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我国传统营造实践中“营造尺”的区域性特征,指出南、北方的地域营造尺——“乡尺”基准长的分异,讨论鲁石工尺、吴尺、浙尺、闽尺、淮尺、赣尺、粤尺等主要乡尺的区域分布和尺长范围,分析“乡尺”多元性存在的历史成因。 相似文献
2.
对历代官方尺长的研究已有一定的学术积累,但对民间传统大木工匠所使用的尺长研究则少有学者涉及。本文以田野调查所得目前正在使用的民间营造尺为基础,通过对现有官方尺研究成果的再梳理,试图从官方尺的发展脉络中寻求营造尺自身的运行轨迹,并对现存营造尺的分布与成因做一次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4.
文章通过对各类历史文献、实测数据及工匠访谈资料的梳理,系统剖析了广东地区营造用尺的尺长范围及分布规律,将广东地区的各类营造用尺划分为粤地闽尺(29.4~30.0 cm)、粤地赣尺(35.0~38.0 cm)、粤尺(31.5~32.0 cm)三类,并探讨了用尺过程中的一些换算关系和特殊尺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度量衡史、移民史、文化地理学相关研究,对粤地三大尺簇的源流及分布演化加以考证、解读,认为粤地闽尺源于唐大尺,是闽系乡土营造尺在粤地的延伸;粤地赣尺源于清代裁衣市尺,与赣系乡土营造尺中的“赣大尺”同源;粤尺则源于宋明营造官尺,蕴含了粤地相对正式和官方的营造话语。对粤地乡土营造尺的流布分析显示,尺系与文化传播线路具有高度关联性,尺缘与语缘、血缘类似,是传统营造分区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近年考古实践的最新成果,以尺度的确定和使用作为主要探讨对象,阐述了我国的早期营造尺度的确定方法,历代标准尺的确定及其绝对尺度地变迁状况。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古代营造尺的使用,营造尺和标准尺的关系,地域尺度即"乡尺"的应用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探讨,并对地域尺度的分布范围、使用方式及研究意义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营造尺与建筑营建密切相关,营造尺尺度的考证是古代建筑研究和复原设计的基础,但目前学界对西汉时期的营造尺尺度的认知存在巨大分歧。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历史文献、出土实物尺和西汉重要建筑遗址的考古资料,对西汉营造尺尺度进行辨析,认为一尺取 23.1 厘米为宜,且依据实际情况具体数值可在上下 5% 范围内浮动。 相似文献
7.
8.
针对徽州地区传统营造技艺断代消亡的现象,通过分析传统营造的用尺逻辑和古代堪舆术数中的用尺技法,结合历史文献、工匠访谈与数理统计,总结出徽州地区传统营造用尺的尺系范围、尺法规律,以期为徽州传统民居研究的深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10.
北魏平城明堂建筑是北魏帝王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南北朝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政权吸收中原文化,并与本民族文化相交融,形成了较为独特的礼制建筑营造体系。该文根据北魏平城明堂遗址发掘情况、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及大同地区现存同时期墓葬、石窟所载的历史建筑信息,以复原设计的方式对北魏平城明堂建筑进行空间形态的研究,探寻该时期我国礼制建筑的形制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太原迎春新区住宅楼节能工程的特点,介绍了该住宅楼节能工程的质量控制依据、主要质量控制内容,从而明确了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控制的依据、方法和措施,为今后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控制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2.
根据高层房屋的现状,全面分析了高层房屋在建设时所采用的施工技术方法,包括混凝土施工技术、钢结构施工技术、支护技术和逆作法施工技术,并总结了高层房屋施工中强度控制技术与沉降观测技术要求,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简述了高层建筑后期施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并对后期施工阶段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后期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做到质量管理标准化、工序安排合理化以及文明施工,就可确保施工总体有序、受控。 相似文献
15.
结合木构架建筑的发展情况,从大木工程和小木工程两方面出发,就大木构件的制作方法、大木安装的程序、槛框的制作与安装、隔扇、槛窗的制作与安装、栏杆的制作安装等作了论述,以推广木结构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对应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高层建筑施工特点的基础上,从不同方面总结了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高层建筑施工安全中的应对措施,以提升安全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率,使高层施工安全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19.
结合混凝土施工实践,总结了混凝土施工中原材料、施工技术及养护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现存问题探讨了混凝土施工控制措施,以确保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0.
议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如何有效的提高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的问题,从工程材料、工程人员、施工顺序以及制度执行等几个方面谈了提高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的方法,以达到指导实际工程质量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