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高温煤气化转化CO2为C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CO2难处理、难利用的特点,提出了1种新的CO2资源化利用途径,即将CO2取代水蒸汽作为煤高温气化剂生产CO.通过实验验证了动力学可行性,用ASPEN Plus模拟验证了工艺可行性,并建立了CO2的0排放生产模型和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2.
下扬子区黄桥CO2气田流体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桥气田是一个主要发育在海相中、古生界领域的多层位复合CO2气田,亦是我国目前最大的CO2气田,同时附产少量烃类。本文从气田中天然气烃类组分资料判别及与麦卡伦CO2油气田类比,推断了黄桥CO2气藏可能的流体分布特征——带油环的高浓度CO2凝析气藏。这一分析有助于了解黄桥地区CO2与油气的关系,有助于海相领域的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3.
基于循环流化床预热的燃烧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清洁燃烧技术,其流态化预热后煤气中CO/CO_2比值对后续燃烧和排放影响较大,研究正确反映CO/CO_2比值的焦炭燃烧模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该流态化预热过程。笔者基于燃料流态化预热转化过程,研究典型的预热空气富氧气氛(O_2/N2)、富氧气氛(O_2/CO_2)以及燃料种类变化对预热后气态组分中CO/CO_2生成转化特性的影响,分析现有焦炭燃烧模型与流态化预热过程的匹配程度。试验数据和模型预测对比分析表明,空气富氧气氛下,氧气浓度从21%增至28.2%的过程中,神木半焦流态化预热过程产生的预热气体中CO_2占比减少,CO占比增多,CO/CO_2比值从0.81增至1.45;神木烟煤在该气氛预热时,各参数与神木半焦呈现同样的变化趋势,且随氧气浓度从21.0%增至24.4%,CO/CO_2比值从0.51增至0.76。富氧气氛时神木半焦预热产生的CO与神木烟煤相比产量更高,CO/CO_2比值随氧气浓度增大而增大,但与空气富氧气氛下相比递增幅度较小。神木烟煤预热气体组分CO/CO_2的试验数据与Tognotti提出的焦炭燃烧模型预测值吻合度最高,富氧气氛下试验与预测结果误差在9%以内。  相似文献   

4.
甲烷化工艺取代铜洗,对于洁净生产、减少环境污染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原料气中CO和CO2含量的降低使甲烷化反应热减少,其系统热平衡维持困难,必须借助外加热源才能稳定运行。分析了目前甲烷化工艺自热维持方式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低CO和CO2含量非电加热甲烷化工艺技术。实际运行情况证明,无论是高压(31.4MPa)还是中压(12.0MPa)情况下,采用过热蒸汽或变换气供热的低CO和CO2含量非电加热甲烷化工艺技术的设计是合理、成功的,运行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CO2在有机合成、聚合反应、光催化以及电化学反应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CO2催化加氢反应可合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重点介绍了CO2催化加氢反应的反应机理和催化剂应用,并分析了CO2在精细化工生产中应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套水泥窑气CO2捕集的侧线试验装置,利用自主研发的复合胺溶剂捕集窑气中的CO2.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复合胺溶剂能使净化气中CO2体积分数降至1.41%以下,产品气中CO2体积分数达到99%以上.采用该技术,可实现CO2减排并获得高纯度的CO2产品气,为企业的CO2减排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周峰 《化肥工业》2004,31(6):63-64
介绍CO2压缩机的应用情况以及日常维护措施,对CO2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改造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通过流化床反应器模拟水泥分解炉高CaO/CO_2环境,并结合分子动力学广义梯度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CaO对CO还原NO的催化特性和CO_2促使CaO催化失效规律。在900℃、体积分数15%CO_2下,CaO催化作用可使NO脱除效率提高18%左右。在900℃时,当CO_2体积分数由5%升至30%,CO对NO还原率由97.0%降低到23.4%,且随反应时间增长CaO对CO还原NO的催化作用不断减弱。基于广义梯度密度泛函理论计算,CO_2,CO,NO在CaO表面活性位点的吸附能依次为CO_2(-1.869 eV)>NO(-0.781 eV)>CO(-0.669 eV),随着CO_2体积分数升高或反应时间增长,吸附在CaO表面的CO和NO减少,高体积分数CO_2促使CaO催化作用失效。CO还原NO的反应势垒(10.84 eV)大于CaO表面CO还原NO反应势垒(2.06 eV),CaO易催化CO还原NO。  相似文献   

9.
CO2地质封存技术进展与废弃矿井采空区封存CO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2的封存场所包括海洋和地下,其中地质封存研究较多。详细介绍了目前CO2地质封存的主要手段包括深部咸水层封存、油气田封存(废弃油气田封存和CO2驱油)以及废弃煤层封存(CO2驱气),并论述了这些封存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研究了中国的煤矿废弃矿井采空区封存CO2的实际情况及优势,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松辽盆地的无机幔源成因CO2气体分布规律研究可知:松辽盆地的CO2气体在含量和层位上分布都很广,从嫩江组到基底每个层位都有发现,但主要分布在深层的营城组和中浅层的泉四段这两个层位上;在平面上主要分布特征是:总体上来看,中浅层的CO2主要分布在盆地中西部地区,深层CO2主要分布在盆地中东部地区;该盆地的CO2的分布特征表明,CO2受深大断裂和火山岩控制明显,所以我们能对该盆地的CO2进行初步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朱桂生 《煤化工》2014,42(5):42-45,49
通过对影响气化炉炉况稳定因素的试验和研究表明,在适当的气化剂氧含量下,保持造气炉炉篦在一定转速下连续运转,造气炉能够保持长周期稳定运行。在现有的造气炉使用条件下,半焦可以用来制取高浓度CO,但产生的煤气中H2体积分数较高(3.5%),需增加脱氢装置;而用白煤所制取的煤气中CO含量更低,氢气含量更高,目前不可取。催化剂(Na2CO3)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制取高浓度CO有明显催化作用,但炉况不易控制。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1月七旬,在中石化物装部的大力协助和扬子石化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下,CO、CO2两台压缩机组的商务开标工作圆满结束,确定由德国Atlas Copco公司承揽两台机组的制造任务。 这是一套长周期、关键设备的订货采购工作,作为50万吨/年醋酸项目中33万t/年一氧化碳装置的“心脏设备”,为醋酸装置输送CO原料的CO压缩机和为转化炉提供CO2回流的CO2压缩机在一氧化碳装置中至关重要。 圆满结果的背后,是采购人员“大海捞针”般的辛勤工作。采购过程困难重重,采购人员如何克服?请看扬子石化采购CO、CO2压缩机的三大镜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王超  韩统昌  林洁 《广东化工》2002,29(1):49-50,20
本文将乙烯产品中微量的CO、CO2测定方法中的预切条件进行了改正,即将双柱预切改为单柱预切,并对色谱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改正后的方法操作简单、基线稳定、无阀切换信号的干扰,且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在工业分析上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裂解气中CO2含量高对乙烯装置的影响和CO2含量高的原因,探讨了钠离子的来源及其在裂解反应中促进生成CO2的机理,提出了消除炉管中残留钠离子对裂解炉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黄艳  岳盈溢  何靓  陶鹰  彭俊洁  肖静  李忠 《化工学报》2015,66(9):3556-3562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CuCl@β分子筛吸附剂材料,它不仅对CO有着高吸附容量,而且对CO/N2和CO/CO2的二元混合气有着高吸附选择性。利用自发单层分散的原理制备了一系列的CuCl@β分子筛材料,分别应用氮气吸附以及XRD进行表征。CO在CuCl@β分子筛上吸附等温线和动态透过曲线分别通过静态吸附和固定床实验获得。依据IAST理论模型计算了CuCl@β分子筛对CO/N2二元混合物和CO/CO2二元混合物的吸附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1)氯化亚铜的负载增强了一氧化碳在CuCl@β分子筛上的吸附容量,其最佳负载量为0.4 g·g-1。(2)CuCl@β分子筛吸附剂在增强CO的吸附量的同时,还降低了对二氧化碳和氮气的吸附。由于Cu+-CO π位络合键的存在,提高了CuCl@β分子筛对二元混合物CO/N2和CO/CO2的吸附选择性。(3)在低压下(0~10 kPa)下0.4CuCl@β分子筛对CO/N2和CO/CO2的吸附选择性分别高达1600~5200和120~370,远大于原始的β分子筛。CuCl@β分子筛对CO有着超高吸附容量以及吸附选择性,将会是一种很有潜力的CO分离提纯材料。  相似文献   

16.
美国CO2气源丰富,向油层中注入CO2,其溶于水后呈酸性,它的酸化作用使储层渗透率提高,解除地层堵塞,从而提高生产井的产能。在CO2气源丰富的地区广泛采用CO2驱,是被认为最有潜力的油田开采方法。交替注水和CO2可以减弱沿某些高渗透带的气窜,从而提高驱替效率,也是提高采收率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CO2返炉在鲁奇加压气化工艺上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鲁奇加压气化工艺上产生的粗煤气中的CO2经低温甲醇洗回收后,再作为气化剂送回气化炉,与蒸汽一起在炉内还原层高温、高压条件下再与碳反应生成原料气CO取得了成功,粗煤气中CO含量增加了3.89%,净煤气中H2/CO由2.07调整为1.70,对高氢煤气或煤基合成油调整H2/CO比具有示范意义,是实现CO2减排的可行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碳(CO2)是造成温室效应最主要的温室气体.CO2被排放到空气中,既破坏了环境,又浪费了宝贵的碳资源,把CO2存储及资源化回收转化可对其进行有效利用.电化学还原的实质就是利用电子的得失来实现CO2的还原.作为电化学还原的电极材料,纳米材料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和表面正电性可作为高活性的催化剂和气体吸附剂.纳米粒子尺寸...  相似文献   

19.
王超  韩统昌等 《广东化工》2002,29(1):41-50,20
本文将乙烯产品中微量的CO,CO2测定方法中的预切条件进行了改正,即将双柱改变为单柱预切,并对色谱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改正后的方法操作简单,基线稳定,无阀切换信号的干扰,且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在工业分析上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CO2的最新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超  曹键 《化学工程师》2004,18(6):29-32
超临界CO2工艺作为一种干净,没有污染的绿色工艺正日益引起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文章介绍了超临界CO2工艺的特点和最新研究成果以及自己的实验成果,并对超临界CO2在萃取、聚合和氧化等反应中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