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黄河安危,事关大局。做好黄河防汛工作,对于保障黄淮海大平原亿万人民的安全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全面开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黄河下游是高出地面的“悬河”,洪水全靠两岸大堤约束,洪水危害十分剧烈。建国以后,  相似文献   

2.
知识窗     
《山西水利》2011,27(8):14-14
"悬河"的含义是什么? 黄河上著名的"悬河"是指哪一段?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叫"悬河",又称"地上河"。"悬河"形成的原因是:流域来沙量很大的河流,在河谷开阔、比降平缓的河段,泥沙大量堆积,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防止水害,两岸大堤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  相似文献   

3.
《人民黄河》编辑部:您们好!贵刊2 0 0 4年第5期发表的张仁教授的文章《对于黄河下游治理方略的几点建议》读后很表同意。有以下补充意见:关于文中“二级悬河是黄河下游防洪心腹之患”。泥沙淤河槽,不淤河滩,河槽高出河滩,如生产堤决口,洪水进河滩,形成斜河、横河,在大堤前低地行洪,危及大堤。关于文中“要消除二级悬河必须废除生产堤”。使黄河洪水淤滩刷槽或平衡淤积,还可用机械扰动河槽,帮助冲刷河槽。关于文中“废除生产堤首先要搞好滩区安全建设”。居民永久性住房应在大堤之外,要修好撤退道路。在大堤内的永久性住房,要修好躲洪水高台…  相似文献   

4.
黄河流出河南省孟津县,进入辽阔的华北大平原(亦称黄、淮、海平原)。由于河水携带大量泥沙,河床不断淤积抬高,使黄河下游形成高出两岸数米甚至十几米的“悬河”。这是远在史前黄河即泛滥游荡于华北平原、波及范围达  相似文献   

5.
庾晋  白杉 《水利天地》2003,(9):33-33
泥沙淤积抬高“地上悬河”黄河是世界上最复杂难治的河流。全球所有河流存在的问题在黄河上都能够寻到踪迹,而黄河的泥沙、悬河、断流以及生态问题均可堪称世界之最。黄河流经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高原,每年挟带约16亿吨的巨量泥沙进入下游。如果将这些泥沙堆成一米见方的土堆,可以绕地球27圈。因为水少沙多,泥沙难以全部排人海洋,其中约有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道里,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大量泥沙淤积,造成河床以年均10厘米的速度抬升。据测算,新中国成立后4次加高培厚黄河大堤的土方量可以垒就13座万里长城。  相似文献   

6.
黄河濮阳河段二级悬河状况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勇  边鹏  张遂芹 《人民黄河》2002,24(12):14-15
河南黄河濮阳河段经多年建设,堤防、河道、滩区安全等工程体系初步形成,但因黄河泥沙淤积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槽高、滩低、堤根洼”的二级悬河状况仍在加剧,防洪形势十分严峻。通过对黄河濮阳河段的二级悬河现状进行介绍,分析了形成二级悬河的原因,提出了“以防洪为主,统筹兼顾”的治理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继续适时进行调水凋沙、淤滩、淤筑堤河等治理二级悬河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建设防汛技术基础数据库是黄河防汛的迫切需要 黄河下游是一条横贯黄淮海平原的“悬河”,临河滩面高出背河地面3~5米、最高10米,是历上洪灾频繁的河流。建国以来,黄河中下游初步建成了以干支流水库、提防、河道整治工程组成的“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构成防御洪水的屏障。  相似文献   

8.
20 0 0年 3月 15日 ,黄委会黄河流域防洪规划项目办公室邀请黄委会副总工胡一三及委规划计划局、河务局、科技外事局、设计院、河南黄河河务局、山东黄河河务局等单位有关专家 15人 ,在黄委设计院对“黄河下游堤防隐患探测”成果进行了验收。与会专家及代表认真听取了黄委设计院毋光荣和山东黄河河务局李长海代表项目组所作的汇报 ,并对该成果报告进行了认真讨论。黄河下游是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 ,滔滔洪水靠两岸大堤约束下泄 ,因此 ,大堤是保障黄河安全度汛的基础工程 ,也是保障两岸人民安全的生命堤。但是 ,由于黄河大堤堤线长 ,堤身土质和…  相似文献   

9.
黄河下游"二级悬河"治理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小浪底水库已建成投人运用,四次加高了黄河下游的大堤,但黄河下游的防洪形势依然严峻。自1958年以来,在黄河下游的河滩上修筑了生产堤。生产堤的总长达600km,围去了80%的行洪滩地面积。由于生产堤的修建,大多数的洪水都被限在生产堤间行洪,只有两生产堤间的滩地可以上水和泥沙淤积。大堤和生产堤间的滩地没有行洪和泥沙淤积的机会。因此,生产堤间的主槽和滩地要比生产堤与大堤间的滩地要高得多。这就形成黄河下游的二级悬河。在主槽滩唇和近大堤的低滩之间形成很大的横比降。这就威胁到大堤的安全。有破坏性的横河、斜河可以发生,一旦遇较大洪水就要溢出生产堤并直冲大堤根部。上游水库的调节运用不可能阻止二级悬河的形成和发展,情况将进一步恶化。为了保障黄河下游大堤的防洪安全,作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拆除生产堤,恢复滩地的行洪沉沙作用;(2)利用泥沙加宽和加固大堤,淤筑相对地下河;(3)进行主河槽疏浚并将泥沙淤在生产堤和大堤之间,减小主槽和大堤根的横向高差;(4)将滩地的居民迁移至加宽了的大堤上居住,给他们解决去滩地耕种的道路和交通问题;(5)疏浚并整治主河槽,中水河槽的整治流量可以按3000~4000m^3/s,河道整治工程控导河势,但要允许洪水漫滩。  相似文献   

10.
黄河在下游是地上悬河,整个下游广阔的平原全靠黄河大堤保护。因此,自古以来,黄河始终是我国的一大忧患,黄河大堤历来是我国最为重要的防洪工程,历朝历代对黄河大堤的维修管理无不倾注了最大的心血,并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不少有关黄河大堤修防的制度,对黄河防洪渡汛、保护大堤、稳定河道、减少水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河大堤就已开始修筑。当时,各诸候国之间签订条约,规定“毋曲防”,以避免不合理的堤防给邻国造成损失。从那时起就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下游“二级悬河”的成因及治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小浪底水库已建成投入运用,黄河大堤进行了多次加高,但黄河下游的防洪形势依然严峻。黄河下游“二级悬河”的局面,是不利的水沙条件与边界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能使河道整治工程失去作用,也对防洪和滩区群众生命财产构成了极大威胁。提出适时进行调水调沙、淤筑相对地下河、主槽疏浚、加强河口治理等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黄河山东段位于黄河的最下游,河道全长628km。河型由高村以上的游荡型河段经高村至陶城铺过渡到陶城铺以下的弯曲型河段,利津以下为尾闾段。其特点是上宽下窄,比降上陡下缓,排洪能力上大下小。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造成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是黄河下游防洪与治理的症结所在。黄河山东段河道因泥沙淤积逐年抬高,而形成地上“悬河”,河床一般高出背河地面3~5m,洪水全靠两岸大堤约束。  相似文献   

13.
目前黄河下游的"二级悬河"形势依然严峻,尤其在东坝头以下河段,堤根低洼,横比降均值为纵比降的8倍左右,黄河下游一旦发生较大洪水,漫滩水流极易在滩区串沟和堤沟河低洼地带形成集中过流,堤沟河流速和水深较大,易造成重大的河势变化,形成横河、斜河,特别是滚河的可能性增大,水流顶冲堤防、顺堤行洪都将严重威胁下游堤防的安全,甚至造成黄河大堤的冲决。为此,开展"二级悬河"形势严重河段堤沟河的治理模型试验,与堤沟河现状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堤沟河治理后堤根流速减小,横比降减小,可缓解"二级悬河"的不利态势,减轻对大堤的威胁。  相似文献   

14.
黄河悬河稳定性及治理意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地学角度出发,论证了影响黄河悬河稳定性的因素:①地质构造控制机制;②河流地貌;③河床质与土体结构;④河流动力地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黄河悬河治理意见:①黄河下游临黄大堤不宜继续加高;②黄河下游大堤加固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③重塑黄河下游地貌;④充分利用中游水利工程调水调沙;⑤加快南水北调工程进度;⑥加强上游泥沙来源区水土保持工作。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大量翔实的实测资料,对黄河河南段“二级悬河”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河南段已有280km长的河段形成“二级悬河”,占河段总长的60%,其中以东坝头一伟那里河段最为突出;最大滩槽高差为1.67m,滩唇高出堤脚最大为6.04m;滩面横比降最大达3.04‰,是河道纵比降0.18‰的16.9倍。同时,为确保黄河安澜,缓解“槽高、滩低、堤根洼”的“二级悬河”不利局面,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二级悬河”治理工作步伐。  相似文献   

16.
20 0 4年 3月 8日 ,河南黄河河务局副局长张柏山召开专题会议 ,听取了濮阳市黄河河务局关于“二级悬河”治理试验工程效果分析初步成果的汇报 ,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此前 ,“二级悬河”治理试验工程相关成果已进行过专家咨询。“二级悬河”治理试验工程效果分析初步成果修改后 ,将于近日上报黄委。2 0 0 3年 6月 ,“二级悬河”最为严重的濮阳河段首先启动了疏浚河槽淤填堤河及淤堵串沟试验工程 ,这标志着黄河下游“二级悬河”的治理由对策性研究转向了实践性探索。试验工程的实施 ,对黄河下游其他河段“二级悬河”的治理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7.
余希红 《江苏水利》2005,(1):18-19,21
一、流域概况。废黄河是历史上的黄河故道,黄河自1194年~1855年侵泗夺淮入海.行水660余年,上游泥沙下移淤积.形成了一条高出两侧地面4-6m的“悬河”。黄河改道北徙后,废黄河自成独立水系。  相似文献   

18.
修建束水引沙工程控制4000m^3/s以下洪水不分洪、黄河调水调沙漫滩洪水不出河槽,按从上而下把滩区分为若干个区分级使用,引沙淤滩清水入河。改变黄河下游中小洪水传播时间长、洪峰波动小,提高水流输沙能力,逐渐缓解“二级悬河”的严峻形势,减少控导工程至大堤之间广大滩区淹没受灾几率,利于沿黄滩区群众工农业生产,实现黄河滩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黄河下游治理开发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黄河"地上悬河"问题研究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地上悬河”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关于黄河“地上悬河”问题的研究,我国科学家通过地质学、地理学、水利学、数学力学、计算机等多学科联合攻关,从运动稳定性和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科学原理出发,分析了黄河“地上悬河”成因、决口和断流演化等机制与规律,并且形成了模式化认识。根据近50年来国内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关论,从“地上悬河”的成因、“地上悬河”的稳定性、“地上悬河”引发的灾害以及“地上悬河”的治理等4个方面,对“地上悬河”问题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献评述。另外,为了能系统地反映关于“地上悬河”问题的研究,还对历史时期黄河下游的发展状况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1黄河济南段二级悬河的形势黄河下游河道是著名的地上悬河,滩面高程一般高出背河地面3~5m。经过多年的演变,河道内又出现了“槽高、滩低、堤根洼”的二级悬河局面,且这种不利局面在宽河段和窄河段都有不断恶化的趋势。这不仅增大了黄河治理难度,而且对防洪极为不利。黄河济南段总体上属于弯曲型窄河道。上个世纪,随着主河槽的不断萎缩和淤积抬高,二级悬河的特征亦日趋突出。近几年,经过几次调水调沙,主河槽有所冲刷,但主河槽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