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0 毫秒
1.
刘剑  殷恺 《工业炉》2012,34(5):20-22
分析了大型燃气热处理炉炉温均匀性的影响因素及炉温均匀性检测方法,通过改善烧嘴形式、装炉方式、烧嘴状态及控温热电偶布置位置等措施,可使大型燃气台车式热处理炉炉温均匀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燃气台车热处理炉的烧嘴选型与布置,燃烧控制系统及炉内传热方式,电偶位置和排烟口位置的选择布置,耐材的应用等方面的设计及使用情况,提高了燃气台车热处理炉的炉温均匀性.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罩式退火炉温度控制中,一般采用PID控制算法对炉温和燃气流量进行调节,但由于烧嘴燃烧需要一定的燃气流量,当炉温控制信号较小时,会导致供给烧嘴的燃气流量不足,进而发生烧嘴熄火的现象。为避免上述现象,就必须限制调节阀的最小开度,但却影响了温度控制的精度。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使用的罩式退火炉温度模糊控制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将温度控制精度从原来的±5℃提高到±1℃。此方法为同类罩式退火炉温度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南钢辊底式热处理炉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其过程控制特点。并以辊底式热处理炉数学模型为基础,实现了辊底式热处理炉的计算机优化控制。该辊底式热处理在线优化控制可实现炉内钢板位置的实时跟踪、温度的动态计算、最佳炉温优化及在线反馈修正、钢板装出炉在线修正等功能,最终实现了全线计算机控制系统网络。  相似文献   

5.
德国LOI热工工程有限公司与上海宝钢股份公司签订了提供宽厚板轧机热处理作业线合同。该合同包括一座热处理炉和一台辊压式连续淬火机 ,可进行淬火、回火和正火操作。热处理炉为连续辊底式 ,炉内通氮气保护 ,全辐射管加热。燃烧系统采用混合煤气为燃料 ,自身预热式烧嘴 ,通断式脉冲循环控制 ,最高炉温 1 0 0 0℃。炉底辊传动方式为单电机变频驱动。淬火机为多段辊压连续式 ,根据淬火钢板规格和种类的不同 ,淬火可分为两种方式 :连续通过淬火或高压段连续通过低压段摆动淬火。热处理线采用二级计算机控制系统 ,热处理炉和淬火机分别配置各…  相似文献   

6.
宋湛苹  史竟 《工业炉》2000,22(2):41-43
文章介绍了高温辊底式炉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及布置,着重介绍了高温辊底式炉的炉体结构、炉辊选型及保证其质量和安全使用的措施以及炉温控制等.  相似文献   

7.
热处理工艺要求对退火炉的炉温均匀性比较高,通过对炉体烧嘴的PID控制得以实现。但实际情况,由于工件结构的不同,垫铁的摆放位置不合适会影响烧嘴火焰的燃烧,进而影响炉膛温度的均匀性。鉴于此,使燃烧自动控制系统根据炉膛的实际温度,通过自动调整烧嘴的控制模式,使炉温逐步趋于正常,满足热处理工艺对炉温均匀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朱伟素 《中国冶金》2017,27(2):37-40
采用假想面法建立了辐射管辊底式热处理炉炉内钢板加热的二维数学模型,开发了辐射管热处理炉模型控制系统。该模型包括钢板温度跟踪和炉温设定两个模块,钢板温度跟踪可以实时计算钢板在炉内的温度,为钢板热处理进入保温状态提供依据;炉温设定可以计算不同钢种、不同厚度、不同热处理目标温度下钢板对应的炉温设定值范围,用于指导生产。该模型已成功应用于某公司的辐射管辊底式热处理炉上,通过埋偶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精度在±5℃以内,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工业炉》2020,(1)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烧嘴-步进炉用炉底烧嘴,这种烧嘴具有以下特点:(1)提高了炉温及料温均匀性,有力保证热处理产品质量;(2)可以加快步进炉加热区的物料升温,确保足够的工艺保温时间;(3)设计独特,不占用步进炉有效操作空间。与炉外设燃烧室并采用循环风机将烟气鼓入炉内的加热方式做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珠江钢厂CSP线辊底炉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长191.8m辊底式炉具有全纤维炉衬和全纤维隔热的水冷炉辊。采用轻柴油为燃料的低氧化氮烧嘴进行高/低/关控制模式。四段炉型进行三段控制,设有26个温度控制区进行上、下供热,可适应铸坯的不同入炉温度与运行速度的加热要求。炉内的运输过程和加热过程全为自控。  相似文献   

11.
宋剑 《四川冶金》2011,33(2):11-13
分析了攀钢3号高炉2010年3月大凉事故原因,总结了大凉事故恢复及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2.
萍钢实业股份公司九江炼铁厂1号高炉于2011年3月开始出现恶性悬料,休风坐料后检查发现炉身结瘤,采取降料面炸瘤处理后炉况恢复正常。通过对结瘤进行分析,总结炉况处理的成功与不足,以便积极应对高炉冶炼条件的变化,确保炉况稳定顺性。  相似文献   

13.
鞍钢11号高炉炉缸炉底侵蚀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宝义  车玉满  俞爱国 《炼铁》2005,24(4):9-12
对监视炉缸、炉底工作状态数学模型建立方法,如何应用该模型判断炉底、炉缸热面温度变化,推断1150℃等温线位置及炉缸的工作状态进行了介绍,并对该数学模型在鞍钢11号高炉上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确定鞍钢11号高炉炉缸、炉底温度场工作标准。  相似文献   

14.
双预热蓄热式加热炉减小炉压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蓄热式加热炉与传统加热炉相比,因预热方式不同,存在燃烧、排烟等方式不同,炉内气体流动方式亦不同,普遍存在炉压大,易冒火,炉况较难控制的通病.笔者通过对蓄热炉的设计与应用经验,阐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雷有高  魏功亮  赵仕清 《炼铁》2007,26(1):20-22
根据钒钛原料的冶金性能,结合重钢5号高炉的生产实践,分析研究钒钛炉料对高炉高温区,尤其是炉缸和炉底的护炉作用.钒钛矿护炉冶炼能有效地对高炉炉墙、炉缸及炉底系统全面地起到维护作用,有利于高炉长寿.钒钛矿相对进口矿价格较低,只要炉料结构配比合理,选择适宜的热制度、造渣制度和合理的冶炼参数,避免钒钛护炉冶炼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能达到护炉的效果,同时又能实现高效低成本生产.  相似文献   

16.
详细介绍了金川铜合成炉的烘炉过程控制和投料试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17.
陆金忠  张天权 《有色冶炼》2007,36(4):19-20,52
详细介绍了金川铜合成炉的烘炉过程控制和投料试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唐钢带钢厂中550车间三段连续式燃煤加热炉的改造设计  相似文献   

19.
邹永刚  罗铭  简云  戴波  黎家恒 《江西冶金》2012,(4):11-13,28
根据自身结构特点和技术装备优势,对10号高炉风量、富氧率、顶压等操作参数进行了优化,使利用系数由2.542 t/m3.d提高到2.600 t/m3.d,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高炉炉型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武钢6号高炉炉型管理的实践,总结出高炉炉型管理和日常维护的主要经验是:加强原燃料管理、水系统管理和高炉日常操作管理。炉内参数调剂合理,炉前渣铁排放及时均匀,炉况稳定顺行是高炉炉型合理稳定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