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卜平 《安装》2014,(4):61-64
冬季,外墙内保温板与墙体的结合面容易发生冷凝,从而产生结露甚至发霉现象.本文以上海地区既有建筑的内保温改造墙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辐射供暖房间外墙的一维动态传热数学模型,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冬季外墙内保温板与墙体的结合面的温度分布规律,并通过MATLAB软件模拟分析了不同室内空气状态、室外极端条件下保温层厚度对结合面结露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合面的温度随着保温层厚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室内温度的增加而升高;室内相对湿度越大,结露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不同毛细管网安装方式下楼板传热对户式辐射空调系统供冷能力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对有效散热量、散热损失和散热损失比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毛细管网抹灰安装方式,当保温层铺设于抹灰层上或铺设于上层房间地板层下时,随着保温层厚度的增加,散热损失比例从33%降至18%;散热初期将保温层置于上层房间地板层下产生的散热损失较大,需要的水温更低,存在结露风险,且不适合采用间歇运行控制策略;对于毛细管网石膏板吊顶安装方式,保温层对其散热损失比例影响较小,散热损失比例在6%~7%,且散热损失基本保持恒定,是目前降低散热损失较好的施工方式,且适合采用间歇运行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大连地区常见保温墙体结露与冷凝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计算出的墙体内表面温度与露点温度进行比较,验证墙体内表面是否结露,通过计算出墙体内部各材料层温度,求出墙体内部各材料层的饱和水蒸汽分压力,再将饱和水蒸气分压力与计算出的各材料层实际水蒸气分压力进行比较,验证墙体内部是否出现冷凝。最终给出大连地区常见保温墙体不发生结露与冷凝现象的最小保温层厚度。  相似文献   

4.
石俊龙  张宝刚  郭阳  王红梅 《制冷》2012,31(3):7-12
探究了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较常规空调系统在风管得热、温升及保温的差异。叙述了由于送风温度的降低导致低温风管的得热、温升及保温的变化,并通过计算得出低温送风风管得热、温升及保温厚度,将其结果与常规空调系统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分析表明,在相同的保温厚度下,低温送风系统的风管温升大于常规系统,且这样的温升将会对较低的送风温度带来大的波动。增加保温厚度会减少两者的温升比。而低温送风系统的风管得热与常规系统近似相等。常规空调系统的风管保温层厚度不能满足低温送风风管表面不结露的要求。设计中应综合确定保温层厚度的3个依据来增加保温层厚度。  相似文献   

5.
考虑尽量保留各种居住房间类型并减少同类型房间数,利用负荷计算商业软件,分析了夏热冬冷地区建筑不同围护结构对地板采暖系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夏热冬冷地区,围护结构保温效果提升,在初期将导致围护结构耗热量显著降低,但随着保温层厚度增加,耗热量变化趋向平缓,节能收益降低;门窗气密性能提升可以显著降低冷风渗入耗热量;节能型建筑围护结构下,地板采暖房间的末端配置基本不变,但热源配置可减小50%以上,热源规模和初投资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针对辐射板空调系统用于高热、高湿地区夏季供冷时辐射板表面结露的问题,提出基于热、湿负荷分开处理的液体除湿辐射空调系统;该系统采用LiCl溶液作为除湿剂,除湿干空气承担空调房间的湿负荷;对除湿后的干空气直接蒸发冷却,使空调回水降温,负担空调房间的热负荷;该系统具有辐射空调节能、舒适的优点,避免了表面结露的问题,同时不需要另外添加冷水机组,节约系统初投资,此外还考虑了能量回收和太阳能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工程出现的地板供冷系统结露问题,通过对结露和非结露房间的运行参数作了测试分析,找出了结露的原因;寻找出一种防止系统结露的有效方法,提出了地板供冷系统设计与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为系统运行与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调湿建材应用于辐射供冷房间的可行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分析辐射供冷形式入手,指出目前影响辐射供冷推广的关键因素: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和结露.讨论了调湿建材的调湿原理,分析了调湿建材应用于辐射供冷房间调节室内湿度以保证供冷系统正常使用的可能性.提出了在设计时应注意的湿平衡曲线、配合装修、配合置换通风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蒸汽管线保温层使用是石化生产安全及效益的关键环节。使用散热损失综合计算方法,可同时计算管线支、吊架及阀门法兰等附件的散热量,真实反映管线整体表面散热损失,明确管线各部分散热比重。为管线保温层改造,提供厚度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天花板嵌入式空调器工作的房间,建立了空气流动的三维紊流数学模型,对不同送风参数下的流场和温度场做了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送风参数对空调房间的气流流动与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又搭建试验台,对不同送风参数下空调房间的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行试验研究.用小尺度实体模型试验的方法,首次把PIV新技术运用到空调房间流场的测量上.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建立的数字模型的正确性,也验证了PIV技术可以运用到大空间的流场测量上.最后利用气流理论对嵌入式空调器不同送风参数下的房间温度场和流场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