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大唐长山热电厂2台670 t/h锅炉在进行50%负荷调峰时锅炉燃烧不稳的问题,采取了煤粉燃烧器改造、合理的运行操作和加强对锅炉调峰的维护管理等措施,增强了锅炉燃烧的稳定性,满足了电网电负荷调峰的需要,同时每年还节省了大量的锅炉助燃用油,降低了发电成本。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网新能源发电量的比重越来越大,火电机组负荷率逐步降低,电网对火电机组的运行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电网对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需求,对某600 MW超临界四墙切圆直流锅炉机组进行了深度调峰运行试验研究。通过优化燃煤掺配比例、制粉系统特性优化、炉膛燃烧调整、磨煤机运行方式调整、锅炉尾部烟气调节挡板开度调整、辅机启停运行方式优化、煤水比调节及过热度优化等试验,解决了机组深度调峰期间低负荷工况下锅炉稳定燃烧、水冷壁超温、低负荷投运烟气脱硝等问题,在锅炉及其附属设备未进行任何改造的前提下,实现了超临界直流空冷机组在30%额定负荷工况下锅炉未进行由直流运行方式转为再循环运行方式的转换,达到了锅炉低负荷期间干态稳定运行,成为国内首台实现30%额度负荷深度调峰的四墙切圆燃烧机组,同时也为其他同类型电厂在机组深度调峰运行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新疆某电厂350MW超临界机组,研究在深度调峰期间锅炉侧出现的问题及经济性指标,以实现机组35%额定容量深度调峰目标。结果表明:锅炉在低负荷下炉膛负压波动较大,燃烧稳定性变差,但总体仍能维持不投油稳燃的需求。机组脱硝烟气温度满足宽温催化剂要求(260℃),且燃用准东煤时未出现各受热面严重沾污、积灰情况。锅炉具备深度调峰至35%额定负荷的出力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机组调峰时不投油稳定运行,降低飞灰可燃物含量,首阳山电厂和焦作万方电厂均对锅炉燃烧器进行了改造,分别采用开缝钝体燃烧器和稳燃腔钝体燃烧器。结果表明:燃烧器改造后飞灰可燃物明显降低,保证了锅炉安全经济运行;最低不投油负荷分别达到机组额定负荷的45%和40%,提高了机组的调峰能力。  相似文献   

5.
燃煤锅炉深度调峰运行状况下,由于炉膛火焰充满度降低,燃烧稳定性下降,易出现水动力特性不稳定、热负荷分布不均等问题,炉膛火焰温度场的分布及燃烧状态的监测对机组的安全性、经济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某台超临界660 MW机组深度调峰试验为例,利用双色光谱测量技术对炉膛火焰温度场进行测量,研究主要运行参数变化对燃烧器喷口温度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及时、准确地测量炉膛火焰温度场,有利于指导深度调峰下的精细化燃烧调整试验,进一步挖掘锅炉深度调峰能力;通过精细化运行调整,本次试验机组锅炉热效率在低负荷运行工况下保持在92%~94%之间,机组经济性无明显下降,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各项指标良好,可以保证锅炉高效、低污染燃烧。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发电厂参与深度调峰、机组负荷段拓宽并且40%~50%负荷段燃烧优化为空白的情况,通过试验找出机组在该负荷段运行状态,分析机组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燃烧优化调整,结果表明:在40%~50%负荷段,再热汽温低于设计值下限10~30℃,280 MW和260 MW的SCR入口NO_X浓度分别高达476.3 mg/m~3和432.6 mg/m~3,高于设计值(350 mg/m~3),优化后再热汽温及锅炉效率平均提高7.2℃和0.25%,折算后煤耗降低0.941 g/k Wh,NO_X降低62.1 mg/m~3。最终确定锅炉在该负荷段的运行方案,可为今后机组实现该负荷段的自动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焦庆丰 《湖南电力》1999,19(3):8-9,13
从设计结构和运行实践2个方面分析了国产300MW机组变负荷调峰时,锅炉燃烧稳定性、水循环可靠性及汽包安全性等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前,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用电结构的变化,使电网的电力峰谷差越来越大.据统计已达30~40%,大量的调峰任务落到了火电厂身上,迫使在低谷负荷时,一些小机组频繁开停,大机组投入大量油料运行进行调峰,不仅成本高,同时与国家能源政策很不适宜.为了解决低负荷稳燃问题,由浙江大学燃料利用研究所和江西乐平发电厂组成联合研制小组,在乐平电厂3号炉进行反复试验,终于研制成大量程变负荷浓稀树燃烧装置.经过一年的试运行,该项目达到了全部技术经济指标.经测试,专家一致认为,乐平电厂使用该技术后,年节约点火用油17.8吨,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能稳定着火,燃烧不需停炉、停机,锅炉在50%负荷以上运行时,可不投油助燃,年节约助燃油93吨,累计年节煤、油100万元.采用该技术锅炉热效率可达到85.46%,比过去提高4.41%.  相似文献   

9.
从设计和运行实践方面分析了国产300MW机组负荷调峰时,锅炉燃烧的稳定性,水循环可靠性,汽包安全性以及汽轮机主辅机运行安全性,机组振动分析,DEH控制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等安全问题,其分析为机组安全调峰运行提供了可信的依据,对同类型机组调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网容量的不断增大,大容量机组参与调峰已是一个现实问题,国内已有一部分200 MW以上的火力发电机组参与调峰工作。但大机组适应调峰工作的情况也不尽相同。目前运行的200 MW机组,一般情况最多只能调到70%负荷,再往下调就比较困难。就锅炉燃烧本身而言,低于70%负荷燃烧不稳定,而且热工控制系统基本也是按  相似文献   

11.
电网调峰中锅炉低负荷稳定燃烧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文章详细的报导了海口发电厂50MW机组锅炉调峰的试验,最低负荷可达到50%~40%的额定负荷,并作了较深入的理论分析,指出强化燃烧过程的初始阶段、强化煤粉和高温烟气的对流换热、强化煤粉高浓度的集聚是实现锅炉低负荷脱油稳燃的关键,最后讨论了锅炉低负荷运行中的水循环安全问题,说明锅炉低负荷达到50%~40%的额定负荷,仍然是安全可靠的,但需注意运行中的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12.
6 70t/h锅炉原设计的最低稳定燃烧负荷为 14 0MW。现要求该机组参与调峰。而锅炉在最低稳定燃烧负荷运行时 ,常发生灭火现象。故给锅炉安装了节能燃烧器和低负荷稳燃器。技改后 ,正常启停时 ,锅炉用 3~ 4根小油枪就能满足要求 ,使最低稳定燃烧负荷拓宽到 80MW ,且用小油枪完成启停 ,节约了燃油 ,保证了安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内蒙电网备用容量的不断增加,承担内蒙古电网调峰330 MW机组更是频繁参与深度调峰,机组低负荷稳燃风险增大,机组启停次数多,为保证低负荷稳燃时机组安全,有时需投油助燃.结合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气化微油点火燃烧技术,对锅炉进行了技术改造,增加气化微油燃烧器及相关辅助设备及系统,使得锅炉在冷态启动及低负荷稳燃过程中可以不使...  相似文献   

14.
采用辐射能反馈信号的火电单元机组负荷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针对目前单元机组承担调峰任务,负荷增减频繁的现象,引入锅炉炉膛辐射能信号作为中间被调量,对锅炉燃烧率进行反馈控制,构成新的单元机组负荷协调控制方式。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够提高机组负荷的跟踪性能,有效地克服锅炉燃烧率内对机组运行的影响,显著提高了系统的控制品质,并易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电网调峰和新能源消纳能力,燃煤火电机组开展深度调峰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以某台拟开展深度调峰的超临界600 MW机组直流锅炉为例,通过锅炉燃烧器结构稳燃分析,风、粉均衡调整,以及水动力特性分析,结合对深度调峰炉内燃烧过程关键参数的安全约束,在无设备改造的前提下,实现了锅炉在无助燃方式下调峰至20%额定负荷的预期目标,为同类型深度调峰锅炉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锅炉机组滑压运行方式为机组的调峰运行带来了无比优越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在滑压变负荷运行方式下应合理控制风煤比、汽水分离器压力变化速率与锅炉调峰幅度,以充分保证炉内燃烧稳定性、炉内水循环安全性及汽温稳定性,锅炉负荷变化率控制在(2%~4%)MCR/min,维持床温在850~950℃之间,床压在15~23kPa之间,提...  相似文献   

17.
韩克刚 《热力发电》2008,37(1):125-126
华能玉环电厂超超临界1000MW机组锅炉为垂直管圈水冷壁燃煤直流炉,采用八角双火球切圆燃烧、平衡通风、固态排渣、一次中间再热方式.机组承担基本负荷,但能参与调峰.在25%以下负荷,以循环泵强制循环方式运行,在25%以上负荷时,以纯直流方式运行.  相似文献   

18.
国产600MW超临界机组宽度调峰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电网负荷及峰谷差的不断增大,在中国600 MW超临界火电机组已经成为电网主力机组并需频繁地承担调峰任务.通常火电机组调峰是指尽可能降低锅炉最低稳燃负荷,即传统的“深度调峰”.提出了“宽度调峰”的概念,并在国产600 MW超临界机组上开展了“宽度调峰”的试验研究,通过设备改造、燃烧调整、配煤掺烧、汽轮机滑压曲线优化和协调控制完善等措施,提高机组调峰性能.实现在传统“深度调峰”方面向下突破锅炉最低稳燃负荷设计值,向上挖掘机组带负荷潜力,扩大机组调峰幅度,达到“宽度调峰”目的.宽度调峰有利于电网安全调度与稳定运行,同时增加发电企业参与电网调峰运行的发电量和经济效益,实现了“调峰运行、网厂双赢”.  相似文献   

19.
随着省内电网结构及社会产业的变化,火电机组承担深度调峰任务已成为常态。以某300 MW亚临界燃煤机组为例,开展锅炉及汽机侧主辅设备、环保侧排放指标、两个细则考核四个方面的深度调峰适应性试验研究,确定该机组深度调峰能力能够达到浙江省发改委关于燃煤机组深度调峰机组最小出力应达到40%额定负荷的要求。同时对30%~50%负荷段进行了煤耗评估测试,为电厂深度调峰运行发电成本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首阳山电厂1炉(DG67013.73-9型)是我国设计制造的首台配200MW调峰机的超高压自然循环锅炉。该机组于1988年3月正式投产,为了验证其调峰性能,该机组进行了调峰性能试验,本文全面介绍了锅炉调峰性能试验,包括燃烧调试验,变负荷速率试验和最大连续蒸发量试验,还介绍低负荷运行的情况,并作了评价,供国产调峰机组的设计制造与运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