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3.
跨站脚本攻击(XSS)是目前安全漏洞中最为常用的攻击手段之一。介绍了跨站脚本漏洞及其基本原理和攻击方式;设计了一个跨站脚本蠕虫,并对其进行分析;给出了一个XSS的实例及其攻击破坏的过程。对研究XSS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程诚  周彦晖 《计算机科学》2016,43(Z6):328-331, 364
为解决Web应用跨站脚本(XSS)问题,在研究当前各种XSS漏洞挖掘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XSS漏洞特征、网站过滤方式、变形优化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测试和遗传算法的XSS攻击样本优化生成方法,以有效挖掘漏洞。该方法在构建XSS漏洞库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测试方法随机预生成大量XSS攻击用例,采取过滤补全原则进行XSS攻击特征分析、选择与提取,利用遗传算法搜索XSS攻击特征空间,通过多次反复迭代生成最优的XSS攻击特征测试用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发现Web应用中的XSS漏洞。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于跨站脚本(XSS)攻击缺乏有效的防御措施.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哈希树的多模式匹配模型,以快速检测XSS攻击.将质数分辨定理作为哈希散列函数的基础,对特征值进行编码,使其成为特征节点进行动态增减,以构建哈希树,并结合改进的确定性有限状态机算法提取多模式相似度攻击向量,实现多模式匹配的快速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检测准确率较高,漏报率和误报率较低,能满足大范围XSS脚本攻击的防范要求.  相似文献   

6.
李洁  俞研  吴家顺 《计算机应用》2016,36(5):1246-1249
针对Web客户端中基于文档对象模型的跨站脚本攻击(DOM XSS)漏洞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污点分析的DOM XSS漏洞检测算法。通过构造DOM模型和修改Firefox SpiderMonkey脚本引擎,利用动态的、基于bytecode的污点分析方法实现了DOM XSS漏洞的检测。对DOM对象类属性的扩展和SpiderMonkey字符串编码格式的修改可以完成污点数据标记;遍历JavaScript指令代码bytecode的执行路径,获得污点传播路径,实现污点数据集的生成;监控所有可能会触发DOM XSS攻击的输出点,实现DOM XSS漏洞的判定。在此基础上,利用爬虫程序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互联网DOM XSS漏洞检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检测网页存在的DOM XSS漏洞,其检测率可达92%。  相似文献   

7.
Web应用存储型XSS漏洞检测方法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站脚本XSS(Cross Site Scripting)漏洞,已对大多数网站产生严重威胁。其中存储型XSS漏洞对用户及网站的损害尤为巨大。事先使用漏洞扫描工具对该漏洞进行检测并修补,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该漏洞被利用后导致的一系列危害。分析存储型XSS漏洞的攻击原理,提出用巴科斯范式(BNF)自动生成初始攻击向量,对初始攻击向量进行变异处理。使用辅助标记自动检测存储型XSS漏洞的动态检测方法,设计并实现存储型XSS漏洞检测系统。在现实Web应用中测试评估了该系统,实验证明它能有效检测出应用中存在的存储型XSS漏洞。  相似文献   

8.
9.
跨站脚本(Cross Site Scripting,简称XSS)是Web应用程序中常见的一种安全漏洞,它允许恶意的Web用户将代码植入到提供给其他用户使用的页面中,从而进行XSS攻击。在分析XSS存在形式、攻击过程和攻击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爬虫的XSS漏洞检测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11.
Cookie应用与个人信息安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Cookie能保存用户信息、执行状态管理,因而广泛应用于网站设计,但它对网络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构成危害.系统地分析了Cookie特性、原理、应用现状.研究了Cookie的安全性问题.所提出的防范Cookie泄密的安全措施,能有效地保障个人信息安全以及有助于在Web构建中安全地应用Cookie.  相似文献   

12.
Cookie的使用方便了人们的网上生活,但同时对用户的许多隐私信息构成了威胁。文章首先介绍了Cookie技术的发展背景、相关概念、应用领域及基本特征,说明了Cookie的工作原理和Cookie结构;其次讲述了常见的Cookie技术的漏洞,Cookie欺骗和Cookie注入的原理和方法;最后介绍了针对Cookie技术的安全防护措施,并详细描述了一种基于Cookie特性分析的系统设计思想及其在VC环境下的实现过程。系统主要包含两个核心模块:Cookie特性分析模块和Cookie安全防护模块。实现了Cookie查看、修改Cookie属性、删除Cookie、禁用Cookie、监视Cookie等功能。系统为普通用户和专业用户提供了不同的防御功能,让用户一定程度上可以更清晰地认识Cookie、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防范本地Cookie失窃。  相似文献   

13.
Cooke是一小段文本信息,可将某个Web站点的少量信息存放在用户机器的Cooke中。利用Cooke技术,将用户登录某个Web站点的信息保留在客户机的Cooke中,这样用户就不必每次都输入登录信息了。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上隐私信息的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隐私面临诸多安全威胁和侵害,间谍软件和Cookie是主要因素。分析了间谍软件对网络隐私的侵害,研究了Cookie泄密的现状,提出了能有效保障网络隐私安全的防御技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嵌入式浏览器中Cookie技术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okie是HTTP协议的状态管理机制。Cookie可以大大扩充基于Web的客户/服务器应用程序的能力,目前Cookie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Internet。嵌入式浏览器是许多嵌入式系统的重要支撑软件,嵌入式浏览器实现对Cookie的支持可以增强嵌入式系统的功能。介绍了Cookie的作用,分析了Cookie的运行机制,结合嵌入式系统的特点,重点阐述了Cookie技术在嵌入式浏览器JIBrowser中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6.
17.
Cookie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用户上网操作的繁琐性,但同时也对用户的个人信息造成一定的安全威胁。通过介绍Cookie的相关概念、主要功能、工作原理,从中分析出存在的技术漏洞,为专业人员提供了加密技术、Cookie管理工具、览器安全设置等安全措施,从多个方面提升使用Cookie的安全性,确保在正常访问Web站点的前提下,实现用户隐私数据不被泄露。  相似文献   

18.
随着 Internet 的发展,恶意用户利用 Web 应用程序存在的漏洞,对 Web 站点实施攻击,从而完成获取信息资料、植入病毒木马、伪装钓鱼网站、恶意插入广告等恶意操作,危害用户的利益,降低网站的可信度。随着 Web 攻击的日益增长,网站的安全风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针对 Web 站点安全问题,在 HTTP 协议模型的基础上,结合 URL 解析技术及 Web 服务器核心扩展技术,文章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 ISAPI 过滤器的 Web 防火墙系统。该系统可抵御常见网络攻击行为,为基于 HTTP 协议的 IIS 网站提供安全保障。系统主要包括3个组成部分:配置模块、过滤模块及日志模块。文章对系统过滤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过滤 HTTP 请求类型、限制头部长度、禁止 SQL 注入、禁止 Cookie 注入、禁止跨站攻击、防止敏感目录扫描、过滤请求文件类型以及 IP 黑名单。系统通过上述功能可以有效检测 Web 攻击行为并能做出正确处理,为 Web 网站安全提供有效保障。文章最后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测试表明,系统可以对常见的 Web 攻击行为进行过滤处理并做出预期响应。系统符合设计目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一种检测NAT后主机数目的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介绍了利用NAT技术实现共享接入上网的原理以及对NAT后的用户进行识别和精确定位的重要意义,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源追踪技术。通过被动获取的方式来获取NAT下不同用户和同一知名网站交互的HTTP数据包中的CookieID,如果同一个IP地址与该网站有多个CookieID,则CookieID的数目就是通过该IP共享上网的主机个数,并可以通过该CookieID对用户进行精确-iX~11。该种方案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中隐私权的问题研究及其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晖 《现代计算机》2002,(12):46-49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有关互联网的各种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重视,其中,隐私权保护问题是焦点之一。本文首先提出了Internet上的隐私以问题,指出对隐私权侵犯的具体形式。接着,从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及社会交换关系方面分析了这一问题,指出其根本原因。最后,从技术方面,给出目前几种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