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铁合金》1981,(1)
高炉二步法用贫锰矿可以生产质量达到部颁标准的各种牌号的碳素锰铁,也可以为转炉吹炼中碳锰铁提供需要的合格碳素锰铁水。高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先进,锰铁中含锰量可达78%以上,磷小于0.25%。二步法的总能耗与电炉生产大体相当,成本低于电炉碳素锰铁。二步法扩大了贫锰矿的使用范围,为使用贫锰矿冶炼优质锰铁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转炉双渣冶炼工艺的锰矿直接还原合金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转炉双渣冶炼条件下锰矿直接还原合金化过程中锰的收得率为目的,进行了热力学理论分析,开展了实验室渣钢平衡试验和中试试验,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基本结论;通过转炉工业化试验,验证了前期结论的可信性,同时得出在特定的双渣冶炼条件下,转炉锰矿直接还原过程中锰的收得率可稳定在35%~45%,具有经济上的优势,且对转炉冶炼效果有益,同时从总体上达到节能降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转炉锰矿直接合金化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锰矿直接合金化的优点、原理和影响因素;通过分析计算,着重阐述了锰矿代替部分铁矿石用于梅钢转炉冶炼的经济性、可行性及需要关注的问题;说明了锰烧结矿的特点并对梅钢使用锰矿的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我国具有丰富的贫锰矿资源,这些贫锰矿一般不能直接入炉冶炼优质的锰系铁合金,必须对它进行予处理。在铁合金厂一般采用烧结或富锰渣富集法。前者主要处理粉矿,而后者是为了提高锰的品位,降低磷的含量。无论是锰矿烧结或是冶炼成富锰渣,它们的冶金性能与原生锰矿有很大的差异,它直接影响冶炼效果,因而对它们的研究十分有必要。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我们的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5.
在100 t顶底复吹转炉上使用锰矿自还原压块进行直接合金化工业试验中,并对冶炼过程中钢水和炉渣进行取样分析。研究表明:在采用锰矿自还原压块进行转炉直接合金化时,金属锰的收得率平均为65.17%,但有较大波动;提高转炉终点[C],减少转炉渣量,降低炉渣氧化性可有效提高金属Mn的收得率;当按15 kg/t配入团块,转炉终点温度平均降低18℃,未对转炉的正常冶炼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不锈钢分公司转炉双联法冶炼工艺的生产实践情况,讨论了该工艺在主原料装入、造渣工艺、吹炼模式、锰矿直接合金化等方面的特点,并叙述了不锈钢分公司应用转炉双联法冶炼工艺所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依据锰矿直接还原热力学理论,并基于转炉冶炼的基本条件,建立锰收得率和经济效益预测模型。通过实验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分析提高锰收得率的途径和转炉常规冶炼条件下采用锰矿直接还原合金化工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葛金法 《江苏冶金》1990,18(5):48-50
高炉锰铁是炼钢所需用最为广泛的铁合金原料之一。由于我国使用的锰矿均为贫锰矿,在现有条件下,为了提高高炉冶炼锰铁的技术经济指标,节焦增产锰铁,除在原料,操作制度方面进行改进外,根据冶炼锰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莱芜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转炉双联炼钢法的生产实践情况,讨论了双联法在原料装入、造渣工艺、吹炼模式、锰矿使用等各方面的技术特点,对冶炼全过程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列举了该厂采用双联炼钢法的优缺点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炼铁》1984,(3)
1.高炉二步法用贫锰矿炼锰铁新工艺(三等奖) 由新余钢铁厂、钢铁研究总院和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研究成功的“高炉二步法用贫锰矿炼锰铁新工艺”,解决了高炉用贫锰矿直接炼高牌号锰铁的技术问题.高炉二步法生产优质锰铁,工艺稳定、可靠,锰铁含量达到78%,锰元素的回收率比电炉法冶炼提高8.9%.1979年至1983年,已用该工艺生产高牌号锰铁2.7万吨,除供国内使用  相似文献   

11.
转炉炼钢加锰矿提高终点锰含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锰矿还原的机理和转炉吹炼过程中加入锰矿的试验情况和效果,对影响终点残锰含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在转炉吹炼过程中加入锰矿来提高终点残锰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锰矿熔融还原的机理和转炉吹炼过程中加入锰矿的工业试验,在吹炼6 ~ 10 min期间内加入锰矿,有利于提高锰矿的还原率.对影响转炉吹炼终点锰含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转炉吹炼过程中加入锰矿提高终点锰含量的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3.
为打通转炉炼钢过程锰矿熔融还原技术路径,提高锰的收得率,对锰矿熔融还原过程和提高锰收得率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热力学探讨,并在某钢厂200 t转炉上开展了工业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效稳定的铁水“三脱”预处理技术是锰矿熔融还原技术成功的基本前提;通过理论计算,在炉渣中的(MnO)质量分数为5%~10%,终点[C]质量分数控制在0.13%~0.36%时,终点钢液[Mn]质量分数可控制在0.3%以上。工业试验主要通过采用双渣法冶炼操作,在确保前期铁水低磷的条件下尽可能控制少渣量、降低炉渣中氧化铁,从而实现加入锰矿后提高锰收得率;并在现有工艺控制条件下,锰矿加入10 kg·t?1以内时,工业试验可使锰矿还原过程锰收得率超过40%,平均为51.40%;为进一步提高锰收得率,建议严格将锰矿熔融还原渣料总量控制在40~60 kg·t?以内,石灰加入量控制在10~15 kg·t?1以内;研究结果为锰矿熔融还原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锰系铁合金的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志忠  李蒙姬 《铁合金》2005,36(2):42-47
对近年来我国锰系铁合金的产量、表观消耗量、进出口量及锰矿资源、进口量进行了汇总,并对锰系合金与锰矿的需求与走势进行了量化分析。还对我国生产的纯钢消耗数据给出了统计分析。此外,文章对我国锰矿进口对策浅述了作者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提高炉渣中MnO向钢中传递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诗凡  吴伟  马登  张曦东  王鹏 《钢铁》2017,52(8):35-42
 为了提高锰矿直接合金化锰的收得率,根据热力学分析结果确定了降低渣钢间锰分配比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提高温度和碳的活度是降低渣钢间锰分配比的必要条件。由此设计了感应炉试验方案,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精炼渣在配加还原剂的情况下锰矿直接合金化锰平均收得率为90.8%,碳化硅作为还原剂在配碳量为1.2~1.4时,锰分配比最低;高温、高碳质量分数可以有效降低渣钢间锰分配比,底吹强度、锰矿加入量等工艺参数对锰矿直接合金化的效果有影响,应控制工艺避免锰矿石和还原剂的加入对钢中磷、硫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锰矿合金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锰矿的性质及还原机理,提出了少渣炼钢、高拉碳补吹、外加还原剂、配加锰矿等顶吹转炉内锰矿直接合金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文永才  王俭 《钢铁钒钛》1997,18(2):7-10,25
利用热力学参数状态图,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分析了转炉炼钢过程中用锰矿实现钢的直接合金化的热力学可能性,讨论了渣中(FeO),渣量对直接合金化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低硅高锰钢生产过程中硅含量超标的原因。对转炉工序采取了弱沸腾出钢,严格控制下渣量等技术措施,有效控制了转炉工序的增硅;通过选择合理的精炼工艺并进行工艺优化,实现精炼工序增硅量的最小化,从而实现低硅高锰钢硅含量的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19.
锰矿石熔融还原技术在济钢25t转炉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不同用量的锰矿石对转炉产生的冶金效果。提出在转炉冶炼过程中使用锰矿石能提高冶炼终点钢液中的锰含量 ,降低钢水氧化性 ,节省脱氧合金的用量 ,降低炼钢成本。以吨钢加入锰矿石 10 kg计 ,年综合经济效益可达 2 0 0万元。  相似文献   

20.
侯兴  熊冬保 《中国锰业》2004,22(1):46-48
使用进口锰矿已成为新钢公司提高精料水平和产品质量、优化炉料结构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生产实践表明:合理使用国外锰矿资源是一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