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比了现行各类规范标准对中小学教室CO_2最高允许浓度以及教室新风量的不同要求,建议采用基于控制室内CO_2浓度的教室新风量指标选取方法。通过案例,分别模拟分析教室在自然通风工况和机械送新风工况下室内CO_2浓度变化。并对不同新风量对应的室内CO_2浓度进行预测分析。最后分析了热泵热回收技术处理新风在夏热冬暖地区应用的优点及节能效益,是适合夏热冬暖地区中小学教室采用的一种新风系统形式。  相似文献   

2.
新风对于稀释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善室内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新风量则是衡量新风的有效手段,目前不设独立新风系统的建筑室内新风量测量广泛采用CO_2示踪气体法。本文通过一系列实验探讨CO_2初始浓度、门窗开关方式、室外风速以及室内杂物对室内新风量检测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O_2初始浓度、门窗开关方式、室外风速、室内杂物这些因素均对新风量检测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室外风速和室内有无杂物对新风量检测结果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部分高层办公建筑实测分析,发现部分办公区存在室内CO_2浓度超标、冬季空气相对湿度过低、夏季空气温度湿度过高、室内噪声值超标等的问题。并在调查中观察到办公区新风系统经常不开或间歇开启,空调(供暖)季节开窗、开门现象普遍,造成室内新风量不足,空调能耗增加。基于此调查结果,建议新风系统设计应合理划分新风系统、设计室内气流组织、准确计算新风量、正确设置新风机、有效地使用节能节支措施,使新风系统设计合理、高效。  相似文献   

4.
对设置新风系统的实际工程进行测试,考察了新风系统对室内空气微生物的控制效果,并模拟了新风量对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的影响。测试结果显示,开启新风系统1.5~2.0h后,教室室内空气中细菌浓度平均降低82.10%,真菌浓度平均降低86.64%。模拟结果显示,随着房间新风量的增大,房间内污染源、排风口及墙壁处气溶胶污染状况均得到明显改善,人们工作区域的气溶胶颗粒平均浓度由396cfu/m~3降低到109cfu/m~3,均为清洁水平,可见新风系统对室内气溶胶颗粒的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复合空调室内气态污染物对流输运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复合窗式空调系统对建筑室内气态污染物输运过程的影响.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SM)描述了室内空气和污染物对流输运过程,并详细探讨了复合窗式空调系统的送风速度、新风比、净化效率和室内热源强度等对室内气态污染物对流输运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提高送风速度、新风比以及净化效率都能有效降低室内气态污染物平均浓度.值得注意的是,当送风速度超过0.75 m/s后,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维持恒定;空调系统即使按全新风模式运行,也不能彻底排除室内污染物.  相似文献   

6.
刘星  徐伟 《暖通空调》2021,(2):91-93
基于数据中心机房微正压的要求,针对新风系统的能耗控制措施在降低PUE值方面效果显著。新风系统能耗可通过确定系统所需的新风量、准确的新风送风状态点控制。其中,新风送风状态点的选取对新风系统能耗有直接影响。针对数据中心不同通道封闭情况、不同季节的新风处理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在不同情况下相对合理的机房新风送风状态点,为类似数据中心机房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新风量和送风含湿量的确定流程.以一个实际算例为基础,计算了各功能房间的湿负荷,分析讨论了新风量和送风参数确定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结果表明,对于人员密度较小的房间,必须考虑新风渗透产生的湿负荷;室外新风含湿量、平均风速及围护结构门窗密封性能和建筑高度对新风渗透产湿量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核心区内区新风系统设计采用新风机组+全空气处理机组组合的方式进行新风供应。经实测发现,过渡季时室内新风量严重不足,室内效果无法达到设计预期。针对这一问题对机组运行方式展开调适优化并进行分组实测,验证不同运行模式下的室内CO2浓度,分析结果表明,过渡季新风系统新风量不足是其设计策略导致的。同时根据分析结果对过渡季新风系统运行策略进行修正,并得到了不同区域变频新风机组(OAU)和空调机组(AHU)运行频率的搭配。在该运行模式下,过渡季新风系统既可以满足室内需求,又兼顾节能效果,为后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过渡季OAU-AHU新风系统的实际运行提供了运行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北京市某工程双温冷源温度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为例,提出了新风系统设计新风量的确定方法,以保证送风不结露为目的所确定的新风量与室内设计相对湿度存在对应关系,并计算出了4种功能房间的设计人均新风量。分析了设计工况新风预冷处理参数和过渡季直接送入室外新风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Fluent软件,模拟分析了集中送风条件下过滤器效率、换气次数、室内PM2.5初始浓度、气流组织形式等因素对室内PM2.5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侧送侧回和上送下回两种气流组织形式相比,侧送风的气流速度较快,在相同的时间内,它的扩散范围大于上送风,使室内污染面积增大;在室外空气污染较严重的情况下,增加换气次数并不利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室内初始浓度与混合浓度呈正比关系,初始浓度越高,室内污染物越不容易稀释;新风过滤器效率对混合浓度的影响大于室内初始PM2.5浓度的影响,过滤器效率与室内PM2.5浓度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双盘管冷源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新风送风方式,分析了新风处理过程。为防止新风结露,通常采取3种处理方式。分析了分别利用室内排风、室外新风以及冷却水对新风送风进行再热的优缺点和单位风量耗功率。结果表明:室外新风对新风送风进行再热系统节能率最优,室内排风再热系统较为稳定,冷却水再热系统管路最简单。  相似文献   

12.
国家大剧院观众厅空调系统和气流组织方式的设计和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介绍了观众厅座椅下送风方案。通过对置换通风和空调系统下送风方式的分析和实测,总结出这种气流组织的设计计算方法。全年能耗分析显示,为达到高标准的卫生和舒适要求采用30m^3/h人均新风量的椅下送风空调方式,比15m^3/h人均新风量的混风变新风比空调系统制冷量增加50.9%。  相似文献   

13.
陈东升 《山西建筑》2006,32(24):183-184
对多种新风不同引入方式下室内的环境参数作了测试,比较分析了新风引入方式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提出了采用低位大新风量高风速引入方式室内温度场不平均度最小,即温度环境最好,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新风量确定的取值依据,介绍了国、内外部分新风量标准。通过实例,分析了空调设计中各种新风处理方式在能耗,投资,运行费,室内湿度等方面的影响,说明合理确定新风量及新风处理方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新风是评价室内微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精确测定室内新风量在室内环境污染、通风空调和建筑节能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CO2作为示踪气体,首先利用干冰升华和人体呼吸产生CO2这2种方法对室内新风进行测定,而后运用盒子模式,分别用非线性回归法、差分法、国标法和稳态法计算新风量,最后根据计算结果,讨论了不同计算方法的误差来源及优缺点.结果表明,CO2作为示踪气体测定新风量,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差别较大:非线性回归法与其它方法相比最为精确,差分法其次,国标法计算的新风量偏低,而稳态法计算的新风量偏高.  相似文献   

16.
教室内空气品质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效率,而新风系统对室内CO_2和PM_(2.5)浓度影响显著。针对以室内CO_2和PM_(2.5)浓度为主要指标的室内空气品质提升需求,对某国际学校多个教学楼新风系统现状进行诊断测试和测试结果总结分析,探讨了室内空气品质提升所涉及的新风系统设计关键参数,例如人均新风量、室外PM_(2.5)计算浓度、室内PM_(2.5)浓度标准的确定,以及PM_(2. 5)过滤效率与现行空调系统过滤效率关系等关键问题,并结合国际学校具体案例提出具体改造建议,为后续室内空气品质提升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吴国华  宋倩春 《暖通空调》2022,(4):62-65,26
对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挥大楼的空调系统设计进行了介绍.针对调度大厅,利用CFD模拟对比分析了2种送风方式人员活动区热舒适性,通过分析得出了工位送新风和顶部旋流风口送风相结合的方式能较好满足大厅室内热舒适要求.此外,根据现场实测对CFD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办公建筑中采用孔板送风时所需的最小新风量,参考并采用我国的GB 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日本空调设计手册》、美国ASHRAE Stand62.1—2010中的标准送风量分别进行送风,在每个新风标准下调节人员密度,以引起人体头痛、闷热的室内CO2浓度0.1%作为标准进行比较,得出办公建筑采用孔板送风时人员移动与静坐两种状态时不同的人员密度所对应的最小新风量标准。实验结果表明:在人员移动时,人员密度小于等于0.21人/m2时建议采用美国ASHRAE Standard62.1—2010的新风标准推荐值,当人员密度介于0.21人/m2与0.28人/m2之间时建议采用《日本空气调节手册》的新风标准推荐值;当人员密度介于0.28人/m2与0.42人/m2之间时建议采用我国的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新风标准推荐值。在人员静坐时,人员密度小于等于0.14人/m2时建议采用美国ASHRAE Stand62.1—2010或者《日本空气调节手册》的新风标准推荐值;当人员密度介于0.14人/m2与0.21人/m2之间时建议采用《日本空气调节手册》的新风标准推荐值;当人员密度介于0.21人/m2与0.35人/m2之间时建议采用我国的GB 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新风标准推荐值。人员静坐时呼吸区的CO2浓度比人员移动时的CO2浓度高15%左右,办公建筑中人员处于移动与静坐的交叉状态,因而进行新风量选择时可按人体静坐时的标准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8)
本文分析研究了中小学教室在安装运行新风系统后,教室内空气质量的净化改善效果,总结思考了实际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影响因素,重点关注新风系统在降低室内PM2. 5和CO_2浓度方面的作用,综合考虑新风量、噪声等指标,对学校教室等人员集中场所的新风系统安装选型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会议室内CO2浓度的动态特性,分别采用定风量、常规PID控制和模糊PI控制等三种方法,对会议室内进行新风控制系统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CAV空调系统不随室内CO2浓度变化而实时改变新风量,不利于在控制室内空气品质的前提下节省新风能耗;PID控制能消除稳态误差,但超调大,过渡时间长,在工况变化较小的情况下,能满足一定的控制要求;对于对象延迟、工况变化较大的场合,模糊PI控制方法能够很好地跟踪室内CO2浓度,合理地控制新风量,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综合控制效果比CAV空调系统和PID都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