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龙虎泡油田水淹层解释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龙虎泡油田原油密度低,属于低渗透油藏,萨尔图油层、葡萄花油层存在多套油水组合,后经注水开发使油水关系进一步复杂,水淹层解释评价难度较大。根据水驱油实验,总结了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荧光显微图像在不同产水率条件下的响应特征;尝试在该油田区分原始油水层及水层,并进行水淹层解释与评价;建立了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荧光显微图像等解释评价方法及不同水洗程度的判别标准。在该油田24口井394层的实际应用情况表明,综合解释符合率83.1%,应用效果较好,为射孔层位拟定和加密区综合调整方案的编制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气相色谱资料在肇源地区扶余油层定量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含水储层逐渐增多,开发井解释的难度越来越大。为经济有效地搞好肇源地区开发井的解释评价工作,开展了利用气相色谱分析资料定量解释评价储层的研究。通过对多块井壁取心样品气相色谱资料进行处理,得到各单个组分参数,结合试油资料,绘制出油水层定量解释评价图版(符合率在90%以上),依据解释图版,得出油水层判别标准,定量地解释评价油水层。该技术可在其他地区推广应用,从而更好地为油田勘探、开发服务。  相似文献   

3.
王鹏 《河南石油》2007,21(1):31-33
针对孙岗地区油水关系复杂、以往储层测井解释符合率低的问题,在分析储层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性关系的基础上,开展了油、水、干层识别方法研究,建立了孙岗地区油、水、干层的判别标准,在常规图版判别法的基础上,引入Ф-Sw模式法和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法。综合应用三种解释方法,提高了该区储层测井解释符合率。  相似文献   

4.
大庆外围油田受构造、岩性及断层等因素控制,油水关系复杂,录井综合解释难度较大。一方面为提高油田扩边区的构造特征、砂体展布、油藏类型及产能特征的认识,实现油田的滚动扩边开发和提交探明储量,需要开展油藏评价工作,另一方面主体区块经过多年注水开发,层间、层内矛盾突出,各类储集层动用状况存在较大差异,为提高精细储集层描述技术水平,需要开展水淹层解释评价工作。针对不同的开发对象配套了相应的录井技术,油水层解释录井项目为综合录井、地质录井、地化录井等,水淹层评价采取井壁取心录井,对样品进行地化及荧光显微图像分析。根据录井资料响应机理的不同,结合储集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厚度"4要素研究了不同的解释思路,应用录井、测井、试油及投产资料建立了定性判别标准及解释评价图板,形成了大庆外围油田开发井评价技术体系,在外围油田应用了265口井,试油75口井,投产44口井,判别符合率均超过85%,依据录井资料选层射孔效果较好,较好地指导了油田开发调整,扩大了探明储量,提高了油田开发效果,建立的方法可在同类油田储集层开发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测井油水层识别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杰堂  祃开德 《测井技术》2006,30(2):137-138
复杂储层存在测井油水层识别困难问题.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和最大隶属原则,讨论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和应用准则,建立了测井判别油水层的模糊数学模型.用该模型对××油田20口井的测井资料进行了重新处理,解释符合率达到83.1%,与原解释结论相比提高了7%.  相似文献   

6.
扶余油田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已进入高含水阶段,受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影响,油层水淹状况复杂,给油田进一步开发带来较大困难。为了准确判别水淹程度,确定剩余油富集区,提高主力油层挖潜效果,根据水淹层录井响应机理,通过对井壁取心应用岩石热解、核磁共振及荧光显微图像等录井技术手段进行分析,结合试油井、投产及密闭取心井资料,优选适用的参数,建立了适合扶余油田的水淹层录井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录井水淹层水淹程度判别方法和水淹层剩余油富集状况判别方法,在扶余油田完成了13口井的水淹层评价工作,水淹程度识别准确率达到86.4%,油水层综合解释符合率达93.7%,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该项目研制了油水同层标准图版,在油水同层偏油、偏水性判别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分不同测井系列、不同油层组分别建立的3个偏油、偏水层测井解释图版,其精度分别达到91.3%、87.1%、94.7%,应用符合率达到82.5%,基本满足油水同层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杨雷 《录井工程》2013,24(2):58-61
大庆外围朝阳沟油田具有储集层渗透率低、岩性变化大、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严重、存在多套油水组合等特点,油水层解释评价难度大,利用测井资料判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解释评价符合率相对较低。针对这一状况,在阐述录井、测井技术优势和录井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荧光显微图像特征参数意义及相应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该油田已试油的55口井182层油水层的测井、录井响应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大庆朝阳沟油田低渗透率油水层录、测井综合解释评价方法并用于20口井54层有试油结论的井段进行解释评价复查,有效提高了该油田油水层录井精细评价水平,解决了低渗透率储集层解释评价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泌阳凹陷孙岗地区储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孙岗地区油水关系复杂、以往储层测井解释符合率低的问题,在分析储层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性关系的基础上,开展了油、水、干层识别方法研究,建立了孙岗地区油、水、干层的判别标准,在常规图版判别法的基础上,引入φ-S_w模式法和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法。综合应用三种解释方法,提高了该区储层测井解释符合率。  相似文献   

10.
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油层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薄差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与中、高孔渗透率储层或厚油层存在明显差异,水淹层解释精度一直不能满足油田开发需要。从薄差层测井响应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入手,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提取有效特征参数。通过地层压力参数分析,明确了薄差层常出现地层压力异常增大现象及对水淹状态的平面区域控制作用,以压力特征参数对储层进行分类处理,从而提高了解释符合率。选择较为适当的Fisher判别方法建立水淹层判别模型,使薄差层测井解释符合率达到80%,较现用方法提高了10%。研究成果对老油田开发及解释技术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开发井的试井资料变异严重,压力导数曲线形态变化快,使得开发试井资料解释工作更辊复杂,难度更大。为此,华北油田开发事业部委托华北油田测试公司研制出一套开发试井资料解释专业软件--水驱油藏试井解释软件。该软件适用于关井测压恢的油井和关井测压降的水井的压力资料处理,主要解决多层合采、多层合注井试井资料的分析、多井系统中单井试井受邻近井压力波动影响的试井资料分析,短时试井资料分析、油水两相流试井资料分析等  相似文献   

12.
葡西地区油水层分类解释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葡西地区葡萄花油层投入开发以来,由于薄差层,低阻油层,高阻水层并存,储集层岩性,孔隙结构复杂多变,致使开发井解释符合率太低,远不能适应油田高效开发要求,本文通过大庆长垣以西葡西地区储层地质特征及储层“四性”关系分析,给出一种按岩性分类解释方法,突出“四性”关系以达到提高符合率目的。葡萄花油层单砂体按着岩性特征划分为干层,粉砂,细粉砂,含钙致密砂及泥质粉砂岩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不同类型储层电性与含油性关系,继而利用17口开发首钻井试油资料建立了储层分类解释图版,符合率达84.9%,经9口开发井33层试油验证,符合率达78.8%,对该油田高效开发及其它地区解释标准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后,调剖堵水工艺技术成为油田开发的主要措施和挖潜手段,气举找水测井可为调剖堵水措施的实施提供帮助。文中介绍了该项技术气举工艺,测井系列选择和测井资料的解释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测井、岩心资料对文南油田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文南油田的低电阻率油层主要由高束缚水饱和度、高地层水矿化度以及高泥质含量引起.提出了利用区域对比法和复合岩性混合地层水法评价该油田的低电阻率油层,克服了原解释时仅利用单井资料进行低电阻率油层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在资料标准化以后,利用回归分析技术建立岩电关系图版,包括孔隙度与声波、中子、密度测井的关系图版;渗透率与孔隙度的关系图版;根据试油分析资料和测井典型分析层段建立油气水判别标准.利用所建立的图版对文南油田75口井的疑难层段进行了重新处理,处理后共增加油层96个层,约214.1 m,油水同层63个层,约151.7 m.与试油结果相比符合率达90%,表明该方法是可靠的,地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灰色系统理论在高含水期油田水淹层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宋子齐  杨贵凯 《测井技术》1998,22(5):341-348
以开发井测井,钻井取心,试油及开发动态资料为标准,提出了灰色系统理论高含水期油田水淹层评价标准,权系数、自动处理方法及分析准则,并与改进后的神经网络分析技术配套,建立了一套高含水期油田水淹层评介解释的软件系统。通过辽河油田沈84块沙三下及中原油田文33块沙二下亚段高含水油藏140多口井的精细评价处理,计算出相应的储层参数,剩余油饱和度及产水率等;划分出岩性剖面,分析处理出四类储层,并对强,中、弱等  相似文献   

16.
埕岛浅海油田注水管柱及配套工艺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埕岛浅海油田的开发现状,阐述了注水方案部署及其对注水工艺技术的特殊要求,重点介绍了埕岛浅海油田防砂注水管柱及配套工艺技术构成,即分层防砂工艺、分层注水工艺和测试投捞调配工艺 3大部分。分层防砂工艺是指防砂管柱坐封丢手后留在井中,分层封隔器保证了动态停注过程中层与层之间严密分割、互不串通,特殊结构的金属棉滤砂管与采用单流阀结构的注水阀组成一个密闭空间,保证地层砂不会反吐到防砂管柱内部;分层注水工艺中主要采用了集成式综合封隔配水器,注入水在经过配水器后,各层注水量的调配是通过改变配水器内芯子上的水嘴大小来实现的;测试投捞调配工艺根据海上平台的工作条件及目前注水井测试调配工艺技术现状,采用液力投捞方式进行井下测试和调配。目前该项工艺技术已经在埕岛浅海油田顺利实施 17井次,成功率 10 0%,管柱分层清楚,注水量清楚,对应生产井见到了明显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岩电实验、物性分析报告、试油等资料为基础 ,研究临南油田夏 5 2块沙三中泥质砂岩油层低电阻的成因机理 ,认为富含高岭石的泥质砂岩油层 ,泥质附加导电性不是电阻率降低的主导因素 ,更重要的是高束缚水饱和度和高地层水矿化度。泥质含量高 ,但泥质对中 -高孔隙度储层物性影响小。中 -高孔隙度岩样电阻率指数与含水饱和度 (I-Sw)关系曲线与低孔隙度岩样相比 ,差别较大 ,故将孔隙度作为选取含水饱和度解释模型和测井评价的约束条件 ,解释精度和评价级别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孤东油田沙河街组水淹层测井评价方法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俊胜  罗娜 《石油物探》2001,40(3):48-56
首先,基于孤东油田沙河街组水淹层测井资料和岩心物性分析资料,建立了本区水淹层孔隙度、渗透率、原始含油饱和度等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其次,利用水分析资料和自然电位测井(SP)资料,建立了本区混合地层水电阻率与SP、泥浆电阻率和泥质含量的关系;综合利用遗传约束优化方法,建立了考虚水淹影响因素的剩余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然后,讨论了储层与油层识别问题。最后,应用上述方法对孤东油田沙河街组近200口水淹层测井资料进行了处理解释,通过对比,其处理解释结果与已知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
特低渗透油水同层油藏油层初期含水率解释图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宝文  周永炳  刘国志 《石油学报》2006,27(Z1):151-154
在特低渗透油水同层油藏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相对渗透率资料计算出不同渗透率油层含水率与含水饱和度关系式,并在3口密闭取心井岩心分析和试油(采)资料校正下,得到油藏条件下不同渗透率油层含水率与含水饱和度关系式,建立特低渗透油水同层油藏油层初期含水率解释图版。经葡西油田古109试验区11口井单层射孔资料验证,图版解释符合率为82%。该图版为油水同层油藏开发中确定开发井完井下限和界定开发井射孔层位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盛志超 《海洋石油》2015,35(4):24-29
平湖八角亭H油藏利用上部天然水层实施了一口自留注水井。由于其无法开展动态监测,笔者尝试通过数值试井技术得到了注水井不同注入条件下对应的生产井典型试井解释特征曲线,并分析了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比油井实际试井解释曲线特征,从而确定了自流注水井的动态特征。此方法对进一步挖掘试井解释的应用水平和效果、带动数值试井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促进作用,也为在常规试井解释无法应用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