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国家电网公司网络业务特点和云计算技术按需所取、弹性部署的优势,研究云计算技术在电网数据中心、资源池化、平台研发、业务系统中的应用情况与引入策略,以此推动利用云计算技术提升电网信息通信能力,助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智能的电网模式是今后电网的发展的总趋势,作为智能的电网基础建设的信息平台,能实现电网建设的智能化。基于满足智能电网的信息存储和管理需求,有效的应用计算资源是现今电网建设的重要工作,基于云计算的智能电网信息平台的提出,详细阐述了信息平台的体制结构,并研究出了有效可行的实施策略。本文针对“基于云计算的智能电网信息平台”进行了了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3.
结合“十三五”期间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总体方向和云计算、大数据、能源路由器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趋势,分析电网业务需求的变化特点,提出未来电力通信网网络架构及技术与设备的应用建议,以支持构建开放、泛在、智能、互动、可信的电力通信网,有效支撑电力系统新应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智能电网下云计算及生命周期管理平台主要针对电网信息资源共享及统一管理,基于“私有云”应用架构,通过构建底层云计算平台基础设施及上层应用程序平台,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共享和规范化管理。结合云计算基础构建及其应用实践,介绍了轻量级基础架构云计算平台的建设要点,提出了云计算服务平台全生命周期管理思路,通过对云资源的申请、预留、审批、供给、修改到释放各立程碑点的监控,实现云计算服务的全程动态管理。建设思路清晰,实施快捷,功能符合智能电网发展需求,扩展性强,能有效提高资源管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智能电网的进一步发展,缺乏智能电网监测平台的不足已经开始日益明显,传统的智能管理电网监控平台的设计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需求,如何提高智能电网的管理水平成为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文中通过对基于云计算的智能电网监测平台的研究,提高了智能电网监测的水平,为智能监测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方向。通过对单一和多电压故障信号检测验证了系统的正确性,证明了云计算在电力系统的适用性,为智能电网监测和调度工作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为电网的稳定性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区秋杰 《通讯世界》2016,(20):190-191
大数据挖掘本质上以智能电网大数据平台为基础的,因此必须重视智能电网、云计算、大数据的相关研究。本文结合智能电网大数据关键技术,给出了大数据平台架构和业务应用架构。  相似文献   

7.
通信接入是坚强智能电网通信支撑的关键,而EPON能实现高宽带与新业务现代网络信息的发展需求,适用于电网的通信建设。在研究了EPON技术的原理以及相对于其他通信技术的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EPON设备实现电网智能抄表、电网智能营销所、配电自动化、电力智能大厦、电力智能小区的方案,具有适应性和可行性,配合保护策略构建统一坚强智能绿色电网。  相似文献   

8.
智能电网是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式,智能变电站和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对智能变电站的特点和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一体化平台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智能变电站与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问题。对信息交互中可能出现的时钟同步问题、信息冗余问题以及网络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结合宜昌电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智能调度支持系统在宜昌电网中的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在智能电网中引入云计算,构建智能电网云可以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基于智能电网的特征,依托作为一种崭新的存储和计算模式的云计算技术,文章阐述了云计算技术如何为智能电网的数据存储和分析提供技术支持,设计了一种智能电网云计算的结构,分析了云计算技术给智能电网带来的诸多益处;并就智能电网云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胁和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坚强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网架为基础,以信息通信平台为支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包含电力系统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的现代电网。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大规模接入到高压直流输电和柔性交流输电,从改善电能质量的用户电力技术到储...  相似文献   

11.
智能交通系统(ITS)在我国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问题:海量数据不能有效整合、偏远地区设备落后、各省各部门各自为战等。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将为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两者的结合必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研究云计算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ITS平台(智能交通云),解决了交通信息共享、设备落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未来智能电网的建设和普及要依赖于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的发展,文章将智能电网的自愈功能和相关的技术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并且提出了两种评价智能电网自愈能力的指标(电网的自愈速度和供电自愈率),并且将智能电网的治愈速度分为分钟级、秒级、周波级以及毫秒级,并对我国电网的短时间停电损失作了研究,将建设和发展坚强智能电网自愈技术确定为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传统电网以"发电-输电-配电-用电"这种单一流向的供电商业模式为核心,大量消耗能源资源且不得不与高峰负荷进行艰苦斗争,存在局限性。智能电网是结合信息、新能源等新兴技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电网,具有坚强、自愈、兼容、经济、集成和优化等主要特性。智能配电网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成各项性能卓越的坚强智能配电网,基层配电设备主管单位要做好包括软硬件建设在内的各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4.
银强 《电子世界》2014,(18):267-268
智能电网作为我国未来电网发展的方向,对其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的信息产业发展方向,所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探讨也是非常重要的。智能电网不仅体现在科技上,更体现在节能环保上。本文主要通过对智能电网信息和通信技术层次模型、技术标准体系、技术信息网络以及体系构建等这四个方面的分析,探讨了智能电网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关键问题,仅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电信技术》2012,(4):52-52
华为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智能电网建设技术与设备展览会暨高峰论坛上亮相,全面展示电力行业ICT综合解决方案。华为以“打造坚强电网迎接智能时代”为主题,在展会上带来了生动的“华为智能电网全景沙盘”,内容覆盖新能源与基础设施、电力企业信息化、特高压超长距传输、电力通信骨干网、配网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及光纤到户等解决方案。除了涵盖“发输变配用调”各个环节的电力解决方案之外,华为还展示了全景智真、云计算、UC(统一通信)、华为企业服务等内容,用在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多年经验,全方位服务于电力行业ICT建设。  相似文献   

16.
杨耀 《信息通信》2014,(3):206-207
通信技术被誉为智能电网的神经系统,是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之一,是保障智能电网实现的前提。在坚强智能电网建设需求下对贵州电网通信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主要围绕智能电网"自愈、互动、坚强"的三特征及其对通信技术的需求,结合贵州电网通信网实际,提出贵州电网通信建设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李璐 《通信世界》2012,(13):40-40
根据国家电网2009年提出的"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战略"规划,2011~2015年将是全面建设智能电网的关键阶段。中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将"依托信息、控制和储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智能电网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计划在2020年初步建成智能电网。国家政策上的支持,源于发展智能电网已是时代命题。一方面在全球能耗紧张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18.
智能电网在传统电网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能源和电力的进一步精密化调控。文章从信息流的角度提出适合于我国未来电网发展的智能电网架构模型。该结构包括4个层次,即电网设备层、通信网络层、信息存储与管理层、信息分析与应用层,各个层次组成的信息支撑体系是智能电网信息运转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9.
智能化电网信息已经成为我国未来电网建设的发展趋势。要想全面完善智能电网建设,就必须对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要点具体分析。文章主要分析智能电网的特点以及智能电网应用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要点。  相似文献   

20.
吴晴 《移动信息》2023,45(5):126-128
智能车载服务平台又被称为车联网服务中心,是车联网的核心部分,主要可以实现车辆和信息的交互,是一个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智能车载平台。智能车载服务平台可实现车辆的远程监控、紧急报警、远程升级等功能。车联网将汽车与互联网相结合,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实现了对汽车的全面监测与管理。物联网技术与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未来车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