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化工》2008,(7):72-73
今年以来,阿根廷先后两次出现“油荒”问题,许多加油站无油可加或者实行限额加油,并造成油价大幅上涨。阿政府随即采取了强硬手段,不仅很快解决了“油荒”问题;而且让成品油价格回落到去年10月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2003年我国部分省市发生“电荒”,不仅导致一些企业产值大幅下降,而且使正处于价格上扬的煤炭在“电荒”中更加“紧俏”,给所在地区水泥企业正常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致使水泥产量下降,价格暴涨,对基本建设投资,国民经济增长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2004年电力供应情况倍受企业关注,带着这个问题本刊搜集了相关权威信息,得出的结论是:2004年“电荒”将继续制约我国部分省、市水泥企业的正常生产,望企业在安排生产时,要有所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3.
温泉 《陶瓷》2011,(22)
随着国家货币政策持续收紧,中小企业“钱荒”加剧,宁波地区有些企业的资金链出现断裂。笔者采访相关企业了解到,宁波中.小卫浴企业每年都会遇至Ⅱ“用工荒”或者资金紧张等困难,今年则更多,“用工荒”、“钱荒”、“电荒”和高成本、高税费这些问题同时出现,令企业陷入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4.
黄晟  王静宇  郭沛  李振宇 《化工进展》2022,41(11):5695-5708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已经正式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相关的时间表、路线图及政策措施正在制订并落地实施。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及二氧化碳排放国,碳中和战略的提出将引发能源领域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亟须探索以“双碳”目标为导向的我国能源安全和结构优化的新路径。本文在对美国、欧盟和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和能源科技发展情况进行横向比较以及对中国近年来的碳排放特征和能源消费特征进行纵向分析的前提下,提出了中国能源结构优化的近期策略和远期展望。文中指出,我国需要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能源科技政策的基础上,立足本国国情,综合考虑自身的能源资源禀赋和能源的本质属性,清洁低碳利用煤炭、高效资源化利用石油、多元供给天然气、稳健发展清洁能源以及持续推动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能源领域碳中和的前提是完善相关的政策机制,并以此为引领构建清洁低碳、多元共生的能源体系,持续推进“三碳”技术与能源数字化技术协同创新,建设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由于国际局势复杂演变,中国要统筹兼顾“双碳”目标实现、能源结构优化和能源安全三大目标,建立动态多元的能源战略储备体系和能源合作机制,确保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5.
温泉 《陶瓷》2011,(22):28-28
随着国家货币政策持续收紧,中小企业“钱荒”加剧,宁波地区有些企业的资金链出现断裂。笔者采访相关企业了解到,宁波中.小卫浴企业每年都会遇至Ⅱ“用工荒”或者资金紧张等困难,今年则更多,“用工荒”、“钱荒”、“电荒”和高成本、高税费这些问题同时出现,令企业陷入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6.
《化工时刊》2010,24(6):7-7
2010年6月19日,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大地在“中国能源战略与‘十二五’能源发展论坛”上预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能源供应紧跟需求拉动,出现超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7.
《化工时刊》2010,24(6):67-67
2010年6月19日,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大地在“中国能源战略与‘十二五’能源发展论坛”上预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调整增长,能源供应紧跟需求拉动,出现超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8.
伊言 《中国化工》2008,(6):35-36
2007年国内多个地方出现的“油荒”,让人记忆深刻。国际油价高涨、国内油价机制扭曲、国企石油巨头的博弈,再加上通胀因素,使得国内成品油的生产与供应形势变得异常复杂。  相似文献   

9.
杨扬 《中国化工》2009,(1):44-44
2008年12月20日,“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百人榜”系列评选颁奖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总裁刘德树、中国化工集团总公司总经理任建新、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陈健生、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凌文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董事长傅成玉等10人荣获“中国改革开放30年能源化工业十大领军人物”奖项。  相似文献   

10.
钟瑜婷 《发现》2014,(7):54-55
中国式“时间荒”是一种结构性现象,在通货膨胀、房价过高、福利保障制度长期缺位等问题的裹挟下,年轻人不得不选择主动放弃自由时间,延长工作时间赚更多的钱。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能源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研了国内外能源利用现状,分析我国能源结构特点,以及能源利用情况,进而提出针对我国未来能源发展方向的几种可行性想法,为完善我国能源战略布局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孙晓琳 《辽宁化工》2014,(6):743-745
随着世界的发展,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最关心的问题。我国是能源生产大国,但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大国,我国的能源分布不均匀,人均拥有量比较少,而能源的开采难度比较大,导致我国在快速发展中能源紧缺,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需要制定科学的措施进行节能减排,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变频调速技能技术的原理以及作用,分析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变频调速节能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变频调速节能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倪维斗  李政 《煤化工》2003,31(1):3-10
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按现有技术我国能源系统是不可持续的。在一次能源以煤为主而且长期不可能大幅度变化的情况下 ,如何构建资源、能源、环境整体化的可持续发展能源系统 ,是从现在就要开始重点研究并逐步实施的战略性问题。文章提出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能源系统是解决未来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详细论述了可能实施的多联产耦合实例、效益分析及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和科学问题 ;对我国实施多联产战略的起步、多层次步骤、政府支持及相关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对2013-203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能源消费量进行预测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基准情景、强优化情景、弱优化情景等三种不同的能源结构情景,对我国未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预测,进而分析能源结构的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并提出了减少碳排放的政策建议。结果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量不断增长,虽然能耗强度下降,但碳排放量与排放强度仍较高,仅在强优化情景下的能源结构,才可达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我国能源发展现状和世界主要国家能源转型对我国的启示,阐述了推动我国能源革命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方向与重点,提出了推动我国能源革命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我国氢能产业近期发展情况,我国氢能产业正步入快速发展机遇期。指出氢能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一种清洁二次能源,具有"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四大特点,被誉为未来世界能源架构的核心。重点讨论了我国氢资源和绿色氢气制备问题,指出目前实际使用的氢气包括"灰氢""蓝氢"和"绿氢"三大类,显然"灰氢"不可取,"蓝氢"可以用,"废氢"可回收,"绿氢"是方向。讨论了加快氢能系统建设,建立发展氢气存储和运输系统及加氢站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未来,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在下决心大力发展氢能产业时,需要高度注意目前存在的实际情况和困难,要防范一系列的产业风险,做到有序发展,稳中有进,才能实施氢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温炳逢 《陶瓷》2012,(7):15-16
分析了我国建筑陶瓷行业的现状,通过对我国能源及建筑节能现状、建筑节能对建筑陶瓷的基本要求等方面的剖析,提出了与我国建筑陶瓷现状相对应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节能减排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张彩珠  王春燕  陈珊  魏顺安 《化工进展》2013,32(6):1278-1282
燃煤发电是我国的主要电力方式,分析燃煤电厂的能量利用情况对节能减排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国际典型亚临界燃煤电厂和我国西南地区某亚临界燃煤电厂为计算实例,结合Aspen Plus软件和有效能分析法,对其整个热力过程进行系统模拟计算和能量分析,得出每个设备的有效能损失。结果表明,热力过程中有效能损失最大的部位在锅炉;锅炉中有效能损失最大的是煤的燃烧过程,其次为锅炉受热面的换热过程。通过对国内外两个电厂的比较,发现国内亚临界燃煤电厂有效能效率较国外低约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正Coal is of utmost importance for the energ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fields of China, as it contributes to 56.8% of primary energy supply in 2020 in the country. ‘‘On the one hand, coal is the major source of energy and resources for its rich endowment in China;  相似文献   

20.
王红花 《陶瓷》2012,(13):15-16
分析了我国建筑陶瓷行业的现状,通过对我国能源及建筑节能现状、建筑节能对建筑陶瓷的基本要求等方面的剖析,提出了与我国建筑陶瓷现状相对应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节学减排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