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论元代西北屯田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的西北屯田,是元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其地域主要分布在甘肃、陕西两行省。本文论述了元代的称海屯田以及西北屯田的管理机构、土地数额等问题,填补了元代经济史研究中的某些空白,对深入开展社会经济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等数学中的导数与经济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运用导数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可以解决经济学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的入世,中国各行各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尤其是外语教学.在教育史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困扰教师教学的难题.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对这一观点的阐述也截然不同,如"教师主导论""教师无用论"等.在经济学和语言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发现经济学中的"政府和企业关系"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有许多相似之处.在黄铁苗、郑红军提出的"政府对企业,神管形不管"理论的启示下,提出了21世纪英语口语教学中老师对学生也应是"神管形不管",教师的功能等同于政府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与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范式,它们有着不同的概念与理论范畴以及相关的准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从建国以来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开始全面影响中国,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研究方法具有其科学的意义,但问题也十分突出。客观分析比较经济学的各种研究范式,借鉴吸收各自的科学成分,对于构建科学的经济学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转型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困境,认为有必要在西方经典经济学之外探讨一套独特的分析方法,构建经济学的中国学派.分析了形成中国学派的三个基本因素,即经济学家群体、差别性的经济学思想和丰富的学术资源.提出通过学习费孝通先生在<江村经济>一书中所体现的注重分析方法、强调社会结构以及担负社会责任等,为构建经济学的中国学派奠定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财政史作为经济史研究中的重要方面,历来为史家所重视。发轫于清末的晚清财政史研究,历经晚清、民国、新中国数代学人百余年的不懈努力,在财政通史、财政专题史、资料汇编等方面均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研究广度、深度均较之前大大拓展与深化。但由于晚清时期的社会大变革背景以及资料过于浩繁,加大了研究难度。上述研究在杂税、同期中外财政制度比较分析、普通民众对政策感受等方面仍有深化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经济学中的达尔文主义的渊源、基本思想,对达尔文主义在经济学中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区域史研究是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国际汉学界中国史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日本学者斯波义信教授长期从事宁绍地域经济史的研究 ,研究成果斐然。在其研究中 ,注重史学新理论和新方法的运用 ,提出了不少颇有识见的论点 ,对深化宁绍区域史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借鉴和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明清时期的经济是持续增长还停滞,抑或是只有增长而没有发展,一直是经济史界争论的重大问题。根据历史资料分析了明清时期的经济状况,表明该时期发展和停滞实际是共存的,但更多地是呈现为量上而非质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寻租理论产生于古典经济学中"租"的概念,在垄断损失研究的过程中被提上了经济学研究的课程。在塔洛克和克鲁格的发展下,寻租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学科发展迅速,并且已经渗透到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对于解释经济学中的各个难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西方新史学的几大流派中,法国年鉴学派影响最大。该学派以社会史、经济史为发展方向,其中社会史的研究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逐渐发展壮大并不断开辟新的领域。从社会经济史到心态史、政治史,从计量方法的使用到叙事史的复兴,年鉴派的社会史不拘一格,却不断引领史学潮流的发展。年鉴派社会史在二战后的成就,说明社会史主要是一种研究思想和视角,而非僵化的概念和体系。  相似文献   

12.
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的难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阅了国内近3年(2000~2002)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并加以分析,参考国内出版的有关著作,结合经济学和统计学知识,对敏感度分析、贴现分析和增量分析等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的两淮盐税,占整个国家盐税总收入的45%以上,为王朝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柱性产业。关于两淮盐业的历史资料,历来受到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特别是经济史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而历次编纂的《两淮盐法志》,作为记录两淮盐业经营管理的官修志书,也是最基本的,比较权威、比较系统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中庸”思想与凯恩斯经济思想表面看没有联系,但深入研究凯恩斯经济思想,可以看到“中庸”思想的影了。美国和中国现代经济史也表明“中庸”哲学思想对经济思想政府和政策有一定的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产业经济在发达国家是门源于微观经济学的应用经济学科,是研究生产、销售具有某些相同特征产品的经济体发展运行规律的学科,发达国家经济学中产业经济学局限产业内部,模式为产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经济成果。而产业经济问题在中国不仅是产业内部结构问题,且是还包括产业间的结构问题,以及政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使其进入宏观经济分析研究领域,成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和依据,这与中国经济的特殊性是密切结合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学和数学这两个学科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经济方面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普遍。从现在的经济理论来看,现在用数学知识来分析经济现象分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然而微积分就是数学的主要内容,而定积分又是微积分的基础,所以利用定积分来解决经济学中的问题也就变得非常的丰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大概也就是一些函数的关系,比如说价格函数、需求函数、收益及成本函数等等,这些都是定积分运用到经济学中的重要的桥梁。要想优化经济的管理和经济的理论,在经济学中,定积分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从劳动经济学的发展看我院劳动经济专业学科建设董志强(重庆工业管理学院经管系重庆400050)当劳动经济学发展到今天,而劳动经济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时,中国劳动经济学家感到的不是得意,而是尴尬。原因很简单,劳动经济学在中国历经曲折和艰难,终于构筑起一个理论...  相似文献   

18.
张燕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4):112-114,126
城市化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而发展信息技术可以推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新兴古典经济学运用古典经济学有关专业化与分工的思想对城市的起源与发展所做的描述,对分析信息技术在城市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具有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庄宙 《企业技术进步》2011,(5):26-26,13
关于经济学理论,人们发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适用于中国。这个结论是基于人们对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而得到的。研究的问题包括中国城市住房、医疗保健和教育的供给与需求,通货膨胀的解释,货币供应量的外生变化对总产出和价格的影响,上海和香港证交所的股票价格的确定,上证指数和纽约的股票指数的共同变动,人口增长和人力资本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运用经济学原理对上海与日本城市间的消费需求水平比较研究,提出了两国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中国城市(上海)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于日本经济发过程中的什么阶段,由此得出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