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纳米金属材料具有奇异的结构和特异的功能,与粗晶材料相比,其电学、热学、力学、磁学、光学等性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介绍了现有纳米金属材料的相关技术,对一些主要的制备工艺及存在的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结合纳米金属材料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展望了纳米金属材料研究开发与工业化应用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纳米加工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前沿,在尖端产品和现代化武器制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许多高精度扫描转镜、激光核聚变装置中的反射镜、人造卫星仪表轴承均由金属材料制成.本文采用冰盘抛光新技术,首次对不同金属材料试件(45钢、YG6等)进行了纳米抛光加工试验研究,给出了实际测量结果.通过分析与实验验证,得到了不同金属材料对纳米抛光精度带来不同影响的规律冰盘抛光加工参数不同时对金属材料纳米加工精度的影响规律.对冰盘抛光纳米加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材料的磨损起源于表面,金属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与表面结构密切相关。利用表面纳米化(Surface nanocrystallization)技术可以在金属材料的表面制备出一定厚度的纳米结构表层,从而大大提高金属的耐磨性。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报道,综述了表面纳米化在金属耐磨性方面的影响,讨论了表面纳米化方法与机理以及表面纳米化影响耐磨性的因素,简述了应用表面纳米化技术改善各种金属材料耐磨性的研究和实用成果,最后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纳米金属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翟秀静  张楠 《材料导报》1999,13(6):22-24
综合论述了纳米金属材料的发展,包括纳米金属颗粒和纳米金属结构材料。主要讨论了纳米金属材料的特性、制备方法和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表面纳米化是提高医用金属材料表面耐磨性能、力学性能的有效手段,并可改善医用金属材料的生物学性能。本文介绍了滑动摩擦处理(SFT)、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严重喷丸(SSP)三种常用医用金属材料表面纳米晶制备方法的原理和技术方法,并分别综述了上述三种表面纳米技术在医用金属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表面纳米化医用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变化,最后介绍了滑动摩擦处理(SFT)、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严重喷丸(SSP)三种表面纳米化技术目前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指出具有适宜纳米层深度、广泛的适应能力和较高的纳米化效率是表面纳米化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同时表面纳米化制备工艺参数以及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对纳米化行为的影响,以及表面纳米化医用金属材料物化性能和生物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及其微观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纳米金属材料计算机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金属材料在新材料研究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计算机模拟理论处理方法和计算能力的不断发展,使得纳米金属材料结构、性能及内在机制的计算机模拟研究将成为纳米材料研究领域最为基础、最为前沿的课题.综述了计算机模拟在纳米金属材料微观结构、性能及内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金属材料表面自纳米化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金属材料表面自纳米化技术的研究现状.表面机械加工自纳米化的原理是在一定的应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表面层产生剧烈的塑性变形,导致晶粒细化.晶粒的细化机理主要取决于金属材料的晶格结构和层错能;表面自纳米化能显著提高金属材料的综合性能.展望了表面自纳米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金属材料表面自纳米化技术的研究现状。表面机械加工自纳米化的原理是在一定的应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表面层产生剧烈的塑性变形,导致晶粒细化。晶粒的细化机理主要取决于金属材料的晶格结构和层错能;表面自纳米化能显著提高金属材料的综合性能。展望了表面自纳米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机械加工法实现金属材料表面自身纳米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德玛  马世宁 《材料导报》2006,20(11):92-95
综述了机械加工法实现金属材料表面自身纳米化的研究现状,分别从制备方法、纳米化层的形成机制、纳米化层的特点和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对表面自身纳米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简要评述了提高块体纳米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强度、弹性、延展性、应变强化、应变速率敏感性、蠕变、疲劳和摩擦磨损性能;总结了优化其综合力学性能的研究结果;分析了其变形机理,并探讨了纳米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金属材料表面自身纳米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采用表面自身纳米化技术时纯金属、低碳钢及其他合金进行表面改性已得到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相对于其他金属材料的表面改性技术,表面自身纳米化具有特定的技术优势.简要综述了金属材料表面自身纳米化技术的组织结构特征、组织演变机理、力学性能、元素扩散行为、腐蚀性能等.层错能的不同导致了不同表面纳米化形成机制,表面纳米晶的形成能有效改善原子的扩散行为,提高金属的硬度、强度、耐摩擦和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2.
去合金化制备纳米多孔金属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去合金化制备的孔隙尺寸小于100nm的纳米多孔金属材料,开拓了多孔金属材料一个新的应用领域.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通过不同的合金体系制备出不同的纳米多孔金属,分别介绍了纳米多孔金、铂、铜、钯、钛的制备工艺,并对孔洞形成的溶解-再沉积机制、体扩散机制、表面扩散机制、渗流机制及相分离模型进行了简述.对纳米多孔金的现有研究表明,纳米多孔金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高的比表面积以及高的屈服强度,目前应用研究包括作为热交换器、传感器及催化材料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具有纳米尺度的金属纳米粒子在物理、力学等性能方面迥异于块体金属材料,其中以纳米金属粒子的量子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在纳米光学、生物学、传感器、光谱仪及太阳能的收集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相关研究一直备受国内外科研人员的关注。在纳米金属粒子的量子等离子体共振效应中,人们以往的研究对象多为  相似文献   

14.
合成碳包覆纳米金属材料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碳包覆纳米金属材料具有奇特的电学、光学和磁学性质,是纳米科技方面一个非常活跃且众人关注的课题.总结了合成碳包覆纳米金属材料具有代表性的方法,如电孤放电法、化学气相沉积法、高温热解法、低温热解法、聚能法、爆轰法等.简要综述了其合成机理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纳米晶/微米晶复相金属材料的发展历程、微观组织设计、制备方法及其力学性能与变形机制。概述了现有材料体系和制备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指出开发新工艺和进一步优化纳米晶/微米晶复相金属材料的综合性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材料研究学报》1994,8(6):550-550
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科学──八五重点项目介绍ProcessingScienceforNanostructuredMetallicMaterials──IntroductionofSignificantItemsoftheEighthFive—Year—Plan$//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科学”立为八五重点基金项目.要求研究获得公斤级大体积金属纳米材料(包括金属基纳米材料)的方法;研究大体积纳米金属的微观结构特征,晶粒尺寸的标定和分布,原子间键合的特征;研究金属纳米材料形变与断裂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新材料产业》2005,(12):79-81
安泰科技取得日本纳米晶金属材料中国唯一专利许可授权 日前,安泰利技有限公司经过友好协商,与日立金属正式签署了关于购买纳米晶金属材料许可专利的协议。至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纳米材料对高氯酸铵热分解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纳米金属氧化物材料、纳米金属材料、纳米复合材料以及其他纳米材料对高氯酸铵的热分解催化作用,指出了纳米材料在对高氯酸铵热分解催化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纳米磁性金属电磁波吸收剂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茂祥  沈湘黔 《材料导报》2005,19(12):13-16
分析了纳米磁性金属系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机理,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包括单元磁性金属粉、多元磁性合金粉、陶瓷基核/壳结构纳米磁性金属颗粒膜、磁性金属薄膜及纤维等磁性金属电磁波吸收剂的研究现状,指出纳米磁性金属材料有望满足新型吸波材料"薄、轻、宽、强"的要求,并提出了今后纳米磁性金属吸收剂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随着微/纳米技术的发展,在微/纳尺度器件中金属材料的几何尺度或微观结构尺度从宏观尺度逐渐减小到微米、亚微米甚至纳米量级,其室温电阻率往往表现出明显的尺寸效应。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不同尺度金属材料电阻率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缺陷尺度以及几何尺度对金属材料电阻率的影响及相关的理论模型,探讨了材料内部微观结构尺度与几何尺度对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对微尺度金属材料电阻率及其服役可靠性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