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梯工业》2005,6(2):51-51
2005年4月21日,对于世界上最大的电气电子公司——西门子和中国电气工业旗帜——许继,都是一个可以写进历史的日子,两位工业巨人以电梯产业为载体、以世界上最顶级的电梯控制技术为契合点的大手笔合作,终于在一年多的稳谨厚积之中,联合打造出了引领电梯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西门子全系列电梯产品。  相似文献   

2.
张文山 《中国电梯》2009,(16):48-48
上海稳上发展至今,经历了电梯行业的快速发展,也经历了金融海啸对电梯行业的冲击,在电梯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稳上随之有了发展,金融海啸对房地产业的冲击很大,同时给电梯行业也带来很大的冲击,但是上海稳上在金融海啸的影响中,几乎没有受到打击,这是因为稳上经过16年的奋斗,已形成了完善的管理体系,精益求精,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为电梯安全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和保障,使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随着宏观经济的逐步好转,实体经济正逐步走出低谷,电梯行业一定会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梯》2006,17(23):6-6
10月25日,从上海三菱电梯公司成立20周年纪念会上获悉,上海三菱通过自主创新,已形成多项节电“良方”,自主开发的HOPE系列电梯、菱云小机房系列电梯等多款新产品都已经采用了这些新的节电技术,其中菱云小机房系列电梯就比传统电梯节电50%。该公司技术人员表示,电梯的能耗主要取决于调速控制方式优劣和传动机构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王金萍 《中国电梯》2003,14(7):53-54
1900年美国奥的斯公司将2台电梯从约克工厂运到上海,1907年奥的斯公司在平安酒店投入使用了中国最早的2台电梯,从此,电梯这种“垂直车辆”驶入了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电梯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在电梯市场趋于国际化的今天,其竞争是激烈而残酷的,而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据中国电梯协会理事长任天笑介绍,  相似文献   

5.
孙平 《中国电梯》2006,17(6):25-31
1900年,美国奥的斯电梯公司通过代理商Tullock公司获得在中国的第1份电梯合同,从此,世界电梯历史上展开了中国的一页。而从1900年到2005年,上海电梯的历史也走过了百余年。100年来,上海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中国电梯史上留下了点点滴滴的回忆。[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岳磊 《中国电梯》2008,19(12):48-49
本次展会上,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广东菱电电梯有限公司、三菱电机上海机电电梯有限公司4家公司联合参展,用创新技术共同构筑绿色的“三菱世界”。22日下午,三菱在廊坊国际会展中心多功能厅召开了电梯节能技术交流会,向大家介绍可变速电梯技术和能量回馈技术。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梯》2010,(12):9-9
日立是全球企业500强的跨国集团,拥有超过80年的电梯研发与制造经验,作为日立在海外最大的电梯合资公司,多年来,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都市生活的现代化进程,竭诚为中国社会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凭借“一个总部(广州)、西大研发中心(广州、上海)和三大制造基地(广州、天津、上海)”的研发和制造实力,  相似文献   

8.
电梯与我     
张隆兴 《中国电梯》2009,(16):55-55
每当谈及中国电梯的发展,我便会想起曾密切合作过的电梯行业骨干厂,如:天津电梯厂、上海电梯厂、广州电梯厂、沈阳电梯厂、苏州电梯厂、上海房屋设备有限公司、西安电梯厂等,回想起电梯行业的前辈们对我的帮助、指导,他们对待同行和蔼可亲,对待技术管理一丝不苟。  相似文献   

9.
赵宏明 《中国电梯》2009,(16):106-106
中国电梯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不断解放思想、与时具进的30年,是技术进步与发展突飞猛进的30年,是中国电梯演变为世界电梯的30年。  相似文献   

10.
郭强 《中国电梯》2009,20(10):59-61
液压电梯曾经风靡一时,因结构紧凑、机房位置灵活而倍受用户青睐,但其也有很大的不足:突出问题就是故障率高。为了满足建筑市场的需求,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著名跨国电梯公司奥的斯、通力、三菱、日立等纷纷研制无机房电梯,并分别在1997年上海第二届和1998年北京第三届中国国际电梯设备及技术展览会上先后推出无机房电梯实物展品或录像介绍。  相似文献   

11.
刘新祥 《中国电梯》2004,15(18):38-39
电梯的物业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由三方组成:物业管理者(物业管理公司)、维保单位(电梯公司)和电梯使用者(业主),当然有的物业管理公司有自己的专业维修队伍,但总的来说电梯运行是否良好与这三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笔者多年来一直在物业管理公司从事电梯维修.保养和管理方面的工作,既有电梯维修方面的技术,也有管理方面的经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梯》2011,(4):4-4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节能降耗和资源再生日益成为广受关注的热点,上海吉亿电机公司一直高度关注并致力于开发电梯的节能技术和相关产品,数年来,积极投入大量资金设备,吸引高端专业人才,结合全方位技术资源,开发各式节能型产品。本次在原有能量反馈技术产品基础,成功开发并推出结构更为紧凑之电梯节能反馈装置。  相似文献   

13.
杨鹏鲲 《建筑细部》2006,(T01):37-37
Kone是全球生产电梯和自动扶梯的顶级公司,它宣布引进了一个绝对新的技术平台Kone MaxiSpace,这项技术减少了对电梯平衡器的依赖。使用这项技术的电梯可以节约近三分之一的空间,还可以有小隔间,并且如果在起卸口设计大小相同的情况下,这类电梯可以在空间上比传统电梯宽敞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4.
林荣宇 《中国电梯》2009,(16):92-92
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三菱电梯香港有限公司涉足中国电梯市场已有30个年头。我们目睹着中国的电梯技术从稚嫩成长到跻身于国际市场,真是可喜可贺。我公司,广东菱电电梯有限公司会本着顾客至上、以人为本、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先行的经营理念及方针为中国的电梯行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2月13日,广东省电梯技术学会2013年会暨“电梯技术论坛”第一期会议在广州建国酒店召开。参加会议有中国电梯协会副秘书长张乐祥,中国国家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陈凤旺,广东省电梯技术学会会长、秘书长、理事单位负责人,  相似文献   

16.
荆志国 《中国电梯》2006,17(20):21-23
2004年上海国际电梯展览会以来,随着中国电梯行业的迅速发展,市场容量增长,业内电梯部件企业也是风起云涌,一大批部件企业在产品技术创新和生产加工能力上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中国电梯市场经济规模相比,国内配套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显得相对薄弱,从长远角度看,技术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我们爱电梯     
陈会民  刘伟 《中国电梯》2010,(10):44-72
今天我们又迎来了中国国际电梯展的大会。30年电梯界的进步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很多的财富,我们的电梯行业走向全世界,吸引了全世界很大的瞩目,使得是我们得到了更多的财富。我们有了技术,有了管理,有了制造,有了设计,有了好多好多中国电梯的世界第一。我们更有了很多朋友,在展览会上我们碰到了几十年的老朋友,还有更多的新朋友。我们电梯界的最大好处就是我们团结齐心,把我们的电梯事业搞上去。我相信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现在的新人到处在蓬勃发展,新的技术也在很好的发展,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比我们做的更好。  相似文献   

18.
王青 《中国电梯》2014,(21):26-27
无机房电梯是相对于传统有机房电梯而言的。最初无机房电梯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古建筑,在不破坏建筑物原来外观的前提下在其内部增加的一种电梯设备,其主要特点是没有机房,节能、环保、不占用除井道以外的空间,为建筑商降低了成本。笔者于2000年毕业后有幸踏入电梯行业,依然清晰地记得,笔者所在的公司2000年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第4届中国国际电梯设备及技术展览会”的展品之一就是无机房电梯,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无机房电梯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此后的这十几年期间,笔者亲自目睹并感受了无机房电梯在国内的发展速度。如今,各类无机房电梯展品仍然是后续历届中国国际电梯设备及技术展览会的热点展品之一,包括近几年快速发展并逐渐成熟的无机房家用电梯产品等,关于无机房电梯的相关话题仍然是业内人士的热点话题。在本文中,笔者以主机上置式2:1结构的无机房电梯为例,对无机房电梯悬吊中心的位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电梯工业》2007,8(3):11-11
2007年4月25日,无论是对上海三菱电梯,还是对整个电梯行业,都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 4月25日下午,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和国家图书馆联合在北京举行第15万台电梯的交付仪式,中国电梯协会理事长任天笑、上海三菱电梯总裁范秉勋、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玉辉以及三菱电机株式会社大楼系统本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20.
孙平 《中国电梯》2006,17(22):16-16
最近,电梯伤亡事故时有发生,电梯的安全运行和管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均对此十分关注并加强了这方面的建设和管理。为了落实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并推广电梯的安全管理及技术,2006年9月23日,中国电梯杂志编辑部在北京举办“电梯安全技术、事故分析及相关标准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电梯杂志李增健主编主持,电梯行业的资深专家张桂竹、王贯山、彭金声作为嘉宾出席了会议,来自新疆、浙江、福建、北京、天津等地的电梯检验部门,上海三菱、沈阳东芝、华升富士达、廊坊柏纳控制等电梯整机和配件生产厂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