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袁新生  谷臣清 《轴承》1993,(6):34-38
对10Cr4Ni4Mo4V钢的部分高温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10Cr4Ni4Mo4V钢具有良好的高温硬度和高温冲击韧性,且高温接触疲劳寿命也高于Cr4Mo4V。附图6幅,表4个。  相似文献   

2.
对新型不锈轴承钢 6Cr14Mo和不锈钢 9Cr18的退火、淬回火组织和硬度以及接触疲劳寿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新型不锈轴承钢中共晶碳化物含量明显减少 ,热处理后的硬度高 ,耐磨性好 ,接触疲劳寿命和可靠性明显好于 9Cr18钢。附图 5幅 ,表 3个。  相似文献   

3.
李爱民  巫烜 《轴承》2004,(7):30-32
经对Cr4Mo4V钢进行热处理工艺试验,分析工艺参数对残余奥氏体量的影响,优化了热处理工艺参数,使Cr4Mo4V钢残余奥氏体量控制在5%以内,保证了热处理质量及尺寸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W12Mo3Cr4V3N超硬型高速钢(即“V 3 N”钢)的静弯曲和冲击(夏氏、无缺口)性能与热处理工艺方法和参数之间的关系。用硬度-强度和硬度-静弯或冲击功的配合水平衡量工艺的合理性。当硬度要求为HRC 62以上时,应采用二次硬化(560℃回火)工艺。“低淬低回”仅在硬度要求HRC62以下时才适用。当要求HRC 69或更高时,可采用冷处理,使达到超高硬度时脆化程度最小。贝氏体等温处理和正常淬火后的中温(350℃左右)回火并不是提高综合性能的有效方法。测定了不同温度回火后的弹性模量,发现在二次硬化初期(500—520℃回火)有一个E 值最低区间。最后,给出了工业电弧炉生产的V 3 N 钢的硬度和强度、韧性范围。  相似文献   

5.
将4Cr5Mo2V钢在1 000~1 090℃下淬火,并通过不同温度2次回火处理将相同淬火温度下试验钢的回火硬度分别调整至55,52 HRC,研究了淬火温度和回火工艺对显微组织、冲击韧性和高温(350℃)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火硬度相同时,淬火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降低试验钢的韧性而加剧磨损表面材料剥落,从而降低耐磨性能;相同回火硬度下,1 030℃淬火条件下试验钢的韧性和高温耐磨性能最好,1 090℃淬火条件下最差;淬火温度相同时,较低温度回火试验钢因具有较高回火硬度,能够起到支撑表面氧化层的作用,其耐磨性能比较高温度回火时好;4Cr5Mo2V钢的推荐热处理工艺为1 030℃×30 min油淬+560℃×2 h×2次回火。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预制出缺陷的Cr4Mo4V钢制推力片试样进行接触疲劳寿命的测试,研究轴承滚道面存在的缺陷对其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滚道上存在的表面缺陷会显著缩短其使用寿命,并且发现,在缺陷处的疲劳剥落大都发生在滚动体运行的出口边附近。  相似文献   

7.
龚建勋  雷建中 《轴承》2015,(9):35-37
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对Cr4Mo4V钢进行处理,观察了其显微组织,测定了残余奥氏体含量,并进行了断裂韧性(KIC)测试,结果表明:淬火温度越高,马氏体越粗大;残余奥氏体越少,钢的尺寸稳定性越高,KIC值越小。  相似文献   

8.
对国产8Cr4Mo4V钢和国外M50钢采用相同的真空淬火+回火工艺处理,再进行稳定处理后测量2种钢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稳定处理提高了8Cr4Mo4V钢的硬度,而M50钢的硬度变化不大;稳定处理后8Cr4Mo4V钢和M50钢的硬度均能满足不小于60 HRC的轴承使用标准要求;稳定处理对8Cr4Mo4V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影响较小,小幅度提升延伸率,稳定处理可以提高M50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但小幅度降低延伸率;稳定处理对8Cr4Mo4V钢的冲击功影响较小,可提高M50钢的冲击功;稳定处理可提高8Cr4Mo4V钢和M50钢的旋转弯曲疲劳极限强度,提高幅度分别为43.2%,22.7%,稳定处理后8Cr4Mo4V钢的旋转弯曲疲劳极限强度大于M50钢;淬回火后8Cr4Mo4V钢中的碳化物析出量要少于M50钢,但稳定处理后8Cr4Mo4V钢中的碳化物析出量增加,而M50钢中的碳化物数量不变;稳定处理后2种钢的碳化物数量和尺寸相当,残余奥氏体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Cr4Mo4V钢球淬火产生混晶组织的原因及其影响,通过试验探讨了其消除方法.结果表明,Cr4Mo4V钢球中超标的混晶组织经过预处理后再重新进行淬、回火,可有效消除混晶组织,提高钢球的压碎载荷值.  相似文献   

10.
林子光  张江亭 《轴承》1992,(5):47-49
轴承零件(套圈及滚子)在激光微精处理后所产生的影响因轴承材料的不同而异。普通轴承钢GCr15在激光微精处理后虽能产生有利于润滑的微凸体,但在微凸体与基体之间存在一弱化过渡区;而Cr4Mo4V在微精处理后既能产生高硬度的微凸体,又不存在弱化的回火过渡区。因此,该材料在微精处理后既有较高的高温疲劳强度,又有较好的润滑性能,这为提高航空发动机主轴承使用寿命提供了有益的途径。附图6幅,参考文献4篇。  相似文献   

11.
Cr12MoV模具钢是目前普遍应用的织针模具材料。在冲裁过程中,由Cr12MoV钢制造的模具刃磨寿命低,影响织针的尺寸精度、尺寸一致性以及织针生产成本,相比Cr12MoV模具钢,W9Mo3Cr4V钢热处理后具有更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同时具有高热硬性、高淬透性、足够的塑性和韧性。对Cr12MoV钢和W9Mo3Cr4V钢织针模具的磨损量和刃磨寿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W9Mo3Cr4V钢模具比Cr12MoV钢模具的正常磨损阶段更长,模具的平均刃磨寿命可延长40%,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工具技术》2016,(1):45-47
比较了CW6Mo5Cr4V2钢与W6Mo5Cr4V2钢的性能。试验表明,在相同淬火温度下,CW6Mo5Cr4V2淬回火硬度和红硬性明显高于W6Mo5Cr4V2,淬火晶粒比W6Mo5Cr4V2粗,冲击功比W6Mo5Cr4V2低。CW6Mo5Cr4V2在1160-1200℃淬火可获得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在1220℃以上淬火,CW6Mo5Cr4V2过热倾向显著,冲击功急剧下降。碳和钨钼含量的变化对CW6Mo5Cr4V2淬火温度的影响很大。要使CW6Mo5Cr4V2淬火易于控制,必须收窄CW6Mo5Cr4V2主要成分范围。CW6Mo5Cr4V2较适合于切削速度较高的刀具。  相似文献   

13.
针对M50钢在轴承加工过程中一直存在着钢材采购周期长、钢材质量问题不易解决的问题,通过将S8Cr4Mo4V钢与M50钢在材料标准、材料性能及产品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后,得出S8Cr4Mo4V钢材可以替代M50钢材加工相同轴承零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利用稀土多元共渗工艺将碳、氮、氧、硫、硼、稀土元素同时渗入W4Mo3Cr4V高速钢表面,研究了多元共渗层的硬度、耐磨性能及表面残余应力等。结果表明:多元共渗层由化合物层(主要为氧化物、硫化物和碳化物)和扩散层组成;共渗层显微硬度最高达1 150 HV左右;多元共渗层较钢表面的摩擦因数大幅降低,耐磨性能提高,其表面产生了较高的残余压应力,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5.
《轴承》2021,(8)
8Cr4Mo4V钢是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高温轴承钢,主要用于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的制造。随着发动机主轴轴承的服役工况愈发恶劣,对材料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8Cr4Mo4V钢性能提升的研究工作。首先,介绍了8Cr4Mo4V钢化学成分优化的研究进展;其次,重点分析了8Cr4Mo4V钢热处理技术发展,包括传统淬回火、贝氏体等温淬火及尺寸稳定化等热处理工艺;然后,介绍了8Cr4Mo4V钢表面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相关成果,涉及表面合金化、涂层沉积、喷丸强化及复合强化技术;最后,结合8Cr4Mo4V钢服役需求及相关技术研究现状对其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Cr4Mo4V轴承钢金属离子注入抗磨损、抗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氮气气氛环境下,采用金属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与沉积(MePIIID)工艺对Cr4Mo4V轴承钢表面进行强化处理,在高能钛离子轰击下,明显提高了Cr4Mo4V轴承钢近表层的抗磨损、抗腐蚀性能,最佳处理试件与未处理试件相比,摩擦系数由0.7~0.8降低到0.2~0.3之间。腐蚀电流密度减小了97%,腐蚀电阻增加近40倍,为轴承钢材料表面强化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G13Cr4Mo4Ni4V钢进行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洛氏硬度计、冲击试验机分别对晶粒度、硬度及冲击功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及保温时间的延长,G13Cr4Mo4Ni4V钢的晶粒度级别降低,硬度升高,冲击功降低。  相似文献   

18.
王金玲  张书丽 《轴承》2008,(4):16-17
介绍了B84T真空气淬炉的特点及利用B84T真空气淬炉对Cr4Mo4V钢制轴承零件进行热处理的工艺.热处理后的轴承零件不仅硬度、内部组织达到要求,而且表面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25Cr0.5Mo钢半圆和V型缺口试样520℃和540℃环境下应力控制的梯形波加载试验,对1.25Cr0.5Mo钢缺口试样高温环境下疲劳蠕变交互作用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25Cr0.5Mo钢缺口试样在高温环境下对应力的敏感性不高;与光滑试样不同,缺口试样高温环境疲劳蠕变交互作用下的破坏机制以疲劳为主;缺口试样高温环境疲劳蠕变交互作用的断裂寿命主要应力、温度和缺口形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CrNi2Mo钢和20Cr2Ni4钢进行渗碳表面强化处理,检测试样的变形,测试渗层的碳浓度梯度,试样的有效硬化层及表层的残余奥氏体含量。结果发现,20CrNi2Mo钢变形倾向明显小于20Cr2Ni4钢,其碳浓度梯度分布合理,硬化性能好,表层残余奥氏体含量及分布理想,热处理工艺性能优于20Cr2Ni4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