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铸造废砂再生处理与节能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铸造连续生产过程中,芯砂不断地混入型砂中,循环总量增加的部分只有经过再生处理代替新砂用于制芯,才能实现系统的封闭循环.废砂再生示范工程通过机械与适温焙烧等节能处理工艺,消除较高的需酸值和粘结剂间的相溶性,使混合废砂经有效处理后,成为具有了焙烧砂的优良特性,能达到优于新砂用于冷、热、覆膜砂制芯的目的,成为高品质再生资源.为大批量湿型砂生产的铸造废砂再生的全面实现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熊鹰  孙伟民 《铸造工程》2011,35(1):5-6,27
研究了铸造湿型砂与树脂砂混合废砂的再生机制,并对采用二次焙烧技术处理的铸造废砂性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试验指出,再生砂的灼烧减量比新砂低75%,发气量比新砂低25%,强度高于新砂15%,能满足铸造企业在制芯或浇注中的使用要求,从而可实现铸造废砂的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对环保立法的更为严格,铸造废砂的再生利用有着更广泛的前程。铸造废砂的低温二次焙烧,可以降低再生成本,减少二次污染。实验和生产现场验证都表明,再生砂的铸造性能达到并超过新砂。  相似文献   

4.
备受关注的铸造废旧砂再生处理是一个有工艺特性、相对独立复杂的工艺处理过程。针对中小规模铸造砂处理过程中的旧砂再生,其生产流程可以通过选择干法+热法+干法的综合处理方法,使大量废、旧砂复原、净化转化成优良品质的再生回用砂,或作为商品去替代原、新砂使用。如造型制芯砂、覆膜砂、壳型砂、V法铸造和消失模用砂等不同类型的铸造生产场合。  相似文献   

5.
湿型旧砂再生处理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湿型旧砂进行再生处理的目的是要减少原砂消耗量和废砂排放量。有些铸造工厂采取较简单的再生方法将旧砂的泥分降低,从而保持型砂泥分含量稳定。另一种铸造工厂生产多砂芯铸件,为了减少旧砂溢流量,将旧砂深度再生处理后用于代替原砂混制树脂砂芯用砂。凡是含有钠化膨润土的旧砂不可用高温焙烧再生方法,否则不适合制备热芯盒和冷芯盒砂芯。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我国铸造废砂的再利用现状.举例说明了几种废砂的资源化利用途径,铸造废砂作为废弃物目前主要有两个再利用途径,一是废砂再生,再生后的废砂可以作为新的造型材料;另一个是废砂的资源化利用,利用废砂制备其他新型复合材料.铸造旧砂的综合利用是节省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的较好途径.其综合利用的技术将会得到更大发展,应用前景和范围也将越来越广阔.铸造废砂的资源化研究对保护环境、落实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湿法再生处理工艺流程和再生砂的检测指标,在试验室对再生砂进行了检测和冷芯工艺试验。将再生砂应用于缸盖底盖板芯、干式缸体主体芯生产的结果表明:湿法再生砂可以在三乙胺法冷芯工艺中应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总体情况良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由于含水量和含泥量较低,砂芯表面致密、无明显疏松且废芯率有所下降,铸件质量正常,未出现因使用再生砂而产生的批量性废品,满足铸造生产需要,可以在三乙胺法冷芯工艺中推广应用。从经济效益方面计算,再生砂每吨成本较围场砂低85元,在树脂加入量相同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铸造粘土湿型砂的旧砂再生处理,以及再生砂应用于自动化、智能化的缸盖制芯生产线的开发与实践应用情况,并就生产线的开发及实践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实践得出湿型旧砂再生后可用于制造缸盖砂芯,降低废砂固废的排放.  相似文献   

9.
铸造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景峰  于永来  马顺龙  高杰 《铸造》2006,55(12):1294-1298
为了促进清洁铸造技术推广应用,采取了一系列铸造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措施:将再生旧砂用作制芯原砂,采用废砂、废渣和清理氧化铁皮粉制砖,废焦炭末压块制成型焦代替部分焦炭、铸件加工铁屑压块回炉利用等。通过这些工作,即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又保护了我们的资源与环境,为铸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三乙胺冷芯盒工艺、CO_2硬化碱性酚醛树脂工艺、CO_2硬化水玻璃砂工艺以及气硬冷芯盒树脂砂工艺,并从铸造工艺性能和环保特性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无机粘结剂复合气硬冷芯盒制芯工艺对改善铸造生产环境、实现绿色铸造清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指出气硬冷芯盒树脂砂的发展趋势为:(1)推行清洁生产,开发无毒、无公害粘结剂是今后的发展方向;(2)优化造型、制芯工艺,消除由粘结材料引起的铸造缺陷,提高铸件品质;(3)优化旧砂再生工艺,提高旧砂再生效率和再生砂质量,降低再生能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