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水电站右岸坝肩岩体受断层切割,稳定性较差,成为工程安全的一大控制性因素。为研究其稳定性,对受断层切割的拱坝坝肩岩体进行了拱坝和坝肩岩体联合作用的三维非线性数值模拟。模型用点安全系数法和超水荷载法,研究坝肩岩体的稳定性,并对起控制性作用的断层进行了加固模拟,分析了加固措施对坝肩岩体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断层采取工程加固措施后,稳定性有了明显提高,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下洞库围岩外加固抗炸弹侵彻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相似模型试验研究交叉锚索对均质、层状和块状3种典型岩体加固前后的抗炸弹侵彻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介质类型(均质、层状、块状)对侵彻深度影响不大,岩体质量越好,抗侵彻能力的提高量越小,在弹体动能相同的条件下,均质模拟岩体的侵彻深度最大,层状模拟岩体侵彻深度最小;分析弹体在加固模拟岩体与未加固模拟岩体内侵彻深度相差不大的根本原因,指出提高模拟岩体抗炸弹侵彻能力的首要条件是提高模拟岩体材料的抗压能力,在模拟岩体内配置的锚索含筋率较小时,虽然能够提高模拟岩体材料的抗拉强度,但对模拟岩体的抗炸弹侵彻能力没有明显改善;利用LS-DYNA软件对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模拟计算,表明锚索角度和间距变化对加固岩体抗炸弹侵彻深度影响不大。尽管交叉锚索对模拟岩体的抗炸弹侵彻能力提高不大,但岩体材料的抗拉、抗剪能力的显著提高可明显减小洞库的变形,有利于洞库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龙滩水电站地下厂房主支洞交叉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龙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巨型地下洞室群的布置情况,结合洞室围岩为顺层断层和节理发育的高陡倾角层状岩体的地质特点,建立了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并针对主支洞交叉处岩体的稳定性分析进行了分步开挖下的弹塑性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主支洞交叉处的岩体是应力松弛和塑性区的主要分布区域,该处岩体变形量大,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现有的加固方案是有效、安全的,这一结果可供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危岩体的稳定性问题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极为复杂。本文仅针对因降雨而产生作用于危岩裂隙中的裂隙水水压,对危岩体稳定性的作用机理进行模拟分析,进而阐述裂隙水作用下危岩体失稳破坏过程。  相似文献   

5.
随机裂隙岩体注浆渗流机理及其加固后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岩体水泥注浆理论存在的问题, 从随机裂隙岩体结构模拟、注浆渗透规律及其随机性和各向异性特征以及注浆加固稳定性分析等几个方面建立了适合于巷道围岩注浆的渗流及加固后稳定性分析的模型, 并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注浆施工设计准则。以非牛顿流体渗流过程为线索, 深入研究了单裂隙、裂隙网络、拟连续介质体的非牛顿流体的渗流规律, 并综合考虑了应力和渗流相互作用的效果; 结合水泥浆液的流变特性, 建立了较实用的注浆渗流系统模型, 并和模拟实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合岩体裂隙分布的随机性特征, 建立了注浆参数设计的可靠性准则, 并深入分析了岩体裂隙随机分布参数对注浆参数设计的影响。最后以破裂后岩体加固前后的力学性质实验及分析为基础, 建立了巷道注浆后围岩稳定性分析模型, 并综合考虑了注浆滞后时间、支护与围岩相互作用等效果, 从而为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能真正地应用于实践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三维离散元数值分析软件分析了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三维离散元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岩质边坡节理分布、楔形体滑动及岩块崩落的过程。采用锚杆对破碎岩体进行加固后,能满足抗震的稳定要求,锚杆受力合理。  相似文献   

7.
曾伟雄  刘伟 《城市建筑》2014,(27):264-264
本文采用三维离散元数值分析软件分析了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三维离散元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岩质边坡节理分布、楔形体滑动及岩块崩落的过程。采用锚杆对破碎岩体进行加固后,能满足抗震的稳定要求,锚杆受力合理。  相似文献   

8.
二滩拱坝坝基弱风化岩体灌浆加固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对高坝建基面使用弱风化岩体,成为具有重大经济效益及学科意义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工程的开挖量、施工工期和工程造价。在二滩拱坝的建设中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为了确保大坝的稳定性及经济性,要求对建基面附近的弱风化岩体进行加固灌浆处理,并研究其加固后的力学特性。本文叙述了灌浆后岩体力学特性的检测结果,并用断裂—损伤力学方法对岩体力学变化的机制做了理论分析。实测结果及理论分析表明,灌浆后岩体的力学强度有了提高,可以满足大坝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云岗石窟立柱岩体安全性定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余年来,云岗石窟遭受了严重的渗水病害,同时,因构造节理和卸荷裂隙的切割,降低了石窟的立柱岩体稳定性,其中的第9#,10#,12#窟的窟前立柱岩休风化严重,已威胁到石窟安全,需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加固。通过现场勘察和病害调查,采取岩样和水样进行测试分析,并对石窟岩体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其目的是查明石柱承受荷载的大小及应力分布情况、立柱岩体的强度及安全系数、评价立柱岩体的稳定性,从而为杠窟防治和加固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在第9#,10#和12#窟立柱岩体顶部的压应力分别由成窟前的0.45,0.44MPa增加至成窟后的1.29-1.31MPa和0.94-0.96MPa,分别增大了3倍和2倍以上;荷载最大值在第10#窟的4#柱上部,达3741kN;立柱岩体的极限单轴抗压强度为1.95MPa;按现行规范的要求,6根立柱岩体都处于不安全状态,必须对9#,10#,12#窟立柱进行加固整治。  相似文献   

10.
根据张家界黄石寨旅游客运索道中间支架3个基础所处的岩体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和稳定性,提出了采用锚索加固岩石边坡的治理方案,并对加固治理进行了施工组织安排。  相似文献   

11.
针对灵空山某处危岩体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调绘情况,采用赤平极射投影法、平面滑动法、楔形滑动法进行了稳定性计算,并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对不稳定边坡和危岩体的整治方案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全强风化岩体高速公路高边坡的地质情况调查研究,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边坡的稳定性情况、破坏模式进行了模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和边坡具体情况,设计采用预应力锚索加网格梁加固方案,并对加固效果和锚索的受力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证明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关键块体在边坡岩体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键块体的失稳运动,将导致岩体工程发生整体破坏。在分析边坡稳定性时,将岩体工程稳定性问题简化为寻找和分析关键块体问题,只对这些关键块体进行加固处理,就可以保证整个工程岩体的安全与稳定。本文以某高速公路岩质边坡为例,具体讲解了关键块体的计算方法。首先通过几何分析,找出岩体工程中的可动块体;然后根据滑面的物理力学性质,确定在工程作用力及自重作用下工程开挖面上的所有关键体;最后计算关键块体的稳定性及使其稳定所需要的锚固力,便于指导工程加固。  相似文献   

14.
大足石刻保护岩体稳定性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振瀛  范幸义 《地下空间》1995,15(4):267-276
本文根据四川大足宝顶大沸湾石刻的地质及裂隙状况,预计可能出现的岩体稳定性问题,按照块体的滑移和倾倒破坏的条件,进行理论分析,编制计算程序。再作现场岩体构造及裂隙状况的测绘,输入计算机,得出岩体稳定性预测图。其结果可以指导宝顶石刻的加固工作和将预测岩体稳定性的方法用于类似工程。  相似文献   

15.
注浆技术对裂隙岩体的加固效果显著,对岩体裂隙面的力学特性产生极大影响。为研究注浆加固对岩体裂隙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岩体裂隙试件制作方法,克服了原岩裂隙取样困难的难题。将该方法制取的裂隙试件在自主研发的裂隙岩体注浆系统平台上进行注浆加固试验,并对注浆加固后的岩体裂隙试件开展相关的法向及切向力学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制取的裂隙试件与原岩裂隙几何相似性良好,符合室内物理试验要求;注浆加固会显著改变岩体裂隙面的法向切向力学特性,注浆加固后岩体裂隙的峰值抗剪强度及残余强度得到极大提高,裂隙面的抗变形能力增强;裂隙面法向加载会影响其切向力学行为,切向抗剪强度随法向应力增加而增加;注浆加固通过提高岩体裂隙面的力学性能来增加岩体的整体强度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中隔墩岩体变形全过程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三峡永久船闸勘探设计阶段已有勘探平洞的布置特点,利用船闸二闸室中隔墩中部的8#平洞主洞,在船闸开挖初期布置多点位移计测孔,实现了中隔墩岩体开挖过程中近4a的全过程监测。根据变形观测设施观测结果,对中隔墩岩体随船闸开挖的变形过程以及岩体的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将观测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后,对中隔墩岩体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岩石高陡边坡的岩体模型及其参数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通常将边坡岩体的模型抽象为地质模型、力学模型及几何模型三种。本文提出应根据分析方法的侧重点分别建立相应的模型,即针对三维相似模型试验建立地质概化模型;针对块体稳定分析建立块体一夹层模型;针对数值模拟建立等效连续模型。文中结合三峡链子崖危岩体建立了这三种模型并确定相应的参数。模型试验与计算成果基本一致,与现场实际情况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多层软弱夹层边坡岩体稳定性及加固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野外地质调查发现九顶山边坡岩体内存在3条规模较大的软弱夹层控制着岩体的稳定性。采用数值法对该边坡岩体的变形特征进行研究,发现直接开挖后沿软弱夹层将发生大的相对滑动,岩体最大水平位移位于P2软弱夹层坡面附近,达1.25 cm,相对滑动造成软弱夹层强度降低为残余强度,易造成边坡失稳。P1,P2软弱夹层上剪应力最大值分别为239.0,172.4 kPa,位于滑面中前部。当采用锚喷加固边坡时,锚杆穿过软弱夹层时轴力突然增大,表明3条软弱夹层均发生较大的变形,对边坡稳定较为不利,但锚杆加固效果明显,能较大地提高边坡稳定性,采用强度折减法计算得到加固后边坡稳定性系数为1.65。结果表明,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出边坡变形及应力变化的全过程,从而对工程措施优化、信息化设计和施工起超前预报与辅助决策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详细介绍了狮子山南坡危岩体的稳定性分析及其防治设计,并应用快速拉格朗日法对危岩体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比较了支护前与支护后的位移场和应力场。研究结果表明,FLAC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危岩体的治理效果,其作为危岩体治理的评价手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根据燕子垭高边坡危岩的实际情况,运用ANSYS软件对其加固前后的稳定性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程序中考虑了裂隙、孔隙水等因素对岩体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加固前后岩体的应力、位移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工程加固设计方案及其稳定性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