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刘丽东 《陕西水利》2017,(1):99-101
辛安泉供水改扩建工程总干1#隧洞某支洞位于黄土沟谷冲击区,因不良地质及施工环境复杂,输水隧洞建设多因渗水、涌水问题而带来塌方冒顶。针对隧洞塌方进行讨论分析,提出不同塌方冒顶的处理施工方法,对不同地质条件下塌方洞段进行方案对比,提出经济性、技术性综合处理方案应对不良地质、施工条件隧洞施工建设难题。在总1#隧洞塌方事故处理中,采用综合分析,多种方案比选,制定了合理方案,有效避免了因处理措施不当而带来的质量隐患,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东山供水工程某输水隧洞位于黄土丘陵地区,为沟谷冲积区,土体中砂、砂砾石、淤泥填充现象显著,并且存在渗水、涌水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掌子面发生连续塌方导致隧洞冒顶。根据地质情况与施工条件对塌方洞段处理方案进行对比研究,最终提出了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对穿越类似不良地质的隧洞施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总干渠3#隧洞磨沟峡标段杨家大庄斜井支洞工作面主洞钻爆法施工中不良地质段大塌方处理技术及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塌方产生的原因分析、处理过程中各支护参数的选择及提高塌方处理安全保障措施等。  相似文献   

4.
深溪沟沟水处理排水洞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主洞开挖过程中受断层、堆积层、不良地质段等条件约束,流砂、涌水、涌泥、塌方等地质灾害难以避免,必须超前考虑各种应对措施,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和确保施工安全可靠.针对排水洞特殊地质条件段,施工中采取了短进尺、弱爆破(不爆破)、超前预支护及分层(甚至层间分幅)开挖、早封闭、及时跟进强支护、安全监测的循环施工工艺,有效的克服了施工中由于流沙、渗涌水导致的塌方,对工程安全、进度、投资极为有利,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水工隧洞断层及其影响破碎带处理,总结采用了一种"回填混凝土置换破碎松散体阻水防塌"新技术,该技术是一种主动干预的治理断层破碎带的施工技术,在辽宁省重点输供水二段工程2#洞断层带处理中成功应用,避免了两次大的塌方涌水,保证了施工安全,工期效益及经济效益显著。可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小浪底引黄工程土洞段冒顶塌方为例,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其他工程塌方处理经验,选用明挖塌体结合拱架、钢筋混凝土回填加固施工方案,成功解决了该工程土洞段冒顶塌方问题,可为类似隧洞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某输水隧洞在开挖过程中涌水塌方等不良地质段,利用超前地质探孔、超前小导管、超前预注浆等超前支护措施;短进尺、分层开挖的开挖方法以及及时跟进混凝土衬砌及高水材料回填灌浆等施工技术,达到了顺利安全快速地通过大规模涌水塌方等不良地质段的目的,并总结出了处理大规模涌水塌方等不良地质段的开挖支护的步骤,以及建议采用的施工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8.
引洮济合工程3#隧洞掌子面塌方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洮(博)济合供水工程3#隧洞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不良地质洞段,掌子面涌水失稳,出现涌水泥石流现象,本文对失稳的原因从地形地貌、地质因素、水文因素及人为因素等方面做了详细分析,提出了超前管棚及灌浆稳定围岩的处理方案,为其它类似工程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小浪底引黄工程某一段输水隧洞,在通过主要以安山岩为主的洞段时遇到了特殊夹层,出现了涌水、塌方的不良地质问题。根据现场情况和设计文件,组织专家进行技术咨询,从地质、水、结构方面分析了塌方原因,从已完初期支护段落加固、超前支护、结构支护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高、效果明显的处理方案,并最终安全的穿越了该特殊洞段,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中论述的在建输水隧洞工程洞线长、地质结构复杂,断层、裂隙等地质构造较多,中途穿越诸多河流、化石区,故塌方、涌水、涌泥现象多有发生。在塌方洞段技术处理中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的原则,并充分利用变形观测对涌水塌方段进行监测,确保技术处理发挥效果,同时总结出了适用于弱Ⅴ类极软岩洞段涌水塌方事故处理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为避免或减小隧洞穿越富水破碎岩体发生突涌水、塌方等造成的危害,提出了基于地质分析、隧道地震预报(TSP)法与超前钻探结合的综合超前预报体系。首先通过地质分析对不良地质进行评估,之后利用TSP法对前方不良地质体进行定位,确认有不良地质构造存在,最后利用超前钻探进行预报。滇中引水工程富水破碎洞段的两个工程实例表明,此预报技术可准确地预测不良地质段以及涌水段位置和规模大小,可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及时地制定相对应的预警措施和处理对策,从而减少施工过程中突泥、涌水、塌方等地质灾害出现的概率,保证隧洞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2.
以辽西北供水二期工程柴河供水施工三标工程为例,分析了3-1~#施工支洞掌子面围岩钻爆孔打设时拱顶部位涌水所采取的止浆墙+阻水灌浆措施的具体处理过程,即先在掌子面后方施工1m厚的模筑喷射混凝土止浆墙,再对掌子面前方进行阻水灌浆。工程支洞控制段涌水处理过程及结果表明,对于地质条件特殊的输水隧洞工程,必须从制浆、阻水灌浆以及超前预报及超前钻孔排水、超前围岩预注浆法堵水、承压水排放及高压水处理等角度加强施工洞段涌水处理与防治。  相似文献   

13.
深溪沟沟水处理工程排水洞地质条件复杂,主洞开挖过程中受断层、堆积层、不良地质段等条件约束,流沙、涌水、涌泥、塌方等地质灾害难以避免,必须超前考虑各种应对措施,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和确保施工安全可靠.为此,施工中采取了短进尺、弱爆破(不爆破)、超前预支护及分层(甚至层间分幅)开挖、早封闭、强支护、安全监测及时跟进的循环施工工艺,保证了工程安全和进度,减少了投资.  相似文献   

14.
根据永宁河四级电站1#引水隧洞下游塌方特殊地质段,对两次塌方段采用的洞挖支护的处理方案,取得了安全有效的支护效果,对今后隧洞施工类似的Ⅴ类塌方段围岩取得了处理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5.
TBM(Tunnel Boring Machine,全断面掘进机)施工进入Ⅴ类围岩洞段,极易发生塌方灾害,进一步引起TBM卡机,严重影响施工进度。某引水隧洞采用敞开式TBM施工,刀盘及护盾上方发生塌方,本文采用地质调查与地质超前探测分析了塌方段地质及地下水情况,揭示地质与地下水对塌方的影响作用,建立了“护盾后方加固、化学注浆、固结灌浆、塌腔回填”的处理思路,并对塌方段掘进方案进行了优化。现场TBM安全、高效地通过塌方段,为今后类似塌方灾害的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安康至毛坝高速公路天生桥隧道塌方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安康至毛坝高速公路天生桥隧道进口的塌方,在现场勘察基础上,首先对受塌方影响的初期支护裂缝洞段进行了回填封闭和拱架支护加固,对塌方体进行了注浆处理。在此基础上根据补勘地质资料,制定了洞内加固、地表注浆,洞内洞外相结合的塌方处理方案;塌方段采取弧形导坑法掘进,施工中加强了洞内的地表监测,确保了塌方段施工的安全。实践表明,对天生桥这类软弱围岩段的隧道塌方,施工时采取支护快封闭成环和二次衬砌紧跟的工程措施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介绍柴石滩水库发电引水隧洞的围岩地质特征,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对各洞段的开挖、临时支护及塌方空腔处理进行了论述;并采用了优化方案措施,为快速开挖支护创造了条件,使施工安全、质量、进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隧洞内涌水是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隧洞浅埋并伴随涌水,会增加隧洞塌方的风险。在TBM法施工的隧洞,一旦机头位置发生塌方,不仅对设备性能影响较大,并且塌方后恢复生产处理难度更大。通过总结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小河段的涌水处理措施,为TBM隧洞浅埋涌水段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巴基斯坦NJ水电站工程引水隧洞穿河段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施工难度大、风险高,隧洞开挖过程中多次出现塌方和强涌水。根据其工程特点,针对性的采取了超前地质勘探、破碎围岩或涌水段的超前支护和灌浆、掌子面塌方和涌水处理、掌子面后涌水处理等多项施工关键技术,成功的完成了引水隧洞穿河段施工。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一步工程邱场分干渠自贡段水井坝上3号施工支洞发生塌方冒顶后,为保证施工安全,节约工期,经对塌方冒顶原因进行分析,根据现场情况提出了超前支护加固处理、洞外明挖处理、新建支洞、洞内调整等4种处理方案。通过方案比选与研究,明确了这4种方案的投资大小、施工工期及优缺点,最终经专家评审,选用了较为安全的洞外明挖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