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
铜冶炼炉烟气喷雾冷却控制系统是将铜冶炼炉排出的高温烟气用恒定压力的水和气的混合物通过喷嘴以雾状的形式喷入喷雾冷却器中,从而对高温烟气进行冷却处理的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借助PLC实现,通过WINCC进行组态画面的设计,能够有效地完成对出口烟气温度的监控和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2.
燃气锅炉排烟冷凝热回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少波  姚正华 《广西机械》2012,(11):125-126
通过对天然气烟气特性的分析以及对冷凝式锅炉热效率的分析和计算得出:将烟气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以下。对烟气进行余热回收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冷凝式换热器就是增设在天然气锅炉尾部的余热回收装置。该装置可以将排烟中大量的能量加以回收利用,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对冷凝式换热器进行了热力计算,得到了露点温度,常规段管长和冷凝段管长。实验结果表明:若将烟气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以下回收水蒸气释放的汽化潜热,可将锅炉效率提高10%以上,该方法目前已开始在工业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受到较高评价。  相似文献   

3.
压力信号互相关法在线测量高温烟速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1000℃以上的高温和含有飞灰等恶劣环境,使得锅炉炉膛内烟气流速的测量极其困难。采用能适应恶劣环境,且具有强抗干扰能力的互相关测量技术,研制了一套高温烟气流速测量装置。在高温烟气流动试验台架上进行流速测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装置能较精确地测量烟气流速,一次相关测量时间小于3秒,有可能开发成为用于炉内高温烟气流速测量的实用仪器。装置采用微差压传感器提取上下游烟气压力脉动信号,经数据采集卡将信号输入PC机,由PC机对采集的随机压力脉动信号进行互相关计算,求得高温烟气流经上下游传感器的渡越时间,从而计算出烟气流速。  相似文献   

4.
电厂等工业领域存在大量高温烟气,温度为100~150℃,有大量余热可回收利用。温差发电技术在中低温余热能量回收中有重要应用,但现有的温差发电装置通常将烟气引入装置内部进行换热发电,难以满足电厂等大空间烟气余热场景的工程应用需求。对此,设计研制了一款使用方式类似于低压省煤器,可放置于烟气内部的管式温差发电装置。搭建了大型烟道试验平台,研究烟气温度、烟气流速、冷却水流速对管式温差发电装置发电性能的影响规律。当进口烟气温度为150℃,烟气流速为1.8 m/s,冷却水温度为20℃,冷却水流速为1.15 m/s时,获得37.35 W的输出功率,并且转换效率达到1.95%。这一研究为温差发电装置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对推动温差发电技术走向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节能降耗,有效利用高温凝结水,降低脱盐水的用量,扬子石化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含气分装置)新增了凝结水密闭回收设备。该系统主要用来回收利用炼油厂凝结水系统各装置产生的蒸汽凝结水及装置内部催化、气分产生的凝结水与对空排放的蒸汽。对凝结水密闭回收系统设备和工艺进行了介绍,对密闭回收凝结水系统运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投用凝结水回收系统可节水节能,降低生产成本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传统木质包装热除害处理的热源通常是通过燃烧木头、柴油、煤气提供,木头、柴油、煤气成本约占热处理成本的80%,需要耗费大量资源。研究、设计、开发热能自动回收装置,将原来作为废气排放的窑炉300℃高温烟气加以利用,开发高温废气输送进行木质包装热处理装置系统,实现在热处理窑内通过散热器以湿空气为介质对窑内出境木质包装进行自动热处理,达到降低成本、节约能源、降低能耗、低碳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以重型湿式制动车桥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情况为研究对象,对湿式驱动桥式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在前后桥制动压力的分配策略、制动能回收控制策略、蓄电池快速充电和保护策略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以往一些常规回收装置的结构进行了对比,提出一种在装配难度、结构大小、维护难度、装置质量以及回收效率这几个方面都有明显改善的重型湿式制动车桥能量回收装置,在这个基础上对系统能量回收装置在回收能量的多少上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计算该系统可回收的制动能量证明了该回收控制策略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首钢贵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现有的60 t康斯迪电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及实际应用情况,重点说明了电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工艺流程、技术经济分析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温烟气调节蝶阀安装于烟气轮机入口之前,做为调节和控制再生器压力的调节阀门。该阀门的性能直接影响催化裂化装置的平稳运行。因此,对高温调节蝶阀的口径选择、执行  相似文献   

10.
《压力容器》2019,(9):42-46
针对海上油田透平烟气余热回收潜力巨大而实际回收率较低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热管蒸汽发生器和汽水混合加热器的透平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并在渤海某油田进行示范应用。结果表明,透平烟气温度由420℃降至240℃,系统热效率由32. 7%升至50. 8%,明显提高了能源利用率;节约标准煤8 061 t/a,减少CO_2排放量20 150 t/a,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加热回注水2. 49×10~6m~3/a,将回注水升温15℃,提高原油采收率0. 05%,经济效益可观。该系统的成功应用改变了常规的安装余热回收装置加热导热油模式对海上油田透平烟气余热的回收,提供了一种全新、高效的透平烟气余热回收方式。  相似文献   

11.
在汽车涂装自动生产线中,烘干设备是主要耗能生产设备之一,通过RTO(蓄热式废气氧化装置)烟气余热利用综合节能技术,对低温排放的烟气进行余热回收和利用,可以提高全厂的热效率,降低总体能耗,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为社会环境保护作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2.
《流体机械》2015,(12):77-82
对太阳能燃气热泵供暖系统及余热回收性能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系统的仿真模型,对套缸冷却系统和排烟余热回收器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套缸冷却水流量的变化规律、确定了排烟余热回收比(排烟余热中回收的热量占排烟余热总热量的比例)、热回收循环水流经套缸冷却器及排烟余热回收器后的温升情况,最后以沈阳地区某建筑为例,对系统余热回收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发动机转速每增加100r/min,所需的套缸冷却水流量增0.285~1.21g/s;排烟余热回收比为0.7时,系统可以获得最大的能源利用率(是指有效利用部分与总能源量的比值);热回收循环水流经套缸冷却器后温度上升2~5℃,在最佳的余热回收比下,热回收循环水流经排烟余热回收器后温度可提高2℃左右;运行时间超过2年时,余热回收型太阳能燃气热泵比非余热回收型太阳能燃气热泵更加经济。  相似文献   

13.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性,对其烟气余热利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实现炉内脱硫,烟气中三氧化硫的含量低,所以烟气的露点低,为烟气余热利用提供了条件。列举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的工程实例,为余热利用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工业中的大量低品质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和烟气酸露点腐蚀导致设备容易失效的工程问题,提出了一种复合中空热管传热元件,介绍了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对其内部传热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启动特性、等温性能和传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复合中空热管在外管壁温度30℃时,加热时间2 min之内就能正常快速启动工作;在自然空气对流冷却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等温特性;复合中空热管的传热系数随着冷却水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加;在加热蒸汽温度低于125℃的低温蒸汽加热条件下,当冷却水的雷诺数为6650时,复合中空热管的传热系数为1350W/(m2.℃)。试验研究结果为复合中空热管换热器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To overcome the fouling problem that is common in heat exchangers for waste heat recovery, a new type of fluidized heat exchanger was devised and tested. Fluidized bed heat exchangers are considered to be a good candidate for waste heat recovery flue gases due to their demonstrated ability to avoid fouling or to clean out deposition on heat transfer surfaces, but have a major drawback with significant pressure losses. These pressure drops typic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istributor plate, which is a key component in constructing any conventional fluidized bed system, limit the applicability of fluidized bed heat exchangers for use as an energy saving device. In a new design, however, dilute gassolid particulate is maintained without having a distributor plate. The main feature of this no-distributor-fluidized (NDF) heat exchanger is the self-cleaning action by ingested circulating particles at minimal additional pressure loss. In the present study, a multi riser NDF heat exchanger of 7,000 kcal/hr capacity was built to evaluate its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and fouling reduction characteristics. To experimentally simulate the fouled condition, fuel rich combustion gas with soot was introduced to the heat exchanger, then a cleaning test was performed by introducing glass bead particles (600μm) inside the gas passage of the heat exchanger unit. Through the present experimental study, the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due to fouling was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d and the cleaning role of particle circulation was identified. It wa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small amounts of circulating particles contribute not only to the fouling reduction on the gas side, but also to th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Experimental operation data for 50 hours including accelerated fouling are obtained to simulate the long-term behavior of the system.  相似文献   

16.
加强对锅炉系统烟气余热利用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在分析余热回收技术实现难点的基础上,对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回收方式、应用前景、经济效益和节能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等效焓降法是基于热力学的热功转换原理。本文用等效焓降的方法分析了热力系统加装烟气换热器的节能效果。论证了锅炉余热的热经济性效果,并以600MW机组为例,对凝结水返回系统不同位置的四种方案进行了比较。最后通过定量计算得出加装烟气余热换热器对热力系统节能的重要作用。对工程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船舶动力系统能量转换和利用过程中,实现烟气余热的最大效率回收是降低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的有效途径。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发电系统在船舶余热循环利用方面所具有的技术优势已引起全球船舶行业的高度关注,而如何将其与船舶动力系统有机集成并实现高效、稳定联合循环运行发电,正是当前制约该新型技术实船应用的瓶颈。概述了sCO2布雷顿循环发电的基本原理、典型技术特点及循环结构,分析了国内外研究机构针对sCO2发电系统在船舶余热循环利用方面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现阶段面向船舶主机余热发电工程化应用所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从而为推进sCO2布雷顿循环发电技术在船舶烟气余热回收利用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方案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