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花港组、平湖组普遍发育异常高压,高压地层中油气显示活跃。在声波时差测井、地球化学及分析测试等资料的基础之上,运用Eaton法计算单井地层压力,建立单井压力剖面,并在实测压力的约束下,明确研究区地层压力的纵、横向分布特征。分析认为,异常压力在纵向上主要起始于花港组下段,并且异常高压段呈“阶梯式”增大;横向上从中央反转构造带南部向中部,异常高压顶界面有变深趋势。接着,利用PetroMod软件模拟地层剩余压力演化,认为距今13~9 Ma和4~0 Ma是地层压力大幅度增大的关键时期。最后,结合油气充注历史的研究,确定出油气大规模充注和地层压力的大幅度增加在时间上具有很好的吻合性,并最终建立起研究区异常高压演化与油气成藏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2.
东海西湖凹陷流体动力场与油气成藏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芬  叶加仁 《天然气工业》2003,23(Z1):16-19
为深入认识东海西湖凹陷油气成藏规律,优化选择勘探目标,加快油气勘探与开发进程,文章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钻井试油、地球物理及化验测试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静态精细描述与动态刻划相结合的技术,系统研究了东海西湖凹陷的温度场、压力场及势能场特征,并初步探讨了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与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凹陷内各区带地温梯度相对较高,有利于烃源岩中有机质的成熟与烃类生成;凹陷泥岩欠压实段主要出现在平湖组,这些层段有利于油气的封闭;洼陷为主要供流区,斜坡带为泄流场所,保俶斜坡内的平湖构造带和浙东中央背斜带南部的苏堤构造带均是十分有利的油气运移指向区.这些认识与目前凹陷的油气勘探与开发成果相吻合,并将对研究区的油气勘探与开发决策及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超压异常对东濮凹陷深层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8,自引:7,他引:21  
东濮凹陷层超压异常十分突出,局部地区达到超高压。超压异常的形成与不均衡压实、水热增压、烃类的生成及存在较好的封闭层有关。超压异常控制了深层油气聚类,表现在对油气藏有较好的封盖作用,促进异常高孔隙的产生与保存。同时超压异常造成幕式排烃与晚期成藏特征,对深层生烃的抑制作用增加了深层资源基础。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建立了东濮凹陷深层超压流体封存箱控制的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4.
东海西湖凹陷古新统油气成藏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油气成藏条件角度,充分运用西湖凹陷地震、油气源对比、生烃强度和TTI科技攻关新成果以及油气化探、相邻凹陷钻井揭示的古新统油气地质资料等,对西湖凹陷尚未钻井揭露的古新统成减组合,进行了较全面油气地质条件分析.并认为该组合在保 斜坡带某些有利区块有着较好的油气成藏前景。  相似文献   

5.
西湖凹陷油气运聚成藏的水文地质论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论述西湖凹陷沉积演化,生烃岩、生烃凹陷和油气生成期的基础上,对油气运移的时间、过程和动力进行了界定,论证了生烃岩在压实固结过程中释放的压实水和粘土矿物转化释水在油气初次运移中的贡献,进行了排烃量的估算,论述了渗透层中重力水的流动态势和油气二次运移的时间和指向,并从地质、水文地质、地球化学三个方面综合评价了西部斜坡,中央长垣和东部断阶利于油气运聚成藏的条件和地段。  相似文献   

6.
异常高压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异常压力的形成与水热增压、成岩过程中黏土矿物的脱水、构造变动的压缩力、烃类和非烃类气体的大量生成、自生矿物的形成等作用有关。异常高压可促进有机质向油气转化 ,它是油气运移的动力 ,控制油气运移方向、距离。异常高压可改善储层的储集空间和性能 ,还可对油气起封盖作用 ,从而有利于油气藏的保存 ,但在一定条件下也破坏油气藏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综合应用地质、地震、地球化学及井筒岩电等资料,运用成藏动力学等手段,对文昌A凹陷恩平组异常高压的分布、成因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凹陷中心恩平组普遍发育异常高压,超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早渐新世泥岩快速沉降形成的欠压实作用及后期的生烃作用;恩平组高压幕式排烃、运移形成珠海组、珠江组2套有利的成藏组合,其中珠海组二、三段是处于正常压力带—压力过渡带的低孔低渗成藏组合,珠江组是处于正常压力带的成油组合,这2套成藏组合具有不同的运移特征及成藏期次,形成了"凹中深层聚气、斜坡聚油气及隆起聚油"的油气分布格局。根据上述新认识提出了2种成藏模式,即陡坡带垂向运聚模式和缓坡带垂向+侧向运聚模式,认为凹陷北部缓坡带和珠三南断裂下降盘是下步勘探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基于地震资料识别的反转构造特征,利用流体包裹体和盆地模拟手段,结合天然气气样的碳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综合研究了构造反转对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中央背斜带经历了3期构造反转运动,分别发生在始新世末、渐新世末和中新统末,形成一系列如“花状”型、“Y”字型、“人”字型和“火”字型等典型反转构造样式,且在逆断层上盘发育不同规模的挤压背斜。第1期构造反转对油气成藏影响甚微,第2、3期构造反转为后期油气运聚提供了背斜或断背斜圈闭。另外,第3期构造反转还为第2期原油运聚成藏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动力,且对第3期油气充注成藏则起到较好的封堵遮挡作用。研究对东海盆地下一步油气勘探目标的优选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丽娜  王丽顺 《海洋石油》2007,27(1):19-24,75
西湖凹陷受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经历了断陷、坳陷和区域沉降三个演化阶段。保俶斜坡是西湖凹陷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在区域构造作用背景下,不同的演化阶段发育了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以NE~NEE向和NW向为主的两组断裂。这些断裂平面上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南北分段性;垂向上具有分层性。断层成为油气运移的通道,使油气沿断层作垂向运移或横穿断层作侧向运移,也成为阻止油气运移的屏障。保俶斜坡内局部构造类型主要与断裂有关,断裂构造的性质决定了圈闭类型;断裂作用的阶段性控制着油气藏的垂向叠置关系,断裂作用的构造迁移控制着油气藏的平面分布。斜坡内已发现了平湖、宝云亭、武云亭油气田和孔雀亭含油气构造。  相似文献   

10.
莱州湾凹陷西走滑带构造演化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受古近纪莱州湾凹陷大规模断陷、郯庐断裂右旋走滑和垦东凸起大规模隆升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莱州湾西走滑带呈现出复杂的构造特征,对油气的运移、聚集及保存都产生重要影响。莱州湾凹陷古近纪早期断陷活动和郯庐右旋走滑共同作用下产生一系列大型伸展断层和走滑调节断层,这为圈闭的形成和油气运移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受垦东凸起古近纪末期大规模隆升的影响,莱州湾西走滑带也发生大规模南北向翘倾,这使得区带内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容易遭受破坏。  相似文献   

11.
从龙井运动对地层成岩演化的影响,探讨了东海西湖凹陷YQ构造花港组储层成岩环境酸碱性条件变化下溶蚀作用、胶结作用以及自生黏土矿物的转化。从流体势角度分析了YQ构造胶结强于溶蚀的成岩现状,从颗粒接触关系揭示了压实作用主导了花港组深层储层物性,认为龙井运动前酸性溶蚀不足造成次生孔隙较少,而石英次生加大较少造成抗压实能力较弱,龙井运动之后碱性胶结作用较强致使储层孔渗性进一步变差。  相似文献   

12.
江陵凹陷盐构造及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含盐盆地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盐构造与油气藏存在密切关系,江陵凹陷盐构造非常发育,对油气聚集具有重要的影响:①盐构造及其伴生构造是油气聚集的有利空间场所;②盐构造形成可改变流体动力系统并为油气运移、聚集提供网络通道。  相似文献   

13.
随着勘探程度的深入,西湖凹陷西斜坡全面进入了岩性圈闭勘探阶段,西斜坡主要勘探层系始新统经历了强烈的断陷-断拗转换期,断层相关的断层-岩性圈闭为主要的岩性圈闭类型,为了寻找规模岩性油气藏富集区,需要认识到断层-岩性圈闭的形成条件。此文通过针对断层-岩性圈闭的构造沉积演化及控砂模式研究,认为斜坡带西高东低的地貌背景造成物源自西向东推进,形成的潮坪-潮控三角洲共生的沉积环境下发育的 三角洲分支河道、潮坪砂和潮道等多种类型的砂体,在断裂和地貌的控制下形成顺向主断裂下降盘陡坡砂岩上倾尖灭-断层侧翼封堵圈闭、多级顺向断层下降盘断层上倾封堵-砂岩侧翼尖灭圈闭、反向断层下降盘砂岩上倾尖灭-断层侧翼封堵圈闭、反向断层上升盘断层上倾封堵-砂岩侧翼尖灭圈闭四种类型的断层-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14.
西湖凹陷平湖斜坡带非构造油气藏勘探潜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湖斜坡带一直是西湖凹陷近年来勘探的主要区域,该区成藏条件有利,但断层发育,发现的均为小型断块油气田,从而认为该带单个油气藏规模小,勘探潜力有限,制约了该区的深化勘探。立足于研究区地质特点,以非构造圈闭为着眼点,通过地震、沉积等综合地质分析,前瞻性的预测并探讨了研究区可能存在的几类非构造油气藏类型,认为该区大断层下降盘控制形成的大型扇三角洲构造—岩性圈闭、古潜山之上的滩坝等岩性圈闭以及潮间带岩性上倾尖灭圈闭等,是未来平湖斜坡带非构造油气藏勘探的有利类型,有望通过非构造圈闭的勘探发现大中型油气田,提升了该带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5.
西湖凹陷W构造的主要目的层花港组砂体横向变化快,埋藏深,属于低孔低渗储层。通过对构造区内已钻井的岩石物理分析确定:低纵横波速度比可以指示砂岩储层;低纵横波速度比、高泊松阻尼因子可以指示高含气储层。通过构造区已钻井测井数据的AVO正反演研究可知:纵横波速度比、泊松阻尼因子双参数分析可以有效区分低孔低渗储层和特低孔低渗储层;且子波频率越高,准确度越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西湖凹陷保俶斜坡历年来不同工区的化探资料,重新进行连片研究。本文主要探讨了整个化探研究方法,并将整个保俶斜坡地区作为一个地球化学背景场进行资料处理,以此了解地球化学异常在斜坡上的分布情况。建立了化探异常模式,分析了化探异常的分布特征,为今后的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保俶斜坡北部迎翠轩地区古新统将成为深层勘探新领域,由于目前尚无直接的钻井资料,从地震资料出发,从构造控相角度并结合“再沉积化石群落”资料推测了该地区古新统沉积环境和三个主要相区:(1)凸起前缘冲积扇裙;(2)下切谷相区;(3)滨外浅滩相区;在此基础上既探讨了古新统成藏组合中烃源岩,成熟窗口以及有利圈闭;也提出两点不利因素,即高位断阶不利于油气藏封堵和古新统成藏组合的断裂活动期与成藏期之间的配置问题。综合有利和不利因素,探讨了古新统勘探新领域的成藏条件及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8.
保俶斜坡属西湖凹陷新生代沉积的大型缓坡带,具有复杂的、独特的沉积和构造格局。本文着重论述保俶斜坡下第三系(目的层段)的地质条件,对含油气性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已钻探区(平中、平北)为有利的油气富集区,并预测未钻探区(平南、海礁湾、迎翠轩)为潜在的含油气远景区。  相似文献   

19.
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东营凹陷形成多期不整合面。其中新生界与中古生界不整合广泛分布于凹陷之中,其上覆地层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多为削超样式。不整合结构层中的风化粘土层,经过成岩压实作用,极易固结,形成非渗透层,具有很好的封堵效应。由于风化淋滤作用,不整合面下的风化砂砾岩、碳酸盐岩等的渗透性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成为输导油气甚至储集油气的有利场所。油气在不整合中运移主要通过2种方式:不整合结构层侧向输导和不整合“天窗”式垂向输导。受不整合削超或平超式、砂/泥型或泥/砂型等多种岩性组合的控制,东营凹陷南斜坡多发育地层超覆、不整合削截油藏。  相似文献   

20.
歧口凹陷斜坡区油气运聚特征及岩性油气藏分布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黄骅坳陷歧口凹陷勘探现状的分析,明确了该凹陷斜坡区地层岩性油气藏是下一步攻关的主要对象。根据斜坡的位置、形成特点和展布特征,将歧口凹陷斜坡进一步划分为盆缘断控陡坡、坡折型缓坡、断阶型缓坡和凹陷中断裂斜坡。在歧口凹陷成藏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对所划分的4类斜坡的特点展开控砂模式、疏导体系及烃源岩演化程度等的分析,分别总结了4类斜坡区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分布模式,并结合勘探实践进行了验证,指出了歧口凹陷斜坡区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