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阻燃抗熔融粘胶纤维——Anti-fcell(R)(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纺阻燃纤维(Anti-fcell(R))是具有阻燃抗熔融作用的功能纤维,解决了涤纶的易燃、熔融滴落以及粘胶纤维易燃的问题,填补了国内空白.文章简述了国内外阻燃粘胶纤维技术发展情况,介绍了安纺阻燃纤维的生产工艺、物理机械性能,并重点分析讨论了安纺阻燃纤维的阻燃性能.安纺阻燃纤维能提高纤维与纺织品的安全性能及附加值,可广泛应用于民用、工业以及军事等领域.  相似文献   

2.
安纺阻燃纤维(Anti—fcell)是具有阻燃抗熔融作用的功能纤维,解决了涤纶的易燃、熔融滴落以及粘胶纤维易燃的问题,填补了国内空白。文章简述了国内外阻燃粘胶纤维技术发展情况,介绍了安纺阻燃纤维的生产工艺、物理机械性能,并重点分析讨论了安纺阻燃纤维的阻燃性能。安纺阻燃纤维能提高纤维与纺织品的安全性能及附加值,可广泛应用于民用、工业以及军事等领域。  相似文献   

3.
阻燃抗熔融粘胶纤维——Anti-fcell?(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纺阻燃纤维(Anti-fcell(R))是具有阻燃抗熔融作用的功能纤维,解决了涤纶的易燃、熔融滴落以及粘胶纤维易燃的问题,填补了国内空白.文章简述了国内外阻燃粘胶纤维技术发展情况,介绍了安纺阻燃纤维的生产工艺、物理机械性能,并重点分析讨论了安纺阻燃纤维的阻燃性能.安纺阻燃纤维能提高纤维与纺织品的安全性能及附加值,可广泛应用于民用、工业以及军事等领域.  相似文献   

4.
阻燃抗熔融粘胶纤维——Anti-fcell(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纺阻燃纤维(Anti—fcell)是具有阻燃抗熔融作用的功能纤维,解决了涤纶的易燃、熔融滴落以及粘胶纤维易燃的问题,填补了国内空白。文章简述了国内外阻燃粘胶纤维技术发展情况,介绍了Anti—fcell的生产工艺、物理机械性能,并重点分析讨论了Anti—fcell的阻燃性能。Anti—fcell能大大提高化学纤维的应用性能以及安全性能,提高纤维与纺织品的附加值,可广泛应用于民用、工业以及军事等领域。  相似文献   

5.
安纺阻燃纤维(Anti—fcell~)是具有阻燃抗熔融作用的功能纤维,解决了涤纶的易燃、熔融滴落以及粘胶纤维易燃的问题,填补了国内空白。文章简述了国内外阻燃粘胶纤维技术发展情况,介绍了Anti—fcell~的生产工艺、物理机械性能,并重点分析讨论了Anti—fcell~的阻燃性能。Anti—fcell~能大大提高化学纤维的应用性能以及安全性能,提高纤维与纺织品的附加值,可广泛应用于民用、工业以及军事等领域。  相似文献   

6.
安纺阻燃纤维(Anti-fcell(R))是具有阻燃抗熔融作用的功能纤维,解决了涤纶的易燃、熔融滴落以及粘胶纤维易燃的问题,填补了国内空白.文章简述了国内外阻燃粘胶纤维技术发展情况,介绍了Anti-fcell(R)的生产工艺、物理机械性能,并重点分析讨论了Anti-fcell(R)的阻燃性能.Anti-fcell(R)能大大提高化学纤维的应用性能以及安全性能,提高纤维与纺织品的附加值,可广泛应用于民用、工业以及军事等领域.  相似文献   

7.
Outlast粘胶纤维纱的纺制体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探讨Outlast粘胶纤维的纺纱工艺。开清棉工序轻打少落成卷;梳棉工序适当降低分梳速度;并条工序进行防胶辊缠绕的同时提高纤维伸直度;粗纱工序采用较适合的捻系数、降低胶辊压力防止Outlast粘胶纤维中微胶囊损伤;细纱工序同样采用轻加压、小的后牵伸倍数、较大后牵伸隔距、小的钳口隔距等工艺配置;络筒工序适当降低络纱速度、加严电清参数设置、保证捻接强力。以上措施保证了精梳棉/Outlast粘胶纤维70/309.7 tex混纺纱和Outlast粘胶纤维14.6 tex纯纺纱的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8.
探讨磷系改性阻燃粘胶纤维14.6tex赛络纱的纺纱工艺要点。清棉工序重点控制好相对湿度,以减少静电的产生;梳棉工序加强刺辊、锡林、盖板、道夫各部件的配合和管理,提高纤维分梳,减小纤维损伤,并条工序降低出条速度,做好通道清洁工作;粗纱工序控制好粗纱伸长率的差异;采用赛络纺纺纱方式,优化电清参数,通过一系列的工艺优化措施,克服了磷系改性阻燃粘胶纤维易产生静电、强力低、蓬松易堵、易产生毛羽等问题。生产出的磷系改性阻燃粘胶纤维14.6tex赛络纱质量指标优良,能满足后道工序织造要求。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芳纶/阻燃粘胶/导电纤维混纺纱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特点.芳纶纤维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及较高的强度,采用芳纶纤维、阻燃粘胶以及导电纤维混纺,可利用该混纺纱开发阻燃抗静电复合功能织物.芳纶和阻燃粘胶纤维采用包混制条,然后与导电纤维条进行条混.介绍了芳纶/阻燃粘胶/导电纤维在纺纱生产中各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技术措施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接枝改性阻燃粘胶纤维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自制的接枝改性阻燃粘胶纤维进行了红外、阻燃、热稳定性及纤维形态的测试。经红外分析阻燃剂和交联剂成功地接枝到了粘胶纤维上。阻燃粘胶纤维的极限氧指数为30%,TG-DTA显示纤维的热稳定性有了很大提高,热分解温度变宽,放热缓和。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接枝粘胶纤维的表观形态,发现阻燃粘胶纤维的细度变大,纤维表面出现裂纹。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燃烧残留物发现,阻燃纤维燃烧后碳化物直径变大,并且表面出现半球形的突起物。  相似文献   

11.
探讨立达环锭纺纱系统的应用技术。针对立达环锭纺纱系统设备的性能特点,开清棉工序优选各部隔距及速度,降低了筵棉棉结的增长率及短绒;梳棉工序采取优化各部隔距、适当降低刺辊速度、增大锡林刺辊的线速比等措施,加快纤维转移,减少纤维损伤;并条工艺配置中重点提高纤维的伸直度,合理设计牵伸分配和罗拉隔距;粗纱工序重点掌握好纺纱张力,合理配置工艺参数,改善粗纱内在质量;细纱采用"两大两小"针织纱工艺,并对前胶辊与中铁辊的中心距进行了优化,最终使所生产的C 14.6 tex纱的主要质量指标达到了Uster 2007公报5%水平。  相似文献   

12.
水溶性维纶11.8 tex纱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顺利纺制水溶性维纶11.8 tex纱,针对该纤维的性能特点和用户对成纱异纤的严格要求等条件,开清棉工序采取"小定量、低速度、勤抓取"工艺,以减少纤维损伤,保证成卷质量;梳棉工序采用"慢速度、多梳少打、勤转移"工艺,以减少棉结产生;并条工序采取"短流程、低速度"工艺,防止纤维条过熟;粗纱和细纱工序采用"低速度、小后区牵伸、大后区隔距"的工艺原则;络筒工序掌握"小张力、低速度"的控制原则。同时严格控制各工序温湿度和异纤,最终成功纺制出水溶性维纶11.8 tex纱,其成纱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赵博 《棉纺织技术》2007,35(8):31-33
为了顺利生产牛奶蛋白纤维氨纶包芯纱,对各工序纺纱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生产前对牛奶蛋白纤维进行预处理,清梳工序采用低速度、大隔距、多梳少打、均匀混和、快转移、小张力的工艺原则,并条采用顺牵伸,粗纱适当加大捻度、减少后区牵伸倍数,细纱采用重加压、大后区隔距、小后区牵伸、小钳口隔距等技术措施.措施实施后,成纱质量好,条干均匀.  相似文献   

14.
为了顺利纺制Pindarl纤维纱,对Pindarl纤维进行预处理,开清棉采用多梳少打,以梳代打的工艺原则;梳棉工序采用较大的隔距,并适当降低分梳速度;并条工序采用配有自调匀整的单道并条机;粗纱工序采用较大的粗纱捻系数和橡胶假捻器;细纱工序采用较大的后区罗拉隔距、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及较低的速度;络筒工序采用低速度、低张力的纺纱工艺,最终保证了Pindarl 14.8 tex纱的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15.
探讨重定量对细纱牵伸的影响与工艺控制措施。通过工艺对比试验表明:重定量对细纱牵伸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纤维移距偏差增大、控制作用相对减弱、纤维变速点分散、握持力与牵伸力不匹配。可采取小前区隔距、大后区隔距、新型下销纵向强控制、压力棒隔距块稳定变速点、小钳口紧控制等工艺措施;采用高弹性胶辊重加压工艺,选用C型罗拉座及气压加压摇架等器材,可确保正常牵伸。指出:只有稳定和提高成纱质量,才能促进重定量工艺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Outlast腈纶混纺针织纱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顺利生产Outlast腈纶混纺针织纱,分析了Outlast腈纶纤维的性能特点,并在纺纱过程中针对性地采取了工艺技术改进措施。通过纺纱前喷洒抗静电剂;清梳工序适当降低各打击梳理机件速度,放大梳理隔距;并条工序采用重加压、大隔距、轻定量工艺原则;粗纱工序选用较小的后区牵伸与较大的罗拉隔距;细纱工序在较大粗纱捻系数的基础上,采用较大的后区隔距、较小的后区牵伸、低速度等工艺;各工序严格控制温湿度,结果成功纺制出棉/Outlast腈纶60/40 18.3 tex混纺针织纱,达到了较好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7.
牛奶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介绍了牛奶纤维的特性.针对牛奶纤维抱合力差的特点,采用牛奶纤维和撕断的精梳棉条进行棉包混和;在开清棉工序适当加重棉卷的定量;梳棉工序为减少棉条断头,生条定量偏重控制;粗纱的捻系数偏大掌握,使用橡胶假捻器,提高加捻效率,采用较小的粗纱张力;为了与较大的粗纱捻系数相配合,细纱后区工艺采用大隔距、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前区采用小隔距,可适应牛奶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探讨Aircell纤维纺纱的生产工艺.根据Aircell纤维的性能特点,为了减少Aircell纤维的损伤,开清棉采用短流程、多分梳、轻打击、混和均匀的工艺;梳棉采用轻定量、低速度、多梳少落、快转移工艺;并条采用重加压、大隔距、轻定量、低速度工艺;粗纱采用重加压、低速度、小张力工艺;细纱采用大隔距、大牵伸、重加压工艺;络筒采用较低速度、合理设定清纱器参数等工艺,可使Aircell 18.5tex纱的质量达到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顺利纺制棉Formotex木棉混纺纱,针对混纺纤维的性能特点,采用包混工艺,并对木棉纤维进行纺前预处理;开清棉工序重点减少纤维损伤;并条工序合理设置罗拉隔距和后区牵伸倍数;粗纱工序适当增大捻系数,以减少意外牵伸;细纱工序优选钢领、钢丝圈型号,以减少成纱毛羽;络筒工序合理设定清纱器参数,清除有害纱疵,最终成功纺制出棉/Formotex/木棉60/30/10 14.5 tex纱,其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竹纤维精梳棉混纺纱的生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探讨竹纤维/精梳棉60/40 9.8 tex混纺纱的生产工艺.针对竹纤维特性,对竹纤维进行人工开松预处理,并加3%的抗静电剂.提出了各工序选择工艺参数的原则,清棉工序应多梳少打,充分混和,降低各单机的速度;梳棉工序抬高给棉板位置,降低刺辊速度;精梳工序采用轻小卷定量,增大落棉率;细纱工序放大后区罗拉隔距,配置小的后区牵伸倍数,小钳口隔距.经过不断的试验,提高了成纱质量,确保了满足喷气织机的织造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