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例新的多酸基有机-无机杂化物非均相催化剂,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测试(TG)、X-射线衍射分析(XRD)、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化合物的结构式为(PMo12O40)(C5H6N)3[简写为(PMo12)(HPy)3,其中PMo12表示PMo12O40,HPy表示C5H6N],属于正交晶系,Cmca空间群,晶胞参数a=1.910 31(8) nm、b=1.538 22(6) nm、c=1.460 63(6) nm、α=β=γ=90°、V=4.292 0(3) nm3、Z=4、R1=0.062 9、w R2=0.132 4。化合物由2-吡啶甲酸在高温高压下原位脱羧后形成的质子化的3个...  相似文献   

2.
冯潇  郭军  张丹 《无机盐工业》2021,53(9):109-113
采用常规水溶液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杂化多金属氧酸盐(C5H7N2O24(SiMo12O40)(简称SiMo-12)。采用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单晶和粉末X射线衍射(XRD)、元素分析等对SiMo-12进行了表征。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运用SiMo-12催化碘离子氧化,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pH、温度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097 58(4) nm、b=1.144 88(4) nm、c=1.252 66(4) nm、α=64.665(1)°、β=64.804(1)°、γ=83.441(1)°、V=1.282 89(8) nm3Z=1、R=0.034 0、wR2=0.079 9。化合物由4个1-咪唑乙酸和一个经典的Keggin型[SiMo12O40]4-单元组成,有机配体和多金属氧酸阴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质子转移以及氢键作用沿x轴形成一维链,链与链之间相互平行形成平行于xy面的二维层,层与层之间再通过氢键连接而得到三维网状结构。SiMo-12在催化碘离子氧化中表现出较为优异的催化活性,在c(SiMo-12)=2.0×10-4 mol/L、c(过氧化氢)=2.0×10-3 mol/L、pH=1.4、50 ℃条件下反应速率达到2.641 6×10-5 mol/(L·s),比未加催化剂时的反应速率提高了1 565倍。  相似文献   

3.
郭军  卢林  张太文  张丹  冯潇 《广州化工》2023,(17):13-16+35
以H3PMo12O40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例结构新颖且罕见的单缺位Keggin型杂多酸基有机-无机杂化物,经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表征表明:化合物结构式为(C7H11N2)2(PMo11O39NiC7H11N2)[简称为L2(PMo11NiL),其中PMo11为单缺位Keggin型磷钼杂多酸阴离子(PMo11O39)7-、L=2-(2-氨基乙基)吡啶],属于单斜晶系,Cc空间群,晶胞参数a=1.329 08(4) nm,b=1.838 84(6) nm,c=2.273 00(7) nm,α=γ=90°,β=96.731 0(10)°, V=5.516 8(3...  相似文献   

4.
利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一个新的杂多(Keggin)基超分子化合物[(4,4′-联吡啶)3H5][PMo10V2O40]·3H2O,并且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的方法确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1.534 9(9)nm,b=1.813(1)nm,c=2.097(8)nm,α=90°,β=101.36°,γ=90°,V=5.725(2)nm3,Z=4,R1=0.050 7,wR2=0.163 8。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红色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和色纯度,以硝酸钙、硝酸钠、硝酸铕、磷酸二氢铵、钼酸铵、硝酸钡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NaCa1-xPO4xEu3+、NaCa1-x(PO41-y(MoO4yxEu3+、NaCa1-x-zPO4xEu3+,zBa2+系列红色荧光粉。探讨了Eu3+单掺杂和Eu3+/MoO42-、Eu3+/Ba2+共掺杂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XRD)、荧光分光光度计、色坐标等对荧光粉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掺杂Eu3+、MoO42-、Ba2+后NaCaPO4晶系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晶胞参数发生了变化,说明Eu3+、MoO42-、Ba2+进入NaCaPO4晶格中。在393 nm紫外光激发下,荧光粉发射光谱图出现两个Eu3+比较强的特征发射峰,分别属于Eu3+5D07F15D07F2跃迁。与单掺杂16%Eu3+荧光粉相比,共掺杂16%Eu3+/3%MoO42-或16%Eu3+/6%Ba2+荧光粉的发射光谱中5D07F2跃迁产生的发射峰强度均高于单掺杂16%Eu3+荧光粉的发射峰强度,其5D07F25D07F1发射光强度之比(R)分别为1.76(RMo)和1.28(RBa),都大于单掺杂16%Eu3+荧光粉的REu(0.99),共掺杂Eu3+/MoO42-荧光粉的色纯度比单掺杂Eu3+和共掺杂Eu3+/Ba2+荧光粉的色纯度更好。  相似文献   

6.
在水热条件下,利用AgNO3、磷钼酸(H3PO4·12MoO3)和4-(1H-1,2,4-三唑-1-甲基)苯甲酸(简写为H2L)为原料,我们合成了一个新的多钼酸盐(H3L)3(PMo12O40)·2H2O。对该化合物进行了热重分析(TG)、红外光谱分析(IR)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等结构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在该化合物的结构中,水分子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力将相邻多酸上的端氧原子O34及桥氧原子O12连接形成1D超分子链,质子化的有机配体H3L+与多酸和水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力将相邻的1D超分子链连接起来形成3D的超分子结构。并对该化合物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可以有效地降解有机染料亚甲基蓝。  相似文献   

7.
在H2O2/乙腈体系下以沉淀法制备的MgO为催化剂催化Baeyer-Villiger(B-V)氧化环己酮合成ε-己内酯,考察了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环己酮转化率和己内酯收率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Mg(NO3)2·6H2O为前体,在煅烧温度为600℃、煅烧时间为2 h时制备MgO氧化性能最佳,由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进行了分析,可知随温度升高MgO粒径逐渐增大,500~800℃范围内,MgO晶粒尺寸由9.53 nm增大到29.49 nm。在n(催化剂)∶n(环己酮)=0.45∶1、n(乙腈)∶n(环己酮)=12∶1、n(双氧水)∶n(环己酮)=10∶1、70℃、6 h时获得环己酮转化率95.2%及ε-己内酯收率83.1%。对双氧水B-V氧化环己酮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在线原位红外光谱对反应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验证了其过氧缩酰胺反应路径。  相似文献   

8.
蓝光激光器在彩色激光显示、高密度光储存、海洋资源探测、水下通信以及生物科技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较为成熟的Yb3+掺杂光纤激光器倍频后仅能获得~490 nm蓝绿光,因此如何得到接近450 nm的纯蓝光激光器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Nd3+:4F3/24I9/2能级跃迁产生的0.9 μm光经倍频后可获得~450 nm光,并可应用于蓝光激光器,但该跃迁产生的光所占荧光分支比较低。本文系统研究了1%(质量分数)Nd2O3掺杂50GeO2-(20-x)PbO-15BaO-15ZnO-xNb2O5(x%=0%,2.5%,5%,10%,15%,摩尔分数)玻璃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计算了相应的Judd-Ofelt强度参数以及增益带宽。研究发现,Nb2O5的加入会使Nd3+在900 nm荧光峰的吸收截面、发射截面、有效线宽和荧光分支比增加。当Nb2O5浓度为10%(摩尔分数)时,Judd-Ofelt强度参数Ω2=5.91×10-20 cm2,光谱质量参数χ=1.01,荧光分支比为42.9%。综上所述,Nb2O5能提高Nd3+ 0.9 μm的荧光分支比,从而倍频获得纯蓝光(450 nm),有利于蓝光激光器的发展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永祥  王德龙  郭晓燕  邵怀启 《化工进展》2022,41(11):5879-5886
以模板法制备的Ti改性Al2O3为载体制备了CrO x /nTi-Al2O3催化剂,考察了Ti含量对催化剂的结构及其催化丙烷脱氢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吡啶红外吸附(Py-IR)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rO x /nTi-Al2O3催化剂具有均匀的泡沫状介孔结构并含有少量微孔,表面积在180~195m2/g;铬主要以Cr6+和Cr3+形式存在,其中Cr6+主要以单铬酸盐和双铬酸盐形式存在,Cr3+以α-Cr2O3晶体和高分散Cr2O3形式存在,Ti的加入降低了催化剂表面Cr6+含量,增加了孔道内高分散Cr3+含量;Ti的加入降低了弱酸的强度,生成了少量中强酸,并使催化剂中B酸和L酸中心数量明显减少。少量的Ti(0.5%~1.0%TiO2,质量分数)可明显提高丙烷转化率和丙烯收率,但过多的Ti(>2%TiO2)则明显降低丙烯选择性而使丙烯收率降低。CrO x /nTi-Al2O3催化剂表面Cr6+物种可催化丙烷氧化脱氢,本身还原成Cr3+后继续催化丙烷直接脱氢,孔道内部的高分散Cr3+可催化丙烷直接脱氢反应,二者结合使催化剂保持了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以铝酸钠(NaAlO2)和氯化铝(AlCl3·6H2O)为铝源,分别以葡萄糖、壳聚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结构导向剂,采用水热反应和高温煅烧技术制备了纳米氧化铝粉体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氮气吸附-脱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均为介孔γ-氧化铝(γ-Al2O3),呈纳米颗粒状形貌,分散较为均匀。其中,葡萄糖调控的γ-氧化铝具有较大的比面积(437 m 2/g)和孔体积(0.60 cm 3/g)。4种γ-氧化铝对氟离子(F -)的吸附结果表明,葡萄糖调控的γ-氧化铝除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刘雪梅  李慧敏  党泽林 《应用化工》2023,(1):143-146+151
通过水溶液法制备了过氧十核钼酸盐(NH4)4(CN3H6)4[Mo10(O2)12O22]·6H2O催化剂,采用红外、热重、X射线单晶衍射及元素分析对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化合物的阴离子[Mo10(O2)12O22]8-呈中心对称结构,对称单元为[Mo5O11(O2)6]4-,阳离子[NH4]+和[CN3H6]+游离在聚阴离子的外围。热重分析表明化合物的聚阴离子的热稳定性比较好,电喷雾质谱分析发现化合物在液相不稳定容易发生解离,丰度最大的碎片离子[...  相似文献   

12.
为获得孔径可控的氧化铝滤膜,以异丙醇铝为原料,硝酸为胶溶剂,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lOOH溶胶,并通过纳米粒度仪、Zeta电位等表征手段,研究了硝酸用量对AlOOH胶粒粒度及粒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与异丙醇铝摩尔比R(n(HNO3):n(Al(C3H7O3)3))为0.2~0.7时,随着R增大,AlOOH胶粒的平均粒径从66.69 nm(R=0.2)增大到138.80 nm(R=0.7),其粒度分布曲线的半高宽(FWHM)由144.62 nm增加到267.74 nm。AlOOH溶胶的粒度增大不是由颗粒团聚引起的,而是硝酸加入增大了异丙醇铝水解反应常数,使单位体积内能发生缩聚的中间产物增加,从而促进了AlOOH胶粒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以Lightnin静态混合器(LSM)内水-空气气液两相体系为研究对象,在连续相水表观速度UL=0.071~0.127 m/s和离散相空气表观速度UG=0.007~0.042 m/s的条件下,研究内径100 mm的LSM内气液两相湍流流动阻力与气泡分散水动力学行为。使用分辨率为1920×1080的高速相机Revealer-2F04M采集混合器内不同轴向窗口的气泡群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当UL<0.085 m/s和UG=0.025~0.042 m/s时,LSM内的流型为泡状流。随着气泡群流经混合元件数的增加,气泡群的Sauter平均直径d32逐渐减小。当液体表观速度UL≤0.085 m/s时,Sauter平均直径d32随气体表观速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UG =0.028 m/s时d32达到局部最小值,53%的气泡直径dB/D0在0.02~0.05范围内。Sauter平均直径、内径与无量纲停留时间τ之间的关系满足d32/D0=0.031τ-0.14We-0.41。平均气含率α的增大显著增加了单位体积内气泡数量密度,加剧气泡与元件表面碰撞频率,增大旋涡二次流强度,导致摩擦系数显著降低;采用Lockhart-Martinelli方法对实验数据回归,得到气液两相流压降预测常数C的关联式:C=5.26×105UG-0.91/Re0.74。  相似文献   

14.
张学梅  马青华  郝静远  李东 《化工进展》2020,39(z2):162-167
根据表征中煤级煤(镜质组最大反射率Ro,max=0.65%~2.50%)的系列等温吸附(20℃、30℃、40℃和50℃这4个实测温度)“煤变质程度-压力-吸附量”的三变量数学方程,建立一组“煤变质程度-温度-压力-吸附量”这4个共同存在并相互影响的四变量数学方程。该四变量数学方程用于预测1200m以浅的中煤级煤甲烷饱和吸附量。这种数学转换的平均相对误差在7.28%~9.49%之间。有处理中煤级煤甲烷饱和吸附量的数值模拟的软件著作。只要将5个实测数据:镜质组最大反射率R0,max、温度梯度、压力梯度、埋深和恒温层温度,输入相应可编辑文本框中,就可以输出5个值:饱和吸附量V、温度-压力-吸附量方程中的参数(ABΔβ)。还可以输出在自己感兴趣的镜质组最大反射率R0,max、温度梯度、压力梯度、埋深和恒温层温度下,“R0,max值时温压吸附曲面”和“吸附量随埋深变化图”。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采用络合-溶剂热法、水热法和浸渍法三种方法制备了负载量为0.6%(质量分数)的Pd/Al2O3催化剂,重点考察不同制备方法催化氧化间二甲苯作为典型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能力。结果表明:络合-溶剂热法制备的Pd/Al2O3-com催化剂催化氧化间二甲苯的能力最强,间二甲苯体积分数为0.002%时完全转化温度(T100)为130℃,低于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的完全转化温度30℃。对Pd/Al2O3催化剂进行了比表面积(BET)、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等表征分析,发现Pd/Al2O3-com中Pd主要以还原态Pd0高度分散于载体表面,而另两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均有明显的Pd2+存在。结合性能测试及表征分析,表明络合-溶剂热法制备的Pd/Al2O3-com催化剂活性组分Pd的高度分散,增强了催化活性,可满足高浓度间二甲苯、宽气体体积空速条件下催化氧化脱除间二甲苯的工业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0.94Li2Zn3Ti4O12-0.06CaTiO3(LZT-CT)复合陶瓷,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ZnO-B2O3(ZB)玻璃;以ZB玻璃为烧结助剂,研究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x=0.5%、1.0%、1.5%、2.0%和2.5%)的ZB玻璃对LZT-CT复合陶瓷的烧结特性、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以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B玻璃能有效地将LZT-CT复合陶瓷的烧结温度从1 175 ℃降低到875 ℃,并促进了LZT-CT复合陶瓷的致密化。当ZB玻璃掺量x≤2.5%时,LZT-CT复合陶瓷中除了LZT、CT相,没有出现其他新相。随着ZB玻璃添加量增加,复合陶瓷的体积密度、介电常数(εr)、品质因数(Q×f)均先增加后减小,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变化不大,在(-2.25~4.51)×10-6/℃波动。当ZB玻璃掺量为2.0%时,LZT-CT复合陶瓷在875 ℃烧结2 h,获得最大体积密度(4.22 g/cm3)以及优异的微波介电性能,εr=23.9,Q×f=58 595 GHz,τf=-0.14×10-6/℃。  相似文献   

17.
以Lightnin静态混合器(LSM)内水-空气气液两相体系为研究对象,在连续相水表观速度UL=0.071~0.127 m/s和离散相空气表观速度UG=0.007~0.042 m/s的条件下,研究内径100 mm的LSM内气液两相湍流流动阻力与气泡分散水动力学行为。使用分辨率为1920×1080的高速相机Revealer-2F04M采集混合器内不同轴向窗口的气泡群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当UL<0.085 m/s和UG=0.025~0.042 m/s时,LSM内的流型为泡状流。随着气泡群流经混合元件数的增加,气泡群的Sauter平均直径d32逐渐减小。当液体表观速度UL≤0.085 m/s时,Sauter平均直径d32随气体表观速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UG =0.028 m/s时d32达到局部最小值,53%的气泡直径dB/D0在0.02~0.05范围内。Sauter平均直径、内径与无量纲停留时间τ之间的关系满足d32/D0=0.031τ-0.14We-0.41。平均气含率α的增大显著增加了单位体积内气泡数量密度,加剧气泡与元件表面碰撞频率,增大旋涡二次流强度,导致摩擦系数显著降低;采用Lockhart-Martinelli方法对实验数据回归,得到气液两相流压降预测常数C的关联式:C=5.26×105UG-0.91/Re0.74。  相似文献   

18.
用不同物质的量的β-FeOOH对蒙脱土(MMT)进行改性制备出一系列β-FeOOH-MMT(x),并将其与过氧化氢(H2O2)联用降解罗丹明B(RhB)。考察了RhB模拟废水脱色的影响因素,并研究了不同处理方法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在pH为5.2、β-FeOOH-MMT(3.5)用量为2 g/L、n(H2O2)∶n(Fe)=50∶1条件下搅拌10 min,对20 mg/L的RhB去除率可高达89.3%;对β-FeOOH-MMT(x)进行了拉曼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β-FeOOH-MMT(3.5)表现出丰富的孔结构;β-FeOOH-MMT(3.5)和H2O2对降解RhB模拟废水产生了协同效应,降解反应较为接近表观一级动力学,速率增强因子可达到29.32。  相似文献   

19.
汪菊  牛淑锋  费莹  漆虹 《化工学报》2020,71(6):2795-2803
以平均孔径为20 nm的Al2O3管式超滤膜为载体,经多巴胺改性后,利用压力驱动沉积法成功制备出能在水溶液中长期稳定的GO/Al2O3复合纳滤膜,并通过改变负载量实现了对GO层厚的调控。结果表明,随错流时间的延长,不同GO负载量下GO/Al2O3复合纳滤膜的纯水渗透系数均呈现先降低后稳定的趋势。且随着GO负载量的增加,稳态纯水渗透系数逐渐降低;当GO负载量增加到90 mg/m2后,GO/Al2O3复合纳滤膜对一二价盐的渗透系数与截留率均无显著变化。同时,由于盐测试过程中残余的盐离子在GO片层间产生了交联作用,从而导致随着在纯水中存放时间的延长,不同GO负载量的GO/Al2O3复合纳滤膜对一二价盐的截留率均呈上升趋势。GO负载量为140 mg/m2的GO/Al2O3复合纳滤膜在水中浸泡680 h后对1 mmol/L Na2SO4的截留率可达到91.0%。GO/Al2O3复合纳滤膜对四种一二价盐的截留率满足:R(Na2SO4) > R(MgSO4) > R(NaCl) > R(MgCl2)。  相似文献   

20.
以硫酸改性后的硅藻土为载体,Keggin结构磷钨酸为活性组分,通过浸渍法制备出负载型催化剂H3PW12O40/改性硅藻土,并对催化剂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S)和N2-程序升温脱附(N2-TPD)表征。结果表明:酸改性后硅藻土的微孔增大增多,比表面积增大。H3PW12O40均匀分布在改性硅藻土载体上,负载后磷钨酸仍保持Keggin结构。以H3PW12O40/改性硅藻土为催化剂催化乙酸和正丁醇液相合成乙酸正丁酯,通过正交试验探索优化工艺条件。在较优工艺条件下,即w(40%H3PW12O40/改性硅藻土)=1.1%(基于反应物质量),n(酸)∶n(醇)=1∶3,125℃反应2.0h,酯化率高达98.1%。催化剂重复催化使用5次,酯化率仍可达86.1%。H3PW12O40/改性硅藻土可作为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高效催化剂,具有活性高、用量少、价格低廉、制备简单、后处理简便、无废液排放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