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太阳能建筑与生态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太阳能建筑和生态建筑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2.
基于地热能利用的生态建筑能源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日益深入,生态建筑将成为未来建筑业发展的主流形式。能源利用系统设计作为生态建筑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是生态建筑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必经之路。在分析了生态建筑由来及其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重点给出了几种基于地热能利用的生态建筑能源技术.内容包括直接利用形式中的覆土建筑、地下通风空调、地下储能及地下水采暖空调技术与间接利用形式中的地源热泵及地热发电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基于地热能的综合生态能源利用系统。最后对地热能在生态建筑中的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建筑设计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入手,从生态建筑设计的思路和设计要点两个方面论述了如何让建筑设计与生态环境实现融合。  相似文献   

4.
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亚民 《节能技术》2004,22(2):52-53
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使人们逐渐对生态问题加以重视,因而将生态思想引入建筑设计中,无疑为建筑设计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通过对德国巴特奥因豪森展览中心生态系统设计的简介。加以剖析、延伸,针对生态建筑设计现存的问题,侧重对建筑生态技术的研究,提出了若干原则及相应的设计对策。并试图通过这种方法,广泛指导生态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5.
生态建筑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生态平衡的重视在建筑领域的延伸,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水乳交融的相互依赖关系。所谓生态建筑,是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寻求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建筑环境,将建筑环境作为一个有机的、具有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来看待。生态建筑的内涵可归结为:节约能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在能源消耗上,生态建筑尽可能地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能源,而少消耗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用太阳能替代常规能源对于建筑节能和环保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  相似文献   

6.
生态建筑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生态平衡的重视在建筑领域的延伸,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水乳交融的相互依赖关系。所谓生态建筑,是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寻求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建筑环境,将建筑环境作为一个有机的、具有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来看待。生态建筑的内涵可归结为:节约能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7.
针对上海市生态建筑示范楼,介绍了太阳能供热水、空调、地板采暖、自然通风复合能量系统的设计及主要部件。同时根据已经获取的实验数据,分别针对夏季、过渡季、冬季分析了太阳能复合能量系统在典型工况下的运行特性。  相似文献   

8.
被动式生态建筑中庭的自然通风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华慧  朱琳 《节能》2010,29(4):56-60,77
分析中庭设计存在的问题,将被动式生态设计与中庭结合,归纳总结了寒冷气候区、温和气候区、干热气候区、湿热气候区等4种典型气候类型对中庭被动式生态自然通风设计的影响,提出有效的通风策略和中庭自然通风的季节性调控技术。另外,还提出自然通风控制技术和构造策略,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赋予中庭空间新的意义,为生态建筑中庭的自然通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风的目的是保证室内良好的空气品质,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自然通风形成的室内热环境有利于人体舒适性.太阳能烟囱管能强化房间的自然通风,可以有效地改善室内的空气品质和室内热环境,但尚未达到舒适的温度.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2006,(1)
获得二等奖的参赛设计作品是农村太阳能住房设计。参赛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作者:伍昭翰林宁指导老师:杨维菊设计思路: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类在生态建筑上可采用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广,然而并非所有的技术和手段都适合我国的国情,本设计立足我国农村目前的经济现状,力求做到“低技、高效,经济,  相似文献   

11.
对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生态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保护区域创建几个概念的内容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对如何做好当前提倡的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长江、罗纳河均为世界上的大型河流,在生态环境修复与管理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相互借鉴,分析了两个流域在污染、洪水、泥沙状况、植被覆盖等方面的生态环境现状,并对应用于两个流域内的生态修复理念研究予以对比,获取了已见成效的修复理念,指出多种修复措施的联合运用是必不可少的策略,将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上党盆地生态环境现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并且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4.
考虑生态受损地区受损程度确定对生态损害量化及修复方案制定具有的重要参考意义,针对堤防建设干扰区干扰机理与特点,从生态环境、生态景观、生态系统服务、生态恢复力4方面选取干扰区生态状况表征因子,构建以干扰作用下因子变化度为指标的生态受损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的模糊特性建立回归支持向量机(SVR)模型,评价黑龙江干流堤防建设干扰区生态受损情况,并采用模糊物元可拓方法验证其合理性。结果表明,位于漠河市、逊克县、抚远市的三个典型标段均为中度受损,生态环境和生态恢复力为主要受损要素,应优先获得生态补偿。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水利工程建设干扰区域的生态受损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杨军 《中外能源》2013,18(5):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的高度,“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环境保护到建设生态文明的转变,为国有企业一直肩负的责任增加了新的内涵,国有企业必须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力军、引领者和推动者.国有企业需要通过走生态文明科学发展之路,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诉求,否则将失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走生态文明科学发展之路,也是国有企业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法宝.国有企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企业生产始终,抓住契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提升国企形象的重要途径,将生态文明寓于企业文化之中,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17.
对拉西瓦工程建设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 ,从对区域自然体系生态完整性、土壤理化形状、植被、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及区域现有生态环境几方面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株洲市水系连通需求,首先从水系连通能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改善河湖水质、保障河流生态需水、保障城市供水安全、促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及其不利影响六个方面阐释了水系连通的利弊;其次综合分析了株洲市现状防洪排涝能力、水质达标情况、生态缺水量、城市供水安全和水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得出了株洲市有必要实施水系连通的结论,可为株洲市水系连通的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土石方调配是堆石坝施工中的关键环节,调配方案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成本、进度、质量和生态环境。针对土石方调配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结合绿色施工技术设计准则,利用德尔菲法获得调配过程中资源利用、环境负荷、施工综合管理三大准则层的一系列绿色施工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土石方调配绿色施工评价体系,进而确定了土石方调配方案的绿色施工等级,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从而为土石方调配方案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加强河湖水生态监控工作对促进我国河湖健康、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着眼于我国新时代历史方位下治水矛盾的战略转变,立足于"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新时代水利工作重心,分析了加强河湖水生态监控的必要性和高新技术在水生态监控工作中的适应性,结合沙颍河流域实际情况提出了新时代沙颍河流域水生态监控框架体系,明确了水生态监控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监控范围及对象、监控目标、实施方案、保障措施等,具体给出了水生态监控的工作流程,并详细阐述了其重点建设内容。研究结果有助于创新河湖水生态监控工作,为水资源管理一张图、一张网建设探索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