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华能浙江分公司玉环电厂(华能玉环电厂)超超临界1000 MW汽轮机过载补汽技术。采用过载补汽技术,在额定工况以下补汽阀未开启时机组经济性有很大提高,并具备调频能力。在额定工况以上,补汽阀开启时,因节流机组经济性下降。  相似文献   

2.
补汽阀投用对1000MW机组夏季运行工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阐述了采用西门子补汽阀技术的1 000 MW机组夏季工况下补汽阀投用与否对机组的功率响应、中间点汽温、主汽压力等参数的影响,对投用补汽阀后机组的经济性作了评估说明。夏季工况下不投用补汽阀,1 000 MW机组在额定参数下无法达到额定功率,并且在AGC(自动发电控制)方式下机组主要参数波动较大,不利于机组稳定运行。投用补汽阀运行,则增大汽轮机的节流损失,降低机组运行效率。如果提高蒸汽参数运行,锅炉金属受热面所能承受的温度上限将下降,金属管壁将更容易超温。因此建议在夏季工况下,对该类型的1 000 MW机组负荷调度采用AGC模式下的人工输入方式,由调度员在线设定机组的目标功率。  相似文献   

3.
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综合优化及成效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伟忠 《电力建设》2009,30(5):42-46
外高桥三期2×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为上汽(SIEMENS)机型,采用补汽阀调频及过负荷调节。文章介绍了其综合优化及成效:通过优化补汽阀开启点以及研发节能型抽汽(凝结水)调频技术,提高了实际运行的经济性;采用不小于3D弯管等,降低造价,降低主蒸汽、再热蒸汽及高压给水系统压降,提高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采用全容量单台高效汽动给水泵,降低冷却水设计温度,单独设汽动给水泵汽轮机的凝汽器,降低进入主凝汽器的蒸汽流量及热负荷,降低了机组平均背压和端差等,提高了机组热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发电设备》2016,(1):11-15
基于热力系统的分析计算方法,对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应用补汽调节技术的设计方案以及经济性收益作了详细的论述及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采用补汽调节技术,可使机组在额定负荷时主汽压力达到额定值,机组热耗降低约26kJ/(kW·h),经济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高压调节阀配置方式与汽轮机进汽压力的关系,以600 MW机组为例,计算得出了亚临界机组与超临界机组在不同调节阀配置方式下的经济性,以及在顺序阀定压与滑压运行方式下热耗率的变化规律,给出了各调节阀所控制的调节级喷嘴数不等时,各调节阀配置方式下机组热耗率的变化规律及调节阀配置原则,并对重叠度对机组运行经济性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调节阀配置方式对机组运行经济性影响明显,对于配置4个调节阀的机组,2阀点时,提前开启调节阀压损每增大2%,机组热耗率增加约13~15 kJ/(kW.h);3阀点时,机组热耗率仅增加约5~6 kJ/(kW.h);2阀点下,超临界机组热耗率增加略小.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持喷嘴调节汽轮机组部分负荷工况下主蒸汽压力高的优点,同时减弱调节级效率低对高压缸通流效率的影响,有效提高汽轮机组部分负荷工况下的经济性,本文在分析研究了现有汽轮机进汽调节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喷嘴+补汽新型调节技术。以超临界660 MW机组为例,分别分析喷嘴+补汽调节和单一补汽调节对汽轮机热力特性和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嘴+补汽调节机组和补汽调节机组在90%THA工况附近经济性相当,随着负荷的降低,喷嘴+补汽调节机组经济性优于补汽调节机组,且这种优势逐步加大;全年负荷范围为40%THA~85%THA的机组,采用喷嘴+补汽调节的经济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李状  郭容赫  樊芮 《吉林电力》2020,48(4):37-39
结合某台660 MW机组单阀和顺序阀两种配汽方式的高压缸效率试验,分析了配汽方式对高压缸效率的影响,建立了高压缸效率变化对机组热耗率和发电煤耗率影响模型。试验表明,在60%额定负荷时,顺序阀比单阀高压缸效率高2.79%,使机组热耗率降低39.06 kJ/(kW·h),发电煤耗率减少1.48 g/(kW·h)。顺序阀运行经济性好于单阀运行,负荷越低节能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王晋权  王建强  邵峰 《发电设备》2015,29(3):180-183
以某660 MW纯凝机组为例,通过对顺序阀和复合阀两种配汽方式的设计曲线进行比较,发现正常负荷范围内顺序阀下调节阀节流损失小;维持负荷不变进行复合阀切换成顺序阀试验,调节级压力下降0.4 MPa,同时一瓦轴振有所下降。对比两种配汽方式下带负荷试验的安全和经济指标,600 MW负荷以上时热耗率相差不大,而在450~580 MW负荷顺序阀配汽方式热耗率平均下降30kJ/(kW·h),1号轴振Y向值平均下降45μm。试验结果表明:顺序阀较复合阀配汽方式安全性和经济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有助于指导同类型机组进行配汽方式改进。  相似文献   

9.
以某600 MW空冷机组汽动引风机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小汽机凝汽器热力计算模型和汽源经济性计算模型。通过计算不同季节汽动引风机系统采用不同汽源时经济性变化情况,提出了小汽机汽源随季节变化的优化运行思路。实际算例表明:对象机组汽动引风机系统汽源切换对机组经济性有明显影响,在秋冬季节采用汽机五段抽汽作为小汽机汽源可使机组供电煤耗率下降约0.9 g/(kW?h)。  相似文献   

10.
侯昭毅 《发电设备》2010,24(3):196-198,205
针对300 MW机组运行经济性问题,通过试验测定了不同负荷下定压运行或变压运行时的供电煤耗、热耗、汽耗、汽动给水泵单耗、再热汽温等指标,并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显示,机组负荷在240 MW以下时采用四阀全开变压运行比较经济。  相似文献   

11.
侯昭毅 《发电设备》2011,(3):196-198,205
针对300 MW机组运行经济性问题,通过试验测定了不同负荷下定压运行或变压运行时的供电煤耗、热耗、汽耗、汽动给水泵单耗、再热汽温等指标,并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显示,机组负荷在240 MW以下时采用四阀全开变压运行比较经济。  相似文献   

12.
邵志跃 《浙江电力》2013,(10):27-31
某发电厂2台600MW超临界汽轮机原设计使用混合配汽方式,存在运行经济性差、调频能力不足等问题;在试验基础上,采用不同的顺序阀阀序分别对2台汽轮机进行顺序阀方式改造,确定了新的滑压曲线。改造前后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顺序阀配汽可显著降低机组的煤耗,增强机组的负荷动态响应能力,第三只开启的调节阀对应的阀后喷嘴数量较少时,顺序阀运行经济性更佳。  相似文献   

13.
针对超超临界1 036MW汽轮机高压主汽调节阀在启动和低负荷阶段采用单阀配汽模式,在高负荷下过渡到顺序阀配汽模式、部分负荷经济性较差的情况,对该类型机组的不同配汽方案在安全运行和经济性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配汽方案可使机组的供电煤耗降低0.3~3.9g/(kW·h),对节能降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电力学报》2017,(2):175-180
某厂600 MW的两台机组长时间运行在360~400 MW的低负荷区段,机组效率严重偏离设计值,为了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有必要对汽轮机组配汽方式进行优化。通过与汽轮机生产厂家的沟通,决定对机组的配汽方式进行优化改造。优化后的配汽方式结合了复合配汽与顺序阀配汽两种方式,通过对汽轮机阀门曲线、滑压曲线进行修正,并对汽轮机控制系统逻辑进行修改,实现了汽轮机新、旧阀序的完美结合。改造后,机组安全性能指标未受任何影响,且机组在顺阀状态下阀门的节流损失大幅降低,达到了提高机组在部分负荷运行经济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提高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经济性与安全可靠性的先进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阿平  彭泽瑛 《上海电力》2005,18(4):342-347
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与西门子合作设计制造的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有50Hz、单轴、1000MW级超超临界电厂运行业绩的机型。针对更高超超临界参数采用的一系列独特结构和先进技术使机组具有特别优异的经济性和安全可靠性。通过补汽阀、外置式疏水冷却等技术,使机组现场实测的高、中压缸效率分别达到94.2%和96.1%的世界顶尖水平。采用无中分面圆筒型高压缸、全周进汽等先进技术化解了超超临界带来的高应力、高温热变形等问题,在安全可靠性设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大功率汽轮机配汽方式对轴系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网负荷的波动,使得大功率机组参与调峰运行成为必然。部分负荷工况汽轮机的调节配汽特性不仅影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而且直接影响机组轴系的稳定性。该文采用流固耦合分析方法,以某600 MW亚临界机组为对象,对机组部分负荷工况时轴系在气流力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机组单阀切换为顺序阀运行时轴系稳定性恶化的机理,提出了机组配汽特性的优化方案,并在机组的运行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有效地改善了机组单阀切换为顺序阀运行时轴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王坚 《电力建设》2007,28(6):0-0
通过年费用法比较了汽动给水泵和电动给水泵方案的经济性, 对于建设2×1 000 MW超超临界空冷机组, 汽动给水泵方案比电动给水泵方案的年费用低4 592 万元, 热经济性更好; 厂用电比电泵方案少90 270 kW, 能增加电厂的供电量。推荐采用2×50%容量的汽动给水泵+1×25%容量电动定速启动泵; 给水泵小汽机设置单独的湿冷凝汽器。  相似文献   

18.
以某600MW纯凝燃煤机组为例,提出从冷再抽汽作为压力匹配器的高压汽源引射中压缸排汽以及中压调节汽阀参与调节的2种不同供热改造方案,结合现场试验、机组运行参数及有关技术指标,对该等级机组的供热能力、供热改造经济性进行了分析,认为2种方案均可满足1.0~2.5 MPa压力等级的供汽要求。同时提出实施供热改造后,需采取措施保证汽轮机低负荷运行时能够增加机组供热抽汽量,实现热电解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苏荣雨  李海永 《电力建设》2012,33(12):72-75
运城发电公司1、2号机组为600MW空冷机组,自投产以来汽机效率远低于设计值。为了提高机组的经济性,采取了一系列增效降耗措施,主要有汽封改造、汽阀内漏治理、调节阀特性曲线及滑压曲线优化、高压调节阀顺阀控制优化等。实施这些措施后,在低负荷工况下,机组的经济性有了很大提高;在大负荷工况下,高压调节阀的节流损失明显减小,提高了高压缸效率。按运城发电公司2010年发电量计算,此项治理获得的经济效益超1 000万元。  相似文献   

20.
某热电有限公司600 MW超临界机组小汽轮机工作汽源设计为两路:一路为高压汽源,汽源来自再热冷段;另一路为低压汽源,汽源来自四段抽汽。高压汽源在低压汽源压力不足时进行补给,在低压汽源压力充足时作为热备用,热备用时疏水至凝汽器,这种设计是国内600 MW超临界机组的常规设计。但是这样的设计,直接增加了机组的冷源损失,降低了机组的热经济性。为了回收这部分热损失,通过对小汽轮机高压进汽管疏水系统及机组的热力系统进行综合深入分析,提出优化方案,并实施技改,从而提高了该厂600 MW超临界机组的热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