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火烧山油田由于裂缝极其发育,注水开发后,油田大面积水淹水窜,产量递减大,针对单井点治理效果逐年下降的问题,开展了整体调堵水技术研究,进行区块整体治理,在实践中形成以调剖为稳产基础,调堵结合改善裂缝储层特性,调剖分注结合改善裂缝油藏注水效果的综合技术,并形成了针对不同裂缝窜流系统的封堵技术、针对不同治理阶段的组合堵剂技术、采用分注调剖相结合的细分层调剖技术、重复措施井治理技术等,并对施工工艺进行了优化。整体调堵技术有效改善了裂缝性低渗砂岩油田注水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裂缝型油藏,常规堵剂选择性差,在封堵出水大裂缝的同时,也会污染出油中小裂缝的问题,以渤海A油田为研究对象,研发出油溶颗粒堵剂,并对其微观结构、热重、接触角以及油水分散性、油水选择性封堵等性能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该堵剂具有微观三维网状结构,结构分解温度为298℃,在水中均匀分散、油中溶解,水相溶解率为7.65%,油相溶解率为83.67%,裂缝岩心水相封堵率为93.33%,油相封堵率为15.79%,说明该油溶颗粒堵剂具有较好的耐温性和油水选择性封堵性能。  相似文献   

3.
暂堵压裂可提高压裂裂缝复杂程度。传统油溶型、刚性暂堵剂暂堵效果差、溶解差。捷贝通公司专利产品G-120型暂堵剂具有承压高、完全溶解、封堵性好的特点。对产品性能进行详细评价,对暂堵剂类型、粒径组合、加入浓度、暂堵剂加入时机进行优化。通过优化暂堵剂,提升缝内净压力,增大改造体积。通过优选暂堵剂解决水平应力差大难以造复杂裂缝以及套变井无法充分改造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海上某油田高温、高矿化度和存在大孔道的储层条件,制备了耐高温高强度无机复合堵剂体系。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主剂、增强剂和固化剂对体系固化性能的影响,评价了体系耐温性能、耐盐性能和热稳定性能。通过动态实验,研究了体系封堵性能、耐冲刷性能和解堵性能。结果表明:无机复合堵剂体系固化强度高,耐温120℃,耐盐50000mg/L,老化180d强度仍较高。后续水驱10PV后,无机复合堵剂体系对岩心封堵率达到94%以上,封堵性能和冲刷性能好。注入解堵剂后,岩心渗透率恢复率达到67%以上,具有一定的可解堵性能。  相似文献   

5.
化学堵剂封层技术是在油气田开发生产过程中应用得较多的层系调整方式,堵剂的性能直接决定了封层效果。本文介绍的TT-DJ复合调堵剂是由悬浮剂、增强剂、增韧剂和胶凝材料组成的新型堵剂。通过TT-DJ复合调堵剂与其他堵剂的实验对比和现场应用,表明TT-DJ复合调堵剂具有温度适应性强、稠化时间长、流变性能好、界面胶结强度高等特点,可以满足冀东油田陆上作业区在油水气井套管破损、地层漏失、炮眼封堵、层位封堵各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粉煤灰具有颗粒细,密度小,空隙大的性质,是其渗透性好,本文所研制的粉煤灰堵剂是由质量分数为40%的粉煤灰和10%的固化剂组成,并对该堵剂进行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堵剂体系具有很好的抗温性,抗盐性和老化稳定性,岩心流动实验表明,封堵率高达90%堵剂的封堵强度高,满足油田堵水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大孔道对中原、胜利孤岛和大港港西油田开发的影响,结合油田具体情况分析其形成原因。同时,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封堵大孔道的堵剂和封堵技术,以及根据室内实验得出的最佳封堵量和最佳封堵工艺。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渤海SZ36-1油田高孔高渗储层在进入"双高"阶段后的含水率上升、非均质性严重、大孔道窜流等问题,选择三种堵剂体系进行室内评价实验,以期优选出一种适用于SZ36-1油田的堵剂。主要包括堵剂与地层流体及不同渗透率岩心的配伍性、pH值稳定性、选择封堵性。结果表明,三种堵剂均能与地层水配伍性良好,且在中、弱碱性环境中成胶效果更好;其中DQ-1具有一定油溶性,且封堵及剖面改善程度最弱,BH-2的油溶性最小、封堵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针对火烧山油田H3油藏,从泡沫堵水机理入手,进行了氮气泡沫堵水剂配方优化,分别对起泡剂、稳泡剂、交联剂进行选择,开展了岩芯封堵试验及提高采收率增值实验,并制定了具体工艺实施方案。经过综合效果评价和经济效益分析得出在火烧山油田能进行泡沫堵水的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河南油田高渗高凝特高含水砂岩油藏,对双激发无机堵剂的配方优化、耐温耐盐性能、封堵性能、耐冲刷性能、粒径匹配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缓凝剂和离子平衡剂是控制体系凝固时间的主导因素,随着主剂与激发剂浓度以及温度的增加,双激发无机堵剂固结速度增大。配液水中矿化度较高时,硫酸根和氯盐会加快体系固结时间。双激发无机堵剂封堵能力强,耐冲刷能力和深部液流转向效果较好,可对高渗透层大孔道有效封堵,提高低渗岩芯分流率,其封堵率高于98.5%。现场应用效果证实,双激发无机堵剂能够实现深部靶向封堵,具有强度高、有效期长、成本低等优点,调堵后含水率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1.
针对长庆油田吴410区超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试验了深部置胶成坝调剖工艺技术。研制了体膨凝胶颗粒堵剂及聚丙烯酰胺间苯二酚地下交联堵剂,并进行了堵剂性能评价试验。聚丙烯酰胺间苯二酚地下交联堵剂具有成胶时间可控(16~48h,60℃)、堵水选择性好(油相岩心封堵率≤40.7%,水相岩心封堵率≥97.6%;油相岩心突破压力≤0.91MPa/m,水相岩心突破压力≥1.75MPa/m)、耐冲刷性能强等特点。裂缝深部前置聚丙烯酰胺间苯二酚地下交联堵剂,后续大剂量、多段塞、小排量挤注体膨凝胶颗粒堵剂,矿场试验效果较好,具有堵水与驱油双重作用。2011年施工2口注水井,平均注水压力上升2.0MPa,井组内油井均见调剖增油效果,最短见效周期65天,最长见效周期已超过360天,且继续有效。至目前单井平均累计增油超200t,调剖增油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小洼油田属深层特稠油油藏,2007年东三段油藏开始蒸汽驱,年产油量占小洼油田年产量的24.9%。开发中存在中心注汽井蒸汽超覆、汽窜和针对汽窜缺乏配套技术的问题,2013年研制了适合小洼油田的新型高温调剖体系,由复合段塞高温调堵剂和高温泡沫调剖剂组成。研究结果表明,高温调堵剂具有封堵强度高、耐高温和封堵有效期长的优点。高温泡沫体系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封堵性能。现场试验表明,该高温调剖体系能够满足蒸汽驱注汽井调堵的需要,实现了封堵与泡沫调驱技术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随着稠油区块蒸汽驱开采不断深入,蒸汽汽窜问题日益严重,导致蒸汽利用率低下,严重影响稠油热采开发效果,为缓解汽窜问题,急需进行汽窜封堵,由于普通堵剂耐温较差,不能满足蒸汽驱封堵汽窜的需要。针对此问题,对耐高温堵剂进行了研究,研制出适用于蒸汽驱用的耐高温堵剂,该堵剂耐温达300℃,岩心封堵率大于99%,该堵剂的耐温性能、抗剪切性能及封堵性能具有明显优势,可有效缓解汽窜问题,提高热采效率。  相似文献   

14.
水平井选择性化学堵水技术在高160-平6的先导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水平井的开发,高含水问题越来越制约着水平井开发效果的提高。为解决这个问题,在冀东油田对新型选择性化学堵剂HWSO开展了先导试验。现场应用效果表明该堵刹的降水效果比较明显,增油效果有待继续提高。应继续优化堵剂性能,提高堵剂强度,提高其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5.
《化工设计通讯》2017,(5):240-241
歧口18-1油田的大多油井存在地层温度高(120℃左右)和地层能量不足特点,修井作业中会造成修井液大量漏失至地层,产生储层伤害。普通的暂堵剂对高温油井的封堵时间过短,不能满足高温暂堵要求。抗高温暂堵剂BH-ATS在120℃具有3d以上封堵能力,140℃老化1d后仍具有良好的封堵效果,暂堵后岩心渗透率恢复率在86.0%以上。抗高温暂堵剂在QK18-1油田的5D和P6井现场应用效果良好,大幅降低修液井漏失速率,作业后油井产油恢复也达到预期。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原油田进入高含水期,油水井井况恶化,油井水泥返高以上套破及部分油井存在的大孔道难以封堵等问题。引进了一种新型高强度复合堵剂,该堵剂稳定性好、反应时问可控、封堵性强、耐高温、温度适应范围宽,且具有抗盐、抗稀释性能。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对封堵套破和部分油井存在的大孔道有良好效果。解决了油井水泥返高以上套破及部分大孔道难于封堵的难题,恢复了可采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渤海油田部分热采井进入第三轮次热吞吐,受边底水影响,部分热采井面临高含水威胁,如何使热流体热不沿大孔道突进、提高热波及体积是提高热吞吐效果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难题,因此研制出热固性堵剂并采用高温老化箱、材料试验机、岩心驱替装置,考察了热固性堵剂的耐高温性能、封堵性能并对堵剂注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150、200及250℃条件下,成胶后的热固性堵剂在300℃下加热48 h其抗压强度保留率均大于85%。热流体温度为300℃时热固性堵剂的封堵压差为1.2MPa。随着岩心渗透率由1达西增加至5达西,堵剂封堵压差逐渐变小,从2MPa降至0.6MPa。随着堵剂注入量的增加,热流体驱油效率逐渐增加,堵剂最佳注入量为0.2 PV。岩心出现窜流时,堵剂可提高热流体的驱油效率10%以上;堵剂的注入时机对热流体驱替效率的影响在1.38%以内。  相似文献   

18.
王猛  高其宇  郭田超 《粘接》2024,(3):53-56
为解决油气田开发中的油田水淹、低渗透区出油率低等问题,试验以稻壳灰为主要材料,结合表面活性剂,制备一种耐高温凝胶调堵剂,并对其性能和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A剂中含有8%稻壳灰粉末和8%表面活性剂,B剂(表面活性剂)浓度为1%时,配制的凝胶调堵剂耐盐性、耐高温性良好,呈碱性。其中,当凝胶调堵剂中的水溶液为10×104 mg/L矿化度盐水时,成胶率达到72%。该凝胶调堵剂在100℃温度下保温100 d时,凝胶黏度达到74.3 MPa·s。另外,该凝胶调堵剂在空气渗透率为1 000~8 000 mD时,人造岩心的封堵率达到91%以上,封堵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9.
《应用化工》2022,(4):1019-1025
高温高盐油气藏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随着油田的不断开采,大部分油田已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存在着高温高盐环境和油井出水严重的双重问题,导致水驱的纵向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降低,降低原油采收率。常规堵剂的使用已无法满足高温高盐油藏的深度开采。对已经报道的高温高盐调剖堵剂研究现状、堵剂性能及封堵机理先进研究方法进行了整理分类,根据文献调研对今后高温高盐堵剂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有机——无机复合~1凝胶调剖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利用淀粉和丙烯酰胺单体的接枝共聚体系以及膨润土堵剂,开发出了一种具有很好的封堵能力,价格低廉的有机——无机复合1凝胶调剖堵剂。研究了该调剖剂各组分的浓度对成胶时间及凝胶强度的影响,并采用填砂管模拟试验方法对该调剖剂的注入性能以及成胶后的封堵效果进行了尝试性的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调堵剂具有较好的注入性能和较高的封堵强度,且成胶时间可调,耐盐,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