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邱扬 《建筑知识》2014,(6):46-46
现代办公建筑设计的变化是新时代经济、社会、科技、金融进步最真实可见的变化,公共空间作为办公建筑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办公建筑的建筑形象、使用者的文化底蕴都会产生深远影响,是办公建筑标志性的文化设施。本文结合当代文化背景和时代特征,从美学、视觉感、时尚潮流、整体形象气质四个方面探讨了现代办公室建筑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姜黎燕 《云南建材》2011,(21):54-55
本文是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通过对常见办公室内型的办公建筑设计的安全,健康,舒适,经济等几个方面谈谈对现代办公建筑设计的一些体会,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吕国俊 《云南建材》2012,(15):14-15
本文是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通过对常见办公室内型的办公建筑设计的安全,健康,舒适,经济等几个方面谈谈对现代办公建筑设计的一些体会,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时代建筑》2007,(6):I0026-I0039
办公建筑设计=城市背景设计 城市是一个由作为元素的建筑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的一个复杂网络,其中每一座建筑都有其作为元素与作为关系的双重特性。办公建筑是城市公共建筑中的主体类型。与其他公共建筑(如商业、文化、大型综合体建筑等)相比,办公建筑在城市中的存在量,使用功能与建筑属性决定了它们不应成为城市区域的中心、主角,而更应该作为城市的“背景”而存在.即办公建筑在城市网络中作为关系的特性要强于其作为元素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谈空间形象与建筑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晔 《山西建筑》2010,36(16):16-17
结合无为县工商局办公楼设计,从环境分析、定位原则和营造空间形象等方面,探讨了办公建筑的创新问题,从空间构成、空间形象、空间品质三方面具体阐述了办公建筑的设计要点,为类似项目设计积累了创作经验。  相似文献   

6.
在军队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现代营区、百年营房"的指导思想对军事营区机关办公建筑的形象与功能提出了新要求。保留原有军事特色、兼具时代精神成为军事营区机关办公建筑的新任务。该文通过对某武警总队机关办公楼设计方案的调查研究,从外部形象、内在设计与技术特点入手进行分析,以期为军事营区机关办公建筑设计思路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3,(12)
行政,办公建筑是政府形象的第一表象,其外在造型是给予人最早感官体验的构成要素。为彰显政府执政理念对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当代行政办公建筑往往要求立面简洁与精细、特色与节约相结合。基于以上原因,本文通过对行政办公建筑造型处理手法,进而总结了行政办公建筑造型处理的要点。营造全新的行政办公建筑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8.
袁牧 《安徽建筑》2015,22(2):19-2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办公建筑设计在各方面都比以往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建筑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从建筑形象、功能设计、内部空间等三个方面介绍了现代办公建筑设计的理念,提出未来办公建筑设计的四种发展趋势——多元化和多样化、人性化、低碳节能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总部经济的发展,企业对总部建筑的需求日益增多.总部办公建筑不仅要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同时也是企业的形象名片,因此其外部形象塑造显得十分重要.文章通过对总部办公的调研、归纳,总结了影响总部办公建筑形象的因素及设计策略,并以实践案例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总部大楼的形象设计为例,解析了其设计过程,以期对企业总部建筑的形象塑造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企业总部办公建筑不同于一般的商业办公楼,除了在满足基本的办公要求之上,还要满足对外形象、对内关怀的需求。本文以温州移动公司瓯海区总部大楼的设计为例分别从个性化、人性化和生态化的角度浅析总部办公建筑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笔者在南海发展大厦与溧阳世纪名城中的实践实例,对高层建筑设计立面外观美学进行了探讨,指出了高层办公建筑和高层住宅建筑在外观造型上的异同,提出了只有设计中尊重结构原则与秩序原则,才能达到美学平衡。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促进既有高耗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和改造。本文在对上海市7处机关办公建筑用能结构和能耗特点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机关办公建筑常见的能耗症结和节能潜力,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机关办公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全国新建的检验检疫综合实验楼的建筑形象、实验室以及智能化建设方面的情况,这些建筑融合了诸多的功能,集报检、办公、实验、车库、食堂于一体,并实行楼宇智能控制,很好地实现了建筑与口岸检验检疫综合楼实验技术、智能技术的融合,有鲜明的行业建筑特点。  相似文献   

14.
卢炫 《城市建筑》2014,(17):29-29
各个地区的办公建筑数量越来越多。和普通建筑工程相比,办公建筑更加注重公共空间的设计,旨在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快捷的环境。因此要不断优化和完善办公建筑中的公共空间设计,推动办公建筑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A study of energy efficiency of private office buildings in Hong Kong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benchmark study of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private office buildings in Hong Kong was conducted in 2002 because energy efficiency was declining. In the study, private office buildings were divided into five user groups. For each group, a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 was developed to fi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Use Intensities (EUIs) and other factors, such as operating hours, for normalization and benchmarking purposes. In this paper we make use of the regression results to study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private office buildings by different grades. In Hong Kong, office building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grades (A, B, and C) based on the quality of the facility, which is reflected in rental values; a Grade A office building denotes expensive luxury. We found that the EUI of Grade A office buildings is the highest, consuming over 50% of the total energy used in office buildings. Recently, the annual EUI of office buildings has improved even though Grade A floor space is increasing. This may be due to the promotion of the energy efficiency program launched in the last decade.  相似文献   

16.
如今,办公建筑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建筑类型。办公建筑也随之成为了能耗大户,如何对办公建筑降低能耗成为如今的必要思考。本文选取济南地区某一办公建筑,利用DeST软件对其能耗进行模拟,并与参照建筑进行对比,得到济南地区办公建筑降低能耗的实用规律,为今后办公建筑降低能耗,节能减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逐时使用率对于预测办公建筑照明与插座系统电耗,以及核定节能改造的节能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选取重庆17幢办公建筑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筑全年逐时照明与插座系统的实测电耗数据,计算各建筑全年每个工作日24h的逐时使用率。利用聚类分析方法,根据日逐时使用率的不同,将办公建筑快速分为3类。根据是否经常加班以及午休时是否关闭部分用电设备,可以快速判断办公建筑属于哪一分类。最后对3类建筑分时段计算典型逐时使用率,便于实际应用中快速查询。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我国行政办公建筑现状的基础上,从杭州市滨江区行政中心的设计过程出发,以总体布局和环境设计两方面为主进行探讨,在保证空间高效合理的同时创造人性化的空间,以期对当前的行政办公建筑设计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9.
对一普通办公楼及甲级办公楼办公室内、外颗粒物浓度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建筑室外颗粒物污染严重;普通办公楼室内颗粒物污染严重,甲级办公楼室内颗粒物浓度较低;甲级办公楼室内外颗粒物浓度I/O比值较普通办公楼小;两办公楼室内、外的PM2.5污染均较PMIO污染频繁;室内人和物的剧烈活动、吸烟等活动会造成严重的室内颗粒物污染。  相似文献   

20.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 in office buildings originate from multiple sources, such as outdoor air, building materials., occupants, office supplies, and office equipment. Many of the VOC found in office buildings are also present in environmental tobacco smoke (ETS), e.g., benzene, toluene, formaldehyde. Measurements made to date in office buildings have been interpreted by some to imply that the contributions of ETS to VOC exposures in office buildings are small. We have made a first order estimate of the contributions of ETS to VOC concentrations based on the VOC content of ETS and a time-dependent mass-balance model. Four different ventilation-infiltration scenarios were modelled for a typical office buildin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TS can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otal indoor levels of VOC in office buildings, even under moderate ventilation conditions. Ranges of concentrations for three of the four modelled scenarios substantially overlapped measured ranges of the compounds in office buildings. Average daytime concentrations of benzene from ETS, for example, for three of the four modelled scenarios, ranged from 2.7 to 6.2 μg m?3, compared to reported measurements of 1.4 to 8.1 μg m?3 for four office buildings. Under a “worst reasonable” case scenario, the average modelled ETS-contributed concentration of benzene was 33.9 μg m?3 for a 40-hour work wee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