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池塘养殖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水产品的质量和养殖产量.本文根据合阳黄河滩池塘养殖水质调控试验研究,总结提出了养殖过程水质调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合阳县沿黄河有池塘6500多亩,是本省的主要商品鱼基地之一,池塘形成于90年代“以渔改碱,挖塘抬田”工程,水源为地下水上渗补充,池水水深2~3.5米,池底多为“锅底形”,池水易形成温跃层,水质为盐碱水,硫酸盐含量较大,一些池塘可达到440mg/L。由于水体的特殊性,H2S引起的鱼类中毒事故频繁发生,是当地水产养殖业的主要危害之一,笔曾在滩地从事了多年养殖实践,现将养殖户的一些防治H2S的办法予以总结,以提供给同行来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龙口地形条件适宜布置坝体泄流,考虑到龙口泄流同时还要兼顾冲沙和排污,因此泄水建筑物以底孔为主,并设有表孔以排污。底、表孔均为底流消能,通过计算及水工模型试验多方案比较,最终确定采用两级消力池。因为黄河泥沙含量大,硬度高,所以在底、表孔及消能工的过流表面采用抗冲磨混凝土,以提高建筑物的抗冲磨能力。  相似文献   

4.
建立基于河道边界条件水动力学与水质相耦合模型,结合伊洛河生态系统特点及功能性需水组成,以河流水功能区水质目标作为协控因子,进一步考虑伊洛河河口黄河鲤繁殖期对水质的要求进行自净需水流量计算。结果表明,伊洛河在现状排污与控制排污条件下,黑石关断面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Ⅳ类的自净需水流量分别为14.00 m~3/s和8.00 m~3/s;满足4—6月基本维持鱼类正常繁育水质要求的自净需水流量为13.62 m~3/s,维持鱼类良好繁育状态下水质要求的自净需水流量为35.80 m~3/s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水域面积广阔,渔业资源丰富,2015年江西渔业总产值为453.46亿元,其中淡水养殖产值为385.79亿元.江西省淡水养殖面积为437.53 khm~2,淡水养殖产量为237.84万t,占江西水产品总量的90.01%.江西省淡水养殖品种主要分为鱼类、甲壳类、贝类、藻类、观赏鱼以及其他类,其中鱼类占了90.64%.养殖水域主要分为池塘、水库、湖泊、河沟、稻田及其它,其中池塘、湖泊和水库养殖水域的水产品产出占了淡水养殖总量的92.18%.江西省水产养殖单位面积产量逐年上升,至2015年单位面积产量达到0.54 t/khm~2,比2007年增长22.64%,其中其他、池塘、河沟养殖方式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稻田养殖方式单位面积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6.
将黄河流域划分为 3个开发区 9个基地 ,调查统计了各开发区和基地矿产资源储量、分布及工业状况。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 ,分析了能源化工有色金属工业排污状况。对基地核心区河水质量状况 ,采用 14项水质指标 ,分析干支流水化学污染现状 ;采用微核实验 ,分析干支流河水及污染源废水的综合生物毒性。研究表明 :黄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 ,依托矿产资源优势建设的能源化工有色金属工业的废污水 ,使基地核心区干、支流河水存在不同程度的水污染 ,其中部分干支流断面河水具有生物毒性。指出了能源化工有色金属工业各行业的主要污染源、废水及污染物排放量 ,排污河流以及对黄河水质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污染源、河段、污染物。能源化工有色金属工业的排污对黄河水质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孟凡杰 《山西水利》2007,23(2):79-80
养好一塘水是池塘养鱼的关键技术之一,控制好池塘水质是池塘养鱼高产、稳产、高效的一项重要措施,看水色是养鱼的基本功。根据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山西省北中部地区渔业养殖应根据水色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才能控制好池塘水质。  相似文献   

8.
1999年是黄河流域严重的枯水年份,也是黄河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管理的第一年。截止11月底,山东省入境水量160亿m~3,其中1~6月份72.2亿m~3;全省引黄水量达69.7亿m~3,其中1~6月份引黄水量达40.8亿m~3;水资源利用率为43.6%,1~6月份利用率达56.5%。黄河下游利津站断流天数为40天。引黄供水调度取得显著成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沿黄各市(地)工农业用水需求,确保了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又减少了黄河断流,有效保护了黄河生态环境。但随着小浪底水库的建成运用,黄河干流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对径流的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9.
黄河下游地区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河下游地区人口高度密集、经济总量巨大、水质污染严重及净化工艺落后等现状,以饮用水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为目标,在对引黄供水系统水质检测评估和关键净化技术中试验证基础上,研发建立了适于引黄水库水的“源头”生态净化、常规工艺强化、臭氧—生物活性炭、超滤膜和管网优化改造等组合工艺体系,并用于4座示范工程水厂和1个管网水质保障示范区的建设与运行研究,构建了“从源头到龙头”全流程监测评估、全过程净化处理技术支撑体系,为黄河下游地区供水安全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0.
贫委会永文局中游水政监控处与中游水质监测站配合,于1993年~1995年,分汛前汛后两次,依法对黄河中游区.晋、陕、获三省(区)包括准格煤田、神府东胜煤田,保德、河曲、神木、府谷、偏关、延长、柳林、兴县、临县等7地市,20余个县(旗),10余条主要人费支流及排污严重的化肥厂、焦化厂、铸铁厂、炼油厂等70余个排污单位进行了排污调查,历时52天,行程万余里。现场采取污染原水质水样80余个,并对各排污单位的排污现场录相取证。对80余个污染源水质水样进行了36项污染物监测分析,最大超标达数百倍,如酚、硫酸根、氨氮、耗氧量等。…  相似文献   

11.
QUAL2K水质模型可以模拟污染物在排水通道中的降解过程,分析排水沟塘对农业污染物的净化效果。以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水稻灌区一典型排水系统为例,利用QUAL2K模型模拟农田沟塘排水过程中氨氮和总磷两种污染物的削减情况;在利用实地调查与监测数据进行模型检验以后,根据实际水力联系情况,预测分析了调整水力联系及采用部分重点治理措施对改善整体水质净化效果的作用。结果显示:(1)研究区6个主要水质监测点模拟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在20%左右,相关系数R~2和Nash-Sutcliffe系数NSE的计算值均大于0.5,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但是田间沟塘一些人为及自然等不确定因素对模型的精度具有一定的影响。(2) 3种治理措施的效果为截污减小排水流量调整沟塘流网系统,模拟显示排水系统经过少数可行的水力关系调整,就可以显著提高整体水质改善效果。QUAL2K模型可以灵活调整排水沟塘水力联系,预演不同治理措施,为优化农田排水沟塘系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分析显示,2006年,黄河干流Ⅰ类至Ⅲ类水河长所占比例达到53.8%,较2002年提高了34.4%;而劣Ⅴ类水所占比例从2002年的21.1%降至2006年的3.1%。据了解,近20年来,黄河污废水排放总量呈逐年递增趋势,2002年超过淮河,污水排放总量跃居全国江河第3位,仅次于海河和辽河。近年来,国家在黄河流域大量关停各类高污染“十五小”企业,实行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建设了一大批污水处理设施,为黄河水质转好打下了基础。虽然黄河干流水质出现好转趋势,但当前黄河水污染形势仍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水污染情况波动较大;二是城市…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传统池塘养殖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应用水生态模型对养殖池塘水生态环境进行模拟。以太湖流域 某养殖池塘为例,通过水量平衡分析得到具体补排水时间序列,输入 AQUATOX 水生态模型软件进行建模,经过 率定验证后进行控制模拟,针对投饵率对水质与养殖品之间的相互影响规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基于降雨-水位 的补排水识别方法能弥补具体补排水量的测量空白;饵料对研究池塘水质影响较大,在 1%~7% 的投饵率梯度中, 随着投饵率的增加,TP、TN 和氨氮质量浓度整体上大幅增加;以养殖品安全质量浓度为界,在 1%~7% 的投饵率 梯度内养殖品产量随氨氮质量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该研究建立的水生态系统模型模拟效果较好, 综合考虑保持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与经济成本,该池塘养殖中的建议投饵率为 2.5%~3.0%。  相似文献   

14.
徐邦斌  刘西苓 《治淮》2002,(5):25-26
南四湖位于黄河与废黄河之间,是一个南北向的狭长湖泊,集水面积约3万多km~2,湖面面积1266km~2。南四湖年径流量均值为29.6亿m~3,多年平均地表水可利用水资源量12.73亿m~3,其中上级湖10.37亿m~3,下级湖2.36亿m~3。  相似文献   

15.
乌梁素海每年向黄河退水约4000万m3,由于其退水是在2~3个月内集中下泄,且水质较差,因此对黄河水质造成一定影响。利用数学模型对乌梁素海按照现行调度方案退水时对黄河水质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为保证黄河水质安全,在乌梁素海现状水质条件下,必须对现行退水调度方案进行调整;②只有加大乌梁素海污染源及湖区治理力度,改善乌梁素海水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水质和养殖条件基本相同的养鱼池塘,分别投放底部微孔增氧盘和叶轮增氧机,测量6月到9月中旬池塘溶氧量以及监测晴天24 h溶氧量,来研究底部微孔增氧方式对池塘溶氧分布和变化的影响。发现底部微孔增氧相对于叶轮增氧在提高池塘溶氧和改良底质条件两个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柴成果 《中国水利》2004,(5):48-49,5
水质监测是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提供系统的水质资料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黄河水质监测存在监测断面少、手段单一、监测条件落后、缺乏统一监测信息等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有水质监测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水质监测应按监测目的进行,分水资源质量监测、区界水体水质监测、水污染监测、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应变监测中心单一监测为监测中心、水文站、排污单位、取水单位等相结合的监测方式.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黄河干流提黄工程有34处,分布在沿黄4市的16个县(市、区)。截止2019年底,黄河干流批复水量为每年222 425.3万m~3,年用水计划为173 302.6万m~3,2019年山西省黄河干流用水量为179 141.8万m~3。目前黄河干流取水的年实际耗水量约为100 000万m~3,尚未达到分配给山西黄河干流取水量的50%。文章通过对用水结构的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苏州市东山镇池塘养蟹面源污染现状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全国污染源普查活动,以苏州市养殖老区东山镇养殖池塘为典型,调查其现行养殖模式、经济效益、养殖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东山镇现有养殖面积为2 253.33 hm2,主养品种为河蟹。1个养殖周期中,养殖池塘通过沟渠排入外界的TN、TP含量分别平均为21.25 kg/hm2、2.34 kg/hm2;密度为9 000只/hm2的低密度养殖池外排的TN含量为16.79 kg/hm2,而无TP排出。分析苏州地区池塘养殖产生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从池塘管理体制改革、科学生态养殖技术及养殖尾水处理等方面探讨池塘养殖污水零排放技术,为苏州市养殖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提供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黄河内蒙古段水质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黄河内蒙古段水质变化情况,于2004~2007年分别对黄河内蒙古段4个断面的水质指标进行了4次监测.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将黄河水质参数概括为3个主要成分,并分析各主要成分的含量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黄河内蒙古段水质下游较上游好;平水期较丰水期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