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以桂林市某高校教学楼第3层的4间教室为研究对象,对冬季室内热环境和学生的热舒适性感觉进行为期两天的直接测量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桂林高校教室冬季普遍温度过低且相对湿度较大,室内引入的新风量少、闷感强烈导致热环境较差;大部分学生对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通过采取一些适应性行为调节自身的热舒适程度;桂林高校教室非空调环境下,冬季中性温度为19.9℃,期望温度为20.7℃。  相似文献   

2.
郑文亨  王嘉琪  闻旭强 《节能》2020,39(4):46-50
以桂林高校5间宿舍为研究对象,对学生宿舍室内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以及太阳辐射等环境参数进行现场测量。并结合问卷调查方式对受试者的服装热阻、热感觉、湿感觉、吹风感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宿舍室内热湿环境不能被大多数学生接受,学生普遍通过减少着装等方式适应湿热气候但热中性温度仍然偏高,对温度的敏感程度较高,此研究结果与其他湿热地区相近。针对该地区独特的气候特征,采用建筑设计与遮阳措施相结合的节能措施,为进一步完善湿热地区宿舍热环境评价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姜春宏 《节能》2020,39(4):29-32
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园为例,以校园相思湖为中心,针对不同类型的下垫面布置了10个测点,对其室外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进行了现场测试,同时以问卷形式调查了不同环境下的主观热感觉。通过对测试参数及主观热感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草地、水体、石材等3种不同下垫面类型区域中,对环境的优化效果为:水体草地石材;水体的存在可以对周围环境降温保湿进而优化环境,提高人体热舒适,而且优化环境的效果与靠近水体的距离成反比。  相似文献   

4.
《节能》2017,(8):55-57
为分析夏热冬冷地区图书馆冬季非空调环境下室内外环境热湿环境的联系与差异,文中对桂林某图书馆室内外热湿环境进行了现场测试。调查历经2个月,共获得671份实测数据。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室外环境状况是影响室内热湿环境的形成的主要因素。夏热冬冷地区图书馆非空调环境下室内热湿环境随室外气候状况变化,但室内热湿环境的变化存在衰减和延迟现象。同时室内热湿环境还受到室内人员、设备、照明等热源湿源的影响。根据对图书馆室内外热湿环境的调查研究,提出改善室内热湿环境的建议和方案。  相似文献   

5.
《节能》2016,(10)
为探究高校学生公寓春季室内热舒适状况,采用现场测试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兰州市某高校14间学生公寓室内热环境状况进行了现场调查研究,共获得181份有效人体热反应样本。运用统计分析法对受试者的热感觉、衣服热阻与操作温度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公寓内学生着装的平均服装热阻为0.689clo,90.1%的学生对室内20.4℃的平均温度表示接受;实测热中性温度为17.8℃,预测热中性温度为19.8℃,所期望的室内温度为18.7℃;80%的学生可接受的操作温度范围是17.7~22.1℃,其热接受温度下限比同属寒冷地区西安市的高3.2℃。该研究结果可为兰州高校学生公寓室内热环境的控制和制定其室内热舒适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夏源利  姜春宏  陈灿阳  王文瀚 《节能》2020,39(8):117-120
为完成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在校园体育馆内选取共13个不同测点(12个室内、1个室外)对其室内外干球温度、相对湿度、CO2浓度以及风速进行实地测试并对数据进行记录。通过测量数据分析夏季体育馆室内外热环境参数,并针对夏季高校体育馆的热环境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济南春季某高校教学楼室内温湿度、CO2浓度、风速等参数进行连续监测,以CO2作为示踪气体计算教室新风量,同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于室内环境的主观评价。由测试数据分析得出:教室人员密度高,上课期间门窗紧闭,室内CO2浓度超标严重,课间学生活动导致门窗打开可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从问卷信息了解到,67.21%的学生对于上课期间室内热环境不满意。建议在社会经济水平允许的前提下,安装通风机为教室内提供足量的新风,以满足学生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内蒙古西部农牧区住宅的室内热环境、降低采暖能耗,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生土住宅、砖混住宅和被动式住宅进行调研,并对室内外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等参数做的测试。通过分析数据得出,被动式住宅的室内热环境优于砖混住宅也优于生土住宅。对影响能耗的住宅朝向、南向窗墙比、北向窗墙比、透明围护结构材质、保温层厚度、非透明围护结构材质、附加阳光间进深、东向窗墙比等8个因素进行单因素优化和正交优化,计算出优选方案。研究结果可为内蒙古西部农牧区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的改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临时建筑的热环境居住情况,基于天津市某建筑工地宿舍,针对现有临时建筑存在的不足,研究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通过增加临时建筑围护结构厚度,对比分析增加保温层和封闭空气层的室内温度及热环境改善情况,并探索较优厚度,进而提出节能性建议,以期为新建临时建筑提供节能性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秦岭山区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考察秦岭山地民居冬季室内热舒适状况,选取当地典型二层生土和砖砌民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冬季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室内照度和壁面温度进行现场测试并记录室外温湿度与太阳辐射强度.通过对测试数据分析,给出了不同外围护材料下民居室内热环境的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其室内热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