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我国严峻的能源形势 建国以来。我国的.能源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能源紧缺感愈加深重。能源供应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障碍。 1987年我国一次能源总产量达到9.1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产量达9.2亿吨,居世界第一位;原油产量1.34亿吨,居世界  相似文献   

2.
70年代爆发的世界性能源危机,使人们更深刻的认识到节约能源对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建筑领域出现了建筑节能这个世界性的大潮漉。世界上发达国家建筑能耗高达国民经济总能耗的1/3左右。我国目前城乡各类房屋建筑采暖、空调、电扇降温和照明使用能耗每年约为1.43亿吨标准煤,约占全国商品能源消耗总量的11.7%;到2000年,预计建筑能耗将增至1.79亿吨标准煤,占全国商品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也将升至13.11%。由此  相似文献   

3.
我国建筑能耗及采暖状况我国是个能源短缺的国家.也是能耗大国.据国家相关统计资料.我国社会总能耗2004年达到18.46吨标煤,其中原煤消耗达到19.56亿吨.折合标煤13亿吨.北方城镇冬季采暖用煤占社会总能耗的10%.折合原煤近1.9亿吨.我国现有建筑90%以上是高能耗建筑.建筑采暖能源浪费严重.我国建筑平均耗热指标在30-60W/m2·h之间,是同等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的3倍.建筑采暖能源损失浪费严重.国家把节能和环保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国家出台的“节能法”和“十一五规划”也把建筑节能列入了重点,国家建设部和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和法规,推动建筑节能工作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消费水平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能源消费持续稳定增长,能源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9万亿元,能源生产总量达到22.1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为24.6亿吨标煤,均居世界第二位。  相似文献   

5.
能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节约能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居于世界第七位,但全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在2003年已经达到16.8亿吨标准煤,位居全球第二,占全世界能源消费的10%。据了解,目前我国住宅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0%左右  相似文献   

6.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位居世界第二,能源总量人口平均水平不足世界平均值的50%,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9成以上属于高能耗建筑,已经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27.45%.建筑能耗是西方国家的三倍以上,在建筑能耗中,有将近55%是采暖和空调能耗,且仍在上升中。  相似文献   

7.
构建监测体系的必要性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为: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十一五"期末,我国总能耗节约5.6亿吨标煤,其中建筑领域节约1.2亿吨标煤。  相似文献   

8.
重庆自直辖以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年能耗总量已逼近3881万吨标准煤,万元GDP能源消耗量约1.42吨标准煤,其中建筑能耗约占社会终端能耗的27%左右。在"节能减排"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代主题下,可再生能源应用在建筑中,从而达到建筑节能的目标,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2006年我国水泥总量突破12亿吨大关,占世界水泥总量的52%,钢产量达3.5亿吨,约占世界总量的33%,意味着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高达世界建筑总量的40%左右.面对古今中外前所未有的基建规模,只有采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搞好资源的综合利用,才能缓解我国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压力,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和谐社会"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0.
菱美 《住宅产业》2008,(8):77-8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每年大约有20亿平方米的建筑总量,接近全球年建筑总量的一半,民用建筑的建筑能耗已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5%以上。“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建公共建筑要全面实现50%的节能目标,  相似文献   

11.
孔祥忠 《山东建材》2003,24(1):23-26
世界水泥统计局公布的 2 0 0 1年全世界水泥总产量达 17亿吨 ,其中我国水泥为 6 4亿吨 ,占总产量的 36 5 % ,连续 17年居世界第一位。该局特别说明 ,在这 17亿吨水泥中 ,包括 4亿多吨的立窑水泥 ,基本全是中国制造的。我国立窑水泥占全国总量的 3/ 4 ,全世界产量的 1/ 4。立窑水泥厂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一是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广大农村市场对水泥的需求 ;二是提供了 15 6万个直接就业岗位 ;三是为许多地区和农村的经济腾飞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即使今天 ,在规模总量上仍占绝对优势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仍然是地方税收和财…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国民经济总产值已居世界第四位,也给能源和环境带来了严重压力.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战略."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增长方式.为此,中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单位能耗降低2096左右,主要污染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上述要求是水泥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和历史任务.水泥工业的特点是产量大、能耗高.2007年中国水泥产量为13.6亿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约7.5亿吨,吨水泥综合能耗为138kg煤,年消耗能源1.88亿吨标煤.因此,水泥工业技术进展按总量考虑必然带来很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曹辰 《中国建材》1990,(8):25-27
我国水泥产量已连续四年居世界之冠,自1988年起,总产量已超过2.1亿吨。但是能源消耗也颇惊人。1988年全国建材产品消耗能源约为1.164亿吨标煤,约占全国能耗总量的11%,特别是万元产值能耗达22.4吨标煤,是全国产业中最高的。而水泥的能源总  相似文献   

14.
<正>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正在成为整个时代的关键词,建筑的节能也同属这一范畴。根据住建部有关资料表明:1996年中国建筑年消耗3.35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4%。到了2008年,这一数字就增长到6.55亿吨标准煤,占能耗总量的比例为27.6%。建筑节能开始成为全社会节能减排的重要议题。我国对建筑节能问题的关注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最初是以节能标准  相似文献   

15.
1引言我国目前已成为建材生产大国,其中,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及砖瓦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且水泥和平板玻璃的年产量分别达到世界年产总量的30%左右。我国在短短几年内建材得到飞速发展,但是,这种发展长期以来是以能源和资源的过度消耗为代价的,建材工业已成为我国的耗能大户,据文献的资料表明自1980年至1996年,建材工业的全国总能耗每年达到10亿吨标煤,而且每年以增加1亿吨标煤的速度增长。每年能耗占全国总能耗平均高达13%,而且呈增长趋势。我国虽然称“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能源占有…  相似文献   

16.
2015年春节后,"柴静·穹顶之下"成为网络搜索第一关键词,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各行各业都在思索,如何从自己的专业出发,为远离雾霾贡献力量。根据世界能源组织报告,到2030年中国的总能耗将达到58亿吨标准煤,其中建筑能耗将达到15亿吨标准煤。更加触目惊心的是,目前我国97%的建筑都是高能耗建筑,每一栋新的建筑都意味着能耗的增加和排污量的增大,紧跟着就是大量的耗电、耗煤。  相似文献   

17.
建筑新信息     
《建筑技术》2010,41(3):280-282
<正>我国年新建房屋面积占世界一半2009年在"西部低碳经济与绿色建筑产业"高峰论坛会上,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表示,中国现在每年新建的房屋面积占到世界总量的50%,而建筑能耗占到中国全社会能耗总量的40%。他说,当今中国发展绿色建筑,需要治疗四种"病症":  相似文献   

18.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实践表明,在我国,建筑与工业、交通形成三大" 耗能大户".据统计,我国,能耗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约35%,而且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是与我国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说明我国建筑节能的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能源大国.能源总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不得不说的是,由于人口众多.我国人均能源拥有量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0%。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能源消耗需求旺盛,但从能源利用效率来看.国内目前能耗高,能源利用率低。目前,我国高达95%以上的建筑为非节能建筑.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96左右。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三倍以上.下面引用的一组数据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我国建筑总能耗约占社会终端能耗的20.7%。其中.北方城镇建筑采暖和农村生活用煤约为1.6亿吨标煤/年,占我国2004年煤产量的11.4%;建筑用电和其它类型的建筑用能(炊事、照明、家电、生活热水等)折合为电力.总计约为5500亿度/年.占全国社会终端电耗的27%~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