时间的优化,制定了合适的吹灰策略;最后,给出了灰污染监测结果和一个实验应用的分析来说明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提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锅炉吹灰系统吹灰运行的状态评估和指导,以达到节能的目的,而不需要特殊的仪器或复杂的计算系统。  相似文献   

4.
为了将新街台格庙矿区在矿井生产中所产生的大量余热资源进行合理高效地利用,以实现“节能降碳,绿色环保”的目的,调查分析了矿区可用的余热资源及供热负荷现状。根据调研结论,提出并确立了一种“多种清洁能源综合利用供热”方案,并对该方案及采用传统锅炉供热方案的投资效益及环境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锅炉供热系统,清洁能源利用供热系统可减少近14.84%投资运行费用,且极大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高成 《煤炭科技》2020,41(1):67-70
由于供热抽汽系统的投入,锅炉与汽轮机间的能量平衡被打破,锅炉除满足汽轮机拖动发电机的能量需求外,还需要满足供热抽汽系统的能量需求。为提高华美热电供热期间机组在大幅度变负荷时AGC的调节精度和调节速率以及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供热期间的工况进行分析,增加了2×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供热电负荷计算及相关控制回路,并对协调控制系统的锅炉主控、主汽压力设定回路及BTU校正回路进行了供热分支优化。  相似文献   

6.
王建国 《煤炭与化工》2021,44(z1):101-104
针对沙坪选煤厂供热锅炉房原燃燥链条炉排蒸汽锅炉污染物排放超标的问题,拟新建一座符合环保要求的新能源供热锅炉.对比分析了燃气锅炉、醇基锅炉、空气能热泵供热以及电锅炉等几种形式,最终确定采用电极式锅炉.实践表明,电极式锅炉有自动化程度高、清洁、高效、安全、管理维护方便等诸多优点,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该文分析了矿区供热系统的特点,简述了当前供热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能源浪费的原因,并从矿区实际出发,对供热系统锅炉、给煤环节、补水环节等设备选型与匹配,从变频调速技术在锅炉引鼓风机炉排上的节能技术应用、锅炉燃烧自动控制系统的实现方面提出了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8.
苏久强 《煤炭技术》2006,25(7):131-131
在能源消耗系统中,锅炉及供热系统占有很大比例。燃料在锅炉中燃烧的好坏对锅炉的热效率影响很大,如果燃烧的不好,燃烧的化学能不能充分地转化为热能,会降低锅炉的热效率。如何提高锅炉的热效率,降低锅炉及供热系统的热损耗,是保证锅炉及供热系统节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该文分析了矿区供热系统的特点,简述了当前供热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能源浪费的原因,并从矿区实际出发,对供热系统锅炉、给煤环节、补水环节等设备选型与匹配,从变频调速技术在锅炉引鼓风机炉排上的节能技术应用、锅炉燃烧自动控制系统的实现方面提出了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10.
何鹏 《煤炭技术》2013,32(3):260-262
增压锅炉技术是大型蒸汽动力装置中一项关键技术,动力装置是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船用常压锅炉型号研制的经验,分析其热力性能参数变化规律和动态特性,运用传热学、燃烧学等基础理论,确立传热计算方法,构建增压锅炉参数系统动态仿真数学模型,并在其结构上进行进一步的提高和改进,应用大型仿真软件进行了数字仿真,获取稳定工作状况下锅炉的主要性能参数以及锅炉随负荷的相关变化规律,大大提高了锅炉对外界负荷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太阳能光伏发电储能效果,对保证发电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储能容量多目标优化技术。分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储能器件的储能特性,提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能量管理策略;通过构建目标函数,以负荷需求能量为约束条件,建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储能容量优化模型,并对其进行求解获取最佳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储能容量优化结果。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有效增加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储能容量,降低其负荷缺电率、能量浪费率以及入网波动率,提升系统供电可靠性与运行稳定性,经济性较好、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浅层地热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分布广储量大,在供暖制冷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利用前景,其合理的开发利用需以资源量的合理评价为基础。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河北省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和地埋管热泵系统进行适宜性分区,在分区基础上对适宜区和基本适宜区进行资源量评价,应用热储法计算河北省地源热泵系统热容量为505.1×1014 kJ,折合标准煤166 432.259×104 t;利用地下水量折算法得出地下水源换热功率为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换热功率21.16×107 kW,单位换热量法计算的地埋管热泵系统换热功率为51.27×107 kW;开发利用潜力地下水热泵系统冬季可供暖面积47.02×108 m2;地埋管热泵系统冬季可供暖面积113.93×108 m2。可见河北省浅层地热能资源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3.
赵鹏翔  李振  王楠  朱建军 《中州煤炭》2022,(10):159-164,170
母管制供热机组为了满足热电的供应常多发电、造成发电过剩的情况,由于热电厂发电仅适用于园区热电负荷,无法发电上网产生收益,不但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而且使运行成本增加。首先,以母管制热电厂运行成本为优化目标,建立了联合网电时母管制系统汽机侧混合类型供热机组负荷优化模型;然后,提出了基于小微增原则,对2种不同情形下混合类型机组的热电负荷优化分配策略进行研究;最后,以某热电厂的热电负荷为例进行优化分配。结果表明,对热电负荷优化后的运行成本低于未优化的运行成本,同时也验证了本文所提基于联合网电时母管制供热机组热电负荷优化分配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矿井次生热能资源的利用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矿井是资源开发的场所,在矿井开采的过程中,伴随有矿井水和矿井回风的产生,由于地层蓄热作用,矿井下冬暖夏凉,矿井水和矿井回风是很好的可再生能源.水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既节能又环保的制热制冷设备,利用它们既可代替燃煤锅炉为矿山生产、生活在冬季供热,也可在在夏季供冷.分析了燃煤锅炉供热存在的缺点和热泵系统供热的优点,论述了水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用于矿山供热的可行性,详细阐述了热泵运行的方式,并比较了热水系统的2种加热方式,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蒋军成  胡政 《中州煤炭》2023,(2):173-179
根据我国现有1 000 MW典型发电机组数据,从热力学角度定量分析了4种典型的烟气余热回收方案。对4种方案的烟气余热回收净输出功和标准煤耗率、热回收换热器的传递面积和烟气压降引起的引风机功增量进行了分析。对热回收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充分考虑了因节能而降低的燃料成本、热能设备投资成本等多种因素,提出了优化设计参数的建议。结果表明,由于高段蒸汽替代方案换热面积较大,烟气压降因温差较低而减弱,采用高段蒸汽替代方案比低段蒸汽替代方案可以获得更高的节能效果以及烟气余热回收的节能效益。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出发,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高级蒸汽替代方案的性能并不总是随着回收热的增加而提高,而是存在一个最佳性能点。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明确提出“碳中和”目标与清洁取暖背景之下,利用低碳能源进行建筑供暖是必然趋势。为探索改造既有建筑燃煤锅炉供暖为低温水热型地热资源供暖的可行性,以陕西某县城老城区为例,结合低温水热型地热能的特点进行了细化设计。通过分析既有建筑群冬季采暖热需求,初步确定采暖设计供/回水温度,对比了单级离心式热泵机组并联系统和两级螺杆式热泵机组串联系统设计。随后,对“小温差,大流量”的并联系统和“大温差,小流量”的串联系统进行了技术经济对比,串联系统比并联系统运行能效高8.1%,增量投资收益率为22.6%。进一步分析了冷凝燃气锅炉作为热源调峰的必要性。研究可为其他地区的既有建筑供暖改造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选择节能潜力大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提出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评估方法。构建最大化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最小化发电成本目标函数,设置新能源机组出力等约束条件,构建新能源出力时序运行模拟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求取模型最优解,得到新能源连续供电运行状态,根据机组最优功率分配和发电量,计算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发电功率占比、化石燃料耗率降低量,并将其作为节能潜力评估指标,判断新能源节能潜力大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后的水电机组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发电功率占比、化石燃料耗率降低量最高,节能潜力最大,电力系统应增加水电机组装机数量。  相似文献   

18.
张涛  ' target='_blank'> 《中州煤炭》2021,(6):158-162,178
为了提高低浓度煤层气蓄热氧化井筒加热工艺热能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以阳煤五矿小南庄低浓度煤层气蓄热氧化井筒加热项目为例,开展热能调控试验研究。得出热能调控的规律:井筒加热和建筑供暖的用能负荷均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烟气调节阀的开度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减小,原料气调节阀的开度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减小;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主风机频率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减小。在低浓度煤层气蓄热氧化井筒加热工艺运行过程中,当环境温度升高时,适当减小原料气调节阀开度,同时减小烟气调节阀开度并适当降低主风机频率,可以减少能源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