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驱油田累积存水率与含水率理论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累积存水率是评价注水开发油田注水状况及注水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从累积存水率的定义出发,以丙型水驱特征曲线为例,基于水驱特征曲线推导出累积存水率与含水率数学关系式,并结合相对渗透率曲线求解丙型水驱特征曲线经验系数进行了探讨。同时,推导了乙型、丙型和丁型3种水驱特征曲线的累积存水率与含水率的数学关系式。该推导所得到的理论公式对水驱油田进行效果评价及挖潜和调整等方面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鉴于目前累计存水率和累计水驱指数与含水率关系曲线误用较为严重的现象,以丙型水驱特征曲线为例,推导了累计存水率和累计水驱指数与含水率的理论关系曲线,结合西部某低渗透油藏的实际开发数据,对比了在累计注采比变化较大,水驱特征曲线存在两个直线段的情况下,误用预测值与正确预测值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误用将导致水驱特征曲线与累计存水率和累计水驱指数的联解法失效。  相似文献   

3.
采用油藏工程法建立数学模型,从理论角度对注水利用率进行评价和预测,结果与实际相比误差较大。为此,文中从油田实际出发,利用无因次注入 ̄采出曲线推导、预测不同采出程度下水驱油田的存水率与水驱指数变化规律,利用水驱规律曲线推导、预测不同含水率阶段的存水率与水驱指数变化规律。以PX ̄7断块油田为例进行计算,存水率和水驱指数预测结果与实际相比误差均小于3%。该预测方法所需数据易获取,简单实用,预测结果为PX ̄7水驱断块油田开发评价及调整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4.
谷庆杰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25(1):60-62,143,144
从存水率和水驱指数的定义出发,结合无因次注入和无因次采出公式建立存水率与水驱指数随采出程度变化的数学模型,通过绘制萨北油田实际阶段存水率和水驱指数的变化关系曲线,分析萨北开发区不同开发阶段存水率与水驱指数的变化特征.将存水率与水驱指定义结合含水率定义公式,建立在不同注采比条件下存水率与水驱指数随含水率变化的理论图版,评...  相似文献   

5.
存水率分为累积存水率与阶段存水率.累积存水率适用于开发以来从整体上对评价单元进行评判,阶段存水率适用于对阶段性的效果进行评判,对处于高、特高含水期油田而言,应采用累积存水率对开发效果进行评判.正确推导出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和累积存水率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是其应用的基本条件.对水驱油田,可以通过分析含水率与可采储量采出程度的关系给出开发效果的好或差;根据累积存水率的高低,采用改进指标对比法进一步验证开发效果,并分析判断出潜力所在,给出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含水上升规律与累积存水率变化规律之间缺乏对应理论基础的问题,以常用的4种含水上升规律为基础,利用定积分方法,结合物质平衡方程,建立了各自对应的累积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式,并给出了4个不同累积存水率变化规律的待定参数确定方法,丰富了累积存水率变化规律的评价方法。研究表明,油田含水上升规律不同,其累积存水率变化规律也不同,其实质是由于水驱油特征的差异所决定的。实例应用表明,甲型与丁型累积存水率变化规律为凸形曲线,表明低含水期含水上升速度慢,累积存水率下降慢,高含水期含水上升速度快,累积存水率下降快;乙型与丙型累积存水率变化规律为凹形曲线,表现出的开发特征与凸形相反。研究成果对油田注水开发效果评价及累积存水率变化规律优选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西帕切夫水驱曲线和 HCZ累积产量预测模型 ,建立了水驱油田含水率随油田开发时间变化的关系式。该方法克服了甲、乙型水驱曲线的不足 ,适用于含水率低于 5 0 %的情况下水驱油田含水率的预测。矿场实例运用结果表明 :该方法计算简单、方便 ,预测的含水率精度较高 ,比较符合油田的开发实际 ,可作为水驱油田制定中、长期开发规划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用广义存水率和广义水驱指数评价油田的水驱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边底水能量较为充足的油田,用传统的存水率和水驱指数评价水驱效果其结果不准确。提出了利用物质平衡方法求取各个时期的水侵量,用广义存水率和广义水驱指数评价边底水较为充足油田水驱效果的新方法。应用实例说明,利用该方法可以取得比较客观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9.
用存水率和水驱指数公式,推导出驱油指数公式。研究分析累积驱油指数与累积产油量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在直角坐标系中成线性关系,且相关性好,经线性回归后,能求可采储量。该法在LP、ST两个油田和P2-23单元实际应用中,与其它方法计算出的可采储量有很好的对比性。用该法算出的可采储量与标定的可采储量相比,其误差在2.14%~-1.80%之间。  相似文献   

10.
基于西帕切夫水驱曲线和HCZ累积产量预测模型,建立了水驱油田含水率随油田开发时间变化的关系式,该方法克服了甲、乙型水驱曲线的不足,适用于含水率低于50%的情况下水驱油田含水率的预测,矿场实例运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简单、方便,预测的含水率精度较高,比较符合油田的开发实际,可作为水驱油田制定中,长期开发规划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评价注水油田注水利用率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水率和耗水率是衡量油田注水利用率的主要指标,也是评价注水开发油田水驱开发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从存水率和耗水率的定义出发,引入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的相关经验公式,推导出了绘制累计存水率、阶段耗水率和累计耗水率理论曲线的经验公式。将实际生产数据标注到利用这些经验公式绘制出的理论曲线图版上,即可对注水油田(或区块)的注水利用率和水驱开发效果进行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的广义水驱曲线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水驱特征曲线是注水开发油田动态预测的主要方法。通过众多研究者的工作, 目前已多达50 种以上的曲线形式。但由于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的不同, 应用领域不相一致, 致使这些方法的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基于对描述油水相对渗透率比与含水饱和度关系曲线的方程的修正, 建立了能够用一个公式描述各种不同形态水驱曲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水驱曲线是注水开发油田固有的特征曲线。文中以水驱油两相流动的非活塞线性理论模型为基础 ,导出了一种新型水驱曲线方程 :Np =A -B/ (Lp+C) 0 .5。理论研究表明 ,新型水驱曲线方程的系数A与油藏的可动油储量Nom有着密切的联系 ,即Nom =A ;系数B与油藏的石油地质储量N有着密切的联系 ,即N =a×B2 /3,并用实例对理论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与目前常用的各水驱曲线方程相比 ,新型水驱曲线方程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油藏天然能量指标分析方法仅用来分析注水前的油藏天然能量大小。经理论研究发现:Δp軈(平均地层压力降)与Npr (无因次弹性产量比值)呈幂指数关系,双对数曲线呈线性规律;双对数图上等时间间隔点越密集,边底水补充地层能量越及时,水侵速度越快;驱动能力指标同样适用于注水后的分析与评价,且变化规律不变,注水后等时间间隔点越密集,注水效果越好;运用Δp軈与Npr关系式可以准确地预测原油采出程度,同时结合油藏水驱特征曲线还可以确定合理累积注采比和阶段注采比。最后,用于实例分析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低渗透油藏水驱特征的复杂性,借鉴以往对中高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的一些方法和原理,运用模糊多级综合方法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水驱储量动用程度、含水率、含水上升率、存水率、注水量、可采储量、能量的保持和利用程度、剩余可采储量的采油速度和年产油量综合递减率10个方面的指标进行评判。为注水开发低渗透油田的水驱开发效果提供一种科学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非均质注水开发砂岩油藏的注水利用率是注水开发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注水利用率和主要能量驱替类型是随开发过程变化的,通过阶段性的存水率、耗水比和能量驱替指数等参数计算,确定阶段注水效果,从而进行后期注采方案调整,提高注水开发效果。笔者通过以上参数的计算和评价,认为石南J2t2油藏开发初期以弹性能量驱替为主,随注水的开发,以注水能量驱替为主,边底水能量驱替次之,弹性能量贡献不大;存水率随开发的进行逐渐降低,注水利用率逐渐减小,近期产水有快速增加的趋势。分析认为注水利用率主要受沉积相、储层非均质性、储层介质类型及水力裂缝方位、半长等因素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油藏注入水利用状况评价方法不能适应油藏阶段注采比不断变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相渗曲线的油藏注入水利用状况评价方法。首先,根据油藏归一化相渗曲线,确定油藏含水上升规律描述方程。其次,根据油藏不同阶段实际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采用由归一化相渗曲线确定的油藏含水上升规律描述方程,计算对应的理论含水率,再结合油藏不同阶段实际注采比,进而计算油藏不同阶段的理论阶段存水率和理论阶段水驱指数偏离量。然后,根据油藏不同阶段实际注采比和实际含水率,计算油藏不同阶段的实际阶段存水率和实际阶段水驱指数偏离量,绘制实际(理论)阶段存水率和实际(理论)阶段水驱指数偏离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最后,通过对比理论曲线和实际曲线,评价油藏的注入水利用状况。采用该方法对老君庙L油藏西区注入水利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970年以前,注入水利用状况较差;1970年以后,注入水利用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18.
累积存水率曲线研究及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天章  于涛  温静  汪浩 《断块油气田》2001,8(4):31-32,54
根据累积存水率的定义,建立了累积存水率与含水率关系的数学模型,进而建立了累积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并利用辽河油田不同断块不同开发阶段的实际开发数据进行了回归对比,给出了可实际应用的累积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和开发效果评价E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