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大范围停电事故的频繁发生和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基于广域同步信息的保护与控制成为研究的热点.如何对广域保护与控制系统的配置、算法等进行测试验证,保证其能安全、可靠地应用于实际电力系统,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提出一套面向广域保护与控制系统的通用动态测试方案,讨论建立该动态测试系统的关键技术,并给出实现方法.该广域保护与...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范围停电事故的频繁发生和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基于广域同步信息的保护与控制成为研究的热点.如何对广域保护与控制系统的配置、算法等进行测试验证,保证其能安全、可靠地应用于实际电力系统,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提出一套面向广域保护与控制系统的通用动态测试方案,讨论建立该动态测试系统的关键技术,并给出实现方法.该广域保护与控制测试系统具有通用性,开放了必要的程序接口,在实现一个典型广域后备保护系统的基础上,只需重新配置主、子站的程序和连接关系,即可对新的广域保护与控制系统进行动态测试.  相似文献   

3.
社会生产速度的加快,对电网运行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电压的逐渐增大,必须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对继电保护技术的研究,争取不断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继电保护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面对电网规模逐渐增大的情况,应对目前存在的难题进行分析,确定有效的管理措施,争取不断提高智能电网环境继电保护效果。本文对我国智能电网进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力业务的飞速发展和大数据应用技术的不断完善,电力大数据时代正式到来。然而现有电力数据尚无法满足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等发展需求,智能电网需要能够反映电力能量流可观性的立体全景信息。为此,分析智能电网能量流时空多尺度大数据的概念,通过广域电网实时宽频带时空多尺度同步测量技术,可准确、可靠获取电网能量流全景数据,该纳秒级宽频数据能精确反映电力能量流特征。能量流时空多尺度大数据可为智能电网科学研究提供更准确的全景数据信息,有助于解决电网动态安全稳定监控、复杂大电网建模降维与解耦、电网能量传递分析和暂态保护控制等电力系统科学技术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由于智能电网PMU测量系统中一方面有大量的数据需要传输,另一方面远距离数据通信的速率通常比较慢,制约了广域信息的利用以及广域控制和保护技术的发展测量,针对该问题,提出利用Huffman压缩算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压缩的方案,实现测量数据的实时快速上传,进而对全网进行分析和控制。  相似文献   

6.
对广域方向纵联保护算法进行深入研究,得到一种广域继电保护算法,该算法的原理是对正序故障方向进行比较:利用智能电子设备IED (Intelligent Electric Device,IED)的定位,将线路、母线组成IED关联域。在这个系统出现故障时,通过IED在关联域内对故障信息的采集和共享,结合文中定义的故障判别原则,可以得出发生故障的位置。通过IED设定的相应策略,快速排除故障。  相似文献   

7.
北美几次大停电事故的分析表明,传统后备保护在系统故障时引起的异常运行状态下容易误动作,引起电网的连锁跳闸.因而随着通信网络和广域测量系统的发展,广域后备保护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几年来人们尝试将广域后备系统与新兴的多Agent系统相结合,以加速故障的切除.多Agent系统在广域后备保护中的应用才刚起步,还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介绍了多Agent系统的概念,讨论了多Agent系统在广域后备保护中的应用,包括其体系结构、保护算法和IP通信实现.  相似文献   

8.
智能电网是当前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作为保障电网安全的重要防线,继电保护技术自然也要积极适应这种发展趋势,保证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在概述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的关键技术与特点,就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参考性建议,以期对相关工作有所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智能变电站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和支撑。由先进、可靠、节能、环保、集成的设备组合而成,以高速网络通信平台为信息传输基础,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应用功能。而智能变电站的应用也将对继电保护技术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广域后备保护可综合利用全网信息,在传统保护出现错误时,快速准确地找到故障位置。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算法和改进证据理论的广域后备保护新算法:首先,基于电网中各子站之间的电气距离特征,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完成对大电网的分区工作,由各点故障电压序分量的特征选取可疑故障线路;然后,将电气量和保护动作状态量共同作为证据源,同时对不合理证据进行优化改进;最终利用改进后的DS证据理论识别故障线路。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完成对电网的分区工作,在保护动作信息部分或者全部出错时均能有效识别故障线路。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适用于大规模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新思路,旨在提高计算效率。算法首先搜索全网一次模型结构,在目标区域数量和最少边界支路双重约束下,自动给出最佳分区结果;应用广度搜索算法形成各目标区域内部详细电网模型和相邻区域边界信息;将大规模电网分解成若干个子网进行整定计算。算法解决了大电网整定计算效率和超大规模矩阵存储难题,并提供边界支路间保护配合关系和准确的分支系数,在安徽省级电网的应用结果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算法为大规模电网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黄山地区洪灾、地质灾害和冰灾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特性,从电网现状、农电管理体制方面分析,找出黄山电网遭受自然灾害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提出黄山配网防灾、抗灾、灾后恢复综合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以提高黄山市配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黄山地区洪灾、地质灾害和冰灾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特性,从电网现状、农电管理体制方面分析,找出黄山电网遭受自然灾害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提出黄山配网防灾、抗灾、灾后恢复综合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以提高黄山市配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相似文献   

14.
建立坚强的智能电网,要求在电网发生大扰动和故障时,仍能保持对用户的供电能力。雷电灾害作为电网稳定运行的重大隐患,一直被人们所重视。我国电力系统率先并持续开展了雷电监测,并建有覆盖国土面积大部分的全国雷电监测网。加强电网的雷电监测与防护,能够保证电网安全,减少雷害事故。全面介绍了中国智能电网雷电监测的现状,提出了电网雷电监测与防护技术领域亟待开展研究的4项关键技术,为科学评价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措施的屏蔽效能提供有效手段,并为中国相关防雷标准和规程的制修订提供基础参数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密度光伏系统接入配电网后,改变了配电网络的结构及配电网中短路电流的分布,对配电网继电保护产生了影响.以长兴县配电网线路为例,利用DIgGSILENT PowerFactory软件进行仿真,研究了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对自动重合闸、保护范围和灵敏度3个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高压开关柜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电力设备,承担着开断和关合电力线路等作用。在电力行业常常发生电力电缆和设备因过热而引起的火灾,其直接原因是电缆中间接头制作质量不良、压接头不紧固、接触电阻过大,长期运行造成电缆头过热而烧穿绝缘,电网设备中的触头和接头是电网安全的一个较大隐患。为此提出了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开关柜测温在线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17.
基于PSCAD/EMTDC的船舰电力系统 智能保护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传统电力系统保护方法存在的缺点,介绍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智能化保护方法原理。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基于PSCAD/EMTDC构建了电力系统仿真模型,分别以两相电流有效值和三相电流最大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了仿真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智能保护方法用于舰船电力系统故障定位准确可行,三相电流最大值作为智能保护的输入信号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受我国风资源分布特性的影响,多数风电场接入当地输电网远距离外送,由于当地电网比较薄弱,大规模风电场群集中接入该地区电网给系统带来较大的运行风险,近年来该地区风机出现大面积脱网运行事故,突出表现了风电场接入系统无功电压稳定问题.本文对实际风场群进行等值,从机理角度分析影响风场群并网点电压稳定的因素,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并加以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9.
低压直流配电系统保护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流配电网由于具有分布式能源、储能和直流负载接纳能力好、控制灵活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系统侧的雷击、短路故障、可再生能源供应的间歇性等因素,可能造成电网电流快速变化和电压暂态,而且直流配电网电气距离短,电源和负载种类繁多,所需的故障识别和保护时间比交流保护短的多,这些都极大地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危及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因此,实现可再生能源接入的直流配电网的故障保护是推进新能源应用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围绕低压直流配电保护的研究,从保护分区、保护装置、故障定位、故障识别与保护四个方面概述了直流配电系统保护技术研究的发展现状,最后对低压直流配电系统保护技术研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