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铬天青S光度法测定铅钙铝三元合金中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 ( pH5~ 6)介质中 ,铝与铬天青S生成水溶性的紫红色络合物 ,其λmax=5 45nm。本法较铝试剂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并重复性好 ,适用于铅钙铝三元合金中 0.0 1%~ 5 %铝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Cu(I)—SCN~-—罗丹明B(RB)体系的显色反应。该反应的λmax=606nm,ε606nm=1.5×10~5。Cu(I)与SCN~-—反应比为1:2,推断该离子缔合物为RB~+Cu(SCN)_2~-。Cu在0.00~5.00μg/25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拟定的测定铜的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直接在水溶液中分光光度测定铜,操作简便。测定了波峰焊锡中微量铜,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新显色剂5,10,15三(对氯苯基)20丙氧苯基卟啉三乙基溴化铵与铜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中性介质中,沸水浴加热10min形成1:1的络合物,λmax=417nm,在0~12μg/10mL范围内吸光度与铜浓度的关系符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3.58×105。该法具有灵敏度高及选择性好的特点,用于水样实际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小沢敏夫曾将(口底)唑(STA)用于钛的光度测定。虽灵敏度较高,但显色条件很严,且钒的干扰很难排除。本文以抗坏血酸和对氯苦杏仁酸作辅助配位体,使形成的络合物由文献[1]的L_(max)520nm移至540nm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存在时,共入_(max)移至526nm,‘=1.05×10~5。由于辅助配位体对氯苦杏仁酸的存在,抑制了钛离子的水解聚合,改善了实验条件。本文在pH5.5~6.5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介质中显色吸光  相似文献   

5.
DBC-偶氮胂分光光度法测定碳酸钠中的痕量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伟华  翟庆洲 《湿法冶金》2005,24(4):226-227
在pH为4.5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Al3+与DBC偶氮胂(DBC-ASA)显色形成1∶2配合物。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22 nm,εmax=4.89×103L.mol-1.cm-1,铝质量浓度在0~1.0μg/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用本法测定碳酸钠中的痕量铝,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6.0%,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对Ga -5 Br PADAP显色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选择乳化剂OP增加显色体系的稳定性。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λmax =5 75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0 6× 10 5,2 5mL溶液中线性范围为 0~ 14 μg镓。采用甲苯 -甲基异丁酮混合溶剂萃取 ,水反萃取镓 ,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在水相中测定Ga ,有效地提高了方法的选择性和准确度。本法应用于测定纯铝、锌渣中微量镓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2. 0 % ,回收率为 98.9%~ 99.3 %。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9-(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简称DBSF)—钼—CTMAB显色反应的主要条件,它是一种新的三元络合物体系,λmax在527nm,但试剂λmax为467nm,对比度为60nm,ε=1.44×10~5。荧光酮类显色剂与金属离子的反应大多数是在弱骏(或弱碱)液中进行,但与钼可在强酸介质中显色,选择性好,可不必分离,加入抗坏血酸掩蔽大量的铁,测定合金钢中的钼,获得了很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应用V-H_2O_2-TADAP三元配合物光度法测定钒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pH5.6~6.0时钒(V)与2-(2-噻吩偶氮)-5-二乙氨基酚(TADAP)形成λmax位于590nm的红色配合物。当加入过氧化氢时则形成组成为1:1:1的三元配合物,反应pH值向酸性方向移动,适宜的pH值为1.10~1.50,λmax移至600nm,显色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ε=5.1×10_4L·mol~(-1)·cm~(-1)和良好的选择性,方法可用于钢铁和其他样品中钒的直接分光光度测定。  相似文献   

9.
DBC-偶氮胂直接光度法测定锌合金中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BC-偶氮胂是铈组稀土的优良显色剂,作者曾用于光度法测定有色合金中锆,而DBC-偶氮胂光度法测定铝至今尚无报导。本文详细地研究了其显色反应。研究发现,DBC-偶氮胂与铝在pH5.1左右的缓冲介质中可生成稳定的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20nm,摩尔吸光系数为1.84×10~4,灵敏度虽不算高,但快速测定锌合金中常量铝可省去试液的二次稀释,且选择性较好。我们用该试剂测定锌合金中铝,分析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应用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3 ,5 -二溴水杨基荧光酮 (DBSF)易溶于乙醇 ,此试剂在强酸性介质中与钛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红紫色三元络合物 ,λmax5 3 7nm ,ε=1 70× 10 5 ,二元络合物ε46 3 3=4.2× 10 3,三元络合物比二元络合物灵敏度提高 40倍。本文对Ti-DB SF -CTMAB三元络合物显色条件作了较详细的研究 ,用此法测定了合金钢中微量钛 ,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新显色剂 2-四氮唑偶氮-5-二乙氨基酚 (简称TTZAPN)与铋 的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 ,铋 在 pH6.0的HAc NaAc缓冲溶液中 ,与TTZAPN形成组成比为 1∶2的稳定紫色络合物 ,λmax为 53 5nm ,试剂的λmax为 43 0nm ,对比度Δλ =1 0 5nm ,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3. 80× 1 0 4,Bi 在 0~ 1.6m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 ,所拟方法用于合金样品及合成工业废水中微量铋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在硼砂 -NaOH (pH1 0 5)缓冲溶液中 ,当CPB和OP存在 ,邻硝基苯基荧光酮与镁 显色 ,λmax=61 0nm ,镁量在 0~ 2 0 μg/5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环己烷二胺四乙酸钙 -三乙醇胺 -四乙烯五胺混合液 ,掩蔽铝、铁、钛、锰和重金属离子的干扰 ,可用于钒土中 0.0 5%~ 1.0 0 %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李振亚系统地研究了金(Ⅰ)-氯化亚锡-孔雀绿显色体系及其光度特性,提出了一个测定金的超高灵敏的新方法——离心光度法,该法不仅灵敏度高,而且有简便、经济,重现性好的特点。λ_(max)=621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5×10~5 L·mol~(-1)·cm~(-1),金含量0.5~4μg/25ml,遵  相似文献   

1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溶液中微量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在稀盐酸介质中,偶氮胂Ⅲ-Eu3+体系的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654nm,当溶液的pH值为4.22时,Eu3+浓度在0~10.80μmol·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回归方程为A=0.0499c(μmol·L-1)-0.0005,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4.99×104 mol-1·L·cm-1.样品分析结果准确度高.方法灵敏、简便.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新显色剂 2 - (5-羧基 - 1 ,3,4-三氮唑偶氮 ) - 5-二乙氨基苯胺 (CTZAN)与Cu 的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 ,Cu 在 pH3 0的HAc -NaAc缓冲溶液中与CTZAN形成稳定的组成比为 1∶2的紫色络合物 ,λmax=565nm ,试剂的λmax=435nm ,对比度Δλ =1 3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 =3 0 3× 1 0 4 ,Cu(Ⅱ )浓度在 0~ 0 8m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 ,所拟方法用于测定镁合金和铝合金标样中微量铜 ,加标回收率为 1 0 1 4%~ 1 0 4 0 % ,RSD(n =6) =1 4%~ 3 9%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新显色剂 2-四氮唑偶氨-5-二乙氨基酚 (简称TZADAP)与V 的显色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 ,在 pH 5.0的HAc NaAc缓冲溶液中 ,TZADAP与V 形成稳定的红色络合物 ,λmax=5 3 0nm ,试剂的λmax为 43 0nm ,Δλ为 10 0nm ,络合比为1:2 ,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3.2 1× 10 4。V 在 0~ 0.8m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在掩蔽剂作用下 ,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铝合金样品及合成废水中的钒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高玉敏 《铁合金》2003,34(5):44-46
研究了钒渣中钼与硫氰酸铵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λmax=460nm,在0~50mg/50ml范围内吸光度与钼量的关系符合比尔定律,用于钒渣中钼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铍试剂Ⅲ与铝钒的显色反应。在PH5.5~6.5和PH5.0—6.5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介质中显色,铝钒的吸光度各自基本一致,并当在560nm波长处两者的摩尔吸光系数均为2.70×10~4。本文在PH6.0左右显色,一份使铝钒同时显色,一份用氟化铵掩敝铝显色钒,联合测定了矿样及钢样中的铝和钒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9.
首次合成了新显色剂2 (5 羧基 1,3,4 三氮唑偶氮) 5 二乙氨基苯甲酸(简称CTZABA),研究了它与Cu2+显色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Cu2+在pH3 0的HAc NaAc缓冲溶液中与CTZABA形成稳定的组成比为1∶2的紫色络合物,络合物的λmax=585nm,试剂的λmax=498nm,对比度△λ=87nm,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 14×104,Cu2+在0~0 6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本方法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铸造镁合金和锰黄铜合金样品中的金属铜,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新显色剂2,7-双(5-羧基-1,3,4-三氮唑偶氮)-变色酸(简称BCTZACA)与Cu(的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pH5·0的HAc-NaAc介质中,Cu(与BCTZACA形成稳定的紫色络合物,络合物的λmax=570nm,试剂的λmax=489nm,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4·58×104,Cu(在0~0·8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所拟方法直接用于镁合金和铝合金样品中微量铜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101·8%~102·0%,RSD为1·9%~3·6%(n=6),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