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随着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很多化工企业已经开始使用循环流化床锅炉,这种锅炉在运行期间往往会受到操作因素、设备因素产生的影响。为了达到提升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周期的目的,化工企业应该及时对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开展优化改造,优化调整锅炉运行情况,争取在减少原料成本价格的基础上,增加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周期,不断提升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质量。本文首先分析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时的现有情况,其次探讨提升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周期的方式,以期对相关研究产生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技术是目前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清洁燃烧技术。结焦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较为常见的故障,它直接影响到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本文结合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特点,根据本人几年来的流化床锅炉调试和运行经验,分析流化床锅炉结焦的主要原因,并对如何预防循环流化床锅炉结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控制特点,研究了循环流化床运行过程中床温控制、燃烧控制、风量控制以及传热控制等过程。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工艺要求进行探究,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特点以及难点,并对循环流化床的DSC控制系统的子控制系统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4.
循环流化床锅炉(CFB)是新一代环保型燃煤锅炉,具有燃烧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广,低污染燃烧,脱硫效率高,负荷调节性能好等优点。结焦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较为常见的故障,它直接影响到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本文结合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特点,根据本人几年来的流化床锅炉调试和运行经验,分析流化床锅炉结焦的主要原因,并对如何预防循环流化床锅炉结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循环流化床锅炉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设备运行情况等因素的影响,而制约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效果。为了延长循环流化床的运行周期,对循环流化床的关键技术以及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企业提升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伟 《化肥工业》2011,38(5):33-35,39
结焦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较为常见的故障,直接影响到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根据几年来流化床锅炉调试和运行经验,循环流化床锅炉结焦的原因主要是炉内流化工况不良或操作失误等,使床料局部或整体温度超过灰的熔点.提出加强燃料监督、强化运行管理、严格控制设备参数、降低飞灰残碳含量等措施,以避免循环流化床锅炉结焦.  相似文献   

7.
分析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和传热机理,结合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特点,论述了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燃烧参数控制控制和调整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效率,合理控制其运行参数,使其在最佳的工况下运行,满足煤化工生产的需求。有必要研究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参数的控制措施,如流化床的温度、运行压力及锅炉的炉膛差压等参数的控制,保证锅炉安全平稳运行,提高其热效率。  相似文献   

9.
《小氮肥》2017,(2)
<正>1改造前运行状况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东厂区现有5台锅炉,其中8~#和9~#为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倍率及热效率偏低。为降低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中的含碳量,提高其运行经济性,决定采用流化床锅炉飞灰复燃节能技术,在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上实施锅炉飞灰再循环节能改造试验。改造前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参数见表1。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洁净煤技术的发展,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已基本成熟,制造和运行成本都较低,在保证高效燃烧的基础上能显著降低废弃物的排放,可以满足目前世界上最严格的环保标准。虽然流化床锅炉是一种洁净煤燃烧技术,但是在实际运行中,锅炉的结焦事故是危害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运行原因之一。论述了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优缺点,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结焦进行了分析,运用实例介绍了结焦应该采取的对策和措施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降低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可燃物的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2台燃用福建无烟煤的DG75/3.82-11型CFB锅炉所存在的飞灰可燃物含量较高的问题,通过分析福建无烟煤特有煤质特性、燃料颗粒特性、锅炉总体设计和运行调整工况是影响福建无烟煤在CFB锅炉中燃尽的主要因素。针对性采取优化筛分破碎系统、增强二次风的扰动穿透能力、提高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改造回料风系统以减少返料偏流等措施;同时不断摸索CFB锅炉运行规律,完善和优化运行方式,应用锅炉燃烧优化控制系统实现CFB锅炉的自动优化控制运行。2台锅炉平均飞灰可燃物含量从2003年的22.17%降低到2009年第1季度的15.03%。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多年的设计和运行经验 ,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在运行过程中的磨损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陈悦 《广州化工》2009,37(9):196-198
针对目前工程过程中,中小型化工企业锅炉选型非循环流化床锅炉不选实际情况,结合神木煤焦电公司混和燃烧锅炉选型过程,对此进行了探讨;对比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和煤粉炉的特点;根据神木地区燃煤特性、焦炉气掺烧的实际状况,结合环境、经济性等因素,确定了锅炉的类型;并给出类似工程中锅炉选型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针对引进型CFB锅炉存在水冷壁磨损严重的问题,提出在锅炉基建期间安装水冷壁多阶防磨梁装置,装置运行1a后,测定防磨梁的防磨效果,同时利用热流计对安装防磨梁后热流密度的变化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防磨梁具有良好的防磨效果,延长了水冷壁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的问题及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一工 《煤炭转化》1998,21(1):84-86
总结了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的问题,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研制中分离器,床内脱硫及其大型化问题提出了年地法。  相似文献   

16.
窑街煤矸石综合利用热电厂的成功运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窑街劣质煤热电厂采用的4台130 t/h CFB锅炉,从建设到运行过程,科研、制造和应用单位合作攻关,采用多项新技术,锅炉运行稳定可靠,主要运行参数达到或优于设计值。取得了显著的节能降耗效果,并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高效、低污染、煤种适应性广等优点。但我国流化床锅炉普遍存在着飞灰含碳量高,锅炉燃烧效率达不到设计值的问题。概述了影响飞灰含碳量的主要因素:如煤种、燃煤的粒径及风量等,重点探讨了燃煤的粒径对飞灰含碳量的影响,提出了维持锅炉稳定,降低飞灰含碳量,提高燃烧效率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8.
设有内置高温组合式旋涡分离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开发了一种新型内置组合式高温旋涡分离器,其阻力低、体积小、耐磨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材质要求低、烟气处理量大、性能稳定、且可按锅炉容量变化随意组合,易于大型化,尤其是具有分离、燃烧、燃烬的多重功能,可同时降低固体燃料的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与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可满足不同容量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要求。内置组合式高温旋涡分离器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目前多台不同容量和参数的设有内置高温组合式旋涡分离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已投入稳定的商业运行。  相似文献   

19.
An 1D model of the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CFB) boiler is developed specifically to predict the material balance in CFB boiler. This model emphasizes on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ash balance in CFB boilers, such as ash formation, attrition and size reduction, residence time and segregation in dense bed. The corresponding sub-model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In the simulation of a 135MWe CFB boiler in Zibo power plant, China, the parameters in mass balance model under full load operation, such as segregation parameters and axial decay constant, are optimized. The model can predict the mass balances at different operating loads in the same boiler.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四川白马电厂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情况,结合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系统中炉膛、回料器、外置床、灰控阀等重要设备工况特点,分析了各部位耐火材料作用行为和特性要求。运行6年的实践证明:大型循环流化床CFB锅炉设备合理选择耐火材料,可有效解决金属受热面磨损造成爆管,克服金属材料高温变形、耐磨性能差、不耐高温等问题,保证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大型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对耐火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待进一步分析和研究耐火材料在超临界CFB锅炉中的应用,提高机组耐磨性能和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