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某亚临界600MW机组锅炉NOx排放量较高的问题,提出了沿炉膛高度垂直方向空气分级和主燃烧区域水平方向空气分级的复合空气分级改造方案。利用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分析了不同分离燃尽风高度和间距对炉内燃烧温度、CO浓度及NOx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炉内燃烧情况;空气分级燃烧使主燃烧区温度降低,炉膛出口温度升高,CO体积分数升高,NOx排放浓度明显降低;通过对4个模拟工况NOx排放、炉膛出口烟温及锅炉效率的对比分析,得出C2工况为最佳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2.
袁卓  曾卓雄  公雪  程恒 《热力发电》2021,50(4):51-58
为探究锅炉燃烧流动规律,就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不同分离燃尽风比率、不同二次风配风方式以及不同摆角对锅炉燃烧和NOx排放规律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炉膛高度方向10~30 m范围内,协同角迅速从82°降低至70°,然后剧烈波动;在30 m以上高度范围内,协同角呈抛物线分布规律;协同角随过量空气系数、分离燃尽风比率增大而变小,在均等配风方式下协同角最小;空气分级燃烧和浓淡直流燃烧器联用可有效抑制主燃区NOx的生成;过量空气系数越大,炉膛出口NOx排放量越高,NOx排放量随分离燃尽风比率增大先变小再变大,最佳分离燃尽风比率为15%~25%;均等配风方式下,炉膛出口NOx排放量最低;束腰配风方式下,炉膛出口O2体积分数最低;倒宝塔配风方式对主燃区NOx生成的抑制作用明显;燃烧器摆角向下和分离燃尽风摆角向上均可降低炉膛出口NOx排放量。  相似文献   

3.
超超临界锅炉磨煤机组合运行方式优化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磨煤机组合运行方式下,对一台1 000 MW超超临界前后墙旋流对冲燃烧煤粉锅炉进行了炉内流动、燃烧、传热与NOx排放特性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与试验测量值符合性较好。结果表明,不同的磨煤机组合运行方式对煤粉颗粒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燃烧器区域空气分级效果、下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和水冷壁壁面热流分布有不同的影响。相比6台磨煤机运行,当5台磨煤机运行,停运上层燃烧器时,煤粉颗粒停留时间增加,飞灰含碳量降低,煤粉燃尽率增加;燃烧器区域空气分级效果得到强化,NOx排放量降低;下炉膛出口烟气温度降低,有利于降低大屏过热器挂渣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电站锅炉空气分级燃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电站锅炉采用空气分级燃烧降低NOx排放的原理及其技术关键。针对目前应用效果最好的组合空气分级燃烧技术,以一台600 MW超临界锅炉为例,应用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对采用一级分离燃尽风方式和两级燃尽风方式的组合空气分级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基本吻合。结果表明,与一级分离燃尽风方式相比采用两级分离燃尽风方式时NOx的排放量更低,水冷壁表面的热流密度较均匀;同时两级分离使燃烧推迟,飞灰含碳量及屏底的烟温较高,通过合理调节燃尽风配比和燃烧器摆角可以避免锅炉效率下降和管壁超温。采用两级分离燃尽风的组合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船用锅炉安全可靠、低污染物排放的运行要求,探究燃烧器的低氮燃烧特性,以船用锅炉双燃料燃烧器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模拟了该燃烧器在使用燃气与燃油两种燃料进行燃烧时炉膛内的温度分布、NOx浓度分布情况,分析了过量空气系数和燃烧器的结构特性对NOx排放的影响,并针对燃烧器结构特性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电厂300 MW四角切圆锅炉高温腐蚀严重、NOx排放浓度较高等问题,运用Fluent软件对机组炉膛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了燃烧器改造前后炉内的流场、组分场以及NOx浓度场的计算数值,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进行了比较,且两者吻合较好,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低氮改造措施并对空气进行深度分级后,主燃区氧量降低,锅炉整体温度水平分布有所下降,改造后火焰切圆形成良好,炉内高温腐蚀得到改善,且NOx排放量较改造前减少了20%,改造方案对同类型锅炉机组运行和优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兵 《电力设备》2008,9(8):25-27
文章分析了燃煤锅炉氮氧化物(NOx)的生成原理,并针对性的提出了SG1036t锅炉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调整、控制措施。具体措施为采用燃烧优化、炉内空气分级、燃料分级的炉膛轴向低NOx燃烧技术。根据2007年机组负荷测算,2台1036t/h锅炉年可减少NOx的排放量近6000t。  相似文献   

8.
在一台SG–420/13.7–W756煤粉锅炉上进行了空气分级低NOx燃烧技术应用,研究了空气分级技术的NOx脱出效果,分析该技术对锅炉效率、结渣等的影响。采用空气分级燃烧技术,通过合理配风,改造后锅炉NOx排放量降低到379mg/m3(折算到?(O2)=6%),NOx脱除率达到37.8%。改造后运行采用低氧燃烧,锅炉效率有所提高。采用了低NOx燃烧器、风包粉等防结渣技术,改造没有给锅炉带来结渣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一台220 t/h四角切圆煤粉锅炉采用空气分级燃烧技术改造前后的锅炉燃烧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改造前相比,改造后炉膛实际切圆直径变小,在分离燃尽风(SOFA)下方的区域氧量较低,煤粉不完全燃烧产生较多的一氧化碳,形成还原性气氛.同时,温度也较低,有效地抑制了NOx的生成,NOx排放量由改造前的618 mL/m3降为228 mL/m3.炉内煤粉颗粒的运动有一定的随机性,总体上煤粉颗粒喷入高度越低,在炉内停留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10.
畅文喜 《电力学报》2014,(4):353-355
山西古交兴能电厂600 MW锅炉投产运行后,出现了锅炉NOx排放量一直高于原厂设计值和两侧屏过下部、炉膛中上部水冷壁严重高温腐蚀现象,严重影响了锅炉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测试分析结果为燃烧器布置、低氮性能以及燃煤含硫量较高所致,为此于2013年对25台燃烧器进行了低氮改造,改造后的燃烧器实现了中心浓、四周淡的浓淡分级,配合带"扳边"结构的内外二次风,有效地推迟了燃烧器早期的风粉混合,抑制了NOx生成,使NOx排放量由521.9~629.6 mg/m3下降为408.6~440.9 mg/m3。同时有效地防止了煤粉被甩到水冷壁上,增强了水冷壁附近的氧化性气氛的覆盖范围,防止了两侧墙水冷壁因实现炉内水平空气分级后导致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降低而产生的高温腐蚀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介绍我国现役各类W火焰锅炉燃烧器、配风方式及结构特点。从燃烧器设计角度来看,美国B&W的EI-XCL型燃烧器在降低NOx生成方面具有较强优势;从炉膛结构与配风方式来看,美国B&W与法国阿尔斯通STEIN的W火焰锅炉更为合理。通过对现有设备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造,可以大幅度降低NOx排放量。  相似文献   

12.
就两种典型切圆燃烧锅炉的燃烧器布置方式对燃烧器区域煤粉气流燃烧过程及NOx排放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贫煤型燃烧器布置方式有利于抑制初期燃烧过程的NOx生成,采用低NOx燃烧技术 贫煤型燃烧器布置方式可以进一步降低大容量锅炉的NOx排放量。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电厂600 MW四角切圆锅炉炉膛出口NOx含量高的问题,采用了两级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并对燃烧特性进行模拟优化与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两级空气分级对燃尽区氧量造成了明显的影响;对锅炉进行燃烧优化调整后,锅炉效率没有降低,飞灰和炉渣含碳量没有增加,烟气在炉膛上部可以较为均匀地混合.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采用分级燃烧技术对贵溪电厂300 MW机组锅炉进行了低氮燃烧器改造。但改造后锅炉飞灰含碳量增加较多,造成锅炉效率下降。针对改造后的燃烧状况变化,通过优化调整试验找出了炉膛出口氧量、二次风配风方式、燃尽风控制方式、一次风速等对锅炉效率和NOx排放量的影响规律。依据研究结果,确定了该炉的最佳运行方案,使得该机组锅炉效率提高了0.8%,NOx的排放量下降了47%。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锅炉燃烧过程中生成NOx的机理,给出控制NOx生成的措施,如利用空气分级燃烧原理控制NOx的生成、采用双调风燃烧器控制NOx的生成、采用合适的控制方式降低NOx的生成等,达到有效降低NOx生成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300 MW四角切圆煤粉锅炉燃烧和NOx排放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国际上最先进的TASCFLOW软件平台与大型燃煤锅炉炉膛的数值模拟计算软件COALFIRE,对1台300MW四角切圆煤粉锅炉炉内流动、传热、燃烧及污染物的排放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整个炉膛温度最高的地方出现在燃烧器区域;炉内各组分浓度分布与温度分布有密切的关系;炉膛出口氧量为6.4%左右;NOx的生成主要在炉膛的燃烧器区域,沿炉膛高度浓度逐渐减小。同时也得出了炉内壁面热负荷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7.
以某300 MW四角切圆采用先进的低氮燃烧技术燃煤锅炉为模型,通过使用数值模拟软件对炉膛燃烧过程进行计算模拟研究,通过改变燃烧器布置方式,分析并对比了燃烧器整体采用角式布置和墙式布置两种方案时的速度场、温度场以及组分场。结果表明,在相同配风条件下,墙式燃烧时形成的速度流场更加均匀良好;炉膛出口处温度有所降低,温度分布更趋于均匀,但煤粉燃尽率略有下降;在炉膛上部区域,由于温度水平低于角式切圆燃烧温度水平,很好的抑制了氮氧化物的生成,使NOx排放值下降了14. 98%。燃烧器整体采用墙式切圆燃烧的速度场、温度场分布更优,NOx排放值有所降低,是较好的低NOx燃烧器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18.
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某电厂400 t/h四角切圆锅炉的炉内湍流流动、传热、燃烧和NOx的生成进行总体的数值模拟.研究了一、二、三次风率的变化对锅炉NOx生成量及炉内燃烧效果的影响.对此煤粉锅炉,采用空气分级燃烧方式有利于降低NOx的生成量,三次风率为22.2%左右时NOx生成量最小,且其他热损失也小,需要配...  相似文献   

19.
《电站系统工程》2016,(2):29-30
针对某热电厂#1炉存在NOx排放量高,提出水平浓淡煤粉燃烧器、空气分级燃烧技术改进措施。并进行了燃烧调整。降低了NOx排放量。  相似文献   

20.
300 MW机组四角切圆燃烧锅炉NOx排放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luent软件平台对温州电厂300 MW机组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炉内燃烧状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炉膛温度场、速度场和气相组分浓度场的分布,并通过后处理方法计算了NOx的浓度分布.结果显示:数值模拟得到的炉膛燃烧状况基本符合四角切圆燃烧煤粉炉的实际运行情况;燃尽区的NO浓度不断增加,水平截面NO平均浓度最高值出现在OFA上部炉膛高度为30 m处;炉膛出口温度和NOx排放量的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误差均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