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准确提取振动信号的特征,是滚动轴承故障检测的关键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S能量谱特征提取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对振动信号进行S变换,得到时频矩阵,并构建S能量谱,对S能量谱进行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分析,得到能够反映S能量谱特征的奇异值,利用变量预测模型(Variable Predictive Model based Class Discriminate,VPMCD)方法,通过建立特征值之间的内在关系,构建故障识别模型。将所提方法应用于滚动轴承故障检测,实验结果表明,S能量谱特征提取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正判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故障特征信息往往被强背景噪声淹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和形态滤波的振动信号故障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信号时间序列重构的吸引子轨迹矩阵奇异值分布特征与信号自身特征的关系,选择轨迹矩阵中主要反映冲击信息明显的奇异值进行信号重构的方法来滤除信号中的平滑信号和部分噪声,获取带噪声的冲击信号;然后利用形态滤波能有效滤除脉冲干扰噪声的特点,反其道而行之,从而提取信号的冲击故障特征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轴承的振动信号的故障特征提取。仿真与实例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取强背景信号及噪声中的弱冲击特征信号,是一种有效的弱信号特征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进一步提高人脸表情识别率的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堆栈式混合自编码器(Stacked Hybrid Auto-Encoder,SHAE)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该方法的结构是由去噪自编码器(Denoising Auto-Encoder,DAE)、稀疏自编码器(Sparse Auto-Encoder,SAE)以及自编码器(Auto-Encoder,AE)组合而成的5层网络结构。为了增加网络的鲁棒性以及泛化能力,采用去噪自编码器对样本进行提取特征,为了对提取的特征进行降维以及进一步提取更抽象的稀疏特征,采用稀疏自编码器进行级联,来对特征进一步处理。训练过程首先由无标签的数据进行预训练和整体微调,对整个结构的权重进行初始化和更新调整,然后使用有标签的数据进行测试训练。在JAFFE和CK+两个数据集上实验显示,相较于单纯的堆栈式去噪自编码或者单纯的堆栈式稀疏自编码,该方法具有更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4.
滚动轴承失效是机车牵引传动系统的主要故障源之一。为了有效诊断滚动轴承故障,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及AR模型参数的机车滚动轴承特征提取方法,以提取能准确反映滚动轴承运行状态的特征信息。首先,通过小波变换对滚动轴承运行时产生的非平稳振动信号进行分解重构,得到不同尺度下的重构信号;然后对重构信号建立AR模型,提取AR模型的自回归参数作为表征滚动轴承运行状态的特征;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对提取的特征进行故障分类与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机车滚动轴承故障得到了有效诊断。  相似文献   

5.
《软件》2017,(6):51-55
针对交通事件检测,提出了利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和小波奇异值的新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奇异值来量化原始交通流信号的特征,然后将小波奇异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对交通事件类型进行识别。对交通流信号进行小波包变换分解,获取交通事件的小波系数;利用相重构技术将小波系数向量形成系数矩阵,并对该矩阵作奇异值分解,获取小波奇异值;最后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较准确的进行分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频率切片小波变换在强背景噪声条件下故障特征识别能力不足的缺点,提出了奇异值分解和频率切片小波变换相结合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利用原始信号构造Hankel矩阵,根据奇异值差分谱单边极大值原则确定阶次并进行降噪处理;继而利用频率切片小波对降噪信号进行分析,得到全频带时频图后,对能量集中的时频区域进行细化分析;通过频率切片小波逆变换得到相应的重构信号;最终可以从重构信号的波形图中提取出轴承故障特征频率信息。仿真信号和实测信号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滚动轴承运行状态的准确判别,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鉴于将深度学习应用于变压器故障诊断具有良好的故障诊断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栈式稀疏自编码器的矿用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在自编码器隐含层引入稀疏项限制构成稀疏自编码器,再将多个稀疏自编码器进行堆叠形成栈式稀疏自编码器,并以Softmax分类器作为输出层,建立矿用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利用大量无标签样本对模型进行无监督预训练,并通过有监督微调优化模型参数。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与栈式自编码器相比,栈式稀疏自编码器应用于矿用变压器故障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直升机系统与传递路径复杂,采集信号中成分多样,传统方式提取的特征难以有效反映信号健康状态,影响滚动轴承诊断精度等问题,在传统时域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多尺度空间对特征空间重叠和信号跨尺度复杂性问题上的优势,构建多尺度指标作为故障分类的依据。根据ReliefF算法对原始高维多尺度特征迭代计算得到权重,利用权重值进行特征选择,同时减轻计算成本。权重最大的一部分特征将作为随机森林模型的输入,利用其多分类器集成学习的优势,进行滚动轴承故障分类诊断。通过滚动轴承公开数据集来说明所提方法的优势和可行性。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多尺度特征较原始时域特征具有更好的分类性能,并且随机森林在该算法中较其他分类模型分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刘小峰  舒仁杰  柏林  孙兵 《控制与决策》2021,36(8):1984-1990
针对稀疏表示分类器的分类性能评估受样本数量影响较大,特别是在小样本情况下其分类精度低导致的强烈证据冲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表示分类倾向性的决策融合方法.该方法采用稀疏分解重构残差的相对大小对样本在各个类别间的分类倾向性进行量化表征;通过求解残差异同概率,对稀疏分类器的混淆矩阵进行修正,提高了稀疏表示分类器分类性能评估的准确性;利用修正后的混淆矩阵对各个证据源进行加权融合,解决了小样本情况下的辨识精度低导致的高度证据冲突问题.在轴承故障融合诊断实验中,采用提出的方法对不同传感器信号的不同特征向量获得的稀疏表示分类器进行决策融合,达到了轴承故障状态准确辨识的目的,有效验证了所提出方法在小样本情况下进行目标分类识别的有效性与优势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地确定滚动轴承的故障类型和受损程度,提出了结合马田系统和SVM的滚动轴承故障模式分类方法。利用EEMD方法对原始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得到一系列IMF。经过故障敏感IMF选取方法筛选IMF后计算其时域和频域特征参数以及原始信号的能量熵参数,构造初始的多维特征空间。运用马田系统中的正交表和信噪比进行特征降维,得到精简特征空间。接下来使用偏二叉树方法构建支持向量机多分类模型。通过实验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滚动轴承故障模式分类。  相似文献   

11.
高分辨雷达目标的识别性能取决于目标特征的提取以及分类器的设计。为解决雷达高分辨距离像(HRRP)的方位、平移和幅度敏感性问题,采用了序贯预处理方法,有效提高了HRRP的信噪比。通过提取能较好反映雷达目标散射点回波特性的多维特征向量,设计BP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多维特征向量以及BP神经网络的高分辨雷达目标识别方法。利用在微波暗室测量获得的三种国产飞机模型回波数据进行目标识别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地完成三种目标识别任务,在虚警率低于3%的情况下正确识别率优于95%。  相似文献   

12.
针对脑-机接口的特征提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监督学习的稀疏降噪自编码器,对刺激诱发的脑电信号进行自主学习,构建原始数据的深层特征表达。该编码器引用稀疏自编码神经网络,通过加入噪声,增强其学习的泛化能力,增加了神经网络的鲁棒性。首先对多导联信号进行重新拼接,输入稀疏降噪自编码器,得到原始数据的稀疏特征表达;然后,采用支持向量机将学习到的特征进行分类;最后,同直接使用最优单通道相对比。实验结果为:稀疏降噪自编码器的分类准确率要优于单通道,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好地学习到特征,并提高了“模拟阅读”脑-机接口的识别正确率,为脑-机接口系统的特征提取和分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DCT和GA-SVM的轴承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彦龙  张培林  李兵  徐超  王国德 《计算机工程》2012,38(19):247-249,253
针对轴承故障振动信号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遗传算法(GA)和支持向量机(SVM)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利用DCT的能量聚集性在广义频域建立原始特征向量集,运用GA以SVM的最低分类错误率为目标函数建立故障特征向量集,使用SVM完成轴承故障诊断.分别对轴承内圈故障、外圈故障、滚动体故障进行故障诊断,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诊断轴承故障.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不同轴承数据特征选择困难和单个分类器方法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类回归树(CART)的随机森林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算法。随机森林是包含了多种分类器的集成学习方法。通过随机森林的“集成”思想来提高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精度。从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中提取时域统计指标,将其作为特征向量,利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对滚动轴承故障进行诊断。利用SQI-MFS实验平台的轴承数据,与传统分类器(SVM、kNN和ANN)以及单个分类回归树的诊断结果相比,随机森林算法具有比较高的诊断精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和随机森林的轴承故障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不同工况下数据特征选择困难和单一分类器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识别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和随机森林相结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分解振动信号,得到n层近似系数;然后创新性地采用sigmoid熵构造出n维特征向量,sigmoid熵能较好地提取非平稳信号的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最后采用随机森林对滚动轴承不同故障信号进行分类。实验采用西储凯斯大学轴承数据中心网站提供的轴承数据,与传统分类器(KNN和SVM)以及单个分类回归树CAR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好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跨库微表情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pex帧光流和卷积自编码器的微表情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预处理、特征提取、微表情分类三部分。预处理部分对微表情进行Apex帧定位以及人脸检测和对齐;特征提取部分首先计算预处理过的Apex帧的TVL1光流,然后使用得到的水平和竖直光流分量图像训练卷积自编码器得到最优结构和参数;最后将两个分量自编码器中间层的特征融合后作为微表情的特征;微表情分类就是使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对上一步中提取到的特征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较基准方法(LBP-TOP)有了很大的提高,UF1提高了0.134 4,UAR提高了0.140 6。该方法为微表情特征提取和识别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针对脑电信号情感识别率偏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3DC-BGRU的脑电情感识别方法。对单通道脑电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提取相关频带的时频信息构成二维时频图,并将多个通道的时频图构成一种全新的时间、频率和通道的三维数据形式,通过三维卷积的方式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对三维数据进行深层特征提取,设计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GRU)对深层特征的序列信息进行处理并配合Softmax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类识别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方向性局部二值模式(DLBP)在单尺度下获取图像纹理特征的不足,提出一种非对称方向性局部二值模式(AR-DLBP)多尺度多方向融合的表情识别算法。首先对人脸表情图像进行光照补偿预处理,消除光照、噪声的影响,分割出人脸及眉、眼、嘴局部表情关键区域,并计算出关键区域的贡献度(CM);然后提取人脸及关键区域的异或-非对称方向性局部二值模式(XOR-AR-DLBP)直方图特征信息,并根据CM对关键区域直方图信息进行加权级联再与整幅人脸图像的特征信息进行融合;最后用SVM分类器进行表情分类识别。该算法在JAFFE库、CK库上仿真实验,分别取得95.71%、97.99%的平均识别率及112?ms、135?ms的平均识别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精确地完成人脸表情的分类识别。通过对表情图像光照补偿预处理及分割出表情的关键区域,并加权融合局部与整体特征,大大提高了特征的鉴别能力,与传统算法的对比实验,也表明该算法无论是在识别率还是在识别时间上,所得效果都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单个分类器方法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精度较低、故障样本标记稀缺、特征空间维度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将协同训练与集成学习相结合的Co-Forest轴承故障诊断算法。Co-Forest是半监督学习中的协同训练算法,包含多个基分类器,通过投票实现协同训练中的置信度估算。从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中提取时域、频域特征指标。利用少量带标签和大量未标记样本重复地训练基分类器。集成基分类器,实现对滚动轴承故障的诊断。实验结果表明,与同类型的协同训练算法(Co-Training、Tri-Training)相比,Co-Forest算法在轴承故障诊断中具有更高的正确率,与当前针对特征向量高维、标记样本稀缺问题的ISS-LPP算法,SS-LLTSA算法相比,Co-Forest算法在保持很高诊断正确率的情况下,不需要降维、参数设置简单,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