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为了工业缝纫机针杆机构采用气浮润滑技术实现运动机构的支承,文中对气浮针杆轴承节流器以及其上支承和下支承结构进行设计,并对其承载力进行了计算;为了实现对气浮针杆轴承性能进行测试,对其实验测试平台进行了具体设计,以能够实现上下、左右、前后位置调整,并对气浮针杆轴承验测试平台的实验方案进行了相关设计。对气浮针杆轴承进行相关实验测试达到良好效果,表明所设计装置整体结构紧凑、总体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气浮针杆的小孔节流型轴承的支承性能进行研究,文章在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有限差分法对控制方程进行数值有限差分的推导,利用MATLAB对针杆在低速和高速的情况下的压力分布进行了数值求解。结果表明:气浮轴承能够较好地实现工业缝纫机的低速和高速情况下的气浮支承;双排节流小孔的压力分布承载效果比单排节流小孔好;随着气浮针杆运动速度的变化双排节流小孔的气浮轴承的稳定性较好。对进一步深入对工业缝纫机针杆的气浮支承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郭惠昕  张干清 《纺织学报》2019,40(1):142-146
为提高刺绣机针杆机构的运动精度及其稳健性,采用Sobol'方法对该机构的运动精度进行全局灵敏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针杆机构进行优化设计。首先,同时考虑杆长的制造误差和运动副间隙对针杆位移的影响,建立了针杆机构运动精度的数序模型。然后,采用Sobol'方法求出该模型中14个随机变量的总灵敏度,并根据灵敏度的排序确定出4个重要因素和1个关键因素,其中连杆长度是关键因素。通过减少关键因素的制造误差,进一步优化针杆机构的运动精度。结果表明,优化后针杆机构位移误差的均方差明显降低,运动精度的稳健性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4.
各类舌针的使用表明,它的耐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针杆和针踵的结构。最近,为提高它的耐用性,主要从两方面对织针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一是降低针踵的刚性,二是改变针杆的结构,以吸收针踵与三角冲击时产生的应力波和降低织针质量。本文所介绍的装置,是为了研究针踵与  相似文献   

5.
《广西轻工业》2019,(11):65-66
当下行业内,卷烟工厂通过条烟输送高架实现了包装机与封箱机的柔性联接。但两者间传统的联接装置易产生磨损故障,链接装置皮带使用周期短。本文通过对两者间的联接进行研究,设计新型的联接装置,解决原联接装置皮带易损、传动轴易磨损断裂的问题,提高设备的有效作业率。  相似文献   

6.
压电微位移驱动器在精密微位移应用场合具有许多优点,但它的输出位移较小。为了放大它的输出位移,研究人员提出各种不同种类的放大机构,放大倍数是衡量放大机构性能的主要指标。文章主要介绍了常用的杠杆式柔性铰链机构Scott-Russell机构和桥式柔性铰链机构三种放大机构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电脑刺绣机针杆机构质心轨迹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以电脑刺绣机针杆机构为研究对象 ,推导了针杆机构质心位置矢量方程 ,在针杆机构位移分析的基础上 ,研究了针杆机构质心轨迹线图 ,求出了质心速度、加速度和惯性力大小 ,为改进针杆机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搭载装置是集材拖拉机重要工作装置之一,本文对搭载装置进行了整体结构设计,根据单次集材载重需求,确定了搭载装置总体长×宽×高=1650×600×120mm,并使用Solid works软件对搭载装置的总体结构进行了三维模型的建立,利用Adams和ANSYS软件分别对其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和有限元分析,得出搭载装置运动规律曲线、等效应力云图和总体位移云图,结果表明该搭载装置不仅满足使用功能,还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将T-30的旋转超声电机作为显微镜物镜的精密调焦装置的驱动元件。此外,还对显微镜的精密调焦装置的相关工作机理以及机械结构组成做了简要分析,同时还设计制作了调焦装置的相关零件,并对其做了必要的有限元分析,得出了调焦装置应该具备的理论分辨率。当然,也对调焦装置做了必要的模拟实验,从而获知了基于驱动电压信号频率的调焦分辨率变化曲线和显微镜运动位移的T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利用CAXA软件绘制晶振磨削机构简图,并使用ANSYS分析软件对现有设备的磨削机构进行ANSYS分析,对相等磨削接触力的情况下不同的磨削角度产生的最大应力做比较,在机构的运动传递中引入阻尼元件,实现刚性到柔性的转化。分析结果表明,磨削角度的改进和阻尼元件的引入,减少了石英音叉的磨削硬性冲击,减少断片率,也简化了进给调速的控制。图10表1参9  相似文献   

11.
为了优化编烟机结构,提高编烟效率,对编烟机的钩针结构、行走方式、针距及铺烟方式进行了改进,并对比分析了编烟机主要机构设计对编烟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摆动钩针、间歇行走、3 cm针距的设计,其编烟机性能较好;采用定位侧铺的铺烟方式编烟效果较好,编烟机编烟与手工编烟的烤后烟叶质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产双针筒电脑袜机机械设计的不完善,缺乏对关键机构的理论分析,着重对双针筒电脑袜机成圈机件进行动力学分析。利用SolidWorks功能强大的三维机械结构设计、产品造型和设计优化功能,创建了成圈机件的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将成圈机件实体模型导入ANSYS/LS-DYNA系统,实现了导针片、织针与三角的计算机运动仿真,研究了成圈机件接触碰撞时运动位移、速度、加速度及受力情况,进行了织针与三角的设计优化;并通过高速摄影和图像的数据处理,验证ANSYS/LS-DYNA研究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织针最大加速度为6.7×107 m/s2,印证了双针筒电脑袜机高速运动的平稳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70 mm厚预制体正交叠层机织碳布缝合装置在缝合碳布过程中易出现超长缝合针压杆失稳问题,在对缝合针进行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增大其失稳临界力的改进机构。该机构由抱针凸轮、抱针杆及抱针块等组成,设计的理论依据是通过抱针块增加缝合针中段约束点,减小缝合针悬臂长度,同时利用抱针凸轮控制抱针块在缝合针刺入叠层碳布后的位置,确保抱针块始终处于使缝合针失稳临界力最大时的位置。抱针凸轮轮廓曲线根据抱针块位置变化轨迹由MatLab生成并优化,抱针块相对于缝合针的位置变化轨迹依据欧拉公式确定。为验证改进后的单针插刺机构原理可行性,进行了正交叠层机织碳布插刺实验,结果表明其原理可行,工作可靠。  相似文献   

14.
基于轮廓提取的缝纫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解决服装行业工人短缺与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提高服装行业全自动化、无人化生产技术,对近年来工业协作型缝纫机器人研究中的2大核心技术(机器视觉轮廓提取算法与工业机器人运动轨迹优化)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了机器视觉轮廓提取中的几种算法和机器人运动轨迹的优化方法,分析了各轮廓提取算法的优缺点与其在服装行业中的实际应用、机器人各运动轨迹优化算法的精度与其对缝纫时的影响。指出基于轮廓提取的工业协作型缝纫机器人在服装生产、面料与缝纫头缝合时如何保护面料的平展性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并对基于轮廓提取的工业协作型缝纫机器人在实现服装行业全自动化、无人化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林建龙  傅程  门桂香 《纺织学报》2007,28(7):109-111
电脑刺绣机针杆机构和挑线机构是形成刺绣线迹的主要机构,这2个机构均固定在电脑刺绣机横梁之上,因此横梁振动情况对形成高质量的刺绣线迹是十分重要的。以2头电脑刺绣机横梁为研究对象,分上轴、下轴、上下轴、整机4种运转工况,实验测试了电脑刺绣机横梁垂直和水平弯曲振动,求出了横梁弯曲振动的固有频率,得出了横梁弯曲振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幅值,提出了改进电脑刺绣机横梁结构设计的具体途径,所得结论可用于电脑刺绣机横梁的改进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减少碳纤维层叠布缝纫过程中的断线问题,改进了用于碳纤维层叠布缝制的缝纫机。改进的理论依据是执行构件叉与圆周期性地挑动缝纫线使缝纫线放松,配合缝纫针完成缝纫工作,减少缝纫线在缝纫时的切应力,减少缝纫过程中断线,保持缝纫的连贯性。基于 Pro/Enhineer 软件对改进机构进行三维建模、装配,参数化设计了改进机构中的齿轮、凸轮、拨线叉、拨线杆等关键构件,利用其机构模块对改进机构中的执行构件拨线叉与拨线杆进行位移、速度、加速度分析。结果表明,改进机构运行平稳,满足预期设计要求。改进后机构可降低断线率,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吴晓光  张弛  朱里  张成俊  付军 《纺织学报》2014,35(10):129-0
为了解决传统织针机械编织效率过低,能耗较高的问题,基于提花圆机技术,提出新的磁悬浮式驱动织针原理,通过对磁悬浮驱动织针运动轨迹的分析及仿真,得出织针运动的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度曲线,并通过对系统建模,得到电磁、永磁织针之间的作用力关系。设计并完善驱动装置,基于实际E24针织提花机研究对象,验证磁悬浮驱动织针装置的编织效果。实验证明:基于新型磁悬浮方式织针编织,编织效率比传统方式提高近17%左右,同时编织工艺和轨迹得到优化。关键词: 磁悬浮式驱动织针;选针关键技术;编织机构;以电代机;试验模型  相似文献   

18.
缝纫针是缝纫机上的一个小部件,但它对缝纫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最终影响缝纫外观。从缝纫强力和线迹弹伸性两方面论述了缝纫针的使用时间对缝制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电脑刺绣机针杆机构位置精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建龙  罗智文  张力 《纺织学报》2010,31(7):131-134
电脑刺绣机普遍采用平面六杆滑块机构作为其针杆机构,利用复数矢量法建立了针杆机构位置精度分析的数学模型,并对针杆机构的针杆刺绣精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得出计算针杆刺绣误差的解析式,编写了MatLab计算程序并对某厂生产的GY902A电脑刺绣机针杆刺绣误差进行了实例计算,找到了电脑刺绣机的针杆刺绣误差随曲柄转角变化的规律,对于电脑刺绣机针杆机构运动学设计和提高刺绣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