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通过试验测量了鹅颈型管道水流的三维流速分布(不同层面和断面的纵向、垂向及横向流速分布)与断面压力分布,剖析了鹅颈型管道的三维水流结构,提示出鹅颈型管道边界分离的特点及二次流(弯曲二次流及非圆形断面二次流)的形成机理,提出了鹅颈型管道固有的水流型态,水力特性及概念。  相似文献   

2.
圆管螺旋流输沙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螺旋流的流速分布有着与普通平直流不同的特点 ;运用圆管螺旋流的特性可以在管道中实现高浓度 ,远距离的泥沙输送。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对螺旋管流中的流速分布、泥沙的起动、起旋以及输沙等特性进行了研究 ,同时进行了理论分析 ,探讨了螺旋流高浓度输沙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分布随从力作用时双参数地基上悬臂管稳定性进行分析,利用Euler-Bernoulli梁模型创立输流管道的运动微分方程,然后运用传递矩阵法进行求解。通过分析悬臂输流管的无量纲复频率和失稳时临界流速间的关系,在地基刚度取4种不同值情况下研究悬臂管道受分布随从力和流体流速作用时的振动情况。结果表明①地基刚度取值一定时,悬臂管道受分布随从力和流体流速影响时的振动特点大不一样;②无量纲分布随从力与流体流速取值一定时,管道系统的振动状况随着地基刚度增加而更加稳定,相比线性刚度的影响剪切刚度的作用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螺旋流在工业上的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运兵 《山西水利》2007,23(1):74-75
对螺旋流在分离技术、排沙等工业领域上的应用研究进行了阐述,指出螺旋流管道输固使工程上的高浓度、低能耗输送颗粒成为可能,对于管道朝着安全型、节能型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圆管螺旋流水力输送物料仓系统将管道水力输送技术和螺旋流输固机理相结合,减少了水质污染、管道易堵塞磨损和耗能高等缺点。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多种水流、边界因子对物料仓输送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中局部起旋管导流条安放角为45°时物料仓的输送速度最高,随着流量的增大输送速度增大,而随着物料密度的增大,物料仓的输送速度呈现减小的趋势。研究结果揭示了水流流量、物料仓密度对物料仓输送速度的影响程度,为圆管螺旋流水力输送物料仓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为对海底管道添加导流板后的绕流特性进行了研究。数值模型利用有限体积法进行离散,湍流模型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通过对比分析,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同时对不同间隙比下导流板对迎流面前驻点、流速分布、管道表面压力分布、升阻力系数及床面剪应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海底管道冲刷及防护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高含沙水流的流速分布是较难量测的,特别是在压力管道输沙中更为困难。成都科技大学曾研制了一种超声多普勒流速仪来量测含沙水流的流速分布。我们用一个淹没小孔出流装置(图2)进行过率定。出流小孔直径4cm,仪器探头置于小孔出口2cm处的中央。率定箱内紊动强烈,下部泥沙基本均匀悬浮。率定结果表明,对于细颗粒(试验中用d-0.0045mm的花园口淤泥)泥浆,仪器读数(多普勒频)和实际流速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王洪武 《给水排水》2022,48(3):112-11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流速是管道水力特性和系统经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通过定性分析和水力计算分析,提出管道流速选择原则.除遵守相关规范规定外,最不利点处作用面积内管道流速的选择应进行管道水力特性和系统经济性分析,其余管道流速的选择时应进行经济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圆形断面排水管道水力特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圆形断面管道在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排水管道设计中,常需要计算某一充满度下非满流的流量及流速。根据水动力学基本原理及数学分析方法,提出了充满度与流量比、流速比的统一解析表达式,并对圆形断面管道流独特的水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采用试验手段,进一步对圆形断面管道无压均匀流流量—充满度的非单一性、水深—流速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进而提出了更为合理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0.
排泥水处理技术在闵行一水厂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通过对污泥沉降特性研究 ,闵行一水厂排泥水处理采用收集、浓缩、平衡、投加聚丙烯酰胺 (PAM )、离心机固液分离的工艺流程。浓缩池上清液能达标排放 ,离心机分离水的泥饼含固率≥4 0 % ,PAM加注率 0 8~ 1 5kg/t干泥。研究表明 ,该工艺可作为黄浦江水系水厂排泥水处理工艺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1.
固体物料管道水力输送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固体物粒的管道水力输送是一种新兴的极有前途的科学技术。根据国内外的有关研究工作,本文探讨了管道水力输送的机理,综述了管道固液两相流动中流动状态、临界流速及阻力损失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上海理工大学建成的两相流管道输送实验台及其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喷嘴与水平圆管的气-液两相流动阻力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一维变密度气-液两相流动量方程于喷嘴和水平圆管的气水两相流动,建立了喷嘴进出口压力及流速之间的关系,将动量方程在有限管道长度内积分,从而可由试验测得的压力差计算通过水平回管的气-液两相流阻力系数,并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截面含气率的喷嘴动量修正系数的相关关系式和水平因管中气水两相流阻力系数与雷诺数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管道漏损对供水管道中水力要素变化的影响,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模拟分析了有、无漏损点和不同漏损点尺寸下供水管道内部水流流动及流场变化过程。以1#管道模拟结果为例,t=4 s时,无漏损管道拟设漏损点附近流速为0.16 m/s,压力为0.015 kPa;漏损管道漏损点附近流速峰值为0.32 m/s,压力峰值为0.068 kPa。管道整体结果表明1,管道无泄漏时,拟设漏损点附近管段内压力和流速波动较小;因泄漏,漏损管道漏损点附近管段内压力和流速出现峰值,且由沿程变化曲线可得,漏损点下游管段内压力和流速大小明显低于无漏损管道。不同模拟条件下漏损点所在管道内流速和压力具有相似的数值变化规律,但压力比流速变化更剧烈。漏损点尺寸大小与管道内流速和压力的数值变化成反比。本研究对供水管道漏损监测方案制定及监测设备布局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系列试验量测了不同安装高度、不同水位差时虹吸管水平管段的压降、含气率及过流量,探讨和分析了虹吸管气液两相流压降的变化规律及气液两相流流型不同时影响管道压降的因素。结果表明,气液两相流管道压降与液相满流时压降规律相同,即压降值随管道水头的增大而增大;但是,与液相有压管流不同,水位差一定时压降值随安装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当虹吸管内为气泡流时,气泡存在对沿程阻力系数λ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管道实测压降小于计算值的原因是气液两相压降减小率等于流速减小率。当虹吸管内为过渡流和气团流时,气液两相压降减小率与流速减小率相差较大,实测压降的减小不仅与流速减小有关,含气率的大小对气液两相压降的影响也不可忽略,含气率的增大使气液两相流动阻力增大,即压降增大。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压力管道中滞留气囊运动引起压力振荡的影响因素,更全面地表征气囊运动的瞬态效应,区别于以往简单管道系统末端的无压气囊运动试验,以较为复杂的试验管道系统的有压气囊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流量和不同气囊体积条件下气囊运动引起的升压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管道系统流量及气囊体积这两个单因素与气囊通过末端阀门产生的最大升压均不成线性关系,而是成上凸形抛物线关系;末端阀门的开度、气体排出引起的水体流速梯度变化、剩余气囊的缓冲作用三者共同决定最大升压值。  相似文献   

16.
该试验选择了两种圆管螺旋流局部起旋器方案,并在不同流量工况下分别进行了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对其管段内的流速分布与压力分布进行了分析,从而揭示了起旋器管段内流场分布的特性。为实际运用螺旋流输沙技术解决泥沙淤积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浆体管道输送工程的应用和发展,输送颗粒的粒径越来越大,伴有滑动床流动的粗颗粒浆体的输送工程越来越多。基于滑动床以上的悬浮层内的剪切应力呈线性分布的假设,提出了最大流速点(即剪应力最小点)位置的计算公式。在最大流速点至管道内任意点方向应用流速亏损定律,给出了悬浮层内任意点速度分布的计算模型。通过石膏矿石浆体管道输送试验,给出了若干组浓度分布、速度分布实验数据。通过若干组数据的回归分析,给出了最大速度值的计算公式及卡门常数值。利用试验数据,对最大速度点位置计算公式和滑动床上速度分布的计算模型进行了检验,其计算值和实测值的最大偏差分别为3.8%和14.3%。  相似文献   

18.
复式断面河槽流速横向分布及其对滩唇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流微小控制体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复式断面流速横向分布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侧向副流惯性力的影响。采用实验资料对该模型进行检验,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较好。运用该模型计算了不同条件下复式断面流速和挟沙力的横向分布,并定量分析了横向分布特性对滩唇形成的影响。分析表明,水流漫滩时,复式断面的横向挟沙力变幅较大,尤其是在主槽和河漫滩交界处,挟沙力减小迅速,而含沙量减小相对较小,泥沙发生淤积,容易形成滩唇。单从水流挟沙力角度考虑,水流漫滩后水深越小、滩槽的糙率差越大,越容易形成滩唇。  相似文献   

19.
筒装料管道水力输送是现代物流业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物料运送方式,有着特殊的优势。通过模型试验的方法,对管道双车在不同距径比SD条件下后车所形成的同心环隙螺旋流的轴向、垂向、横向速度脉动强度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D的增加,轴向、垂向和横向速度脉动强度的平均值、极差基本保持稳定,标准差、变异系数呈现减小的变化规律;垂向速度脉动强度特征与横向的相似;无论在何种SD条件下,垂向和横向速度脉动强度都比轴向脉动强度小1个量级,但其变异系数大约为轴向的3倍;管道双车合理距径比为5~7。研究结果可为此技术的工程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输水管道水流对截留气团的冲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郑源  张健  索丽生  刘德有 《水利学报》2005,36(11):1365-1370
从试验、数值计算、理论分析三方面对输水管道系统水流冲击截留气团(囊)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流冲击截留气团的最大压力与截团在一个大气压下的初始体积占管道总体积的比例多少有关.试验与数值计算结论相符.同时指出,在无法确定输水管道系统截留气团大小时,可采用忽略摩阻的刚性水锤模型进行计算,所得结果与输水管道系统截留气团大小无关,且偏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