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1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对于宽厚板的外观和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而滚切式双边剪是确保宽厚板剪切平直、光滑和高精度生产的重要设备。本文主要概述了厚板厂滚切式双边剪,并分析了滚切式双边剪剪切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双边剪剪切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定尺剪是中厚板轧机剪切线上的关键设备,主要用于钢板的定尺剪切。天津钢铁有限公司2#剪切线工程中定剪尺为滚切式定剪尺,本文主要介绍了滚切式定尺剪设备的安装调整技术及要领。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厚板轧机主要设备:四辊轧机、热矫直机蒗切式双边剪、滚切式定尺剪设计制造技术、使用状况及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型滚切剪空间剪切机构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纯滚动剪切为目标,通过对新型滚切剪空间剪切机构的原理分析,建立了增加导向杆为设计变量的剪切机构优化数学模型,以推广应用的某大型钢铁有限公司3000rm单轴双偏心定尺滚切剪的研发项目为依托,对剪切机构的杆件尺寸进行了优化,对运动轨迹进行了模拟。上下剪刃重叠量,刀弧水平偏移量,开口度的计算结果表明,加入导向杆设计变量的优化数学模型,对求得纯滚动剪切机构的杆件尺寸,降低刀弧水平位移量,均匀剪刃重叠量,保证设定开口度的作用显著。现场生产样机重叠量、刀弧水平综合位移量、开口度的实际值及高质量的钢板剪切断面也证实了上述优化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新型钢板滚切剪剪切机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新型滚切剪空间剪切机构的原理分析,建立以关键点坐标为变量的剪切机构显式三维非线性轨迹方程,并对确定导向杆与机架铰接点位置的求解理论给予修正。以某大型钢厂2 800 mm单轴双偏心滚切剪的研发项目为依托,对剪切机构的运动轨迹进行模拟仿真。上下剪刃重叠量、刀弧水平偏移量的计算结果表明,应用显式轨迹方程组及修正的导向杆约束理论,是提高轨迹求解精度、优化杆件尺寸、降低刀弧水平位移量、提高剪刃重叠量均匀度的重要手段。现场剪机重叠量、刀弧水平综合位移量的实际值及高质量的钢板剪切断面也证实了上述剪切机构运动学理论及导向点约束修正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对滚切式双边剪自动送板过程中钢板跑偏现象进行了力学分析,介绍了影响钢板跑偏的各种因素,同时介绍了钢板在双边剪切割中如何通过计算来有效防止钢板跑偏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有效地预防和解决了钢板易跑偏的问题,提高了生产作业率和产品成材率。  相似文献   

7.
介绍滚切式双边剪的原理及装配调试过程。  相似文献   

8.
介绍滚切式定尺剪几种剪切机构原理.  相似文献   

9.
滚切式双边剪是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中厚板剪切设备,因其弧形上刀刃在平直下刀刃上作滚动剪切.在剪切范围内刀片重叠量和剪切角几乎不变,被剪钢板两纵边的平行度好、接口错边量小、切口断面光滑、便于实现自动化,剪切效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国外新建或改建的现代化中厚板生产线广泛应用滚切式双边剪。  相似文献   

10.
初始静剪应力下土与结构接触面静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80t三维多功能土工试验机对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在一定初始静剪应力下的三维单调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接触面在不同剪切方向下均先剪缩后剪胀,剪胀主要在加载后期接触面接近和达到抗剪强度、切向位移较大时产生;接触面切向变形存在非共轴现象,切向位移增量方向随剪切的进行与切向应力逐渐靠近;切向位移间关系基本为直线,且其与初始静剪应力间的夹角和剪切方向角存在良好的数学关系;接触面抗剪强度包线基本为圆形,呈各向同性;剪切方向对接触面剪缩量、体变与切向位移关系、体变与切向应力关系及切向应力-应变关系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滚齿在机测量中一些重要问题.应用偏心误差理论,揭示了以齿轮的齿顶、齿根和内孔为测量基准的测量齿距误差的实质,并对这三种基准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不同测量基准所测结果不同,若基准选择不当,有时产生“误收”或“误废”.论文针对当前滚齿在机测量装置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种滚齿在机180°转位双啮综合测量法,测量原理正确,结构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2.
在化爆土中自由场波传播理论的基础上,采用介质结构相互作用理论和双剪强度理论对无梁板结构冲切破坏机构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无梁板结构的冲切抗力模型和动力响应方程,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在众多短肢剪墙结构的试验资料与工程实践基础上,论述了短肢剪力墙结构形式的受力特点,并分析了结构计算、构造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岩体结构面切向循环加载本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显俊  王光纶  张楚汉 《工程力学》2005,22(6):97-103,57
回顾岩体结构面切向循环加载的力学试验和数值模型,并建立新的本构模型。在粘接状态下,结构面切向本构关系表示为由双曲线和直线段组成的滞回曲线。在接触状态由粘接变为滑移的过程中,峰值摩擦角以双曲线函数逐渐降低至残余摩擦角,体现出峰值剪切特性。考虑结构面切向与法向耦合的剪胀关系,建立相应的接触刚度矩阵,并引入初始剪胀角和残余剪胀角来建立分段抛物线形式的剪胀曲线。循环加载导致的磨损对结构面的摩擦和剪胀特性均产生影响,通过以切向塑性功指数函数表示摩擦角和剪胀角的磨损过程。模型在物理意义上反映了切向循环加载的特性,计算结果能较好地拟合试验曲线。  相似文献   

15.
该文研究由刚性杆组成的单自由度非对称平面剪铰桁架结构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特性。首先,利用剪铰结构的几何特性推导各个剪铰单元的运动规律,得到了单自由度剪铰结构各杆件的广义坐标表达式。然后建立系统的质量矩阵和约束方程,并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建立其动力学模型。采用Baumgarte坐标违约和速度违约稳定法进行数值求解。最后利用MATLAB软件包对由两个非对称剪铰单元组成的可展桁架结构的展开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该文的工作为非对称剪铰桁架结构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坯料端部预加工成球面状是改善楔横轧件凹心缺陷的有效方法.为了避免传统机加工制坯带来的材料损失,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金属塑性成形的球面端部热滚切成形方法.建立了球面端坯料热滚切成形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成形过程中滚切区金属的位移场变化规律和应变场分布特征,阐述了球面端坯料的成形机理以及在挡块作用下堆料的抑制机理,并对...  相似文献   

17.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建筑物多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框剪,框筒结构,当构件单体出现裂缝时候需要召集专家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总体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框一剪体系,建立了它在侧力作用下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基本微分方程并给出其解析解,以期进行静力和地震力简化分析供工程初步设计时参考。然后对变阶框一剪结构提出了求解设想。文中给出的算例表明,考虑剪力墙的剪切变形更能符合实际,同时仍保留有计算简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双剪强度理论的混凝土板极限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蔡健  林凡 《工程力学》2006,23(6):110-113,93
将混凝土板的冲切破坏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采用双剪应力三参数强度准则对冲切破坏时的混凝土板剪压区的复合应力进行分析,得到了剪压面上的极限竖向剪应力,利用静力平衡条件求得混凝土板的极限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与国内外246个试件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表明,该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计算公式的计算模式概念清晰,可供结构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卢宇宏  杨传民  汪浩 《包装工程》2014,35(15):19-24
目的研究滚切成型装置机架的动态特性,为分析和评价蔬菜纸面膜成型机的工作性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Unigraphics NX建立滚切成型装置机架的实体模型,然后导入Ansys Workbench进行模态分析,提取并分析前6阶固有频率与振型变化。结果滚切装置机架的最小固有频率为334.74 Hz,机架最大变形发生在第4阶振型右支撑板前梁的中间部分。结论滚切成型装置机架的激振频率远小于最小固有频率,不会产生共振与严重噪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