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业部近日发出通知,首批认定31个市县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26个市县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2.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种子干燥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干燥技术要求、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干燥质量及检验。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连续式种子干燥机、批式循环种子干燥机干燥常规水稻种子和杂交水稻种子。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良种产业化,就是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在有关政策的引导下,在有一定规模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的带动下,将杂交水稻种子从品种(组合)选育到种子生产、加工、销售、推广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产供销有机衔接、产学研利益共享的产业组织形式。它以杂交水稻优良亲本、组合及其先进的配套技术为起点,进行技术组装和产品开发,以优、新种子产品占领市场为手段,推动杂交水稻的持续发展,实现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欧亚种葡萄品种间杂交一代霜霉病抗性的遗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自然鉴定研究了欧亚种葡萄品种间22个杂交组合1109株杂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及其遗传。结果表明,后代组合群体的抗性呈连续性分布,表现出数量性状遗传的特征。欧洲葡萄品种中存在霜霉病的微效抗基因,品种间杂交后代出现了一定比例的抗性单株。抗性基因的作用表现为加性效益。  相似文献   

5.
美国Michigan大学林学系科技人员鉴定出一种优质阔叶木造纸用材。实验比较了用DN30杂交杨木(北美杨与钻天杨杂交)与颤杨生产化学机械浆(CTMP)的适应性。无性繁殖系之一DN30杂交杨木的纤维性能优于颤杨纤维;DN30杂交杨术纤维磺化后柔韧性比颤杨纤维更好;磺化后杨术纤维通过磨浆机两段磨浆,颤杨平均纤维长度下降0.2mm,但是DN30杂交杨木纤维平均长度仅下降0.05mm。  相似文献   

6.
3个杂交水稻亲本成熟期种子内生细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对成熟期的杂交水稻亲本"深08S"、"和620S"及"16A007"种子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分析。实验表明,处于成熟期的杂交水稻亲本种子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具有多样性。"深08S"种子内生细菌含40个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分属Firmicutes、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及Bacteroidetes类群,其中,第一优势菌属为Rhizobium,丰度为15.83%,第二优势菌属为Bacillus,第三优势菌属为Sphingomonas和Curtobacterium。"和620S"种子内生细菌含20个OTU,分属Firmicutes、Proteobacteria及Actinobacteria类群,其中,第一优势菌属为Curtobacterium,丰度为25.33%,第二和第三优势菌属分别为Microbacterium和Pantoea。"16A007"种子内生细菌含24个OTU,分属Firmicutes、Proteobacteria及Actinobacteria类群,其中,第一优势菌属为Pantoea,丰度为35.00%,第二优势菌属和第三优势菌属分别为Micrococcus和Pseudomonas。相比处于灌浆期的水稻种子内生细菌,成熟期的水稻种子内生细菌更丰富,种类更多。由研究可见,种子内生细菌的种类随种子成熟度而变化,成熟期的水稻种子具有丰富的内生菌资源,可为开发新的植物益生菌剂奠定基础,且水稻种子内生细菌的组成与水稻品种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在对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原生质体单核化再生菌株分离及交配型鉴定的基础上,对单交配型原生质体再生菌株进行对峙培养杂交实验制备杂交菌株。以菌株交配型、生长势、抗鞣酸能力和菌核产生能力为技术指标,对单核化再生菌株及杂交菌株的多态性进行分析,并对杂交菌株的交配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20株MAT1-1-1单交配型及17株MAT1-2-1原生质体再生菌株表现较好,其菌丝带宽度均≤10 mm,褐变圈直径分别为25~34 mm、23~34 mm;从63组杂交菌株中得到40株(占63.50%)双交配型(MAT1-2-1/MAT1-2-1)杂交菌株,杂交菌株的菌丝带宽度均≥10 mm,褐变圈直径为32~54 mm,杂交菌株的交配型电泳结果表明,成功获得40株具有双交配型的杂交菌株(两条扩增带)。因此,双交配型杂交菌株在生长势、抗鞣酸能力方面存在杂交优势,而菌核产生能力与菌株交配型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葡萄种间杂交一代果实白腐病抗性遗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田间接种鉴定,研究了葡萄属种间8个杂交组合的亲本及其311株杂地果帝白腐病的抗性及其遗传。结果表明,后代群体的抗病性呈连续性分布,表现出多基因遗传的特征。在供试的中国葡萄资源中,毛葡萄,华东葡萄对果产白腐病具有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9.
超级杂交水稻种子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构建16S r DNA克隆文库的非培养方法,对超级杂交水稻品种"深两优5814"及"Y两优900"种子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研究。实验表明,"深两优5814"种子内生细菌含13个OUT,第一优势菌属为Pantoea,丰度为89.44%,第二优势菌和第三优势菌分别为Flavobacterium及Methylobacterium;"Y两优900"种子内生细菌含13个OUT,第一优势菌属为Pantoea,丰度为76.11%,第二优势菌和第三优势菌分别为Pseudomonas及Xanthomonas。由研究可见,泛菌属细菌为水稻种子中的优势菌群,同时,水稻种子基因型对其内生细菌的丰度及多样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3月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湄公河流域五国领导人赠送大米,鼓励杂交水稻要优先走进湄公河国家,随后农业部种子局召开会议研究杂交水稻种子走出去座谈会。据了解,政府将有条件地放开杂交水稻种子出口条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办企业,就地生产和销售。在目前国内杂交稻种供给结构性过剩已趋于常态化的背景下,且中国杂交稻种在种质资源和育种技术方面有显著优势,业内提出破解出口瓶颈的重要途径,即从出口种  相似文献   

11.
刘忠松 《中国油料》1994,16(3):1-5,10
甘蓝型油菜与芥菜型油菜杂交亲和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杂交亲和性的因素有杂交亲本、杂交组合方式和生态环境,芥菜型油菜作母本杂交亲和性高于甘蓝型油菜作母本的组合,昆明夏繁配组的甘芥杂交亲和经长沙春季配组显著提高。芥甘杂种一代形态发育特性和种子油中主要脂肪酸含量多介于双亲之间,株高,分枝数,花期,棕榈酸和花在酸含量有超亲优势。芥甘杂种一代自交结荚结实差,作母本与甘蓝型油菜回交结荚率约25%,与自由授粉相  相似文献   

12.
现代生物技术是培育高产水稻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的杂交水稻为粮食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0.13亿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51%,产量约占水稻总产的60%,我国亚种间杂交稻一般比品种间杂交稻具有20%以上的增产潜力。利用水稻业种杂交优势是现阶段战略重点,二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从长远而言,  相似文献   

13.
花生套龙骨瓣授粉杂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杂交采用以涂粉法为代表的常规技术,受精率低而不稳。根据花生花器构造和生物界杂交受精的共性规律,开封市农林科研所王一钧于1970年提出了“花生套友骨瓣授粉”杂交新技术,这项技术成熟适用,操作简便,比采用常规授粉技术平均杂交受精率提高27.3%-35.0%,效果稳定,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4.
花生野生资源品质分析及杂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供试34份花生野生资源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其中部份参试材料作了品质分析及杂交试验。结果表明,花生野生种对三大叶部病害抗性较强;高蛋白质材料较多,也有高油份材料;花生区组二倍体野生种正反交其花果率差异较大,杂种F1经染色体加倍后,地上部超杂各势明显,正反交邱代花粉中育率相差悬殊;花生不同区组远缘杂交授粉后施用激素的花针率比不施激素的高,施用赤霉毒比激动素效果好;适宜的赤霉素施用浓度为87.5ppm。  相似文献   

15.
测试了3种杂交稻谷的基本物理特性参数,并与常规稻谷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杂交稻谷的粒形、千粒重、硬度等都与常规稻谷有明显差异。测试结果及提供的基本物理特性参数可为杂交稻谷的加工、储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山东食品发酵》2009,(3):44-44
传统的植物培育方法,是依照植物自然杂交的方式,进行相同物种的人工杂交。比如,抗病小麦同高产小麦杂交,形成了一种具有双重特性的新的小麦品种。这种自然的基因交换既安全,又具有相当的可预见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宁夏中卫杂交马海毛原料品质的基础上,试制了精梳4910、4920和粗梳3914马海毛针织纱及羊毛衫新产品。试制结果表明:用宁夏中卫杂交马海毛试制的精、粗梳马海毛针织纱光泽明快,肤感舒适,弹性良好,条干膨松均匀。用针织纱织成的马海毛羊毛衫,绒面丰满、手感柔软、外型较挺、风格独特,受到专家们的好评。本研究填补了我国宁夏中卫杂交马海毛针织纱,针织服装的空白,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中国造纸》2005,24(3):10-10
美国Michigan大学林学系科技人员鉴定出一种优质阔叶木造纸用材。实验比较了用DN30杂交杨木(北美杨与钻天杨杂交)与颤杨生产化学热磨机械浆(CTMP)的适应性。无性繁殖系之一DN30杂交杨木的纤维性能优于颤杨纤维;DN30杂交杨木纤维磺化后柔韧性比颤杨纤维更好;磺化后杨木纤维通过磨浆机两段磨浆,颤杨平均纤维长度下降0.2mm,但是DN30杂交杨木纤维平均长度仅下降0.05mm;DN30杂交杨木CTMP手抄纸页的抗张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19.
云割82-114血缘SSR标记杂交真实性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1996/97、2002/03、2003/04等杂交季节的有性杂交利用,获得高产型野生种质云南西双版纳割手密(云割82-114)的优良后代F1、F2、F3.经2005年以SSR分子标记鉴定分析表明:云割82-114的杂交第一代F197-105,杂交第二代F203-71、03-78、03-80,杂交第三代F304-31、04-41、04-48是真杂交后代.为对云割82-114进行系统利用研究,创造"YN"系列高产型种质与亲本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建立快速鉴定食派陛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芯片技术,采用PCR方法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16SrRNA基因的DNA片段.序列进行BLAST比较并通过软件设计其特异性探针,采用基因芯片杂交技术鉴定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样品。结果:对所有样品进行基因芯片杂交技术处理并扫描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杂交结果呈阳性,其检测结果与传统方法鉴定结果一致。结论:应用基因芯片鉴定技术可快速、准确地鉴定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