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国顺  李雪坤  尤雅芳  崔慧  卞嘉祺  罗勇  杨维成 《精细化工》2020,37(5):941-946,1009
以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苯乙烯(St)、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原料,采用乳液聚合协同碱渗透溶胀法,制备了亚微米中空聚合物微球(HPM)。通过SEM、TEM、DLS分别对HPM的形貌和粒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HPM的遮盖性能。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对核粒径的影响、中间层和壳层聚合物质量比对HPM形貌结构及其遮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核制备过程中,核的粒径随引发剂用量的增加而减小;对于平均粒径为148 nm的核,当中间层m(MAA)∶m(BMA)∶m(MMA)=3∶10∶87,壳层m(St)∶m(TMPTA)=97∶3时,可制备平均粒径414 nm、中空率为40.6%的HPM,且HPM表面较为光滑,此时HPM具有优异的遮盖性能,遮盖度达到66%。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酸碱渗透溶胀法制备微米/亚微米级中空聚合物微球,以该方法制备中空聚合物微球的具体步骤为顺序,综述了现阶段该方法制备中空聚合物微球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该方法中有关微球中空形态及性质控制的影响因素,并对中空聚合物微球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在非除氧条件下通过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聚合物中空微球。探究了单体的滴加速率、搅拌强度以及碱处理初始pH值对单体转化率、中空微球粒径及其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单体滴加速率为0.1 g/min、搅拌强度为120 r/min、碱处理的初始pH=9,制得的聚合物中空微球粒径均匀、体系稳定,产生的凝胶最少。  相似文献   

4.
在低皂体系中,采用程序加料方式,连续制备了带有羧基的种子、核乳胶粒,然后通过包覆具有交联结构的中间层及成膜性良好的聚合物壳,最后缓过碱处理,得到了可以自成膜的中空聚合物微球。这种中空聚合物微球不仅仅可以作为涂料的遮盖剂,而且可单独使用,提高涂层的遮盖力。  相似文献   

5.
以带羧基的乳胶粒为种子进行了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和二乙烯基苯的种子乳液共聚合,制备了轻度交联的核乳液,将该核乳液在包壳反应并进行碱处理后,制得了中空聚合物微球。研究了核乳胶粒制备过程中羧基单体的种类、单体的加料速率、乳化剂的用量等因素对核乳胶粒直径及其分布以及中空聚合物微球结构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甲基丙烯酸作为羧基共聚单体时,比采用丙烯酸的聚合体系稳定性更好,同时也更有利于提高羧基单体的用量。实验证明,必须采用“饥饿”式单体进料方式,否则会有新乳胶粒生成且聚合稳定性变差。应采用半连续补加乳化剂工艺,当乳化剂总量为核单体总量的0.15%(wt)时能保持聚合稳定性且能保证无新乳胶粒生成。  相似文献   

6.
陈剑伟  朱明 《中国涂料》2012,27(8):41-43,58
采用预乳化饥饿型滴加方法结合碱溶胀处理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中空聚合物微球。试验集中讨论了种子阶段粒子大小,种子阶段引发剂用量、扩径时不同核壳比及不同碱进行碱处理时对形成中空聚合物微球的影响。同时采用TEM观察聚合物微球结构。试验所得的聚合物微球外径约为400 nm,内径约为220 nm。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近几年聚合物中空微球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不同种的该类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不同制备方法赋予空心聚合物纳米球粒径、形态和性能等的影响的机理,并简单介绍了聚合物中空微球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空结构聚合物微粒具有低密度、高比表面积、稳定性好且可以容纳客体分子等特点在众多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聚合物中空结构微球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并简要介绍了聚合物中空微球在多个行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空聚合物微球的制备——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预乳化滴加工艺结合多段乳液聚合方法先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核壳乳液,随后以碱/酸溶胀处理得到了单分散性优异且中空度为30%的中空聚合物微球.以动态光散射(DL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场发式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对各阶段乳液聚合的胶粒大小和分布以及形态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考察了种子酸含量对种子和核壳乳胶的特性以及中空聚合物微球形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种子制备时的酸用量以30%~35%为宜,核壳胶粒中约85%的酸单元存在于核聚合物内部.另外,探讨了核壳胶粒在碱/酸溶胀处理过程中的中空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0.
无机中空微球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和许多令人注目的物理化学特性,因而在能源,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新材料研究和开发的热点之一。而探索简单易行,经济高效的无机中空微球材料制备方法也是备受关注的研究焦点,多年来已有多种制备无机中空微球的技术和方法被陆续提出。本文即对国内外中空微球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这些技术的原理,特点,适用领域等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无机中空微球材料今后发展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表面含羧基的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旭  李欣  潘复生  陶长元 《化学世界》2006,47(5):276-280
以共沉淀法制备的Fe3O4为磁性来源,选用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丙烯酸分别作为聚合单体、交联剂和功能基单体,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包裹制备携带羧基的磁性高分子微球。考察了Fe3O4投入量、功能基单体量、交联剂量、聚合时间和介质的变化对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形态、磁性质及表面羧基含量的影响。采用SEMI、R、721E分光光度计和化学滴定法进行表征,制备出粒径在500 nm~10μm,表面羧基携带量为1.0 mmol/g的磁性高分子微球。  相似文献   

12.
中空聚合物微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空心核壳结构聚合物粒子的制备及应用方面的研究现状,并简要地对中空聚合物微球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种子乳液聚合复合微粒形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 要 对加料方式、单体亲水性、引发剂等因素对复合微粒形态形成的影响作了介绍;总结了复合微粒形态的热力学预测方法,尤其对界面自由能量的变化最小原则进了评述。同时,讨论了复合微粒形态动力学和复合微粒形态设计及功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乳液聚合法是制备水性含硅聚合物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介绍了种子乳液聚合、核/壳乳液聚合、无皂乳液聚合、微乳液聚合、互穿网络聚合等制备水性含硅聚合物的方法,并对水性含硅聚合物涂料的应用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阳离子聚合物乳液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万明 《贵州化工》2003,28(2):21-23
从功能性阳离子聚合物乳液的制备、性能、应用几个方面综述了阳离子聚合物乳液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6.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得到单分散且粒径为80~100nm的聚苯乙烯(PS)种子微球,使聚苯乙烯与石蜡进行共聚,合成石蜡聚苯乙烯微球.通过实验对微球合成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到了影响微球合成产率及粒径分布的因素.结果表明,乳液聚合法合成的聚苯乙烯粒径较为均匀,分散性好.通过聚苯乙烯对石蜡的修饰得到微米级粒径、分布均匀且高产率的石...  相似文献   

17.
以可聚合单体对苯乙烯磺酸钠(Na SS)作稳定剂,采用两步阴离子稳定分散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聚苯乙烯-丙烯腈P(St-AN)共聚微球,研究了丙烯腈单体加入时间对聚合物微球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并以微球为模板通过化学沉积法得到了分布均匀、单分散草莓状的Ag/P(St-AN)复合微球。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紫外-可见光谱对复合微球的组成、结构、形貌及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后1~3h补加丙烯腈可以得到600~800 nm单分散模板微球。得到的Ag/P(St-AN)复合微球表面具有较均一的结构,纳米银粒子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在微球表面有较好的分散性及稳定性,同时Ag/P(St-AN)复合微球对硼氢化钠(Na BH4)还原对硝基苯酚(4-NP)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W/O/W型5-FU-PLGA复乳微球,采用单因素设计考察了第一相体积比(内水相与油相)、第二相体积比(初乳与外水相)对复乳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考察了搅拌温度、搅拌时间、辅料浓度和有机相中载体材料浓度对微球质量的影响,并对制备条件进行优化。最适宜制备条件为:第一相体积比为1:2,第二相体积比为1:1,搅拌温度为10 ℃、搅拌时间为6 h、辅料浓度为0.5%、有机相中载体材料浓度为15%。依据最适宜条件制备的微球圆整度良好、粒径范围窄,平均粒径5.20 μm,载药量为5.34%,包封率为77.22%。体外释放试验表明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